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尋訪柳宗元
昨晚從崀山回來,我們一行七人夜宿永州城。也許是在等待與柳子有場奇異的幽會吧,也許是想傾聽來自唐朝的蛇聲吧,我居然一夜輾轉難眠。天剛破曉,我被手機接收短信息的提示音驚醒。是貞貞發來的,她問我們起床沒有,說她老睡不著,淩晨4點多鍾就醒了,現在和雨漉、香香三人在逛街。偏偏這時經農、新炎推門進來,說是去吃早餐,順便參觀永州城。於是,我就叫醒了尚在熟睡的兵哥,大家一起坐車去城內轉轉。來到寬闊的街道上,麵對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麵對著川流不息的人車,麵對掩映在青山碧水中的山城,我真不敢相信,這就是當年柳宗元被貶的蠻荒之野,一個盛產異蛇的地方。
在這裏,清澈的瀟水與悠悠湘江歡快交合,哺育著一代代聰明勤勞的兒女。在這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瑰麗景觀神奇相融,鑄造出名播八方的風光和勝景。在這裏,名山秀水縱橫城中,廟庵寺觀遍布鄉街,山石奇突而險峻,岩洞幽遂而眾多,真是令人神往。難怪,思想家周敦頤、軍事家蔣婉、黃蓋、哲學家李達,書法家懷素、文學家柳宗元、詩人元結,或出生於斯,或長期幽居於斯,一個個被永州的奇山異水孕育成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英。難怪,曆代名家歐陽修、陸遊、黃庭堅、寇準、徐霞客、何紹基會相繼尋訪到此,留下一篇篇動人的詩文。數永州人文資源,上下三千年,既有樓塔寺廟之壯觀,又有古遺址之神奇,還有碑石與石刻之絕妙,眾多的文化遺產構成了一幅古老悠久的畫卷。任何民族文化的傳承,都離不開山水這一基本載體。山以它的堅固穩定性,表現出了民族文化的本質和曆史的傳統性,水以無窮的流動、莫測的變幻,表現出了民族文化在曆史長河中的內涵性和進步性。
在永州,“瀟湘夜雨”滋潤出無數處風景名勝。曾有專家這樣評價永州:“如果說張家界是一幅畫,那麼永州就是一本意味雋永的書。”元結、柳宗元、周敦頤這三位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做出了許多開源性貢獻的傑出人物,正是因為以永州這本特質的書為載體,為人類留下了燦爛的一頁。永州人最自豪的當為“三子三溪”。三子即元子、柳子、周子。徐霞客說:“永州三溪,浯溪為元子所居,愚溪為柳子所謫,濂溪為周子所生。”可以說,沒有永州三溪就成就不了三子。這當中,影響最深遠的當數大散文家大詩人柳宗元了。柳宗元在永州雖然沒有主政,但他與永州人民生活在一起,寫出了許多揭露時弊反映人民苦難的文章,為中國文學思想史做出了傑出貢獻,深得永州人民的崇敬愛戴。柳宗元在永州人的口語中尊稱為柳子,柳宗元的塑像叫做柳子菩薩,永州現有柳子廟、柳子街,而這,無不折射出永州人們對柳完元的敬仰奉崇。如今,漫步在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永州街上,我們每走一條街都能聞到柳宗元的呼吸,每走一步路都能感受到柳宗元留下的餘溫,而愚溪兩岸的每一棵柳樹,更是時時在訴說著這位文學大師的傳說故事。這故事裏,有悲憤,有孤獨,有失望,更多的是思考,是期盼,是等待,是智慧的光芒。如果說柳文化是永州作為曆史文化名城底蘊獨樹一幟的華章,那麼由柳子廟、愚溪和永州八記遺址為代表構成的柳子景區就是流芳溢彩,令人擊節驚歎。到永州尋訪柳宗元,柳子廟是極為重要的一站。這座位於河西柳子街邊的廟宇,修建於唐元和九年,磚木結構,前後共三棟。來到廟門口,但見大門上方豎立“柳子廟”三字的石刻,左右側門上各題有“清瑩”、“透澈”行書二字。正門兩邊有副石刻楹聯:“山水來歸黃蕉丹荔,喜秋極事福我壽民”,據說是清同治年間永州知府楊翰所撰,其體現的正是柳宗元的以民為本思想。
