散文:老人與山路
——記一位偶遇的義務修路老人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家人興致勃勃去礦區不遠處的一座小山踏青賞景。山雖不高,但很難走。曲折的山路幾乎都是從陡峭的山崖邊開鑿而出,寬不過尺餘,僅容兩人貼身擦過。盡管如此,卻無法阻擋山下人對清新空氣和遍野翠綠的向往。每到天氣晴朗的時候,上山來觀景透氣的人便絡繹不絕。
當我們氣喘籲籲地爬上山,正欣賞著如水墨畫般的景致時。一陣叮當、叮當的斧鑿聲從林中深處傳來,引起了我們注意。好奇帶領著我們聞聲尋去,在一處狹窄的山路上,一個藍色背影正高高揚起雙手賣力地敲打著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位老者。他頭上戴著一頂藍色的帆布帽,頸後露出一圈花白的頭發,身上的藍色汗衫早已被汗水浸濕變成一團墨色,脫下的衣服零亂地扔在旁邊的草叢裏。而他手裏正緊握著一把手柄很長的鐵錘,一支鑿子在鐵錘的猛烈敲擊下一點一點地插入堅硬的石頭,不時有石塊和著紅色的灰塵向四周飛濺而出,腳上一雙淺綠色的膠鞋被鑿出的紅褐色碎石蓋上了厚厚一層。
原來,這是一位修路的老人。看他已年近七旬,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怎麼會上山修路呢?我們正尋思著,他似乎聽見身後的腳步聲,便回頭朝我們憨憨一笑,側過身子讓出一邊的道路。“老人家,歇會吧!”“好!”也許是有點累了,老人並不推辭,一手杵著鐵錘順勢坐在地上的草叢裏,掏出一支煙點上。“老人家,你這是在挖什麼呀?”“這路不好走,好多人上山都摔了跟頭的。我就動了心思,想把這路修一修”。“您老真是好人!”我不由發自內心的讚道。“反正也是閑著,成天窩在家裏憋得慌,能做點事就做點唄!”,“那您修了多久了呀?”我越發地好奇了。“嗯,大概10多年了吧”。“那您一定修了很長的路了吧”?我問。老人撓了撓頭,想了想,“3、4裏路吧,沒個準,反正看哪裏的路不好就修一下,不過現在歲數大了,沒什麼力氣了,咳,不中用了,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了”。老人歎息地拾起了錘子。此時,陽光從稀疏的枝頭傾瀉而出,照在老人的身上,滿是皺紋的臉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一顆顆晶瑩剔透。我努力思索著還對老人說些什麼,但卻怎麼也找不到能夠充分表達心境的話語,我知道,一切寬慰、讚賞的語言都是多餘的,都無法涵載老人那善良樸實的心靈。
看著老人又開始忙碌起來,我們開始了回程,一路向山下走去。鬱鬱蔥蔥的樹木在我們身後漸漸隱沒,我們似乎覺得腳下的路比來時的路更平坦、更寬闊、更實在,而伴隨著我們步伐、跟隨我們耳畔的,還有那位老人一聲、又一聲鏗鏘有力的斧鑿聲…….
本網通訊員 張雪梅 編輯 曉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