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的原理和原則
作者:佚名
2006-09-22 10:07
來源:煤礦安全生產網
1
安全
評價原理 雖然
安全
評價的領域、種類、方法、手段種類繁多,而且
評價係統的屬性、特征及事件的隨機性千變萬化,各不相同,究其思維方式卻是一致的,可歸納為以下四個基本原理,即:相關性原理,類推原理,慣性原理和量變到質變原理。 1.1 相關性原理 一個係統,其屬性、特征與
02manbetx.com
和職業危害存在著因果的相關性,這是係統因果
評價方法的理論基礎。 1)係統的基本特征
安全評價把研究的所有對象都視為係統。係統是指為實現一定的目標,由多種彼此有機聯係的要素組成的整體。係統有大有小,千差萬別,但所有的係統都具有以下普遍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任何係統都具有目的性,要實現一定的目標(功能)。 (2)集合性:指一個係統是由若幹個元素組成的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或是由各層次的要素(子係統、單元、元素集)集合組成的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 (3)相關性:一個係統內部各要素(或元素)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有機聯係,通過綜合協調,實現係統的整體功能。在相關關係中,二元關係是基本關係,其他複雜的相關關係是在二元關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4)階層性:在大多數係統中,存在著多階層性,通過彼此作用,互相影響、製約,形成一個係統整體。 (5)整體性:係統的要素集、相關關係集、各階層構成了係統的整體。 (6)適應性:係統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有著一定的適應性。 每個係統都有著自身的總目標,而構成係統的所有子係統、單元都為實現這一總目標而實現各自的分目標。如何使這些目標達到最佳,這就是係統工程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係統的整體目標(功能)是由組成係統的各子係統、單元綜合發揮作用的結果。因此,不僅係統與子係統,子係統與單元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各子係統之間、各單元之間、各元素之間也都存在著密切的相關關係。所以,在評價過程中隻有找出這種相關關係,並建立相關模型,才能正確地對係統的
安全性作出評價。 係統的結構可用下列公式表達: E=max f(X,R,C) 式中 E——最優結合效果; X——係統組成的要素集,即組成係統的所有元素; R——係統組成要素的相關關係集,即係統各元素之間的所有相關關係; C——係統組成的要素及其相關關係在各階層上可能的分布形式; f(X,R,C)——X,R,C的結合效果函數。 對係統的要素集(X)、關係集(R)和層次分布形式(C)的
03manbetx
,可闡明係統整體的性質。要使係統目標達到最佳程度,隻有使上述三者達到最優結合,才能產生最優的結合效果E。 對係統進行安全評價,就是要尋求X,R和C的最合理的結合形式,即具有最優結合效果正的係統結構形式在對應係統目標集和環境因素約束集的條件,給出最安全的係統結合方式。例如,—個生產係統一般是由若幹生產裝置、物料、人員(X集)集合組成的,其工藝過程是在人、機、物料、作業環境結合過程(人控製的物理、化學過程)中進行的(R集),生產設備的可靠性、人的行為的安全性、
安全
管理的有效性等因素層次上存在各種分布關係(C集)。安全評價的目的,就是尋求係統在最佳生產(運行)狀態下的最安全的有機結合。 因此,在評價之前要研究與係統安全有關的係統組成要素,要素之間的相關關係,以及它們在係統各層次的分布情況。例如,要調查、研究構成工廠的所有要素(人、機、物料、環境等),明確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製約的關係和這些關係在係統的不同層次中的不同表現形式等。 要對係統作出準確的安全評價,必須對要素之間及要素與係統之間的相關形式和相關程度給出量的概念。這就需要明確哪個要素對係統有影響,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響;哪個要素對係統影響大,大到什麼程度,彼此是線性相關,還是指數相關等等。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在
03manbetx
大量生產運行、
02manbetx.com
統計資料的基礎上,得出相關的數學模型,以便建立合理的安全評價數學模型。例如,用加權平均法進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評價,確定各子係統安全評價的權重係數,實際上就是確定生產經營單位整體與各子係統之間的相關係數。這種權重係數代表了各子係統的安全狀況對生產經營單位整體安全狀況的影響大小,也代表了各子係統的危險性在生產經營單位整體危險性中的比重。一般地說,權重係數都是通過對大量
02manbetx.com
統計資料的
03manbetx
,權衡
02manbetx.com
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事故損失的嚴重程度而確定下來的。 2)因果關係 有因才有果,這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事物的原因和結果之間存在著類似函數一樣的密切關係。若研究、
03manbetx
各個係統之間的依存關係和影響程度,就可以探求其變化的特征和規律,並可以預測其未來狀態的發展變化趨勢。 事故和導致事故發生的各種原因(危險因素)之間存在著相關關係,表現為依存關係和因果關係;危險因素是原因,事故是結果,事故的發生是由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分析各因素的特征、變化規律,影響事故發生和事故後果的程度,以及從原因到結果的途徑,揭示其內在聯係和相關程度,才能在評價中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采取恰當的對策
措施。例如,可燃氣體泄漏爆炸事故是由可燃氣體泄漏、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和存在引燃能源3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這3個因素又是
設計失誤、設備故障、安全裝置失效、操作失誤、環境不良、
