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科學發展的試金石
采煤是與自然角力的行當,辛苦又危險。要想取得勝利,必須認識自然規律,掌握科學方法;同時需要作業者擁有先進器具、專業知識及嚴謹務實的態度。缺少任何一樣,回報的將是災難。
改革開放30年來,安全問題一直是煤炭行業管理中最棘手的難題之一。但在政府和企業的努力下,我國煤礦02manbetx.com 總量與死亡人數已大大減少。這是在煤炭開采不斷向深部邁進和產量滾動翻番的基礎上取得的成績,實屬不易。
伴隨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化,我國逐步形成了“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煤炭行業管理與安全生產監管分屬不同政府組織的機構設置漸次清晰。這一主導思想是:在國家層麵,完善法律細則,實現依法監察;在地方政府層麵,明晰責任,強調日常監管;在企業層麵,突出管理,全麵負責。解決問題的辦法則在於,通過資源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遏製超常規生產,同時補還安全欠賬,提高準入門檻,從根本上改變煤礦安全生產狀況。
安全投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環。自1980年開始,國家每年下撥8000萬元專項資金給當時的煤炭部,作為煤礦安全投入。1988年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成立後,專項資金取消,由總公司從所屬煤炭企業中按噸煤提取安全投入費用,總額保持在5000萬元左右。1993年以後,原煤炭部不再集中掌握安全資金,從煤炭企業集中上收的安全投入費用下發各企業自行掌握。由於煤炭嚴重供大於求,煤礦經濟效益滑落低穀,安全投入欠賬逐年增多。
煤炭市場的回暖為行業發展帶來轉機。2003年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安監總局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根據國務院指示,對建立煤礦安全設施投入長效機製進行了調查。2005年,國家安監總局在組織100名專家對54個大礦、462處礦井進行詳細了解後得出結論:填補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曆史欠賬需要花689億元。此後3年間,國家財政每年撥付30億元用於煤礦安全。這一舉措的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在政府的帶動下,企業搞好安全的決心更大,投入的力度更大。 2007年,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累計提取高達203億元,噸煤提取20.91元。
安全基礎工作得到強化,不僅僅體現在回采工作麵、開拓進尺這些生產技術指標的提高,更體現在一大批安全高效礦井的建立。以2006年命名的219處安全高效礦井為例,其產量占到全國原煤總產量的 30.1%,平均原煤生產人員效率達18.8噸/工,是國有重點煤礦人均工效的4.42倍,而百萬噸死亡率隻有0.064。
對於曾遍地開花、令人頭痛的小煤礦,國家采取整頓關閉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國累計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11155處,累計淘汰落後產能2.5億噸。在開展資源整合的20個產煤省中,有8821個煤礦參與,形成3747處礦井,小煤礦平均單井生產能力提高到年產6萬噸以上。
這些保留下來的小煤礦已今非昔比。它們中60%采用了正規開采方法,48%的礦井取消了木支護,971處小煤礦實現了機械化采煤;鄉鎮煤礦瓦斯監控係統的安裝率達到83.9%;248個產煤縣(市)實現了區域聯網,部分礦井還安裝了井下人員定位係統和產量監控係統。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在典型示範礦井的帶動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所認識。各種所有製形式的煤礦都加入進來,自覺優化設計,發展采掘機械化,提高單產單進,減頭減麵,減人提效,實現集約化生產。
當然,煤礦安全領域依然有許多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安全發展的擔子依然沉重。回望30年,我們收獲成績,但不敢懈怠。這是一場長期的戰鬥,一切才剛剛開始,讓我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