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一礦大學生與采煤工相互拜師“結對子”
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一礦大學生與采煤工相互拜師“結對子”
采煤工向大學生傳授井下綜采支架滑軌移架技巧,大學生給采煤工講解電氣設備構造原理……采煤工與大學生相互拜師“結對子”,成了陶一礦一道別致的風景,這一舉措讓雙方都受益匪淺。
綜采區采煤工趙先營告訴筆者,自和大學生“結對子”以來,他對機組、開關等設備的構造和維修原理有了初步掌握,下一步他準備再深學一層,爭取在區裏當上一名合格的機電維修工。在陶一礦有不少象趙先營這樣的一線職工,他們整日摸爬滾打在井下,積累了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但由於文化底子薄,專業技能水平難以提高,尤其在新技術、新裝備麵前,往往不知該從何“下手”。
“現在好了,礦上分來了大學生,跟他們在一起‘結對子’,能學不少的知識哩!”有著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製修廠班長張文革頗有體會。在井下運輸擋罐器改造中,他和工友在大學生的指導下,發明了電液推杆擋罐器,每年可為礦節約電費30萬元。
近年來,一批“科班”出生的大學生相繼落戶礦山,成為煤海“嬌子”。他們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實際操作經驗不足。怎樣將大學生的優勢與職工的特長合理對接,讓經驗和理論得到互補“雙贏”?陶一礦的做法是:設立“技術大講堂”,請技術骨幹給大學生上課,傳授實際工作技能,同時讓大學生給職工講解專業理論知識,采取“一幫一”、“結對子”的形式進行“傳幫帶”。
“平時能和他們一起切磋交流實際操作技術,還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比如踏實勤勞的工作作風。”畢業於中國礦大采煤專業、已成為陶一礦通風區副區長的張小健深有感觸地說。據了解,2008年來,分配到陶一礦工作的近二十名大學生經過實踐的磨練,大部分成為生產技術上的中堅力量,有的還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成為同齡人欽慕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