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張鵬散文:遠去的故鄉

作者:張鵬 2010-08-25 15:47 來源:煤炭新聞網
陝西銅川工業技術學院 張鵬

對故鄉的思戀實際上源於對父母的惦念,自兩年前把父母接到城裏,故鄉的概念就逐漸模糊了,故鄉的影象也越來越遠了。

老家位於關中腹心,地勢平坦,沃野千裏,素來有“關中白菜心”的美譽。提起故鄉,父母有說不完的話題,道不盡的依戀,在那一畝三分地上,他們不僅含辛茹苦撫育大了一雙兒女,也把自己的根深深植入故鄉的泥土裏。厭倦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帶著對城市的向往,我立誌要跳出農門,看著辛勞的父母,我憧憬著有朝一日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報他們。鬥轉星移,一切在不經意間就來到了。兩年前,穩定下來之後我把父母接到我生活的這座小城裏,全家人終於全部“脫農”。對此,我很是引以為豪,年邁的父母終於可以不再麵朝黃土背朝天了,在這蝸居的小室裏,辛勤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燃氣洗浴、數字電視、家門口購物的都市生活了。談不上光宗耀祖,也算是小有成就吧,把父母接來的那天夜裏,我睡的很香甜。

為了能有個全新的開端,搬來城裏的那天,我特意選了個黃道吉日,想讓父母風風光光的開始享受我為他們選擇的生活,但也就是從那天起,注定了父母難以割舍的鄉愁。看著要離開自己親手修建起來的高宅大院,父母的眼裏流露出的是無盡的不舍和眷戀。父親恨不得把整棟屋子重新複製到城裏,忙不迭的把一切有用沒用的東西往車上搬,任憑我怎麼阻止也無濟於事,車要啟動的時候,父親好象突然想起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從車上跳了下去,不一會,他回來了,隻是手裏多了一隻他年輕時候親手做的木凳。我再也抑製不住胸中的怨氣,近乎粗暴的奪了下來。“試想想,剛剛裝修好的家裏放上這麼些麵目醜陋的家具,哪裏還有一點品位和檔次?!”在我的斥責下,父親的嘴角抽動著,最終還是和孩子一樣委屈的鬆開了手。依依惜別了左鄰右舍,看著漸行漸遠的老屋,父母的臉上寫滿了惆悵。

城裏人就要有城裏人的樣子,搬來後我對父母講了很多這裏的一些規則,比如:父親不能再像在老家一樣扯著嗓門跟人說話,那樣會讓人感覺到和吵架一樣;再比如,這裏的人都很生分,不要輕易到別人家串門子,那樣會招人厭煩……老人們一一遵照了,父親連平時說話都小心翼翼的,稍有不慎,聲音高了一些,母親一個眼神,他便噤若寒蟬。母親還是老樣子,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盡心盡意的照料著一家人的飲食起居,把兒女養大了,又承擔起了照料孫子的責任。她好象永遠有做不完的家務,什麼時候回去看到她都在忙碌著,在村裏人緣極好的母親牢記著我的清規戒律,不串門子,不和他人走動,隻是默默的做這做那。

我和妻經常早出晚歸,能和母親溝通的隻剩下父親了,有次回家,聽見老兩口正在說話:

“也不知他六大的身體咋樣了,他三媽的娃找下媳婦了沒有” 老家的那一大家族的人經常掛在父親嘴。

“等把孫子看大了咱再回去,把屋裏撂著也不是個事”母親幽幽的說。

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到自己並不完全了解父母,我為他們選擇的方式偏離了父母固有的生活軌跡,城市的生活不僅沒有褪除他們的泥土氣息,反而剝奪了老人原有的很多生活樂趣。

但我對父母想回老家的想法還是感到難以理喻,這裏馬路比起老家的土路更加平坦,這裏不像老家那樣隔三差四就停電,這裏不用經受煙熏火燎就能把一頓飯做熟,城鄉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沒有理由不喜歡啊。老人們不做辯解,隻是愈發惦記著那裏的鄉裏鄉親,惦記著莊稼的長勢,惦記著那已開始破敗的老屋。

來到城裏,母親總抱怨花費太大,每一筆開支都參照老家做出對比,孩子去一趟遊樂園能抵的上村裏一個家庭一個月的菜錢,一件衣服是她和父親忙碌一季的收成……母親無力改變現狀,隻有更加的節儉了,對於哪家超市有打折降價的生活日用品,她了解的一清二楚,經常天不明就和父親去排隊,回來後又一筆一筆算計著今天又省下了多少;害怕看病增加開銷,父母經常從街上抱一堆藥品商家做廣告免費贈送的瓶瓶罐罐,我明知道那是一些於身體雖無害,但也絕不能祛病防身的糖水而已,可父母卻一再堅持服用效果很明顯,身體什麼毛病也沒有。天熱了,放著空調不開,老人說還是習慣自然風;天涼了,有舒適輕便的保暖衣不穿,依舊套上親手縫製的棉衣。父母固守著老家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裏,老家始終是他們的精神家園,寧靜的村莊、淳樸的鄉鄰、原生態的生活模式比一切現代化的因素更能牽動他們的心弦。

城市的生活沒有改變父母,年邁的父母似乎也永遠無法趕上城市的節奏。經常看到兩位老人衝著故鄉的方向長時間的眺望著,夕陽西下,他們的身影顯得那麼的落寞,故鄉越來越遠了。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