我們進去時,驗票人員見我和經農都有新聞采訪證和作家證,就免了門票,從這個細節上可以看出永州人對文化人的偏愛。進入廟中,我們來到前殿,樓上是戲台。穿過戲台是看坪,踏上十三級石階,就是中殿,裏麵共三間房子。由殿內拾級而上為後殿,麵積較大,裏麵也有三間房子,其中後一間端立著柳宗元的白色塑像。我在柳像前,懷著十分的敬仰肅立良久。對於他的生平事跡,我早在十年前就從一本書中讀過。而今,柳子廟裏的柳子生平事跡展覽室再次增進了我對柳子的了解。柳宗元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省永濟縣),故世人稱柳河東。他祖輩世代為官,柳父曾長期擔任長安主簿,因而柳家實際早已離開原籍。柳宗元就出生在長安,成長於長安,一輩子都沒回去過河東。柳宗元十二歲時,為避戰亂隨父輾轉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目睹了安史之亂後社會的動蕩與混亂,這給了他一個認識社會、增長閱曆、學習知識、開拓胸襟的好機會。但才華橫溢的柳宗元,在入仕道路上一直不順。他在17歲到20歲的四年間幾次求鄉裏保舉為“鄉貢”未獲成功。21歲時他與劉禹錫一起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進士,不幸遇到父親病逝。柳宗元為父服喪三年後,出任秘書省校書部,並與楊氏結婚。26歲時,柳宗元考中博學宏詞科,被任命為集賢殿書院正字,才算正式步入仕途。33歲時,時任禮部員外郎的柳宗元因卷入朝庭權力之爭,被貶為邵州刺史,途中被再貶為永州員外司馬。從此,柳宗元開始了“待罪南荒”的十年拘囚生涯。
柳宗元到永州後,雖不再為官主政,但對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他寄情於山水,用手中的筆創作出大量的優秀詩文。他完成了元結曾提及的多種沒有完全突破的文體形式,使文學從史學、哲學獨立開來,成為純文學,為中國文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可以說,是永州的山山水水成就了柳宗元,是柳宗元讓永州揚名於世。柳宗元還撰寫了大量政論文,極力推崇“以民為本”的倫理思想、“除弊革新”的政治思想、“文以明道”的學術思想、“天人相分”的哲學思想、“統合儒釋”的宗教思想。愚溪,是柳完元經常去徜徉的地方。他改冉溪為愚溪,其實就是托愚明誌,諷喻世態。他不是以愚自責,而是以愚自豪,常與農夫在溪前小憩暢飲,以愚溪為題材寫了大量詩文,如《愚溪詩序》、《愚溪對》等。柳宗元與當地僧人交往甚多且密,這與他迷信佛教有關。“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官場失意的他甚至想過“重入修門”,欲從佛經裏得到解脫,但他的理想他的政治品質使他做不到。因為,像封建時代大多數文人一樣,柳完元至死也沒有解開一個情結,那就是對朝廷的“忠”和對政治理想的追求無法和諧。這是個死結,造成了他心靈與現實無法調解的矛盾痛苦。他始終認為人的價值隻有為國家,被朝廷重用才能顯現,所以他雖然信佛但又無法超脫現實。他沒有陶淵明的恬然,也不會像王維去皈依佛門,他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
於是,他在遊山玩水中求樂,借詩文抒發憤世嫉俗、懷才不遇之情。後人對柳宗元信佛多有貶義,我卻能理解他的無奈選擇。隻要我們用曆史的眼光客觀地去觀察中國古代士階層,就不難發現,當他們的救國濟民理想無法付諸實施或仕途不達時,宗教信仰無疑是最好的一種精神支柱。柳子廟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文物遺存豐富,廟內各種雕刻彩繪、匾聯均出自名家之手,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如有“國寶”之譽的“三絕碑”、“嚴嵩碑”等珍貴碑刻,柳子廟因此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喬石等先後慕名到此參觀。