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礦山環境問題及對策研究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
摘要:河北省是一個礦產資源大省,也是一個礦業開發大省,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礦山環境問題,特別是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日益顯現,不僅影響到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還危害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本文立足於礦業開發在我省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論述了礦山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影響,參考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礦山環境的主要做法,對我省礦山環境保護與礦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針對性強的對策和建議。目前,河北省礦山開采企業1萬餘家,其中,國有礦山447家,非國有礦山6000多家。
一、礦山環境問題緊迫而突出
截止2000年底,我省已發現礦產144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08種,為全國212種的51%。其中,資源總量居全國首位的礦產有8種,居前5位的36種,居前10位的49種。資源總量為全國的3.38%,豐富的礦產資源帶來了高強度的開發,由於礦業開發中高利潤的驅動,曾一度造成礦業開發秩序的混亂,造成了對資源和礦山生態環境的破壞,引發了許多嚴重的礦山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我省因礦山開采造成的主要礦山環境問題有:
1.侵占土地和農田,加劇水土流失和沙化
由於采礦需要大量的動土工程,其過程中產生的礦山廢渣和工業垃圾,特別是露天礦場,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農田,同時還破壞了植被和生態景觀。據統計,我省因礦山開采占用土地總數達5.8萬公頃,其中,采場占地1.6萬公頃,塌陷占地3.4萬公頃,廢渣占地4900公頃,煤矸石堆占地680公頃,尾礦庫占地2145 公頃,地裂縫占地227 公頃。一些礦區因采礦活動,長期擠占了大量的土地和農田,造成農田減產或絕收,部分礦區水土流失、沙化嚴重。
2.采礦疏幹排水,水均衡遭破壞
由於我省絕大部分礦山位於當地侵蝕基準麵以下,礦山開采過程中長期大量抽排地下水,導致區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其後果破壞了地下水均衡係統的平衡,造成天然流場改變,引起水資源短缺,泉水幹枯,使地麵沙化、土壤幹化。據統計我省礦山多年平均年疏幹排水量約6億立方米,破壞區域水均衡達15000多平方公裏,部分區域已影響到了當地人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供水安全。
3.采礦形成山體開裂、崩塌、滑坡和塌陷
因采礦誘發地麵塌陷、裂縫、滑坡、露天礦邊坡的崩落以及因爆破形成的飛石和衝擊波,直接威脅著礦區地麵建築物和人員安全,程度不同地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相應的影響和危害。據不完全統計,建國以來我省發生礦山重大礦山塌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事件800多起,造成1600多人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達20多億元。
4.礦山“三廢”排放汙染環境
采礦和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廢氣,是對礦山和選廠周圍的大氣、水質和土壤造成嚴重汙染和危害的來源。據調查統計,截止2000年,全省尾礦積存量達6.15億噸,其中,金屬礦山堆積量6.04億噸,非金屬礦山積存總量1106萬噸,分別占全省積存總量的98.2%和1.8%;全省約有礦山尾礦庫1098座,無論尾礦還是煤矸石,都含有多種重金屬、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對水土和大氣環境有直接汙染。
我省礦業廢水年產出量約6.6億萬立方米,年排放量約3.8億立方米,年利用量隻有2.8億立方米,利用率42.4%。目前,礦業廢水除循環利用和農業灌溉外,其餘則排入河道溝穀。
5.礦山環境引起的糾紛日益增多
采礦引起的一係列環境問題,還引發了一係列社會問題和矛盾,一些受害單位和個人不得不把礦山企業推向法庭,一些村民集體到上級部門上訪告狀,形成了新的社會不安定因素。由於礦山環境沒有得到很好治理,使得礦山與礦山之間,礦山與村民之間,礦山與當地政府之間矛盾和糾紛日益增強。
二、礦山環境問題的形成及影響
1.受自然環境條件9 7 312 3 4 5 4 8 : 來源:中國安全天地網
製約我省自然地理位置特殊,加之成礦條件複雜,礦床規模大小不一,且絕大部分煤礦和鐵礦賦存在當地侵蝕基準麵以下,造成了采礦方式和采礦難度大,決定了礦山開采對礦區周圍生態環境,特別是地質環境影響和破壞嚴重。
2.重資源開發,輕環境保護
