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足跡閃金光--------記龍礦集團勞模史訓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是雷鋒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從一個側麵闡釋了“在其位”當“謀其政”的人生道理,告訴我們哪怕是在再平凡的崗位,也應盡己所能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用力幹隻能合格,用心幹才能優秀。這是史訓新工作的座右銘。大家都知道,班組長是兵頭將尾,雖然職位低微但是責任重大。從1989年到龍礦集團窪裏煤礦以來史訓新一直在采煤工作麵上摸爬滾打,1999年開始擔任班組長,經過10多年工作的磨礪,他覺得工作就像開車,越開越小心,越駕越仔細。在長期的工作中,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鍛煉,慢慢總結了幹班組長工作的幾點體會,那就是安全管理要細心,材料管理要精心,員工管理要貼心。
礦工的日常工作就是苦累髒又危險,所以安全管理一定要細心,誰糊弄安全,安全對誰就不客氣。史訓新把安全管理重點放在預防上,十多年來,每天都堅持提前一個小時到會議室,安排好當班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每名員工入井前,都能知道本班作業時該做什麼,熟知相應工序的安全注意事項。為了加強對不安全人物的排查,他還在本班組內率先實行了排查包保製度,即將班組內員工按所作區域進行劃分,由副班長具體負責各個區域人員狀態排查,實行責任連帶,對排查出的不安全人員立即進行停崗培訓。2009年以來,他們班共計排查隱患人物近20人次,為全礦最多,但同時也創下了一線生產班組中“三違”率最低的記錄,零嚴重“三違”,零碰手碰腳,零輕傷。
史訓新班80%都是農民工,他把自己的經驗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新工人,告訴他們堅決不能違章:不坐溜子、不坐皮帶、不扒車,一切按01manbetx
去幹,打柱時要先把架勢紮好,退路布置好;搬柱子要保持身體平衡,手要抓牢,防止腰扭傷,細細微微,手動口授,言傳身教,要青工們爛熟於心。對於一些有危險的工作,他這個當班長的一定走在員工前麵。有一次工作麵遇斷層,支架前推的情況下,工人都害怕不敢過去,這時他趕緊上前穩定支架,確保安全生產。因此工友們也都戲稱我為“采麵喬丹”,說是隻要他在采麵上,大家就信心特強,有安全感。2009年10月初,他得知班組 10月中旬要由11001工作麵調整到11102工作麵施工,就在第一時間找到了技術員了解工作麵情況,在得知即將進入的是一個平均傾角達到17°的工作麵後,利用班後時間多次組織班組人員進行研討。針對工作麵傾角大,底板硬,人員站立、作業會很困難的情況,史訓新提出了在工作麵支設貼幫柱、回撤貼幫柱及臨時支柱時,必須停機停溜進行,並建議在進行以上作業時,盡量采取三人配對作業的模式,即兩人作業,一人監護,提高安全係數。大家擔心這樣雖然會提高作業安全係數,但會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他就對大家說,工作麵的作業環境如此差,如果不紮實做好安全工作,一味求速度,隻會物極必反。在10-12月期間,他們班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超額完成了礦下達的同期生產任務,其中11月份更是創造了該礦機采工作麵單月最大產量,同時還杜絕了碰手碰腳現象的發生,實現了安全與生產的雙“豐收”。
安全管理要細心的一個主要方麵就是堅持原則,恪守製度。有一次一位新調入他們班的老工人在工作麵回柱時,圖省圖快,沒有加扁肖子,史訓新發現後,當即製止。他自恃是老工人,隨即對史訓新的處理表示不理解,認為小題大做。史訓新當時沒說什麼,下班後跟老工人拉家常說,咱們來挖煤是來挖幸福的,不是挖災兒的,井下不出事還好,出事就不是小事兒呀。你是老工人了,以往因為疏忽發生的類似02manbetx.com
和危險鏡頭,你也都知道,咱們可不能這樣幹啊。經過這一番談話,這名工人從那以後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還積極主動製止身邊的違章現象,儼然成了班中的兼職安全員。
當幹部的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煤礦人都知道,開采煤炭不像耕地挖黃土那麼簡單,每噸煤除了人工工資,還有大量的材料投入。在材料管理上,史訓新覺得應該做到精心。他有個習慣,升井不空手。平時看見地上的錨杆、道釘、機組電纜槽舊螺絲等物件,隨手撿起放一邊,下班帶到井上。日子長了,班組成員都跟著學,收舊利費在他們班成了風氣。史訓新還告訴班裏成員,浮煤雖然不算材料管理,但這就好比收完莊稼留在地裏的糧食穗兒。他幹完活兒,就清理浮煤,讓“顆粒歸倉”,班組裏的人在他的帶動下,清掃浮煤的勁頭更足了。
當好一個班組的帶頭人,帶領全班員工圓滿完成生產任務,不僅需要科學的管理,更需要領頭人的無私奉獻來激發團隊的戰鬥力。史訓新從2006年久確診得了矽肺,一直都是呼吸困難了就改上夜班,打兩三天吊瓶,再拿著藥到井下吃。在11102工作麵初放上機的時候,他因矽肺又造成了呼吸道感染,一直胸悶、咳嗽,每天下班後都要在醫院打點滴。大夫對他說,需要臥床休息,妻子也哭著說:氣都不夠喘的還上班?可是史訓新知道上機組是重大工程,工期必須如期完成,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少遭罪就影響全礦整體的工作安排。就這樣,史訓新一直堅持在現場,直到工作麵初放上機結束,才住進了醫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史訓新平時把班組成員都叫弟兄,告訴大家能湊在一起幹工作就是緣分,經常與他們拉家常,相互增進了解,及時掌握職工心理狀態和生活困難,職工病了,就到家裏去看看他;職工因為缺錢犯難了,就組織幫他借借;職工與家屬鬧情緒了,就幫著開導,並到他們家裏去調解,史訓新覺得隻有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讓他們安心工作。因為班組裏都是農民工,為了保持隊伍的穩定,在班組內部工分分配上,他一直堅持工資分配向髒、累、險傾斜,實行以效計量,以量計分,以分計獎製度,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分配原則。同時嚴格控製工日管理,杜絕了多報人情工,多得人情獎,調動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形成了“人人肩上扛指標,個個工作奔目標”的良好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