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烏龍泉礦: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
作者:煤礦安全生產網
2007-12-06 09:26
來源:煤礦安全生產網
“天藍了,地綠了,水清了,路寬了。”武鋼烏龍泉礦職工劉昌用這12個字描述生態建設帶來的變化。他風趣地說:“以前,在礦區走一分鍾的路程,頭上、臉上都是灰,現在就是走20分鍾也沒事。” “根據發展規劃,到2010年,烏龍泉礦的綠化率將近40%。到那時,烏龍泉礦的生態效益會更可觀。”該礦主管綠化工作的肖書武不無感概地說。 該礦全力打造生態文明,是礦山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企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一個縮影。 該礦是一個大型露天礦山,主要生產活性灰、顆粒灰、輕燒、優質石灰石、白雲石等產品。近幾年來,該礦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節能減排
措施,切實加強環境建設,全方位實施旨在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礦山生態文明。 在治理煙塵、粉塵方麵,該礦投資3000多萬元在活性灰生產線、輕燒白雲石生產線、選礦生產線等處建設配套的環保除塵設施近20套,並始終堅持在啟動生產設備之前,先開動除塵設備。該礦經過除塵係統處理後的煙氣,含塵濃度每立方米不超過50毫克,全部由煙囪排入大氣,實現了達標排放。另外,該礦為徹底根治消灰粉塵,2006年12月28日,該礦采取定向爆破的方式炸掉了消灰生產線,同時,在原場地建起了一個有花、有草、有樹的小花園,形成了蜂蝶飛來鳥飛來,燕子含泥落下來的美好景象。 在治理生產廢水方麵,該礦近幾年來,在成品礦生產工藝流程中實行洗礦廢水回收處理並二次利用,達到了既節能又降耗的效果。該礦成品礦經過圓筒、槽洗、振動篩“三段洗礦”後的生產廢水,流到濃縮池,經過沉澱、加藥處理後變成清水,再通過加壓泵抽到生產崗位洗礦,周而複始,循環再利用,一年節水費幾十萬元。 在治理礦區、生產區環境方麵,該礦以綠化、美化、
標準化為目標,對生活區實施“六個一”工程,即建設一個
文化廣場、一個東綠化廣場、一個西綠化廣場、一條商業步行街、一個文明社區、一個綠色停車場,為職工生活、休閑、娛樂創造了一個良好的
文化環境。並且,該礦沿礦內兩條主幹道,桂花、叢竹、紫薇等觀賞樹木及花、草一齊上,道路綠化日見豐滿;櫻花、寶塔鬆等名貴樹木也被移植進入礦區,生趣盎然;爬牆虎、迎春花裝飾廠房和居民樓,舊房子也煥發出生機,平房已退出的烏礦人的視野。對生產區,該礦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分期治理,條件成熟一塊治理一塊”的複墾工作方針,近幾年來,累計投資近千萬元加強荒山複墾綠化工作,複墾了烏龍山、龔家山、509山、華崗山、丁字山垃圾場、79北剝岩場等地,截止2007年底,該礦綠化複墾麵積達1005畝,修建花壇景點15000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38萬棵、綠籬6200米、草皮 7600㎡平方米,創建了“綠色礦山”,昔日的荒山廢石場,今日披上了綠衣裳,成為該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今,生態文明的觀念已深入礦山人的心中。一個團結拚搏、求是創新、環境優美、社會和諧、職工富裕的社會主義新礦山正在崛起。 湖北省武漢市武鋼烏龍泉礦:王開平
上一篇:
從“盲人提燈籠”說起
下一篇:
新兵最愛看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