管理不當等一係列因素造成的,爆炸後果的嚴重程度又和可燃氣體的性質(閃點、燃點、燃燒速度、燃燒熱值等)、可燃性氣體的爆炸量及空間密閉程度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評價中需要分析這些因素的因果關係和相互影響程度,並定量地加以評述。 事故的因果關係是:事故的發生有其原因因素,而且往往不是由單一原因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若幹個原因因素耦合在一起,當出現符合事故發生的充分與必要條件時,事故就必然會立即爆發;多一個原因因素不需要,少一個原因因素事故就不會發生。而每一個原因因素又由若幹個二次原因因素構成;依次類推三次原因因素,…… 消除一次、或兩次、或三次,……原因因素,破壞發生事故的充分與必要條件,事故就不會產生,這就是采取技術、
管理、教育等方麵的安全對策
措施的理論依據。 在評價係統中,找出事故發展過程中的相互關係,借鑒曆史、同類情況的數據、典型
案例等,建立起接近真實情況的數學模型,則評價會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且越接近真實情況,效果越好,評價得越準確。 1.2 類推原理 “類推”亦稱“類比”。類推推理是人們經常使用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常用來作為推出一種新知識的方法。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存在著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從一個已知對象具有某個屬性來推出另一個對象具有此種屬性的一種推理。它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生產、安全評價中同樣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重要的作用。 其基本模式為: 若A、B表示兩個不同對象,A有屬性P1,P2,…,Pm,Pn,B有屬性P1,P2,…,Pm,則對象A與B的推理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A有屬性P1,P2,…,Pm,Pn; B有屬性P1,P2,…,P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B也有屬性Pn(n>m) 類比推理的結論是或然性的。所以,在應用時要注意提高結論的可靠性,其方法有: (1)要盡量多地列舉兩個或兩類對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屬性; (2)兩個類比對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屬性愈本質,則推出的結論愈可靠; (3)兩個類比對象共有或共缺的對象與類推的屬性之間具有本質和必然的聯係,則推出結論的可靠性就高。 類比推理常常被人們用來類比同類裝置或類似裝置的職業安全的經驗、教訓,采取相應的對策
措施防患於未然,實現安全生產。 類推評價法是經常使用的一種安全評價方法。它不僅可以由一種現象推算另一種現象,還可以依據已掌握的實際統計資料,采用科學的估計推算方法來推算得到基本符合實際的所需資料,以彌補調查統計資料的不足,供分析研究用。 類推評價法的種類及其應用領域取決於評價對象事件與先導事件之間聯係的性質。若這種聯係可用數字表示,則稱為定量類推;如果這種聯係關係隻能定性處理,則稱為定性類推。常用的類推方法有如下幾種。 1)平衡推算法 平衡算法是根據相互依存的平衡關係來推算所缺的有關指標的方法。例如,利用海因利希關於重傷、死亡、輕傷及無傷害事故比例1:29:300的規律,在已知重傷死亡數據的情況下,可推算出輕傷和無傷害事故數據;利用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的比例為1:4的關係,可從直接經濟損失推算間接經濟損失和事故總經濟損失;利用爆炸破壞情況推算離爆炸中心多遠處的衝擊波超壓(△p,單位為MPa)或爆炸坑(漏鬥)的大小,來推算爆炸物的TNT當量。這些都是一種平衡推算法的應用。 2)代替推算法 代替推算法是利用具有密切聯係(或相似)的有關資料、數據,來代替所缺資料、數據的方法。例如,對新建裝置的安全預評價,可使用與其類似的已有裝置資料、數據對其進行評價;在職業衛生的評價中,人們常常類比同類或類似裝置的工業衛生檢測數據進行評價。 3)因素推算法 因素推算法是根據指標之間的聯係,從已知因素的數據推算有關未知指標數據的方法。例如,已知係統事故發生概率P和事故損失嚴重度S,就可利用風險率R與P,S的關係來求得風險率R: R=PS 4)抽樣推算法 抽樣推算法是根據抽樣或典型調查資料推算係統總體特征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數理統計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是以部分樣本代表整個樣本空間來對總體進行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 5)比例推算法 比例推算法是根據社會經濟現象的內在聯係,用某一時期、地區、部門或單位的實際比例,推算另一類似時期、地區、部門或單位有關指標的方法。 例如,控製圖法的控製中心線的確定,是根據上一個統計期間的平均事故率來確定的。國外各行業安全指標的確定,通常也都是根據前幾年的年度事故平均數值來進行確定的。 6)概率推算法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事故的發生是一種隨機事件,任何隨機事件,在一定條件下是否發生是沒有規律的,但其發生概率是一客觀存在的定值。因此,根據有限的實際統計資料,采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可求出隨機事件出現各種狀態的概率。可以用概率值來預測未來係統發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以此來衡量係統危險性的大小、安全程度的高低。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關於“商用核電站風險評估報告”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概率推算法。 1.3 慣性原理 任何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從其過去到現在以及延伸至將來,都具有一定的延續性,這種延續性稱為慣性。 利用慣性原理可以研究事物或一個評價係統的未來發展趨勢。例如從一個單位過去的安全生產狀況、事故統計資料,可以找出安全生產及事故發展變化趨勢,以推測其未來安全狀態。 利用慣性原理進行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慣性的大小 慣性越大,影響越大;反之,則影響越小。 例如,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如果疏於
管理,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嚴重,事故就多,若任其發展則會愈演愈烈,而且有加速的態勢,慣性越來越大。對此,必須立即采取相應對策
