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竹白臘坪煤礦首個機采工作麵投產運行工作紀實
2010年5月1日,是所有白礦人值得驕傲的日子,因為在勞動節這一天,達竹白臘坪煤礦首個綜采工作麵——231(7)采煤工作麵正式投產,結束了該礦無機械化采煤的曆史。
2010年6月5日,綜采工作麵進入投產運行僅一個月就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白臘坪煤礦當天的原煤產量達到了717噸,創該礦22年以來日產原煤新高。
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在裝備機械化的思路引領下,白礦人正攜手譜寫著發展的新篇章。
圓夢篇:條件具備 我們就要力爭上綜采
白臘坪煤礦是一個具有30多年生產曆史的老礦,多年來,采煤機械化程度為零一直是製約該礦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但由於各種條件的不成熟,要改善這種狀況仿佛成了白礦人難圓的一個夢。
2008年,上任不久的礦長鄔康明敏感地捕捉到了上機采的機會,那就是位於該礦井下+200水平的韓家槽段的開采恢複。該片區的煤層頂底板相對較差,炮采頂板管理難度大,曾一度因為開采難度大被關閉。鄔礦長上任後就帶領相關人員多次到現場實地查看、03manbetx ,認為該段符合機械化開采的條件,於是從采區設計、施工開始,鄔礦長就要求按機采的要求進行采區及工作麵布置。
231(7)采煤工作麵煤層傾角在10度至12度,傾斜長達到160米,煤層厚度0.9米,采高1.1米,走向長度600米,底板鬆軟,是典型的適合上綜采的工作麵。“既然條件具備,我們為什麼不爭取上最好的采煤設備”,在對23采區地質情況進行了全麵03manbetx 後,鄔礦長毅然決然地作出了上綜采的決定。
2009年,該礦提交的綜采可行性報告得到了上級的批準和支持,夢想得到了實現,耗資1600餘萬元的整套綜采設備運回了礦區,包括遼源煤機廠出廠的MG110/265-BWD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山東礦機出廠的SGZ630/220中雙鏈刮板輸送機、廣能嘉華出廠的ZQY2600/07/18液壓支架和其它運輸、供電設備。
安裝篇:磨刀不誤砍柴功
有了設備,完成試車,接下來麵臨的問題就是運輸和安裝。為了在一個月之內完成這項任務,該礦在采煤一隊抽調了50多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在機電隊成立了專門的包機組協助安裝。今年3月初,該礦通過支架模型的運輸和安裝積累一定經驗後,於3月20日正式開始運輸和安裝綜采設備。
模型代表的隻能是體積,要知道,一擔支架的實際重量是7.8噸,支架無法拆裝而且一旦進入礦井就無法借助其它大型吊裝設備,所以每安一擔支架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果不其然,第一批支架入井不久就遇到了“攔路虎”。在運輸中主要是由於231(7)提升斜巷底板鬆軟,在提升支架時,軌道受壓、高低不平,造成車輛跳道;在工作麵安裝支架時,支架從上向下放的過程中,每隔幾米就會造成底板上的灰渣堆積,從而無法下放或造成工作麵堵塞。
“磨刀不誤砍柴功”,眼看一個班下來最多安一擔支架,工作進度相當緩慢,負責安裝工作的采煤一隊在作了詳細研究後,決定把運、安支架工作暫時放在一邊,先還是在準備工作上下功夫,一方麵在231(7)提升斜巷更換全部枕木、用鋼梁墊底,另一方麵在工作麵人工收盡煤渣、用鋼軌鋪底,從而解決了底板鬆軟的問題,再經過幾個班的摸索,工作進度逐漸加快了,一個班能夠上四擔支架。4月20日,98擔支架和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均如期的被整齊地安設在工作麵。
生產篇:初嚐機械化的優越性
經過短暫的現場磨合期,5月1日,231(7)工作麵進入了試生產階段,剛一開始,每天隻安排了一個割煤班,工作量1刀至2刀,推進度平均為0.8米。隨著該麵作業人員的逐步齊整和操作技能的提高,6月1日,工作麵開始了正規循環,即每天安排二個割煤班和一個檢修班作業,工作量最多達到了4刀,推進度達到2.27米。同時,由於綜采具有高產、高效、安全、減輕勞動強度等綜合優勢,職工們感受到了炮采時想都不敢想的采煤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綜采工作麵展現優越性的背後,是各級管理上的投入。