一些地方政府在宏觀決策中,重開發,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重經濟效益和發展速度,輕環境效益和發展質量;在發展戰略和計劃中,重經濟項目,輕礦山環境保護項目;在項目決策中,重經濟評價,輕礦山環境和地質災害評估;導致一些礦山企業在開采過程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同時也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致使礦山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初鄉鎮礦山和個體采礦異軍突起,絕大多數小礦山無設計、無圖紙、無01manbetx 、設備原始,汙染環境、02manbetx.com 頻發,令人觸目驚心。
3.礦山環境保護法製不健全
目前,我國隻是在《礦產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中有關於礦山環境保護的原則性要求,缺乏具體的管理法規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在管理體製上,礦產資源開發分散在十多個部門管理,職責交叉,互相推諉,使采礦引起的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幾乎形成管理真空。1998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出台了《河北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征收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補償費等作為重要內容寫進了地方性法規。但是,由於缺乏國家基本法對礦山地質環境方麵的管理規定,行業部門之間的職責難以理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管理職能到位難度仍然較大。
4.礦山開采技術落後
目前,由於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技術規範不健全,缺乏不同類型的礦山開采技術要求和環境保護措施,全省絕大部分礦山開采技術還是采取傳統的炸藥爆破方式進行礦石開采,致使礦山圍岩結構受損,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事件屢屢發生,礦區和主要交通幹線、城市附近的地貌景觀和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水土流失和沙化加劇。
5.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缺乏資金支持
曆史上我省礦山企業最高可多達到2.5萬多個,經過多年的礦業秩序治理整頓,目前,還有礦山企業1萬餘個。我省大部分已閉坑或接近閉坑的礦山大部分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或是曆史上遺留下來的。不少已形成礦山地質災害的礦區,難以找到責任人;一些接近閉坑的礦山,企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已將利潤上繳給了國家,企業沒有留下恢複與治理的資金,目前這些企業負擔重,經濟效益不好,不同程度麵臨轉產或破產,沒有能力來恢複與治理破壞了的礦山環境;對新建礦山征收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保證金還在摸索階段。總之,由於曆史欠賬太多,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缺乏資金支持,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任務極大。
三、一些發達國家對礦山環境保護的主要做法
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國家,也是礦業曆史較為悠久的國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他們以大量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走了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導致在礦山環境治理恢複方麵花費了巨大代價,成為一項沉重的財政包袱。經過若幹年對環境保護政策的調整,由先汙染,後治理轉向預防為主與預防結合,總結和摸索出了一套可供我們發展中國家借鑒的,正確處理資源開發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經驗。
1.製定礦山環境保護法規
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菲律賓、智利等國家,針對本國礦山環境方麵存在的問題先後於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台了一係列適合本國國情的法規規定。劃定礦區環境恢複的時間界限,將礦區環境治理分為法律前和法律後,使恢複治理責任明確。對法律頒布後出現的礦區生態環境破壞,一律實行“誰破壞、誰恢複”,且要求恢複率100%。許多國9 7 3 123 4 5 4 8 : 來源:中國安全天地網
家都按照“汙染者付費原則”,普遍立法建立了礦山環境恢複保證金 製度,以確保礦業項目經營者履行預防和恢複義務。對不履行礦山環境恢複義務的企業,除損失保證金外,還可能受到罰款和監禁等處罰,企業的負責人和高級職員還可能承擔個人責任。2.理順礦山環境管理體製
美國從礦山環境保護工作的綜合性和複雜性特點出發,為避免多部門管理和實際上無人負責的被動局麵,在露天采礦控製與恢複法中,將礦山環境恢複治理工作明確交給了關係密切的礦產資源開發和保護部門進行管理。由礦業部門主管礦山環境的國家還有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
