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玉蓮:改革開放讓礦區變了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整個大地,也讓這個澄合礦區舊貌換新顏。
三十年前我還是個毛丫頭,本該享受快樂童年的時候,然而並非如此,每天一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幫母親拉風箱,聽著風箱發出的啪嗒聲,心想什麼時候能不讓我拉這討厭的風箱,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終於有一天父親從城裏買回一台鼓風機,替代了古老的風箱,也讓我們姐妹們擺脫了拉風箱的苦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煤氣灶,電磁灶、微波爐……還有好多叫不上名的現代化灶具也都走進了家庭。
三十年前能吃上白麵饅頭就是幸福,那時候米、麵、油全部憑票購買,大人、小孩排著“龍”一樣的隊伍,領到手隻有少的可憐的一點白麵,其餘都是雜糧,白布饅頭隻有過節或是有客人來時才能吃上。如今商場、超市隨處可見,店內各類食品琳琅滿目,大魚、大肉應有盡有,人們不在考慮吃飽,而是更加注重營養的搭配。
三十年前能夠住上一套寬敞的樓房,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許多的家庭幾乎都是三代一室,相同的布局,就是一張床,一個大立櫃,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麵一間白天是客廳兼飯廳,晚上便成了臥室,人口多的搭起上下鋪,而如今,人們住進了寬敞的樓房,屋內裝修的美觀大方,室內還擺滿了現代化的家電,舒適的太子沙發,回到家中,就象住進了宮殿,這才是真正的享受。
三十年前的我充滿幻想,幻想著什麼時候能住上寬敞的房子,吃到香甜可口的巧克力麵包,也能象城裏娃們一樣,到遊樂園玩個痛快。如今,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新添的樓房,寬廣的休閑廣場,還有美麗的大花壇,讓你仿佛值身於室外桃園。
三十年後的礦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成果,我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