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灘正年輕——寫在山東兗礦集團東灘煤礦投產20周年之際
時間總是如白駒過隙一般,尤其是在曆史會被銘記的時刻。轉眼到2009年12月23日,東灘已走過了20年的風雨曆程。
都說“十年磨一劍”,在風雲迭岩的經濟大潮中,東灘以獨特的方式,演繹了自己埋頭苦幹、與時俱進的20年。
二十個年華的風雨兼程,二百多月份的輝煌創建,七千多個日夜的艱苦奮鬥,九千多名員工的鼎力奉獻……一個嶄新的東灘,就這樣開始了大踏步地前行,並且從此讓中國煤炭工業的曆史記載者們刮目相看。20年來,東灘礦累計生產原煤1.1億噸,實現利潤46億多元,有9年奪得全國立井煤礦總產、區隊單產最高水平,已成長為中國煤炭行業最大的立井煤礦。
走進東灘煤礦,讓我們耳目一新的並不僅僅是風景如畫的優美環境,更能感受到一種先進文化的豐厚底蘊和內涵。
(一) 東灘速度與東灘高度
建礦之初的東灘礦設計年生產能力400萬噸,核定年生產能力750萬噸,配套建成的有同等入洗能力的現代化洗煤廠。據當時國家驗收委的驗收報告記載:由於總投資僅完成6.8億元,18個生產係統中有10個尚不完善,“3年完善、7年達產”就成了東灘礦第一個10年發展規劃中的主要目標。
首任礦長王永斌、黨委書記高興海成為第一屆東灘礦領導班子的帶頭人。在那個能源短缺的年代,他們的共識是:國外煤炭企業走的是高產高效的路子,東灘作為中國華東第一井,理所當然地要把這個距離縮短、再縮短。他們提出 “博采眾長,奮進升華,奪取一流” 的口號,從此成為叫響全國的東灘精神。一個年產百萬噸采煤隊的誕生,把東灘礦7年達產的目標壓縮到三年,讓全國煤炭係統的專家、企業家心悅而誠服。
隨著礦井的發展和完善,東灘出現了職工隊伍參差不齊、設備效能發揮不佳等問題。以礦長楊德玉、黨委書記高興海為首的第二屆礦領導班子帶領全礦職工,在困境中奮起,在壓力下鼓勁,終於建成了首個雙百萬噸采煤隊,達到了全國采煤隊的領先水平。
1995年~1999年,東灘煤礦開始飽嚐國企改革的艱辛,經受市場經濟的挑戰。尤其是1998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重創,煤炭市場持續疲軟,供大於求,煤價下滑,庫存增加……以礦長高興海、黨委書記李炳文為首的第三屆礦領導班子,緊盯著“雙文明現代化礦井”的奮鬥目標,大力實施機製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奏響了“雙高”礦井建設的主旋律。
當2000年元旦的鍾聲敲響時,礦長曲天智、黨委書記李炳文帶領第四屆礦領導班子,秉承“依法治礦,從嚴管理”的理念,發揮放頂煤核心技術優勢,奮勇前行,拉開了“二次創業”的序幕,描繪出了“二次創業”的宏圖。
然而,到了2006年,東灘礦遭受了“2·27”、“4·12”兩起02manbetx.com 的重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第五任礦長賈民與黨委書記趙洪章毅然決策:必須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不動搖,嚴細管理,自主創新,不斷提高全礦員工素質。“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勝峰管理法”應運而生,被兗礦集團確立為一項行之有效的安全製度予以推廣,分獲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中國煤炭工業科技二等獎,引來全國150多批次的企業家代表前來取經。
2007年以來,以礦長賈民、黨委書記姚秀通為首的第六屆礦領導班子,深化以“手指口述”勝峰管理法為核心的安全文化、以和諧東灘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以精細化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文化,眾誌成城,克難攻堅,經受了種種考驗,鑄就了礦井“三個文明”建設的輝煌。
在2009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年份,以礦長孟祥軍、黨委書記姚秀通為首的第七屆領導班子,滿懷矢誌不移的信仰、真誠摯愛的責任、永不言敗的銳氣、奮進創業的激情,圍繞安全高效、和諧發展的總體目標,在應對危機中尋找機遇,在迎接挑戰中尋求突破,在經濟形勢嚴峻、生產條件惡劣等極其困難條件下,保持了各項經濟指標在集團公司領先的水平,書寫了礦井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曆史將這樣銘記,麵對礦井采深大、地溫高、地質條件複雜等困難,第一代東灘人憑借睿智和汗水,大力實施科技興礦戰略,在萬噸投資額僅為國際現代化礦井十分之一的條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培育核心技術,強化科學管理,實現了特大型礦井生產能力超設計能力100%,並由此創造出了中國煤炭開采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英雄的第一代東灘職工“為國爭光、為行業爭氣”的信念在心底紮根,遵循“大規模、低成本、高度集約化”的發展戰略,一年一個大發展,一年一個新台階。創出全國同期同類型礦井產量增幅最大、達產速度最快的新紀錄,先後建成了我國第一支單產連續突破400萬噸、500萬噸、600萬噸的采煤隊,20年累計產煤超1.1億噸,實現利潤46億多元,總產量9年保持全國同類型立井開采第一名;建成了兩個萬米綜掘隊、兩個超兩千米普掘隊,連續創全國綜掘進尺、大斷麵月單頭掘進的全國最高紀錄,樹立了我國煤炭工業發展新的裏程碑。在兗礦集團乃至全國煤炭行業中,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能力強、安全生產穩、經濟效益高、綜合形象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先後獲得“中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示範礦井”、“特級質量標準化礦井”、“行業特級高產高效礦井”、“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煤炭工業‘雙十佳’礦井”、“煤礦安全程度評估A級礦井”等榮譽稱號,礦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 手指口述唱響礦區安全主旋律
隆冬季節,在東灘煤礦采訪,我們時常被這樣的主旋律所震撼。
“準備!今天大家確保安全零02manbetx.com ,好不好?”