措施,破壞這種格局,亦即中止或使這種不良慣性改向,才能防止事故的發生。 2)慣性的趨勢 一個係統的慣性是這個係統內的各個內部因素之間互相聯係、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按照一定的規律發展變化的一種狀態趨勢。因此,隻有當係統是穩定的,受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的影響產生的變化較小時,其內在聯係和基本特征才可能延續下去,該係統所表現的慣性發展結果才基本符合實際。但是,絕對穩定的係統是沒有的,因為事物發展的慣性在受外力作用時,可使其加速或減速甚至改變方向。這樣就需要對一個係統的評價進行修正,即在係統主要方麵不變、而其他方麵有所偏離時,就應根據其偏離程度對所出現的偏離現象進行修正。 1.4 量變到質變原理 任何一個事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都存在著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同樣,在一個係統中,許多有關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著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在評價一個係統的安全時,也都離不開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例如:許多定量評價方法中,有關危險等級的劃分無不一一應用著量變到質變的原理。如“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第七版)中,關於按F&EI(火災、爆炸指數)劃分的危險等級,從1至大於159,經過了≤60,61~96,97~127,128~158,≥159的量變到質變的不同變化層次,即分別為“最輕”級、“較輕”級、“中等”級、“很大”級、“非常大”級;而在評價結論中,“中等”級及其以下的級別是“可以接受的”,“很大”級、“非常大”級則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在安全評價時,考慮各種危險、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以及采用的評價方法進行等級劃分等,均需要應用量變到質變的原理。 上述原理是人們經過長期研究和實踐
總結出來的。在實際評價工作中,人們綜合應用這些基本原理指導安全評價,並創造出各種評價方法,進一步在各個領域中加以運用。 掌握評價的基本原理可以建立正確的思維程序,對於評價人員開拓思路、合理選擇和靈活運用評價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由於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評價對象的發展不是過去狀態的簡單延續,評價的事件也不會是自己的類似事件的機械再現,相似不等於相同。因此,在評價過程中,還應對客觀情況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以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程度。 2 安全評價的原則 安全評價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技術保障,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評價工作以國家有關安全的方針、政策和
法律、
法規、
標準為依據,運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對建設項目或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職業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提出預防、控製、治理對策措施,為建設單位或生產經營單位減少事故發生的風險,為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安全評價是關係到被評價項目能否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
標準,能否保障勞動者安全與健康的關鍵性工作。由於這項工作不但具有較複雜的技術性,而且還有很強的政策性,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以被評價項目的具體情況為基礎,以國家安全
法規及有關技術
標準為依據,用嚴肅的科學態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全麵、仔細、深入地開展和完成評價任務。在安全評價工作中必須自始至終遵循科學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針對性原則。 1)合法性 安全評價是國家以
法規形式確定下來的一種
安全管理
製度。安全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必須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予以資質核準和資格注冊,隻有取得了認可的單位才能依法進行安全評價工作。政策、
法規、
標準是安全評價的依據,政策性是安全評價工作的靈魂。所以,承擔安全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指導、監督下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頒布的有關安全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等;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全麵、仔細、深入地剖析評價項目或生產經營單位在執行產業政策、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政策等方麵存在的問題,並且在評價過程中主動接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力爭為項目決策、