自上世紀60年代末以來,許多國家都逐漸認識到,解決礦山環境問題不能單純依賴治理工作,而應該防治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或報告書製度作為預防和減輕環境汙染的基本手段得到了廣泛采用,並作為政府部門批準項目上馬的基本依據。許多國家或地區的立法規定,所有可能給環境帶來重要影響的項目,在獲得審批前均應開展環境背景研究,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供有關政府部門審查批準。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是,在項目規劃階段查明項目上馬可能給項目所在地及比鄰地區的環境帶來的影響,據此提出避免或最大限度減輕其不利影響的措施。
4.實行礦山環境恢複保證金製度
許多國家的管理實踐表明,礦業項目都有特定的壽命期,礦業活動結束後的環境恢複是礦山環境管理中一個突出問題,僅僅規定礦業經營者的礦地恢複義務是不夠的,還必須采取一定的保證措施。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為了確保礦業履行其恢複義務,普遍實現了保證金製度。礦業經營者為履行礦地恢複義務,必須按政府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提交保證金。如果企業按規定履行了礦地恢複義務,政府將退還保證金;否則,政府可以動用這筆資金進行礦地恢複工作。
5.實施礦山環境許可證製度
環境許可證是礦山開采前必經的法律程序,未取得環境許可證的礦山不得進行開發活動。環境許可證明確礦業主在礦山環境保護和土地複墾方麵的主要責任和特殊的要求,如對建築物的布局,廢物排放,堆放地,礦山環境整治,土地複墾等。申請環境許可證,要具備資源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計劃、開采方式和複墾計劃登記等資料,並交環境許可證費。
6.執行礦山環境恢複治理計劃
目前,許多國家都將礦地恢複納入了有關法規和計劃,要求各種新老礦業項目采取礦地恢複措施,礦業項目申請者提交礦地恢複計劃,報有關政府部門審批後執行,恢複計劃中通常包含恢複的內容、目標、措施、時間表和詳細的成本估計。恢複計劃或者包含恢複計劃的其他計劃,已成為政府監督管理礦地恢複工作的基礎工作。
7.實行礦山環境監督檢查與強製執行製度
監督檢查是政府加強礦山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於查明礦山企業遵守各項環境保護規定的情況,並在必要時采取強製措施。檢查的辦法是:按月進行定期檢查,每隔4個月對礦業遵守許可證的所有方麵進行一次綜合檢查。這些檢查是在預先不作通知和不定期進行的,可以在夜間、周末和假日突擊檢查。檢查完畢後,將檢查報告複印件迅速交給被檢查者。對違反的礦業企業實行強製執行措施。主要包括違法通知書、停止全部或部分經營工作、民事處罰、刑事處罰等。
四、加強礦山環境保護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我省礦產資源開發和礦山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係列問題和原因03manbetx ,總結和借鑒發達國家在礦山環境保護方麵采取的一些列政策和措施,解決我省目前礦山環境保護和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應著重注意關心和解決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1.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礦業”理念
對人類活動影響地球及其可居住性的認識,正導致人類發生一場深刻的觀念變9 7 3 1 234 5 4 8 : 來源:中國安全天地網
革。地質學家現在已普遍認識到,人類的生存既受地質環境變化的影響,同時也是誘發地質災變的因素。人類目前對自然災害和生態變化的承受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脆弱。因此,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約束和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理智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的支持,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礦業”理念,不僅是地質科學需要不斷擴展和深化的研究領域,也是對各級政府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和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的協調關係的要求。礦產資源是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何實現礦山環境保護與礦業可持續發展,已曆史性地和客觀地擺在了我們的麵前,當然也是加快我省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必然要求,各級政府必須義無返顧地肩負起曆史的重托與責任,轉變觀念,切實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和礦山環境保護。2.加快礦山環境保護立法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全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倡導,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已經走出國界,傳統的計劃經濟時期的礦產資源管理模式必須服從市場經濟的規則要求。我國《礦產資源法》的修改必須增加對礦山環境保護的約束條款,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新體製。