“好,零02manbetx.com !好,零02manbetx.com !好,零事故!”
……
在安全的藍天下,這樣的聲音縈繞在東灘煤礦,猶如唱響礦區安全主旋律的天籟。
“東灘礦煤層埋藏深、地壓大、地溫高,地質條件艱苦複雜,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自然災害頻繁衝擊,安全生產任務十分艱巨。”礦長孟祥軍如是說,“正是因為這麼艱苦的生產環境,才促使我們對保證安全生產的各種有效方法進行了長期的苦苦探索,令人欣喜的是,這個方法在我們東灘礦找到了,這就是‘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實際上,我們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根本目的在於進行安全確認。每名東灘員工都必須執行!包括我。目的就是不要帶血的煤炭!”
在東灘礦采訪,筆者參加了綜掘一區的一次班前會。在烘托著“安全是碗、效益是飯”、“母心、妻心、兒女心,心心相印;矚聲、呼聲、祝福聲,聲聲入耳”的安全警醒氛圍的會議室裏,20餘名工人聚精會神,傾聽著區長王世武的工作安排,而他們重點強調的,無一例外都是安全:“現在粉塵濃度大……”、“在井下,人是最脆弱的……”、“手指口述,必須做好;做好了,就不會發生人為事故……”
心想、眼看、手指、口述,人、崗點、工序、細節,符合實際,符合01manbetx ……敘述著這個發生在東灘礦安全基礎管理的創新故事。
“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的推廣實施三年多的時間,效果十分顯著,受到多方關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大眾日報》、《中國煤炭報》等新聞媒體都在顯著位置予以集中報道。去年以來,來這裏參觀考察的國內外專家、記者就有1000多人次。兗礦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耿加懷說:手指口述是加強現場安全管理的一種有效方法,是準軍事化管理的延伸,是對強化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彭建勳、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韓芳歧現場觀看後,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是加強安全基礎管理的一個十分有效的好方法。
東灘礦高產高效的飛速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難關是井下防滅火問題。東灘礦的特點之一就是地下煤層容易發生“自燃”,剛打出的煤層巷道,18天就會“自燃”,1999年以前,一直沒有好的對策,已有的防滅火材料往往產生有害氣體,給井下工人製造新的威脅。近年來,該礦技術人員下大力氣,終於開發出無毒無害的高分子材料,用於礦井的煤層防滅火工程後,該礦已連續5年無自燃發火,僅此一項,每年節約資金上百萬元。
礦井煤塵是引發礦難的“罪魁禍首”。從2001年開始,東灘煤礦專門立項,開展降低煤塵的課題研究。目前,該礦已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噴霧降塵係統及裝備的“核心技術”,使井下煤塵含量降到9.3毫克/立方米以下,大大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不僅消滅了多年來讓許多煤礦工人“寢食不安”的“煤塵事故”,還大大降低了礦工患矽肺病的“幾率”。
雄厚的資金投入,使一大批安技措工程相繼投產。目前,該礦直接用於安全的投入已從投產初期的每年不足300萬元增加到2009年的6000萬元以上。調度室是礦井安全生產的心髒,東灘礦投入上千萬元,將世界上最新科技成果應用到這裏,調度室模擬盤係統、多媒體光纜傳輸技術、微機監控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大大提高了礦井安全生產的總體水平和應變能力。據統計,投產20年來,東灘礦累計投入科研資金2.6億元,完成科研項目1023項,取得專利36項,189個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的科技進步獎,有些甚至填補了國家空白!科技創新已成為東灘煤礦的閃亮名片!
