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
作者:佚名
2009-11-22 11:16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既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是執政黨,在整個國家和社會中處於領導地位,黨的執政能力如何,不僅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而且關係到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影響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站在這樣一個高度來認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把執政能力建設落到實處,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 正確把握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容和方向
首先,黨群關係的密切程度是黨的執政能力強弱的根本指標。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一個執政的共產黨,不管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領導和 管理麵有多廣,力度有多大,如果執政的結果不是密切了黨群關係,而是疏遠了群眾,那就不能說這個黨有很強的執政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執政”一詞,表麵看反映的是黨和政府、黨和公共權力的關係,本質上卻是黨群關係密切相連的。馬克思早就指出過,公共權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為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黨掌握了公共權力,公共權力的這種特性就會反映到執政黨身上。因此,對於執政黨來說,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要防止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執政黨就必須善於在掌握權力、運用權力的同時,始終保持和群眾的聯係。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但這恰恰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最直接的檢驗。
其次,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是針對整個黨而言的。但是,構成黨的整體的基本要素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通過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來實現,通過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能力來實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正確路線確立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離開了廣大黨員幹部,黨的執政能力就無法增強。可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是關鍵。尤其在黨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尚待完善、科學的體製和機製的建立仍有一個過程的情況下,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就顯得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再次,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方向。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執政而言,手中掌握著權力的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自身的能力固然重要,但 評價一個黨執政能力的強弱,最終還是要看黨的整體。列寧曾指出,黨之所以要組織起來,就是因為,組織的整體力量大於組織內部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從執政實踐中我們看到,黨的幹部中的絕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工作是努力的、勤懇的。但我們也要看到,在黨的具體領導和執政活動中,還存在黨內外相互之間的不協調,班子內部的不團結,工作中的推諉扯皮、官僚主義、無人負責等現象,而且越來越明顯地製約和影響著黨的總體執政水平的發揮。究其原因,個人素質雖是一個重要方麵,然而最根本的還是因為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不夠健全、不夠完善。如果掌握不同權力的幹部在能力上不是互補互促,而是相互抵消、內耗嚴重,就無法形成合力,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會受到削弱。因此,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努力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
四是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提高黨的執政效率統一起來。手中掌握權力,是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前提和條件。掌權本身不是目的。運用權力杠杆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 文化的發展,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才能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是否有效,關鍵是看黨能否始終做到“三個代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其他各項建設一樣,是為實現這一目標服務的,最終要在執政效率上體現出來。黨執政的效率高低,取決於黨是否科學地把握了執政規律。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效率,必須進一步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二、 加強黨的執政建設,不斷提高五種能力
黨的執政能力問題,是我國政權建設中的一個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我們黨所處的地位、所肩負的任務的要求。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包含著多方麵的內容,黨的十六大概括了最基本的五個方麵,即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這五種能力各自有著豐富的內涵。要深刻認識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意義,在實踐中自覺的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尤其必須注重提高以下五種能力。
一是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善於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對形勢作出全麵而正確的判斷。中國的發展是在世界大環境中進行的。我們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乃至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受到時代發展與環境變化的製約。當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國製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采取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一係列 措施。當前,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沒有根本改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加之民族、宗教矛盾與局部衝突時起時伏,使人類麵臨著許多嚴峻挑戰。我們應具有站在曆史與全局的高度進行思考、理論創新與戰略規劃的能力,正確把握時代的特征,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二是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按照客觀規律和科學規律辦事,不斷研究解決改革和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善於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體製,促進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市場經濟不同於 計劃經濟,發展和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努力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三是提高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善於協調各種不同的利益關係,克服各種困難,應對各種風險。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世界還很不安寧。從國內看,在新的形勢下,社會矛盾複雜,而且常與新的利益分配機製有關。比如,先富與後富的矛盾、加大結構調整與部分工人下崗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與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的矛盾等。這些都要靠我們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善於協調不同利益關係,增進人民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在發展的基礎上,采取有力 措施加以解決,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把依法執政納入依法治國之中,善於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依法治國是我們黨的治國方略,依法執政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在一定意義上說,依法執政還是依法治國的保證。我們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黨領導人民製定憲法和 法律。要牢固樹立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必須接受人民監督與 法律製約的觀念,帶頭做遵守 法律、執行 法律、維護法律的模範。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的結合點就是黨的依法執政。
