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田:礦難治理有一個惡性的怪圈
作者:佚名
2009-12-15 09:13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礦難治理的一個奇怪惡性怪圈一直沒有打破
礦難治理有一個惡性的怪圈一直沒有打破,是什麼怪圈呢?就是在一個地區,一旦有一家企業出事,其他的礦,尤其是中小礦,都要停產數月接受檢查,不得開工。這有點一人犯罪大家受罰的味道。過了一兩個月甚至半年之後,等風聲過去了才解禁。由於市場的需求很大,於是乎,企業停產了那麼長的時間,損失已經很大。為了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不少企業又開始加班加點地工作,很多 安全的 措施在無形中又給忽視了。時間一長,又有企業出事了,諸如瓦斯爆炸等等小兒科性質低級 02manbetx.com 。於是轄區內所有的中小企業企業又都必須關閉,接受新一輪的長時間檢查驗收。一拖又是數月,又開工,又出 02manbetx.com ……
我國的礦難於是就在這個惡性的怪圈中循環下去,大量的礦工(他們一般也都是農民工)的生命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搭進去了。這真是一件讓人痛心的怪圈。這樣的怪圈為什麼會反複地發生呢?說起來你不信,是原來被拿來懲治礦難有效藥方的問責製,問責製被不少人寄於厚望,也有不少人以為一問責了, 02manbetx.com 就不會出了。他們絕對不會想到,這個一個看似很有效的 製度,實際執行下來卻成了礦難發生的主要幫凶。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問責製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被某些決策者有意無意地變成了一刀切的株連製
“中國人民大學某一個學生犯錯誤了,全體2萬多學生都要統統寫檢查”,誰聽了這個故事大家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當然中國人民大學也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但這樣匪夷所思之舉在我國大地上都一直在上演著,隻不過是在 煤礦行業。現在好像成了一個全行業規則了。
某省區一旦一個企業出事,區域內除了個別超大型企業外,幾乎所有同類中小企業都跟著停產數月,而這個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根源在於近年一直被看好與神化的問責製。
問責製由於對官員衝擊太大,為了轉移風險,當然也是為了推卸責任,降低丟官風險,問責製在許多地方就被很奇怪地轉化為株連製了。
問責製本來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利民好政策。政策的初衷是讓那些不作為的主管官員官位不保,切切實實地受點損失。政策 設計的出發點是好的,沒有什麼不對。但問責製最終演變成株連製,是當初政策製定者無論如何都沒有預料的。問責製演變成株連製,雖然聽起來奇怪,但卻成了一個常規。
比如最近河南登封 煤礦921事件,一個 煤礦出事,全體河南30萬噸以下的小 煤礦都要停產數月接受停頓(見新華網鄭州9月23日電(記者程紅根)記者從河南省有關部門獲悉,河南省日前已部署在全省開展礦井 安全生產大檢查,全省小煤礦必須無條件停工停產整頓,並嚴格落實 安全生產監管主體責任,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全力遏製煤礦重大 02manbetx.com 發生。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立即開展小煤礦停工停產整頓的緊急通知》要求,9月15日至10月10日期間,全省小煤礦必須無條件停工停產整頓)。官方的停產版本時間並不長,但所有的小煤礦都得挨板子這是個事實。實際上據圈內朋友暴料,許多企業三個月過去了還不讓開工,並不是紙麵規定的一個多月,一拖半年也是常事。
筆者在山西與河北調研時也吃驚同樣的現象,問責製由於讓主管官員的官位受壓,這些主管都就開始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對那些沒有犯錯誤的企業也開始亂打板子了。這好象太不講道理了?任的又是哪一條 法律?
一個轄區內,往往是一個省,或者是一個地級市,一旦有一個礦產企業出事,該行業的主管官員們馬上一聲令下,轄區內所有同類企業都要統統停產數月接受 安全檢查,該政策一般是一刀切下去。聽起來好象很重視安全。你檢查一兩天還可以,這個檢查目前有愈拖愈長的趨勢。無論你這個企業過去多麼地遵紀守法,都要挨板子,統統停產接受檢查。這樣的停產並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1兩星期,而是3個月甚至更長。問責製演變成了某些官員肆意問責轄區無辜企業的 製度!真是讓人想不到。
一刀切株連製帶來多少損失都比不上丟帽子的損失
沒有人去估計這樣一刀切的停產檢查所帶來的損失,會給多少無辜的企業帶來災難,又給多少以此生存的行業職工帶來多少的痛苦,沒有人去認真地計算。問責製體製下的不少大員們隻關心自己的官帽子,似乎是所有企業都不生產他們才最高興,因為唯有這樣才不致於出事。但老百姓又吃什麼?
