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全與十個關係,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穩定好轉
摘 要:安全生產是企業的天字號工程。如何搞好安全生產,處理好安全與諸多工作的關係,是企業領導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作者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工作實踐,03manbetx
總結了安全與改革、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裝備、安全與質量、安全與獎懲、安全與檢查、安全與責任、安全與以人為本、安全與構建和諧社會等十個方麵的關係,力求找準安全生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位置,正確處理安全工作與其他工作的矛盾,促進安全生產的穩定好轉。
關鍵詞:安全 十個關係 穩定好轉
煤礦生產和礦井建設由於是地下作業,工作空間狹窄,勞動場所黑暗,作業環境潮濕,又由於經常受到水、火、瓦斯、礦塵、頂板等五大災害的威脅,因此被認為是勞動條件差、危險性大的高危行業。所以,安全生產是我們這個行業的頭等大事。多年的實踐證明,尊重客觀規律,正確認識安全與其他工作的關係,解決好安全與諸多事物的矛盾,安全生產就主動,安全就有保障,否則,安全生產就被動,生產安全02manbetx.com 就不可避免。筆者認為,在安全管理中尤其要正確認識和解決好以下十個關係:
一、 正確認識安全與改革的關係,安全管理及機構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經濟改革是推動生產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大舉措,改革的目的是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強競爭能力,發展壯大企業。然而,多年來由於計劃經濟下的粗放型管理,曆史留給企業的負擔過於沉重,企業要想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就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以尋找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辦法。曾記否,主輔分離、減員提效、精簡機構、部門合並等轟轟烈烈的舉措,也確實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果。這裏,筆者認為一些高危行業的企業以減員提效為目的,取消、兼並了安全機構,砍掉了安全管理人員和一些必要的崗位操作人員,是犯了安全之大忌。其背後必然是安全生產被動挨打,安全隱患和生產安全02manbetx.com 增多。因為02manbetx.com 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企業02manbetx.com 預防工作的中心就是要通過安全機構的管理和高素質操作者的正確操作,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達到避免事故發生的目的。機構沒有了,就失去了對事故預防的手段。要害崗位的人員減少了,使操作者手忙腳亂,精神緊張疲勞,難於對機械或物質狀態進行正確判斷和控製,使事故乘機而入。
改革是曆史賦予企業的使命,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後持證上崗操作是安全生產法賦預企業領導的責任,改革和安全生產都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和穩定,二者是統一的。筆者奉勸企業的決策者,在處理改革與安全的問題上,一定要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要明確沒有安全就沒有發展,沒有安全就沒有穩定,沒有安全就不順民心、不得民心的道理。在製定改革方案時,一定要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前提,無論怎麼改,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能變。因此,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隻能加強不能消弱;要害崗位人員隻能加強不能減少。
二、正確認識安全與生產的關係,堅持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不動搖
特殊的生產環境,給我們提出了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係這一永恒的話題。沒有生產就沒有安全,沒有安全就保證不了生產,安全與生產是統一的,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
但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為了追求高速度,職工為了追求高收入,安全生產往往喊在嘴上、寫在紙上,常常出現安全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
“安全為了生產”的提法,人們容易接受。創造一個安全的作業環境,工作起來心情舒暢,幹起活來大膽放心,工作質量高、效率高。“生產必須安全”就難以把關和接受,在艱巨的生產任務麵前,在經濟利益的誘惑麵前,往往生產不顧安全,為了搶進度完任務,總有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其結果導致了大量安全事故的發生,生產任務和經濟利益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有的雖然一時未必發生事故,但從此埋下了事故隱患,或植起了職業病病根。一些個體企業和地方煤礦的經營者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視國家安全法律、法規而不顧,視從業者的生命和健康而不顧,違背客觀規律,拚命亂挖濫采,給國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給從業人員及家屬帶來難以想象的痛苦和不幸。因此,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用教訓和鮮血總結出來的道理,是任何主觀願望都不能改變的客觀規律。安全生產法第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以,煤礦和煤建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者一定要樹立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的意識、樹立安全生產的法律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真心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後代負責任的人。
三、正確認識安全與效益的關係。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
企業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效益,效益是靠管理來實現的,沒有管理就沒有效益。在企業綜合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實現效益的前提,以往的教訓告訴我們,事故的搶救和處理將耗掉企業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企業的經濟損失是難以躲避的,如果發生重大事故,還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災難。這裏列舉兩組數據來進一步闡明安全與效益的關係:
