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仍難突破各自難題 電價上漲預期之下
電之利潤困局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公布的8月份電力工業運行情況,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發電量同比增長5.1%,比3月份的16.6%下降11.5個百分點。
中電聯同時預測,下半年全國用電缺口為1500萬千瓦,全國用電維持“緊平衡狀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繼續回落。
上半年因煤價高企,“非理性上漲”,電力行業全行業虧損。統計顯示,火電企業出現了同比259.49%的虧損。由於電煤價格上漲過快,財務、利息稅等費用過快增長,發電量增長部分不足以抵消成本增長。
2008年初,由於安全整頓導致煤炭生產受限,煤炭出礦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的勢頭。資料顯示,2007年末的煤炭訂貨會上,電煤價格每噸平均上漲了40元,每噸最高上漲了65元。“煤價上漲成為電企不可承受之重。”中科院院士韓偵祥說,煤價上漲但電價沒有上漲,而電力成本中卻有一半以上由電煤構成。
根據中電投集團公司的電煤采購合同,預計2008年標準煤單價將較2007年上漲40.12元/噸。據此估算,中電投集團2008年將麵臨40多億元的燃料成本增支壓力,而中電投集團2007年全年的利潤是45億元。
中電聯建議重新考慮煤電聯營、建立煤電互保的長效機製,減少電力企業經營風險,在適當時候給予電力企業補貼。其實,早在去年,中電聯就與五大發電集團多次聯名上書國家發改委,強烈要求啟動第三輪煤電聯動。
“電力價格要反映資源狀況和電力供求關係。特別是在當前國內煤炭價格高企的形勢下,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缺煤停機、電力企業特別是火電企業的全麵虧損問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幹在第二屆煤博會“煤炭新產業與資本化高峰論壇”上說。
“當前,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電煤供應不足、電煤價格持續上升、煤質不斷下降,對電力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很大困難和經營風險。”王永幹秘書長認為,企業燃料成本的急劇上升和國家出台煤電聯動政策未能完全解決燃料成本上升的壓力,導致發電企業經營出現整體性虧損。
煤之供給難題
實際上,中國煤炭產量是在增長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煤炭產量的增速接近15%,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個百分點。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缺煤危機?長城證券研究員張霖認為,“我國煤炭的表內產量的確在增長,但表外產量一直在下降,降幅甚至超過了表內產量的增長。”表內煤炭產量是指登記在案的國有大中型煤礦的產量,表內產量的增長易於統計,而表外產量的下降往往難以估計,其中主要源自小煤礦的關停。
此外,在煤炭運輸環節存在嚴重的囤煤現象。資料顯示,截至9月21日,秦皇島港庫存已經達到873萬噸,較8月底激增了15%,創曆史最高水平,並已接近港口最大庫存。
與此相應的是電力企業庫存自7月以來也開始回升,8月底電廠存煤已回升至2795萬噸,可用14天,9月初上升至2930萬噸,可用天數為15天。
資深煤炭研究人士李學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9、10月份屬於全年淡季,每年這兩個月的各項庫存都處在全年高位,出現電煤需求疲軟的現象是正常的。
中電聯燃料分會會長解居臣表示,目前出現的電煤需求疲弱現象還不能算是煤炭價格的拐點。今年,宏觀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工業發展環境惡化。煤炭行業作為上遊基礎能源行業,其發展速度與宏觀經濟增速正相關,因此難以擺脫不利影響。
多位電力行業專家認為,今後三個月,在資源和運力兩大因素作用下,電力生產和電煤供應將依舊維持“總體偏緊狀態”。但國家相繼出台電煤限價和兩次調整電力價格後,電煤供應有望出現“相對平穩期”。
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幹認為,煤炭價格已進入市場,在煤炭市場化前提下,如果煤價步步攀高,而電價仍然嚴守“行政審批”,無法適應電煤價格開放的市場變化。電力價格的市場機製很弱,不能及時合理聯動,結果使得整個發電企業效益迅速下滑。所以煤電矛盾歸根到底是市場體製與計劃體製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