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實習報告
目錄
第一章 礦井概況 - 2 -
第二章 礦井通風係統的選擇 - 3 -
第三章 采區概況 - 4 -
第四章 采區生產係統 - 5 -
第五章 礦井安全技術措施- 5 -
第六章 防塵措施- 6 -
第七章 預防井下火災的措施- 6 -
第八章 礦山環保 - 7 -
結 束 語 - 9 -
第一章 礦井概況
一、地理概況
瑤嶺煤礦位於偃龍煤田的東部,在鞏義市西村、魯莊兩鎮的管轄內。北東距鞏義市城關約20公裏,距鄭州市約75公裏,北西距洛陽市約50公裏。瑤嶺村位於井田中部。鞏義市至瑤嶺村有柏油公路,隴海鐵路在鞏義市有停車站,交通尚屬方便.
圖1-1-1 礦井交通位置圖
勘探區位於嵩山山脈的北麓,地勢南高北低,屬低山丘嶺區。最高海拔標高榆錢坡7440.40米,最低標高李家窯北為260米,相對高差480.40米,地形坡度較大,一般為25-40度,主要的溝穀有瑤嶺溝、聖水溝、裏河溝。
主要有溪溝三條,瑤嶺溪,聖水溪,裏河溪,均屬黃河水係,平時斷流幹涸,雨季細流涓涓,遇暴雨時洪水洶湧。下遊主要水庫有趙窯水庫,裏河水庫,趙窯水庫石壩結構壩堤最大高度19米,堤壩最低標高+364.46米,溢洪道標高340.86米,最大庫容量44.94萬m³,受氺範圍9平方千米。裏河水庫為石壩結構,壩堤最大高度22米,最大庫容量56.5萬m³,受氺範圍6.5平方千米。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半幹燥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份,據鞏義市氣象站多年觀測資料,最高氣溫43 C° ,最低氣溫-15.4 C°,年平均均氣溫14.6C°。最大降雨量990.6mm,最小為316mm,年平均為583mm,最大蒸發量2563mm,最小蒸發量1612.4mm,平均為2163.4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2%,絕對濕度為4030pa,年平均氣壓為99740pa.
二、主要自然災害
最多風向為南西,最大風速為20m/s,年平均風速3.4m/s,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為凍土期,最大深度為22cm。根據《國家地震烈度》顯示,本區屬5級地震區,鑒於此地震的影響,對重要的工程及建築物須提高一級進行設防。
三、礦區開發史
礦區內現有生產礦井:西村二礦、魯莊煤礦、西村一礦、聖水煤礦。礦區內老窯沿煤層露頭線星羅棋布,開采曆史遠可追溯到西漢時期,鑒於開采年代過於久遠,老窯已經塌陷,故老窯積水情況不明,將來開采接近采空區時,一定要打超前鑽空。
四、礦區電源及通信情況
根據鞏義市的供電規劃,可a向本礦井供電的供電電源有:西村6kV變電站、站街35kV變電站。
第二章 礦井通風係統的選擇
瑤嶺煤礦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並列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
結合所確定的井田開拓、采區巷道布置、回采工藝,選擇礦井通風係統。要求要符合安全可靠、技術先進合理、經濟、投產快等原則。
所設計的礦井服務年限超過20~25年,則分前期和後期設計,後期隻考慮通風方案,不做詳細設計。
礦井通風係統要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一個生產礦井,必須至少有兩個能行人的通達地麵的安全出口。各個出口之的距離不得小平 30m。如果采用中央式通風係統時,還要在井田境界附近設置安全出口。井下每一個水平到上水平和每個采區至少都要有兩個便於行人的安全出口,並同通到地麵的安全出口相連通。保證有一個井筒進新鮮空氣,另一個井筒排出汙濁的空氣。
2、進風井口,必須布置在不受粉塵、灰土、有害和高溫氣體侵入的地方。進風井冬季結冰,對工人身體健康、提升和其它設施有危害時,必須裝設暖風設備,保持進風井口以下的空氣溫度在2℃以上。進風井與出風井的設備地點必須地層穩定且有利於防洪。總回風道不得作為主要行人道,礦井的回風流和主扇的噪音不得造成公害。
3、箕鬥提升或裝有皮帶運輸機的井筒不應兼作風井。如果兼作風井使用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箕鬥提升兼作回風井時,井上下裝、卸井塔都必須有完善的封閉措施,其漏風率不超過15%,並應有可靠的降塵設施,但裝有皮帶運輸機的井筒不得兼作回風井;
(2)、箕鬥提升並或裝有皮帶運輸機的井筒兼作進風井時,箕鬥提升井筒中的風速不得超過6m/s;裝有皮帶運輸機的井筒中的風速不得超過4m/s,並都應有可靠的防塵措施,保證粉塵濃度符合工業衛生標準。皮帶運輸機的井筒中還應裝有專用的消防管路。
4、所有礦井都必須采用機械通風,主要扇風機(供全礦、一翼或一個分區使用)必須安裝在地麵。同一井口不宜選用幾台主扇並聯運轉,主扇要有符合要求的防爆門,反風設備和專用的供電線路。
5、每一個礦井必須有完整的獨立的獨立通風係統,不宜把兩個可以獨立通的礦井合並一個通風係統,若有兩個出風井,則自采區流到各個出風井的風流需保持獨立;各工作麵的回風在進入采區回風道之前,各采區的回風在進入回風水平之前都不能任意貫通,下水平的回風流和上水平的進風流必須嚴格隔開,在條件允許時,要盡量使總進風早分開,總回風晚彙合。
6、采用多台分區主要通風機通風時,為了保持聯合運轉的穩定性,總進風道的斷麵不宜過小,盡可能減少公共風路的風阻;各分區主要通風機的回風流,中央主要通風機和每一翼主要通風機的回風流都必須嚴格隔開。
7、采煤工作麵的掘進工作麵都應采用獨立係統通風。采煤工作麵和其它連接的掘進工作麵,在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可采用串聯通風,但必須符合《煤炭01manbetx
01manbetx
》第114條的有關規定。
8、井下火藥庫必須有單獨的進風風流,回風風流必須直接引人礦井的總回風道或主要回風道,井下充電硐室必須有單獨的風流通風,回風風流可以引人采區回風道中。
第三章 采區概況
一.采區位置
采區位於本礦一水平右翼,東以礦井邊界為界,西以西二采區相鄰,南以井田邊界為界,北以+50m等高線為界,走向平均長度為2340m,傾斜長度大約737m,采區麵積為1724580m3.采區內主采煤層為二1,煤層賦存穩定,煤層傾角約12°.
