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烏魯木齊六道灣煤礦關閉一年仍開采 日采原煤4000噸
一年多過去了,煤礦的關閉進展如何。2009年2月21日下午,積雪覆蓋著原烏魯木齊六道灣煤礦(下稱六道灣煤礦)廠區,礦井口機車轟鳴,蒸汽騰騰,傳輸帶將一車車煤炭從井下運出裝入拖車,一車車原煤伴隨著火車的汽笛聲運出礦區……
2月21日下午,原烏魯木齊六道灣煤礦廠區一派繁忙,煤礦工人在一、二百米深的礦井下挖煤、作業,礦井口機車轟鳴,蒸汽騰騰。本網記者 安方 攝
六道灣煤礦建於1951年,是一座設計能力為年產原煤90萬噸的現代化礦井。但多年的開采使得該煤礦在烏魯木齊六道灣路以南、南湖外環路以北已形成近3平方公裏的塌陷區,對這一地區的城市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據相關專家介紹,六道灣煤礦的采掘麵已經達到4平方公裏,最近的采掘麵距離烏市南湖路隻有200米,離烏魯木齊市政府僅700米,采掘後遺留下的塌陷區嚴重影響烏市的規劃和發展。
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要求,六道灣煤礦關閉工作已於2007年4月17日正式啟動。6月底,自治區相關專家組對西區的永久性密閉進行了驗收。同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采空區進行回填治理。
但如今,一邊在回填,一邊在開挖,“徹底關閉”的煤礦為何至今還在產煤?
每天采煤4000噸
2月21日中午,在位於烏市一號立井的鐵路監護道口(即烏魯木齊工務段六道灣路南湖路道口8公裏+774米處),一輛貨運火車自東向西行駛,火車頭後麵掛著六七節拖車,拖車內裝著黑煤。
據鐵路監護人員透露,這條鐵路線是六道灣煤礦向外運輸的專用鐵路線,現在一天至少能運出兩三趟,有時甚至更多,每節拖車內可裝煤約60噸。
六道灣煤礦還在采煤?帶著疑問,記者沿鐵路線來到六道灣煤礦的采礦區。雖然是周六,但礦區仍是一片繁忙景象,洗煤廠的機車在不停地運轉,礦井口機車轟鳴,從地下運至地麵的煤因遇冷,呈現出一片蒸汽騰騰的景象。在六道灣煤礦的調度室,通過井下監控儀,記者看到,井下某處有十餘名礦工正在采煤作業。調度室的工作人員並不避諱采礦的事實,“煤礦還在幹著呢,就沒停,不過,隻是開采東部(六道灣路以東)的,西部(六道灣路以西)的已經停了。”
烏市國土資源局礦產管理處相關人員透露,目前,六道灣煤礦每天采煤量為4000噸,煤礦的相關負責人也沒有否認這一數據。
六道灣煤礦是處於烏市城區的一座大型煤礦,半個世紀以來,六道灣煤礦源源不斷地向烏魯木齊輸送著高質量的原煤,為烏魯木齊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但長年的開采形成了大麵積的帶狀采空區,在城市地下造成巨大空洞,嚴重威脅到居民的生產生活。
有關治理六道灣煤礦地質災害的工作,相關部門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早在2005年,自治區和烏市政府就提出了關停六道灣煤礦“搶救城市”的口號。
2006年,烏市國土資源局礦產管理處對六道灣煤礦采空塌陷區進行了細致全麵的調查,發現該煤礦占地8.8平方公裏,其中采空區隨時可能塌陷,不能綠化種樹的區域也有約4平方公裏,安全區隻有不到3平方公裏。
烏市國土資源局礦產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在不到3平方公裏的安全區當中,有約1平方公裏是其工業廣場及辦公區、職工住宅區、醫院、學校等,還有六道灣煤礦礦區東北部的兵團103團磚場占地0.5平方公裏,除此之外,可利用的土地不足兩平方公裏。
2月21日下午,在原烏魯木齊六道灣煤礦廠區,一車車煤從井下挖出裝入拖車,六道灣煤礦向外運輸的專用鐵路線繁忙如往常,圖為剛剛裝入拖車的黑煤。本網記者 安方 攝
資金鏈“卡殼”
2007年4月,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要求,六道灣煤礦關閉工作正式啟動,當時預計年底實行永久性密閉。
“國家的破產計劃是批了,但資金還沒有到位,礦上10000多名職工和職工家屬無法安置,我們要生存,隻能繼續采礦,這也是迫不得已呀!”六道灣煤礦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將情況多次反映到上級部門。
新疆地質工程勘察院技術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鴻義對六道灣采空區的情況非常了解,據他介紹,由於采空區破壞極大,治理成本非常高,自治區政府已經連續幾年下令六道灣煤炭停產,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也將庫爾勒塔什店和胡圖壁兩處儲量可觀的煤礦劃撥給六道灣煤礦作為補償,兩處煤礦已經開采,但並沒有阻止六道灣煤礦的繼續采煤。
烏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按照自治區要求,六道灣煤礦在前年就要求破產清算,不能開采了,但破產關閉不是自治區報批的,是經過中央報批的,六道灣煤礦有10000多人,破產清算是有專項資金的,現在的職工要靠挖煤進行正常生活。一旦停了,安置是個大問題。