五是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凡事從全局出發,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也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正確的。總攬全局並不是包辦一切,在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得到落實的前提下,各級黨的組織應從 製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證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一、 正確把握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容和方向
首先,黨群關係的密切程度是黨的執政能力強弱的根本指標。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一個執政的共產黨,不管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領導和 管理麵有多廣,力度有多大,如果執政的結果不是密切了黨群關係,而是疏遠了群眾,那就不能說這個黨有很強的執政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執政”一詞,表麵看反映的是黨和政府、黨和公共權力的關係,本質上卻是黨群關係密切相連的。馬克思早就指出過,公共權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為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黨掌握了公共權力,公共權力的這種特性就會反映到執政黨身上。因此,對於執政黨來說,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要防止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執政黨就必須善於在掌握權力、運用權力的同時,始終保持和群眾的聯係。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但這恰恰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最直接的檢驗。
其次,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是針對整個黨而言的。但是,構成黨的整體的基本要素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通過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來實現,通過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能力來實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正確路線確立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離開了廣大黨員幹部,黨的執政能力就無法增強。可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是關鍵。尤其在黨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尚待完善、科學的體製和機製的建立仍有一個過程的情況下,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就顯得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再次,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方向。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執政而言,手中掌握著權力的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自身的能力固然重要,但 評價一個黨執政能力的強弱,最終還是要看黨的整體。列寧曾指出,黨之所以要組織起來,就是因為,組織的整體力量大於組織內部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從執政實踐中我們看到,黨的幹部中的絕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工作是努力的、勤懇的。但我們也要看到,在黨的具體領導和執政活動中,還存在黨內外相互之間的不協調,班子內部的不團結,工作中的推諉扯皮、官僚主義、無人負責等現象,而且越來越明顯地製約和影響著黨的總體執政水平的發揮。究其原因,個人素質雖是一個重要方麵,然而最根本的還是因為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不夠健全、不夠完善。如果掌握不同權力的幹部在能力上不是互補互促,而是相互抵消、內耗嚴重,就無法形成合力,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會受到削弱。因此,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努力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製和執政機製。
四是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提高黨的執政效率統一起來。手中掌握權力,是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前提和條件。掌權本身不是目的。運用權力杠杆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 文化的發展,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才能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是否有效,關鍵是看黨能否始終做到“三個代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其他各項建設一樣,是為實現這一目標服務的,最終要在執政效率上體現出來。黨執政的效率高低,取決於黨是否科學地把握了執政規律。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效率,必須進一步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二、 加強黨的執政建設,不斷提高五種能力
黨的執政能力問題,是我國政權建設中的一個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我們黨所處的地位、所肩負的任務的要求。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包含著多方麵的內容,黨的十六大概括了最基本的五個方麵,即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這五種能力各自有著豐富的內涵。要深刻認識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意義,在實踐中自覺的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尤其必須注重提高以下五種能力。
一是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善於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對形勢作出全麵而正確的判斷。中國的發展是在世界大環境中進行的。我們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乃至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受到時代發展與環境變化的製約。當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國製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采取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一係列 措施。當前,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沒有根本改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加之民族、宗教矛盾與局部衝突時起時伏,使人類麵臨著許多嚴峻挑戰。我們應具有站在曆史與全局的高度進行思考、理論創新與戰略規劃的能力,正確把握時代的特征,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二是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按照客觀規律和科學規律辦事,不斷研究解決改革和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善於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體製,促進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市場經濟不同於 計劃經濟,發展和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努力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三是提高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善於協調各種不同的利益關係,克服各種困難,應對各種風險。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世界還很不安寧。從國內看,在新的形勢下,社會矛盾複雜,而且常與新的利益分配機製有關。比如,先富與後富的矛盾、加大結構調整與部分工人下崗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與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的矛盾等。這些都要靠我們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善於協調不同利益關係,增進人民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在發展的基礎上,采取有力 措施加以解決,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把依法執政納入依法治國之中,善於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依法治國是我們黨的治國方略,依法執政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在一定意義上說,依法執政還是依法治國的保證。我們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黨領導人民製定憲法和 法律。要牢固樹立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必須接受人民監督與 法律製約的觀念,帶頭做遵守 法律、執行 法律、維護法律的模範。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的結合點就是黨的依法執政。
五是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凡事從全局出發,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也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正確的。總攬全局並不是包辦一切,在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得到落實的前提下,各級黨的組織應從 製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證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