設計和安全運行提出符合政策、法規、標準要求的評價結論和建議,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科學性 安全評價涉及學科範圍廣,影響因素複雜多變。安全預評價,在實現項目的本質安全上有預測、預防性;安全現狀評價,在整個項目上具有全麵的現實性;驗收安全評價,在項目的可行性上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專項安全評價,在技術上具有較高的針對性。為保證安全評價能準確地反映被評價項目的客觀實際和結論的正確性,在開展安全評價的全過程中,必須依據科學的方法、程序,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全麵、準確、客觀地進行工作,提出科學的對策措施,作出科學的結論。 危險、有害因素產生危險、危害後果需要一定條件和觸發因素,要根據內在的客觀規律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程度,產生的原因及出現危險、危害的條件及其後果,才能為安全評價提供可靠的依據。 現有的評價方法均有其局限性。評價人員應全麵、仔細、科學地分析各種評價方法的原理、特點、適用範圍和使用條件,必要時,還應用幾種評價方法進行評價,進行分析綜合、互為補充、互相驗證,提高評價的準確性,避免局限和失真;評價時,切忌生搬硬套、主觀臆斷、以偏概全。 從收集資料、調查分析、篩選評價因子、測試取樣、數據處理、模式計算和權重值的給定,直至提出對策措施、作出評價結論與建議等,每個環節都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和可靠的數據,按科學的工作程序一絲不苟地完成各項工作,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價結論的正確性和對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受一係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安全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差。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決策的正確,安全
設計的完善,運行是否安全、可靠。因此,對評價結果進行驗證十分重要。為不斷提高安全評價的準確性,評價單位應有
計劃、有步驟地對同類裝置、國內外的安全生產經驗、相關事故
案例和預防措施以及評價後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考察、分析、驗證,利用建設項目建成後的事後評價進行驗證,並運用統計方法對評價誤差進行統計和分析,以便改進原有的評價方法和修正評價的參數,不斷提高評價的準確性、科學性。 3)公正性 評價結論是評價項目的決策依據、
設計依據、能否安全運行的依據,也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進行安全監督管理的執法依據。因此,對於安全評價的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客觀和公正,既要防止受評價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又要排除外界因素的幹擾,避免出現不合理、不公正。 評價的正確與否直接涉及被評價項目能否安全運行;涉及國家財產和聲譽會不會受到破壞和影響;涉及被評價單位的財產會否受到損失,生產能否正常進行;涉及周圍單位及居民會否受到影響;涉及被評價單位職工乃至周圍居民的安全和健康。因此,評價單位和評價人員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進行公正的評價。 安全評價有時會涉及一些部門、集團、個人的某些利益。因此,在評價時,必須以國家和勞動者的總體利益為重,要充分考慮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要依據有關標準法規和經濟技術的可行性提出明確的要求和建議。評價結論和建議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 4)針對性 進行安全評價時,首先應針對被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和特征,收集有關資料,對係統進行全麵的分析;其次要對眾多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單元進行篩選,對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重要單元應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評價,並輔以重大事故後果和典型
案例進行分析、評價;由於各類評價方法都有特定適用範圍和使用條件,要有針對性地選用評價方法;最後要從實際的經濟、技術條件出發,提出有針對性的、操作性強的對策措施,對被評價項目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結論。 3 安全評價的限製因素 根據經驗和預測技術、方法進行的安全評價,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還存在很多限製,應該認識到在安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作出的
安全管理決策的質量,與對被評價對象的了解程度、對危險可能導致事故的認識程度和采用安全評價方法的準確性等有關。安全評價存在的限製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麵。 1)評價方法 安全評價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適用對象,各有其優缺點,各有其局限性。例如,許多評價方法是利用過去發生過的事件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作出推斷,而這些事件往往是高風險事件,高風險事件通常發生概率很小,概率值誤差很大,如果利用高風險事件概率和危險度預測低風險事件概率和危險度很可能會得出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又如,在利用定量評價方法計算絕對風險度時,選取的事件的發生頻率和事故的嚴重度的基準標準不準,得出的結果可能會有高達數倍的不準確性。另外,方法的誤用也會導致錯誤的評價結果。 2)評價人員的素質和經驗 許多安全評價結論具有高度主觀的性質,評價結果與假設條件密切相關。不同的評價人員使用相同的資料評價同一個對象,可能會由於評價人員的業務素質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隻有訓練有素且經驗豐富的安全評價從業人員,才能得心應手地使用各種安全評價方法,輔以豐富的經驗,得出正確的評價結論。 由於許多事故在評價前並未發生過,安全評價采用定性方法來確定潛在事故的危險性,依靠評價人員個人或集體的智慧來判斷可能導致事故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後果,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往往與評價人員的技術素質和經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