這樣的監管是不是太隨意也太武斷了?還真是這樣一關了事的監管方式。湖南某地區有一片產煤區,問責製前招商引資了不少企業,但該地區富含水,容易出水事,發生過滲水死人事件。沒有問責製時煤礦生產蒸蒸日上。一實行問責製,出一次事所有幾十家煤礦都要統統停車數月接受檢查。最後該地官員想出一個絕招,幹脆把轄區內所有煤礦統統關閉了事,這樣就再不會出事了。而過去企業的投資,該地人員的就業等等問題在與官帽子相衝突時灰飛煙來了。
株連製帶來的更惡性事故的損失是不是更大?
好象停產數月接受檢查,以後企業就可以更安全生產了。實際上的作用效果剛好相反。除了上述損失外,株連製還會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帶來更大的株連處罰:由於一刀切地讓無辜的企業停產數月,損失巨大,不少企業一旦恢複生產後就會加班加點生產,把停產造成的損失奪回來,這樣的加班加點以成為新的礦難事件導火線,帶來更大的損失,最後導致整體產業被關閉。
唯成份論也是礦難治理的一個怪現象
礦難治理還有一個極奇怪的現象,我把它叫做唯成份論。就是不分企業的具體做法,就泛泛地給鄉鎮煤礦、中小煤礦戴上一個不安全的帽子,大煤礦都是安全的,好的。凡是出了事故,這些中小煤礦無論你過去的安全紀錄如何,都要統統地關閉接受檢查,這還算好的。事故再大一點,就一聲令下,多少多少噸以下的煤礦都要永遠炸掉關掉了。
所以搞得不少的中小煤礦,即使想當良民都難。逮著一個開工的機會就狂生產,結果又出事故,陷入到另外一個惡性循環。你都被別人劃入到那批不受信任的隊伍裏去了。隻不過這次又是一個監管部門從來不盯的大煤礦出事了,不知道是不是又得出結論,連大煤礦都出事了,中小煤礦更不出說了,更要受罰的結論來。以你的公司大小而不是你是不是遵紀守法來判斷你是壞人或者好人,是不是太武斷了點?
煤礦安監部門一直把眼光盯著中小煤礦打板子,中小企業安全設施差,多盯一盯是對的。但因此而忽視對大企業的監管,讓那些大企業產生麻痹大意的想法就是大問題了。這不,這次山西出事的又是一個大煤礦。大的國有煤礦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故。安監部門是不是也該檢查一下過去的唯成份論思想誤區了?就是誤以為大的就是安全的,小的煤礦就是不安全的。
企業無論大小都應該接受同樣的安全監管。以為大 煤礦安全設施好,就疏於監管,結果反倒是不少的大礦出了問題。想一想,不出問題才怪呢?因為安監部門不管,又等於一個免檢產品了,企業覺得自己很免檢的不錯,自我感覺很好,這樣各種各樣自滿的心理就出現了,一鬆懈,大事就出來了。企業無論大小,都應該接受監管,不能因為大了,就可以遊離於監管之外了。因為這些大企業,不出事才已,一出事就是大事。所以講更應該接受嚴格的監管才對。
其實上這一直是我國監管部門工作的誤區,比如奶業的三鹿,可是一個響當當的大企業,一直被監管部門授予免檢產品,但卻幹出那麼驚天惡事。所以你不能因為一個企業大了,就平生出什麼都免檢了。而企業規模小一些,就多出這樣那樣的要檢查,要關閉,要跟著愛罰等奇怪的規定來。
所以煤礦治理的誤區是不是該消除一些?有關監管部門一直習慣於斷定鄉鎮小煤礦等於不安全,等於礦難,因此對小煤礦采取了過激的關停閉政策。然而政策實施的效果並不理想, 煤礦安全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國有大礦反而頻繁發生安全事故。事實上,無論是國有煤礦還是鄉鎮小煤礦,都是既存在安全記錄好的企業,也存在安全記錄差的企業,簡單地判定某一類企業安全或者不安全是不合理的。所以,對企業微觀主體的研究有助於尋出礦難頑疾的病根,對症下藥地予以施治。
是該消除問責製演變成責罰無辜良民的亂責製了,一刀切的監管政策應該更具體化、人性化。不能再濫關濫罰了。
問責製是治理礦難的重拳之筆,不曾想利民政策卻演變成害民政策,變成了株連製。這樣做於國於企於百姓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愚蠢之舉。
讓一刀切的株連製快快取消吧,因為它讓太多無辜的人受損。讓問責製真正地成為問責那些不負責任與轉移責任的主管者,而不能成為問責無辜企業與良民的 製度!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下一篇:
孔令循:踏踏實實做事是事業成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