數據一:
1995年12月3日,在建的梧桐莊煤礦,在井下副井至主井的短路貫通中遇斷層突然出水,頓時每小時34000M3/的湧水量將主井區和副井區全部吞沒,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81萬元,由於礦井停止施工,工期順延21個月,由此增加貸款5612萬元,處理事故,恢複礦井發生費用3084萬元,合計經濟損失10997萬元。
數據二:
某礦施工建企業,1997年至2002年,因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支出的醫療費和撫恤金高達300萬元。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從廣大職工的辛勤勞動所獲得的純利潤中支出這300萬元。該企業當時正處於低穀狀態,數百名職工下崗,難以求得最低的生活保障。試想,300萬元對於處在如此困難時期的企業,可以辦多少事情,可以使多少下崗的職工度過寒冷和饑餓。
事實說明,一旦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大量的資金將被迫消耗在事故的搶救和處理中,寶貴的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急需,不能用於職工生活和就業,不能用於企業擴大生產,嚴重削弱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發展,也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失去應有的活力和競爭力。無疑也就失去了利潤和效益。因此,我們一定要認清安全與效益的因果關係,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克服那種重效益輕安全的糊塗思想,把生產引到安全生產的軌道上來。
四、正確認識安全與裝備的關係,樹立管理與裝備並重的思想
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實現安全生產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筆者從生產實踐中認識到,安全管理與裝備投入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兩個主要的要素。
管理是指對人和物的管理。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則,對人和物進行規範和要求。具體說對人主要是指對人的素質和行為進行規範和要求;對物,主要是指對物的功能和作用的質量進行規範和要求。
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管理最終是靠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來實現管理的目的。
裝備是社會實踐中的生產資料,是科技發展到一定水平的代名詞。一定條件下,裝備的先進和落後,取決於安全生產的好壞、生產效率的高低、經濟效益的好壞。
管理與裝備是生產建設的兩個方麵,是互補關係。人民戰爭年代,小米加步槍能夠打敗飛機大炮,說明了人的因素第一和管理的重要性;現代化戰爭靠小米加步槍無論如何也戰勝不了航空母艦和飛毛腿導彈,證實了武器裝備的關鍵作用所在。
就安全生產而言,管理與裝備並重。管理是根本,任何裝備都是靠人的操作和管理發揮作用的,離開了管理,裝備就成了“裝飾”,甚至是事故隱患。裝備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手段之一,是管理者的“眼睛”和武器,具備安全生產的本質功能,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措施。因此,為了實現安全生產,首先要下大力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向管理要安全,向安全要效益。要對安全工作抓的緊、管的嚴,措施要到位,落實要紮實。一些企業安全事故頻繁發生,說到底,是沒有在安全生產的管理上下功夫,“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才是事故的真正原因。
在加強安全管理的同時,努力提高裝備水平,實行科學治理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對瓦斯抽放和監測監控、頂板事故的防治,立井防墜、斜井防跑車等都有新的科學技術和先進裝備推廣使用。因此,要舍得投資,下決心把落後的東西更新改造掉,用現代化安全監測儀器和裝備,改進和提高技術麵貌,積極改善安全技術手段,為安全生產奠定物質基礎。
安全管理與裝備投入猶如一鳥之雙翅,缺一不可,企業領導都應給予足實重視,隻有這樣才能排除主觀上的隱患和客觀上的障礙,為安全生產營造一片藍天。
五、正確認識安全與質量的關係。持續開展質量達標活動
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企業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質量是安全生產的基礎,隻有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確保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和要求,才能實現安全生產,為企業贏得最佳經濟效益。質量標準化達標工作自上世紀70年代開展以來,已有30多年的曆史了。回頭展望,凡是質量標準化搞的好的企業,生產環境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安全事故就能避免或減少。質量標準化和安全有著直接的本質關係,國家把原“質量標準化”的提法更名為“安全質量標準化”想必意義就在這裏。
當然,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生產活動中綜合治理的過程,要嚴格按照技術規範和質量標準認真操作落實,有的必須進行必要的資金投入,有人認為這種投入換不到效益,是不合算的。然而,生產實踐證明,哪裏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差,那裏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就高。如果將搞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投入與用於搶救和處理生產安全事故的資金相比,恐怕隻是九牛與一毛之比,對比之下顯然是合算的。因此,精明的企業決策者,絕不應該忽視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要把大搞安全質量標準化當作企業發展的戰略,常抓不懈。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質量責任體係,要把技術規範和標準貫穿到生產流程的各環節、各崗位,貫穿到施工的全過程。筆者認為,隻要將安全質量標準化堅持不斷的開展下去,避免和減少了生產安全事故企業才會得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正確認識安全獎與懲的關係。發揮好正反兩個典型的作用
安全獎懲製度是安全管理中的常規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獎與懲均是激勵機製。獎勵是正激勵,目的是鼓勵企業和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產生正麵影響;懲罰是負激勵,目的是製止企業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中的過失行為,強化企業領導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同時也是安全教育的一種方式。二者手段不同,但相輔相成目的一致。