礦成立了綜采管理領導小組,全麵負責製定綜采發展規劃、綜采立項、協助綜采隊解決綜采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編製了綜采實施及要求、綜采工作麵質量標準、綜采工作麵管理製度,明確了生產、機運、勞資、調度等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每月堅持由生產副礦長組織召開綜采專題會議,研究、03manbetx 並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綜采隊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是加強了對采高的控製力度,保證了安全生產和煤質。二是加強了現場跟班力度。綜采隊隊幹根據個人的特長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擅長機電技術的隊幹固定為檢修班組的跟班隊幹、擅長采煤技術的隊幹固定為割煤班組的跟班隊幹,他們與職工同進同出,當班與工作麵割煤進度、檢修質量及工作麵質量實行掛鉤考核。三是加強了機電設備維護保養力度。檢修班組每天有4個小時開展專門的維護與保養,工作麵所有的電氣設備均實行了掛牌製管理,以此明確了維護保養責任人,同時,工作麵割煤時實行電鉗工跟班製度,及時排處臨時小故障。
攻堅篇: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由於接觸綜采不久,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各種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這裏有一份數據,是說明6月份綜采工作麵故障影響情況的:全月因綜采機副方線漏電和語音信號故障影響1天,因撤橋轉和安裝溜子影響1.5天,因工作麵割低和初次來壓處理支架影響6天,因其他電氣故障影響1.5天,共計242小時。以上數據充分暴露出該礦在綜采操作環節上缺乏技術型人才的現狀,特別是在電鉗工、割煤司機和移架工等幾個方麵。同時,還有來自外部管理上的諸多難題,比如說配件儲備差、電氣設備質量差等。
“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在困難麵前,白礦人沒有絲毫退縮。在解決操作人員技術問題上,一是請進來,請來有著豐富經驗的斌郎煤礦的專業技術人才作現場指導,請來綜采設備生產廠家的專業人士作故障排除和集中培訓;二是引進來,企業正著手引進一批機電一體化、綜采專業的大中專生,為企業注入新的技術力量;三是走出去,組織生產技術骨幹外出參觀學習;四是重科研,鼓勵專業人員和職工自主研發、解決現場難題;五是強培訓,在企業內部加強對綜采隊職工的長線培養,通過專業理論知識的貫輸,通過現場經驗的日積月累,讓職工在一段時間後成為操作能手。在解決電氣設備質量問題上,正著手在工作麵安設雙回路、安設兩套溜子、割煤機、乳化泵開關。在解決材料配件問題上,一方麵加強了自身的配件儲備,另一方麵向上級部門作了專門的彙報,相信在上級部門的重視下,這一問題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得以解決。
前景篇:機采機掘齊頭並進
萬事開頭難。有了“0”的突破,才會有經驗的積累,白臘坪煤礦在後期的綜采工作才能逐漸順暢,今天的日產達到700噸,明天或後天就可能會突破1000噸。有了“0”的開始,才會有更大的數字,眼下,該礦第二個機采工作麵——053(13)工作麵將於今年8月份正式投產。屆時,加上241(7)風巷和058(7)機巷兩個已有的機掘工作點,白臘坪煤礦的礦井機械化將達到57%。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設備機械化、科技興礦之路上,白臘坪煤礦才剛剛起步,但隨著首個機采工作麵的開采,隨著+300運輸改造係統的竣工,隨著24采區、05采區延伸工程的宏圖展開,白礦人有了更強烈的希望,有了更堅定的信心,有了更遠大的目標。白礦人應該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礦井的曆史將被改寫,礦井的最高產量將一次又一次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