我隻是一介平民,我尋訪至此完全是出於一種崇敬心情。此刻,我多麼渴望世間存在時空隧道,讓我從容地跑到柳子麵前,哪怕是一秒鍾的親密接觸,我也會滿足終生。當然,這隻能是個夢,我隻能跑到廟前的愚溪邊,雙手浸潤在清涼的流水中,有如觸摸到柳子高貴而純潔的靈魂,還有滿溪的愁情別緒。“去國魂已遊,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為宜。索寞竟何事,徘徊隻自知”。“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柳宗元是做夢都在思念家鄉故園啊。永州的山水再美,畢竟不是他的鄉土,永州的人情再濃厚,也無法撫平他心靈的創傷。這滿溪的泉水,不正是柳宗元當年思鄉淚水彙聚而成的嗎?在溪邊,一位洗著紅薯的七旬老嫗告訴我,柳子在永州做了許多好事,現在永州民間流傳著他不少的感人故事,有除暴安良、弘揚正氣的,有為民造福、興利除弊的,永州人民十分懷念柳子,過去每年春季和秋季,人們都要在廟內舉行祭典。農曆七月十三日是柳子生日,這一天最為隆重,人們殺豬宰羊,懸掛油燈,請戲班唱戲,以示祭奠,千百年來長盛不衰。在柳子廟周圍的村莊還建有十多座小廟,每天早晚都有許多人去供奉香火。聽了老嫗的話,我想,柳宗元生前總覺得隻有被國家和被朝廷重用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他也許想不到人生的價值同樣可以體現在平凡之中。離開柳子廟,我們驅車來到永州的另一處勝景朝陽岩公園。朝陽岩又名西岩,位於瀟水西岸,相傳為元結所命名,並撰《朝陽台銘》及《朝陽岩詩》刻於石上,朝陽風光自此顯名。朝陽岩的景點分容、洞兩大部分。“高岩瞰清江”,登上朝陽岩陡峭的懸崖,俯瞰悠悠北流的瀟水,眺望秀麗的古城,耳聽風吹林響,蛐唱草叢中,這是一種怎樣的物我兩忘之境啊。難怪當年柳宗元會常留連於斯,借此排遣內心的孤獨、落悶和失意。在這裏,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漁翁》、《江雪》,從而奠定了他作為一位大詩人的地位。
其實,朝陽岩的美,不但在於外在的自然風光,更在於深厚的文化內涵。自元結在朝陽岩題銘刻石後,曆代都有文人士官在此刻石留字,永州除浯溪,朝陽岩是保留名人題刻最多的地方了。在這些行雲流水的草書,或亦莊亦楷的行墨,或謹嚴不苟的楷書裏,記載著一代代失意名人的故事。元結的歸隱,柳宗元的悲情,周子的沉思……他們伴著消消漲漲的河水起落沉浮,給後人留下多少感歎。如果說,封建時代文人的懷才不遇是僵化的體製造成的,那麼今天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度,卻仍然有不少有誌有才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君不見,在許多城市,一邊是大量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無門,流浪打工,幹著專業不對口的活,一邊是不學無術的官家或富豪子弟、親戚隨便進機關單位謀個好職位,有的甚至小學、初中未畢業卻可以平步青雲,弄個一官半職。當然這僅僅是我的一孔之見,我也知道大文豪高爾基僅讀了幾年小學,但社會上此類現象不謂不嚴重!什麼時候,我們中國真正有一個十分健全公平的用人機製,不再出現知識分子延續幾千年的“懷才不遇”悲劇了呢?想到這裏,我的心突然沉重起來,我真不敢把這些告訴柳宗元。我該回家了,因為,明天就是中秋節。
2006年10月10日淩晨初稿於耒陽 10月13日晚改於毛澤東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