無論獎或懲,都應有標準和尺度,都必須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當前煤礦和煤炭施工企業都有自己的安全獎罰條例,在執行過程中,兩手都要硬,要使人們有對比意識,既要體現到安全生產搞的好就有利可圖,有實惠可得;又要領略到安全生產中不按章辦事給自己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要注意做好兩方麵的思想工作,一要防止受獎者沾沾自喜、麻痹大意,二要避免以罰代管的負麵影響。
七、正確認識安全檢查與被檢查的關係。解決好主動與被動的問題
從安全監督檢查的角度03manbetx ,檢查與被檢查是主動與被動的關係,但在實際管理中,又是對立統一的。由於我們明確了企業黨政一把手為安全第一責任者,通盤謀劃安全生產管理的全過程,所以,所有的從業人員是安全管理的主體,作為被監督檢查對象與檢查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隻是分工不同,責任不同。被檢查者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體,要加強逐級安全責任製的落實,促使安全工作由被監督變為自覺行動。作為上一級安監機構組織的安全檢查,在安全管理中起著“法官”的作用,是安全管理中的輔助手段和措施之一。再者,安全生產貫穿生產全過程、全空間,也包含著安全監督檢查機構自己。利益的一致性與分工的不同既矛盾又統一。即使發生了疏漏的問題,有各自責任製製約著。當前,需要完善檢查形式和方法,規範檢查行為,以製度的方式明確檢查機構的責任,進一步使檢查收到實效,使主動與被動更好的統一起來。
八、正確認識安全生產形勢與政治責任的關係,樹立常抓不懈的思想
我們黨和國家曆來對安全工作十分重視。2002年11月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法》,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大法,從此,安全生產有了法律的規範約束。同時,在加強領導、強化監督、健全監管機構、完善法律法規體係、開展專項整治、嚴格糾正責任追究和增加安全生產投入等方麵措施得力,成效明顯,使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趨向好轉。但是,我們一定要情形的認識到,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還很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就拿我處而言,近兩年來所承建的工程,有的是業主造成的單回路供電;有的是地質構造不詳,沒有詳細的技術資料;有的安全意識不強,專業知識缺乏,使施工單位很難與其溝通達成共識。就企業內部而言,我處施工點多麵廣,戰線拉的長,職工文化水平低,綜合素質差;農協工多,臨時思想嚴重;工期相對較短,轉崗換崗頻繁,流動性強。這些問題的出現,給我們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使我們更加認識到安全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解決這些問題,一靠製度,二靠政策。但歸根結底要靠領導的重視。領導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是解決安全問題的根本。隻要領導認識到位,任何複雜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九、正確認識生產與生命的關係,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生產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過程,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一切需要人來完成。經濟的發展建立在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的基礎之上。
一切為了人類,人類的一切靠人的努力來實現。
然而,人一但失去了健康和生命,就無從於生產建設和經濟活動,無從於為人類創造財富。因此安全與健康問題,是直接影響人類高質量生產、生活、生存的問題。安全、健康是人類的追求,上一切生產活動的前提。
礦建施工企業是高溫行業,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業的頭等大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們一貫堅持的安全生產方針。要真正貫徹和落實好這個方針,企業領導務必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一切圍繞從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做文章,決不能以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利益和政治資本,時刻牢記安全高於一切、生命高於一切、責任高於一切、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把安全生產責任製、安全生產規章製度和01manbetx 01manbetx 、安全生產投入、安全教育和培等緊緊圍繞人的健康和安全去落實,把“以人為本”滲透到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滲透到安全管理的始終。
十、正確認識安全生產與和諧社會的關係,以安全促進社會和諧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使社會更加和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麵。
構建和諧社會,企業的一項關鍵任務就是搞好安全生產,保護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安全生產搞得如何,是衡量一個企業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致之一。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製、公平正義、誠心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安全生產與和諧社會的六大因素都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和諧社會要民主法製,搞好安全生產必須依法治安,法律法規是武器;和諧社會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的起碼條件是每個人都有勞動的權利、生存的權利,勞動、生存必須由健康和安全做保證;和諧社會要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隻有實現了安全生產,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才有保證,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證,人民的安居樂業才能實現,社會的安定和諧才有保障;和諧社會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安全生產要適應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就要受到事故的懲罰。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的共同願望,也是企業領導的一項艱巨任務,抓住了安全生產,就等於抓住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綱”,安全生產搞好了,企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就“綱舉目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