據專業人士介紹,目前,六道灣路以西的南湖方向基本上停止了采煤,但六道灣路以東的開采仍然在繼續。由於破產清算資金沒有到位,相關單位默認了這種開采行為。
據悉,六道灣煤礦的破產清算專項資金上億元,計劃由國家補助50%,自治區和烏市政府、企業及搬遷戶自籌50%,待國家資金補助到位後,相關配套資金才能順利到位。
尷尬的治理工程
其實,早在六道灣煤礦被宣布關閉之時,配套的治理工程就已開始實施。
2006年,一個為期3年、投資上億元的治理工程開始投入實施。政府對六道灣塌陷區的治理工程計劃投資1.8億元,在3年至6年的時間裏對塌陷區進行土方回填、荒山綠化等綜合治理,將塌陷區及以西區域建設成為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綠色大型體育生態公園。對塌陷區荒山進行綠化,總綠化麵積為76.7萬平方米。
按照烏市國土資源局製定的治理思路,首先必須徹底關停六道灣煤礦,然後采用灌注漿、充填發泡劑和強製放頂等措施進行治理。此外,政府將鼓勵企業、單位和個人承包土地綠化,對該煤礦塌陷區的治理與穩定區的開發建設實行捆綁,由開發企業對塌陷區、影響區實施綠化,其配套的建設用地可安排在北部穩定區內。
新疆地質工程勘察院技術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鴻義告訴記者:采空區經回填後也需要經過幾十年穩定期,期間不能進行建設施工。六道灣路以東的片區現在仍然居住著不少居民,有一些企事業單位。而新的采掘就在這個區域進行,繼續開采下去,采空區越來越大,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停采。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六道灣停產關閉的命運將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在城市地下空洞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們隻有等待著兩年前就已經確定的破產計劃何時得以真正落實。“如果再不停止開采,日後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到時候,治理采空區的代價要遠遠大於開采產生的經濟效益!” 張鴻義說。
老礦工的煩惱:路在何方?
69歲的朱德啟現在心情複雜。
他是伴隨著這座煤礦一路走來的退休職工,采礦期間,他經曆了一次透水02manbetx.com 和一次瓦斯爆炸02manbetx.com ,但都幸運地躲過了劫難,他對煤礦有著說不出的感情,自從退休後,他依然保持著每天到礦區轉一轉的習慣。
2月21日,在六道灣煤礦礦區,盡管天氣寒冷,朱德啟還是如往常一般,延著六道灣煤礦向外運輸的專用鐵路線散步,被火車碾的鋥亮的鐵軌在一片白茫茫的積雪中顯得格外耀眼,提到未來,在煤礦幹了40多年的朱德啟忐忑不安,“離開是早晚的事,可我這一大家子人到哪裏安身呢?”
朱德啟的家離煤礦的鐵路專用線約20多米,拉煤的火車每回從他家跟前經過時,朱德啟的家就像經曆了一場輕微地震,走進朱德啟的平房院落,四處可見牆壁的裂縫。
這棟平房是朱德啟自己蓋的。1967年,朱德啟和300多名煤礦工人從阿勒泰來到六道灣煤礦從事采礦工作,當時,朱德啟帶著老婆和三個兒子來到礦上,靠著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五口,但礦上給工人安排職工宿舍隻有15平方米,這對朱德啟一家五口來說,顯得非常局促。在宿舍住了十幾年後,朱德啟的大兒子也結婚生子了,他不得不在離宿舍約50米遠的地方自己蓋了一棟平房。
由於自己蓋的房子一直沒有辦理產權,一旦此地被征購拆遷,朱德啟一家很可能得不到任何補償。如今,朱德啟一家都在擔憂日後落腳的問題,為此,他多次找到礦上的領導,希望解決他家的安置問題,但由於安置金費還沒到位,這一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不過,更令他擔憂的是,由於三個兒子工作很不景氣,一大家子人靠著朱德啟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朱德啟患有高血壓、心髒病,吸入性肺炎,為了省錢,朱德啟經常“克扣”自己的藥錢。
“隻能吃飽肚子,根本買不起房!”朱德啟的老伴付桂琴說。
和朱德啟家一樣,同樣住在礦區附近的曹巨興一家也擔心安置難題。曹巨興今年73歲,他是六道灣煤礦的老職工,也是因為煤礦分配的職工宿舍太小,一家四口搬進了自建的平房院落,曹巨興在挖煤時因瓦斯爆炸受傷,導致雙耳失聰,一隻眼睛失明。後來,曹巨興的兒子“子承父業”,開始下井挖煤,挖煤時不慎遇到塌陷砸傷了膝蓋,被安排到煤礦的物業工作,想到早晚要關閉的煤礦,曹巨興含糊不清地向記者比劃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曹巨興老伴告訴記者說:“這煤礦一關,我們這一大家人住哪?兒子的腿有殘疾,要是眼前的工作保不住,到哪去找新的活路啊!”
與他們一樣,對前途感到擔憂的還有礦上一萬多名職工和職工家屬。
一邊要生存,一邊要環保,他們忐忑不安中等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