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踏上幸福路
2006年,是淄礦集團8000多名農民工最值得慶幸的一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他們永遠告別了農民工身份,成為企業合同製職工,可享受與正式工一樣的養老、醫療、工傷保險等待遇,“泥飯碗”變成了“金飯碗”。如今3年過去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埠村煤礦,從與他們的交談中,真切感受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快樂。
張加峰:“轉招”讓俺出人頭地
“轉招後,沒有了身份界限,隻要工作幹得好、有能力,就能得到重用。我就是‘轉招’後當上的副隊長。”說起“轉招”後給自己帶來的機遇,現埠村煤礦擴掘一隊副隊長張加峰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38歲的張加峰,1998年來到埠村煤礦後一直工作在掘進一線。由於他好學肯幹,凡是掘進上的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成了班裏和隊裏的“名人”。不久,因工作出色,他被工友推薦當上了小組長,家裏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雖然如此,他還是總覺得自己和正式工比矮了一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張加峰說,“我也想從組長的位置上再前進一步,可當時的政策,農民工不可能直接提拔為幹部。”就在張加峰感到無奈之時,農民工“轉招”給他送來了福音,使他從迷惘中看到了希望。從此,張加峰工作上更賣力了,從工作任務到文明創建,從安全生產到工程質量,他所帶的班組一直走在區隊的前頭。去年區隊幹部公開競聘,張加峰以高分走上了副隊長崗位,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想。“企業給我提供了這麼好的機會,我一定好好幹,今天的崗位就是我再創成績的新起點。”張加峰滿懷信心地說。
據了解,像張加峰一樣,目前該礦由“轉招”後的農民工提撥為區隊級以上的管理人員就有18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因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在城裏買了房子,開上了自己的私家車。
劉永明:“醫保”幫我解病痛
“我的左腿得了骨性關節炎,遭了不少罪,多虧‘醫保’幫我解除了病痛。”說起“醫保”給“轉招”後農民工帶來的好處,該礦采煤二隊的劉永明話裏充滿感慨。今年40歲的劉永明幹煤礦已近20年了,前些年,他左腿患上了骨性關節炎。由於治療費用昂貴無法報銷,他隻得找小門診看醫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病一天天加重,連走路都成了問題,更別說上班幹活了。正在他為病痛和高額醫藥費發愁時,“轉招”為他帶來了轉機,他住進了礦醫院。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不但緩解了他多年的病痛,礦醫院還為他報銷了5000餘元的醫療費。出院後的劉永明,多年不見的笑容重又浮現在了臉上。雖然不能在采煤麵上幹了,但礦上沒有讓他下崗,而是又給他找了個輔助工的崗位。現在劉永明每天都堅持上班,為礦上的安全生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企業的好政策讓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自己幹好工作就是向企業報恩。
路心德:“勞模”圓我旅遊夢
“少林寺、雲台山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能到這裏遊覽是我多年的夢想。”記者在該礦掘進三隊采訪時,職工路心德談起他參加礦勞模旅遊的事依然興奮不已。
路心德是山東鄒平人,1995年入礦後,從一名普通的迎頭掘進工幹到了迎頭組長。2006年“轉招”後,他因為融入了企業這個大家庭,沒有了後顧之憂,工作鉚足了勁地幹,各方麵表現都很出色。2007年以來,他年年被評為礦勞動模範或安全生產先進個人。2007年,他還參加了礦組織的勞模榮譽療養,到河南少林寺、雲台山等地旅遊。“我從小生長在經濟落後的農村,家庭是典型的‘三農式’,每次從電視上看到或聽到人家免費旅遊的事,自己就十分眼饞,旅遊成了我心中的一個夢。‘轉招’後我當上了勞模,才有了外出旅遊的好機會。”路心德說。
“農民工轉招後,工作熱情高漲,成為生產一線的主力軍,為企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讓昔日的‘農民工’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和快樂。”該礦黨委書記郭恒斌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