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的構建
對煤礦安全管理進行研究,為搞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是非常緊迫和必要的。本文擬從係統的角度對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進行探討,為煤礦安全管理研究提供一個理論框架和基本模式,同時也可對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診斷提供理論依據。
1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現狀
從我國煤礦的自然條件來看,目前2.6萬多處煤礦中,50%左右是高瓦斯礦井,60%~70%是在複雜和極複雜的構造條件下進行開采。隨著開采的深度的增加和擴展,瓦斯、水還有火災、礦壓等,對於煤礦安全的威脅日趨嚴重。
從生產開采條件來看,全國50%的小型煤礦采用落後的開采方式。我國煤礦整體技術狀況比較落後,國有煤礦機械化程度雖已達60%~70%,但大量的鄉鎮煤礦機械化程度很低,裝備水平落後。
從曆史和政策的原因來看,煤礦安全投入欠賬非常大。前些年由於煤炭市場形勢不好,獎金極度短缺,甚至連工資都不能正常發放,在這種情況之下,安全方麵的投入明顯減少。僅國有煤礦在安全工程、裝備和設施方麵欠賬就達500億元左右。
煤礦從業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違章、違規現象比較嚴重,這是造成02manbetx.com 頻發的重要原因。
煤礦超能力生產也是02manbetx.com 多發的重要的原因。去年煤炭市場供需矛盾趨於緊張,煤炭產量增加了2.5億t,達到了19.5億t,創建國以來煤炭年產新高。部分企業忽視安全,一味追求利潤,盲目生產,導致02manbetx.com 。
2 安全02manbetx.com 發生機理
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其發生的內在機理。凡是物質係統具有能量,能量在失控狀態下都能轉化成具有破壞力的危險因素,當這些因素轉化為事故的可能性在某物質係統存在時,就成為隱患。隱患是構成事物的物質基礎,事故的嚴重程度與失控的能量多少有關。雖然能量是客觀存在的,但其轉化是有條件的:首先,物質要處於失控狀態;其次,要受到外在的錯誤行動的觸發。因此,導致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們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所以,最大限度的控製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降低和消除事故的根本途徑。這兩個途徑之間協調統一並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製約,形成事故預防的有機整體。在一定的條件和範圍內,當一個因素一定時,另一個因素控製得越好,事故發生的概率就越低。前者主要是靠強化安全管理來實現,後者主要是靠安全技術和安全設施的投入來實現。
另外,我們還可以依據人機環境係統本質安全化原理來進一步加以03manbetx 。人機環境係統本質安全化是指人、機、環境三者安全品質的最佳安全匹配建設,它包括人的本質安全化、機的本質安全化、環境本質安全化三個方麵。其中人的本質安全化是核心,機和環境的本質安全化都是圍繞著人的本質安全化而開展的。人的本質安全化是指通過對人進行安全心理、安全生理、安全文化及安全技術等多方麵的選擇和訓練,不斷的提高人的安全素質、安全生產技能,提高人與其所處的大物質係統之間的安全匹配水平。機的本質安全化是指機具有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安全防護係統和安全保護係統四個方麵的安全化建設。環境本質安全化是指人所處的物理環境、化學環境、生物環境、空間環境和時間環境五個方麵的安全化建設。人機環境係統作為一個整體,係統內任何一部分的安全品質變化都會引起相關聯的部分發生變化,如果沒有相匹配的管理控製手段,係統安全機能就會失調,人機環境係統的安全品質也就達不到優化匹配的效果。煤礦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種或一套管理理論、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反複用於企業,使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自覺加強以奠定的管理規則或管理體係,通過其自身的不斷循環、優化,失去人機環境係統本質安全化。
煤礦安全管理是一個係統過程,是一個由人維持,利用煤礦資源有效實現煤礦安全目標的動態的係統過程。這個係統是由人、機器(含技術)、環境組成的並伴隨著煤礦的動態生產過程。從係統角度看:煤礦安全管理是由人、機器(含技術)、環境組成的並伴隨著煤礦的動態生產過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實現煤礦生產的安全性,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從係統的構成可以看出,影響安全的因素有:人的因素、機器(含技術)的因素、環境因素;另外還有人、機器(含技術)、環境三因素伴隨著煤礦的動態生產過程相互作用的因素,如圖1所示。
圖1 人機環境相互作用圖
煤礦安全管理水平:SML=F[M,f(P.T.E)]
M——管理因素;
P——人的因素;
T——機器(含技術)因素;
E——環境因素。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家Reason總結和歸納了近20年來複雜社會技術係統發展的4個特征。這些特征對係統中人員行為模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係統更加自動化。操作人員的工作由過去以“操作”為主變為監視——決策——控製。人因失誤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後果及影響變得更大了。
