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煤炭行業8年關閉6萬噸以下小煤礦115個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著手治理“小、散、亂”,下大氣力開展資源整合,促進資源規模化、集約化、規範化開發。煤礦礦山數由2000年的149個減少為現在的29個,產量同比增加162萬噸,礦井生產規模和水平大幅提高,安全生產裝備條件、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煤炭回采率大幅提高,普遍達70%以上。
海北州礦產資源豐富,煤炭資源更是重點開發的優勢礦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大小煤礦在各產煤區有遍地開花之勢,至2000年時煤礦礦山數達149個。這些煤礦大多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資源浪費和破壞生態嚴重,安全隱患多,存在采富棄貧現象,煤炭回采率隻有30%左右。為改變這種局麵,海北州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多次對煤炭開采進行了全麵整頓,以資源整合為手段,按“做大做強”的原則,關小建大,改進采礦方法,提高機械化開采水平和煤炭資源回采率。引進強勢企業,將熱水、默勒、江倉等重要煤礦區煤炭資源進行整合,把以前有數個礦權的熱水礦區整合為柴達爾礦、海達爾礦和近日開工建設年產45萬噸的先鋒礦井新建項目。全州8年來關閉了6萬噸以下的小煤礦115個。
目前海北州雖然礦山礦井數大幅下降,但生產能力年年攀升,煤炭產量由2000年的94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256萬噸。生產方式步入現代化,淘汰了崩落法、巷柱式、房柱式等落後采煤方法,采用了較先進的走向長壁采煤技術,海達爾等礦實現了機械化采煤,煤炭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得到了根本性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