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功:礦工王宏誌小傳
在王石凹煤礦,提起王宏誌無人不曉,其人40有餘,中等身材,大臉龐,小眼睛,留短發,肩寬背厚,抬頭挺胸,略顯板正。言談熱情,走路帶風,有一條腿在井下受過傷,但絲毫不影響他步伐的豪邁和堅定,宏誌衣袂飄飄而過,似乎告訴大家:“不是咱老王腿不行,是它地不平”。
想寫一下宏誌的念頭萌動已經很久了,卻很難落筆,原因很多,實難詳述。但主要還是我倆太熟,太熟就少了刻意的觀察;太熟就會變得不經意任其自然;太熟就會習慣他的所為沒了閃光點。我倆同在運輸區井下735一班,同在提矸暗斜絞車房,他開車,我監護。他談論,我擁護。當然我並非盲從,宏誌為人正直,所談所論,大都針砭時弊、“哀民生之多艱”之類。他唱歌,我是聽眾。宏誌會唱的歌曲不多,所唱歌曲卻都節奏明快,內容積極健康向上。他不趕流行,鍾情老歌,僅此幾首,被他經年演練,盡情演繹,極具風味,常於台上引吭高歌,豪邁絲毫不減當年。
宏誌有名,名因於此。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真的很愛唱歌”,礦區的各種文藝演出,不管是工會的、團委的、鎮上的、本單位的、外單位的、大型的、小型的、甚至幾個人的演出都有他的身影,宏誌樂此不疲。
除了愛唱歌,宏誌還愛參加礦上的各種活動,布置會場,懸掛標語,跑腿打雜,隨叫隨到,不講條件,盡心周到。宏誌可謂愛好廣泛,敲鑼打鼓,吹笛子,碰岔,扭秧歌跳舞,無所不精,儼然早是我礦樂隊的一分子。別看宏誌這麼忙,但他卻很少影響正常上班,他是井下提矸暗斜的老絞車司機,技術熟練,操作規範,他操作的精心,我監護的省心。“即使閉上眼睛,我也知道車到了哪部擋車器”,“即時意外掉道,憑鋼絲繩的擺動和對手把的感覺,我也知道車掉了幾個輪子”。老王此言不假,多年的搭檔,事實的證明,我還真的折服於他。有時宏誌車開到興處,會禁不住引吭高歌一曲,但卻為此引來安檢員的罰單,理由簡單充分:“不用心操作”。
宏誌在運輸區幹過多年的團委書記,承前老人,培養、挖掘新人,倒也算獨具慧眼,幫扶推薦,入科室進機關,皆有所成。但他依舊唱他的歌,走他的路。有人戲稱他為“礦山歌星”,也有人叫他“人民藝術家”,更有甚者稱他為“礦山文藝戰線上的常青藤”,他都不以為然,含笑作答。
宏誌喜舞文弄墨,稍有才情。字寫的大氣、淩厲,但少端莊,不合時宜。好畫驢馬,但欠高人點撥,難成名畫。好文,文章內容散亂,偶有妙句佳成,但很難就範於章法。
我不會寫傳,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標題,隻所以用“礦工王宏誌小傳”,一是想給文章掛點文采,二來給文章找個統領。也有人說把文章改成“礦山文藝的排頭兵”,我覺得那對他絕對是一種傷害。
我每次坐在台下看王宏誌演出,他的歌我已耳熟能詳,他的激情卻令我澎湃洶湧,每一次台下會有人對他的出現表現出些許的厭倦,不知是視覺的疲勞,還是聽覺的麻木,但偶爾有一次他不再台上,人們又會覺得這演出少了點什麼。
總之,宏誌這人多他一個不多,至少他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少他一個也不少,少了也少不了什麼煩惱,頂多少了一些談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