(2)係統更加複雜和危險。大量地使用計算機使得係統內人與機、各子係統間相互影響更加複雜、更加緊密,同時使得大量的潛在危險集中在較少幾人身上(如中央控製人員)。
(3)係統具有更多的防禦裝置。為了防止技術失效和人因失誤對係統運行安全的威脅,普遍季多重、多樣專設安全裝置,從而大大提高了係統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麵,對這些安全裝置的依賴性又降低了操作人員對係統危險性的警覺性。同時,這些安全裝置仍可能由於人誤而失效——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實驗過程中關閉安全保護裝置),因而它們也就是係統安全最大的薄弱環節。
(4)係統更加不透明。係統的高度複雜性、禍合性和大量防禦裝置增加了係統內部行為的模糊性,管理人員、維護人員、操作人員經常不知道係統內正在發生什麼,也不理解係統可以做什麼。
針對上述複雜社會技術係統特征,Reason提出了該類係統的一種失效模式,認為所有的人工係統在任何一段時間內都存在著潛在失效,就像人體內存有病原體一樣。這些失效的影響不是立即表麵化的,但它會助長不安全行為,弱化係統禦機製。通過係統的保護性措施,它們中的多數或能被發現、修正、防止。但有時,一係列的觸發條件發生,那些“駐在病原體”便同其以“微妙和幾乎不可能的”方式相結合,阻撓係統的防禦,從而帶來災難性的破壞。駐在病原體包括:由決策人員、設計人員、管理程序等作出的不當決定的影響以及潛在的維修錯誤、常規幹擾和人的固有弱點。觸發條件包括部件失效、係統異常、環境條件、運行人員失誤和異常幹擾等。Reason認為,管理決策和組織過程中的失誤是誘發係統失效最根本的潛在原因。由此可見,以於複雜社會技術係統,人因事故的防範采取以往基於多米諾骨牌原理的策略可能已無能為力,必須采取技術手段、組織手段、文化手段融為一體的縱深防禦策略,任何單一的或孤立的措施都將是徒勞的。複雜社會技術係統的發展對係統中的人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致使係統的失效模式產生了結構性變化。這種變化迫使人們必須綜合運用安全科學、管理科學和人因工程去建立一種新的科學方法和戰略思想,才有可能解決複雜社會技術係統的安全問題。基於上述觀點可建立一種主動型人因事故縱深防禦係統。該係統應具有兩個特征:一為突出主動,強調主動從科學、組織、製度、創新、文化、戰略等方麵綜合探查與辨識可能的人因事故,並采取綜合性措施去減少和預防,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路。二為縱深防禦,係統是多層次和多階段的,構成了人因事故防範與解決的多道防線體係。
4 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的構建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受多方麵因素影響、複雜的動態係統過程,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這一係統的有效性即是不斷提高的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由於影響煤礦安全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因此應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係統研究。在此筆者構建了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歸納為:三個核心層次,六個維度。如圖2所示。
圖2 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
煤礦安全管理係統中,人是煤礦安全管理係統的維持者、控製者和完善者,所以人的素質及安全管理觀念是這一係統的核心,即第一層次;管理觀念要通過科學的業務流程來實現,所以流程問題便成為核心的第二層次;而管理理念、管理製度、業務流程能否有效地貫徹執行,則事關管理的成敗,因此執行力的問題便成為核心的第三層次。
人的素質及觀念→流程→執行力→安全目標,這個核心係統需要六個維度(安全科學管理、安全組織管理、安全製度管理、安全創新管理、安全文化管理、安全戰略管理)來保證,煤礦安全管理六個維度是作用於煤礦動態的安全管理係統的一個子係統,為煤礦安全管理核心係統提供保障作用。
這裏的觀念是指導煤礦安全管理總的理念,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總的指導思想,不僅包括高層管理者的理念也包括具體執行者的理念,是組成企業的個體、群體、組織的總體觀念,如:“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等理念;流程是指煤礦生產過程中全部的業務流程,包括生產流程、技術流程、信息流程、資金流程、觀念流程等。流程必須科學、有效;執行力是煤礦安全管理的落實能力、保障能力、有效實現安全目標的能力。
六個維度的保障作用:
(1)安全科學管理:強調安全管理技術、方法、手段的科學化,目的是提高煤礦安全資源的使用效率。
(2)安全組織管理:強調安全管理過程各項職能(安全計劃、安全組織、安全領導、安全控製)的作用與相互間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真正做到安全管理的責任、權力、利益相統一。
(3)安全製度管理:強調安全管理的規範化、法製化、正規化,重點是約束和激勵機製的建立。
(4)安全創新管理:包括人員、技術、組織結構等的全麵創新,是安全管理係統的完善動力。
(5)安全戰略管理:是對有關煤礦企業全局的、長遠的安全總體規劃的管理,旨在整合煤礦安全資源,係統、全麵、長期的提升安全管理的能力。
(6)安全文化管理:從安全管理實踐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組織的安全管理價值觀、信念和行為規範,建立並不斷強化安全管理企業文化,此為實現安全管理的軟環境,是有效開展安全管理的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