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從而促進了發達國家的資源開發向不發達國家的轉移,以犧牲不發達國家自然環境換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人均礦產資源量並不十分豐富和自然環境脆弱的情況下,從國家到每一個省都應加大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立法,建立可持續的礦產資源開發和環境恢複安全保障體係。明確主管部門。我省對礦山環境保護已在《河北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中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與此相配套的“河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複與治理保證金管理辦法”至今還沒有正式出台實施,礦山環境恢複與治理的多元化投入機製亟待建立。
3.製定礦山環境保護規劃
在《河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1~2010年)》的基礎上,組織編製礦山環境保護規劃,爭取在“十五”期間,初步建立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相配套的礦山環境保護規劃體係和礦山環境監測網絡,使礦山廢水達標排放,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50%,治理率達到20%以上;廢氣達標排放;礦山重大地質災害發生率逐年下降,礦山重大地質災害預警工程建成率達到40%,治理率達到30%以上;礦山生態恢複治理率達到30%;探索礦山排水和供水結合方法,對水資源、地下水係統的破壞初步得到控製。各級政府要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準入關,切實把礦山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行政首長負責製,確保礦山環境和礦業經濟的協調發展。
4.建立礦山環境監督管理新機製
礦山環境保護是各級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的政府職能。礦山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應當貫穿於地礦行政管理的全過程,礦山采礦權審批發證時,應實行嚴格的礦山環境審查製度,對新辦礦山,要嚴格審查有無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地質環境(災害)評估報告,要求製定礦山環境保護方案,對將造成地質環境破壞和災害礦山實行一票否決。對已建礦山,結合礦山年檢和換發證,補充礦山地質環境(災害)評估報告和環境保護方案。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嚴重的礦山,應對該企業提出限期整改和治理實施方案,盡量避免地質災害和防止礦山環境繼續惡化。對已閉坑礦山,應當組織力量進行調查,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資進行治理。同時,要繼續加大礦業秩序治理整頓力度,建立礦山開采環境定期報告和監督檢查製度,強化執法監察力度,最大限度地減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礦山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5.強化礦山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
傳統的礦產資源開發過程隻包括采前準備工作和采礦生產兩部分,現代的可持續9 7 3 1 2 345 4 8 : 來源:中國安全天地網
發展理論認為,礦產資源開發過程包括采前準備、采礦生產和生態地質環境治理工作三部分,並且將生態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滲透於前兩項工作之中。從可持續的礦業發展角度,一是要在采礦利益與伴隨的環境破壞或代價之間找到一種適度的辦法;二是必須研製出新的和更好的采礦和選礦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減輕環境破壞;三是要科學地製定不同礦山的開采、選礦和礦山恢複治理技術要求及 標準,有利於采礦權人在礦山開采和恢複治理中遵循,便於地礦行政部門進行管理、協調和服務。當前,礦山環境保護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建立從源頭預測礦山環境破壞和邊開采邊恢複治理機製,要加強礦產勘查和研究階段的環境評估,在礦產開發前就了解礦產資源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與土地問題以及進行環境恢複的信息,把礦產開發利用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限度。6.提高全民的礦山環境保護意識
礦山環境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我國或我省礦山出現的種種問題,首先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因此,做好礦山環境保護方麵的宣傳教育,尤其是各級領導要真正認識到礦業可持續發展與礦山環境保護的辨證關係。此外,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科普培訓,增強全社會的礦山環境保護意識和氛圍,及時發現和總結礦山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正、反兩方麵的典型,從而達到礦山環境保護與礦業可持續發展,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