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12-19煤礦垮塌搶險紀實
四名礦工遇險後的分分秒秒——“12·19”硫磺溝益安煤礦垮塌搶險紀實
12月19日12時左右,昌吉市硫磺溝益安煤礦礦工孟平衛、耿選福、景根生、景根林四人像往常一樣下到正在進行技改的斜井,準備對斜井巷道的坡度進行改造。當他們走到距離井口17米左右的時候,一聲巨響,他們身後突然垮塌,巷道瞬間被塌落的岩石和土方封死,四人被困井下。
02manbetx.com
發生後,接到報告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礦山救援隊、昌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昌吉市煤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及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煤炭廳、昌吉州、市領導立即趕往現場,成立了搶險指揮部,確定救援方案。
經過現場勘察,垮塌造成的土方阻隔厚度約5至6米,土方約30多立方米,垮塌地點距斜井井口17.5米。救援隊員以最快的速度向井下垮塌橫截麵打入長6米、直徑50毫米的鋼管,通過壓風機將新鮮空氣送進被阻隔的巷道。很快,第二根鋼管又被打進,主要用於通話和空氣回流。接著救援人員又打入第三根用來通食的鋼管,將加熱的牛奶灌進去,被困礦工用安全帽接住後飲用。3條管道建立起了井下被困礦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係統後,營救人員開始了爭分奪秒的救援。
當天中午,受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的委托,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艾力更·依明巴海趕到煤礦,通過通話管道向遇困礦工轉達了自治區領導的關心。
由於垮塌處作業麵積狹小,大型機械無法進去,也不能容納多人集中作業。救援隊分成5組,每組七八人輪流下井,人工挖掘坍塌的土方,然後用礦車運走。為防止再次發生危險,救援人員采用“撞楔法”,即在井下采用分段施工的辦法,每掘進一點都做支護支撐。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隨著緊張而有序的掘進,救援人員離被困人員的距離一點點靠近。
20日淩晨,昌吉州黨委書記李學軍、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委書記蘇彪趕到救援現場。此時,現場救援、醫療救助、電力供應、食品供給、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井內通風情況良好,4名被困礦工無生命危險。
到22時,4名礦工被困井下已34個小時。這時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掘進麵距被困礦工隻有一米了,照此測算,預計到零點前被困人員就可以獲救了。指揮部領導、救援隊員、醫護人員全部湧到井口,有的拿來了棉大衣,有的端來了稀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在等候。
到23時30分,一名救援隊員上來說下麵有些塌陷,需要木頭支撐。
就在救援人員往井下運木頭時,下麵又傳出消息,由於井下砂石壓力太大,保護支架發生傾斜,頂層砂石下漏,將快挖通的通道再次堵塞。
在此後的5個小時裏,每隔20分鍾,就有一組救援人員下井清理砂石。越接近垮塌點,巷道上麵的砂石落得越多,作業麵積越來越小,隻能1名救援隊員蹲著挖土了。
淩晨5時30分,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救援隊孟隊長詳細介紹了現場施工情況以及麵臨的困難:砂漏阻止不了,用作通風的管道堵滿砂石,情況非常危急。他提出3個方案:一是盡快調運一個直徑80厘米的鋼管,打進阻斷麵,讓被困礦工爬出來;二是用木板打造一個斜井;三是在離井筒6米的地方用挖掘機直接開挖。在場領導和專家認為三個方案均不可行。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自治區煤監局局長王健和副局長吳甲春指出,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通風問題,一定要保障被困人員安全。他們要求救援隊立即把通話的管道改作通風口,需要通話的時候,關停送風機就可以了。通風問題解決後,沿較為牢固的右壁打支護慢慢掘進。一直坐鎮指揮的昌吉州黨委常委、副州長王偉給大家鼓勁說:“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快要成功的時候,救援隊目前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穩紮穩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進度。”昌吉市委常委、副市長袁新泉還安排工作人員在井口架起大鍋,燒茶送飯,為救援隊做好服務。同時通過通食管道給被困人員送進火腿腸,並保持通話,穩定他們的情緒。
救援進展仍然很慢。21日上午9時,指揮部再次召開緊急會議,自治區專家提出了備用方案:聯係調動50根單體液壓支柱及配套泵和熟練操作人員,協調當地供電部門調運6000伏的變電壓支援現場。井下,救援人員依舊輪換著一邊做支護,一邊往外運砂石。
14時,救援人員悄悄地說:“有希望了,砂漏問題解決了。”
14時40分,井下支護已經增加到11組。這時,一名救援人員欣喜地喊道:“打通了!”
隨即,泡好的方便麵被傳遞著送到了被困礦工手裏。
15時,救援人員將4件棉大衣送到井下。很快,4名被困礦工被兩人一組的救援隊員攙扶著出了井口。為避免眼睛受到傷害,他們的眼睛被蒙了起來。守候多時的醫務人員將他們接到救護車上迅速駛向醫院。
至此,距離垮塌已經整整51小時。經過昌吉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4名被救礦工中,除了兩名有輕微腹瀉和頭暈症狀外,其他身體狀況正常。4名礦工中最大的36歲,最小的20歲。當昌吉市市長譚成貴前去慰問他們時,礦工景根生緊緊地拉著市長的手說:“謝謝!謝謝!是大家把我們的命撿回來了。”作者: 施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