(三)和諧東灘的“幸福指數”
煤礦的曆史,就是一部開采者的曆史,煤礦的興旺,映襯出了開采者的時代風采。礦井能不能在市場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能不能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關鍵取決於職工的精神狀態——美好的靈魂。
於是“國旗意識”已成為精神文化的沉澱;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已化為愛礦愛崗敬業的自覺行動。
於是,東灘人上演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話劇:“一名黨員一麵旗”、“我為黨旗添光彩”、“樹新風、獻愛心、送陽光”、“精神文明專項獎” ……
建礦20年來,該礦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職工俱樂部、圖書館、文工團、盤鼓隊,為5000多戶職工安裝了程控電話、閉路電視。投資上百萬元,栽種各種花木2萬餘棵,新增綠地3萬多平方米,礦井綠化率達到38%以上。職工人均收入今年突破5.6萬元,高檔住房、假日旅遊、經濟型轎車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悄然進入普通的礦工家庭。
文明意識的塑造,也提高了礦井“幸福指數”,建礦以來,東灘礦先後獲得濟寧市、山東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綠化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全國文明煤礦、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稱號。文明新風,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四有”職工隊伍,他們中有全國煤炭係統勞動模範、全國十佳青年崗位能手、省“富民興魯”獎章獲得者、山東省“十佳”職工、省科技拔尖人才,也有公司級、礦級先模人物。
一流的文明形象建設,愉悅了東灘人的身心,陶冶了東灘人的情操。他們說:我們下井有安全感,上井有舒適感,回家有幸福感,做東灘人有自豪感。
黨委書記姚秀通認為,重視人才,就要留住人才,不僅要用政策,而且要用心。他多次在會上強調: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狀況作為最大的和諧,認真辦好順民心的難事、和民心的實事、暖民心的好事。
礦長孟祥軍要求把礦井和諧穩定作為抓好安全生產的前提,堅持發展依靠職工,發展為了職工,發展成果惠及職工,積極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
礦黨政領導班子圍繞“和諧、發展、共享”這個主題,把改善民生作為和諧之基,從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全心全意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本著“讓職工群眾得實惠”而打造的民生工程,讓東灘人幸福了許多,心裏暖融融的。“愛民工程”解決井下工作粉塵多,直接威脅職工身體健康問題;“利民工程”開展職代會星級創建和民主管理星級競賽活動,方便職工的衣食住行;“親民工程”開展基層單位評議機關科室活動,融洽黨群、幹群關係;“濟民工程”:走訪慰問特困職工、工病亡家屬,發放慰問金和扶貧送溫暖基金等;“安民工程”:投資對礦區醫院、食堂、公園和采掘樓、調度樓進行了提升改造等。
堅持發展就要惠及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從1989年的3135元,增加到2009年的56000多元。職工收入逐年提高,礦區人的衣食住行也在發生巨大變化,電腦、汽車等高檔消費品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職工家庭,自費旅遊和進城購房已成當今的時尚。
千方百計造福職工:工區、辦公室全部使用中央空調,單身宿舍設立親情驛站,裝修職工食堂,擴建醫院門診樓,在井下安裝快速乘人裝置,為采掘一線職工增設搓澡和敲背洗浴服務,在家屬區設立鍋爐房為職工家屬供應熱水。與地方交警部門協商,增設通勤車城區停車點,早、晚班車分別比原來推遲和提前20分鍾發車,讓住在鄒城市區的職工更為方便、舒心……
及時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累計發放大病互助金、送溫暖扶貧基金和困難救助金1000多萬元;持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7年發放助學金108萬元,幫助360名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關心職工身心健康:組織1260名一線患病職工帶薪康複療養;9800名生產骨幹分赴北京、桂林等地榮譽療養;260名“十佳”工班長、優秀安全質量驗收員、優秀安監員出國到日本、韓國考察。
組織離退人員外出參觀學習;投資20餘萬元建成老年大學;投資近千萬元興建、裝修設施先進的職工俱樂部,設立文化廣場、棋牌室、閱覽室等娛樂場所等。
礦長孟祥軍這樣描述東灘煤礦的未來:高效廉潔的礦井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結構,生態型的礦區環境,人才型的居民素質,和諧型的礦區風氣,創新型的礦區文化。
曆史凝煉深情,事業鑄就輝煌。黨委書記姚秀通說:目前,全礦近萬名幹部職工正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動力,以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昂揚姿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實現2010年安全、生產、經營的各項奮鬥目標,再一次在浩瀚無垠的百裏煤海創造中國煤礦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