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首席技師的成長之路
一名隻有技校文化程度的維修工,經過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多次在礦和集團公司技術比武中獲獎,成為一名各項工作拿得起、放得下的技術精英,2008年7月,被淄礦集團公司命名為 “首席技師”,這是淄礦集團埠村煤礦東區機電維修工魯峰的成長之路。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學習。”
1993年8月,魯峰於原淄博礦務局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淄礦集團埠村煤礦三號井掘三隊實習。實習一段時間後,他深深的意識到,自己在技校雖然學習了三年,可很多知識並不全麵,要想把工作幹好,除了多學習沒別的辦法。他憑借自己多年來養成的善於學習的習慣和紮實的技校理論根底,對平時工作中涉及到的掘進設備的維修技術知識,他都是一絲不苟的去鑽研,虛心的聽取師傅的指導。那段時間,他每天上井的一件大事就是寫筆記,認真記錄下師傅的操作要領,並用心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操作,想不明白就虛心向師傅請教,並主動要求實際動手操作,老師傅們也都很喜歡這個勤奮好學的年輕人。三個月後,他比較全麵的掌握了現場實際操作,並能在現場對掘進設備故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同時,他也掌握了作為一名礦井電工應知應會的基本常識,為以後幹好礦井電工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同年10月,魯峰被調至皮帶隊從事電工維修。剛到皮帶隊時,正好趕上埠村煤礦鋼纜皮帶安裝,這又給了他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每天緊張的設備安裝中,他細心觀察,了解設備的性能和技術數據,回到家認真學習鋼纜皮帶電氣設備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參數,不明白的就記下來第二天去問廠家的技術員,就這樣他邊幹邊學,很快就掌握了鋼纜皮帶電氣設備基本維修技能。
“技術工人的任務就是為大家提供安全輕鬆的工作環境。”
魯峰有一個習慣,就是看見有不對勁的地方就琢磨著去改進,這使他在許多技術和工藝方麵有了革新成果。2005年,皮帶明斜井的兩部強力機用160kw電機啟動,魯峰在工作中發現兩部強力皮帶同時啟動時,壓降過大,引起啟動電流過大,造成總開關跳閘。“咱幹的是技術活,就要利用技術手段解決這些難題。”他邊想邊幹。他經過多次反複試驗,設計了兩部強力皮帶連鎖控製裝置。在第一部強力皮帶原有控製線路中加入了一個時間繼電器,第一部皮帶開機後,經過延時,第二部強力皮帶才能送電開機。否則第一部不開機,第二部送不上電,這樣一來,減少了兩步電機同時啟動造成的降壓大,電流增加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安全係數。2006年,皮帶綜合保護器進貨後,魯峰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經過改裝投入使用後,此保護不僅便於操作控製、靈敏度更高,而且維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針對設備運轉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製約生產的實際問題,魯峰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先後改進了鋼纜皮帶堆煤保護、低速保護、斷帶保護等,大大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他還研製成功了交流電焊機空載節電器,使電焊機在空載狀態下可節電90%;他還摸索總結出了設備故障分段電壓檢測法,用邏輯03manbetx
法確定故障點,可以將故障處理時間縮小到幾分鍾。十幾年來,他研製的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革新項目達到二十餘個。談起這幾項革新,皮帶運轉工劉德民豎著大拇指說:“皮帶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保護越來越全麵,我們現在幹活比以前輕快多了,這多虧了魯峰的點子多、腦子靈。”
“大家都提高了技術水平,工作才能幹好。”
作為一名機電維修工,魯峰深知,現在是技術知識更新非常快的時代,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技術水平遠遠不能適應礦井快速發展的需要。為了不斷充實自己,魯峰從沒間斷過學習,他利用別人認為是閑暇的業餘時間“充電”。十餘年來,他閱讀的各類理論書籍100餘本。2003年,他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技師培訓。2006年,在集團公司技術比武中,他深厚的理論功底博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取得了集團公司維修電工第二名的好成績。他明白一個道理,技術知識不是他一個人掌握了就能把工作幹好,隻有全體員工的技術素質得到提升,才能提升區隊工作的整體水平。他不僅自己堅持學習,也幫助周圍的同事共同進步。2008年7月,魯峰被集團公司評為“首席技師”後,今年8月份,他所在的埠村煤礦礦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魯峰首席技師工作室”。從此,他工作中又多了一項任務,就是發揮好這個工作室的品牌優勢,利用工餘時間到工作室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把更多的技師和技術工人聚集起來,對一些技術難題和革新項目進行攻關,讓更多的人成為技術上的行家裏手。他結合生產一線工作實際,針對現場管理中的疑難問題,自編培訓教材2萬餘字,授課90學時,共培訓職工160多人次。“在首席技師工作室裏學習和交流工作上的一些問題,不僅環境讓大家感到舒心,還能實實在在的解決平時大家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難題,我們來學習交流的積極性都很高”。維修工李珂說出了大家的心裏話。
如今,魯峰已成長為淄礦集團礦井電工技術骨幹,在技術方麵成了稍有“名氣”的人。在榮譽麵前,他沒有一絲自滿情緒,而是以平常心待之,始終保持著愛讀書、愛學習、愛鑽研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