二.采區內地質構造
本采區根據勘探和臨近采區揭露的資料來看,構造尚屬簡單。
三.煤層要素及頂底板特征
二1煤層平均厚度4.25米,容重為1.59 t/m3,為穩定煤層,中間夾1-3層矸石,夾矸厚度0.01-2.59m,煤層傾角12°~16°,為緩傾斜煤層。
二1煤層原煤灰份16.11%,淨煤揮發份5.93%,原煤含硫2.04%,發熱量5250千卡/千克,,屬中高發熱量,煤層實體容重1.59m/t,屬中灰低硫貧瘦煤,原煤重含磷量平均為0.02%,砷含量為1.899%,該煤主要用於發電和民用煤。
四.采區儲量
采區地質為1165.38萬t,可采儲量為7001.1萬t.
五.采煤方法及采區生產能力
根據煤層賦存條件本礦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采區生產能力一般為0.6—1.0Mt/a,兩翼同時開采。采區日產量1736t,月產5.2萬t,服務年限為4.5a.
第四章 采區生產係統
1、運煤係統:
采區工作麵→區段運輸平巷→溜煤眼→運輸上山→采區煤倉→運輸大巷→上倉皮帶→井底煤倉→主井→地麵
2、運料、排矸係統:
工作麵所需材料由副井下放→井底車場→軌道大巷→采區下部車場→軌道上山→采區上部車場→區段軌道平巷→工作麵
3、供電係統:
地麵中央變電所→帶區變電所→工作麵移動變電所→用電負荷
通風係統:
4、新鮮風流:
地麵→副井→井底車場→運輸大巷→運輸上山→區段運輸平巷→工作麵
汙濁風流:
工作麵→區段軌道平巷→聯絡石門→回風大巷→回風石門→風井→地麵
5、排水係統:
副井→井底車場→軌道大巷→軌道上山→加壓泵站→工作麵
第五章 礦井安全技術措施
1、礦井必須建立瓦斯的個體的回檢測和連續檢測的雙重監測體係
2、除了專職監察人員外,班,組長合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攜帶沼氣測定儀或沼氣連續指示報警器。
3、放炮時必須攜帶沼氣測量儀。
4、測風員除必須根據需要佩帶高、中、低風速表外還必須攜帶溫度計和沼氣測定儀
5、調度作業人員(如井下電工,密閉工,維修工等)和特殊作業人員(如處理溜煤眼堵塞等)均需配沼氣報警器。
6、普采麵采煤機和會風道、回風流中的絞車房,順槽煤向掘進頭應安設AQJ-9型瓦斯指示報警器。將儀器懸掛在作業區附近的頂板上代替瓦斯稽查員。以儀器連續監測瓦斯濃度的變化。注意放炮時拿走儀器防止炮壞。
7、加強礦井通風設施的維修﹑管理,減少漏風,提高礦井有效風,確保向采煤麵和掘進頭輸送足夠的新鮮空氣。
8、長距離掘進,應配備大功率局扇和保質保量的風筒。
9、電氣設備應達到防爆要求。
10、較多采區是礦井的重點帶區(也是唯一的較多帶區)。因此必須在地麵裝設瓦斯集中監測係統,以監測沼氣為主,當設備落實後還應同時監測一氧化碳和風速等。瓦斯集中監測係統由ABD-21型數字式甲烷遙測係統組成。井下設備六個ABD-21-T數字式甲烷監測儀,六台ABD-21-K甲烷超限斷電儀,地麵行政小樓內設有值班室。內設ABD-21-S數字式甲烷遙測儀,對井下綜采工作麵回風流掘進工作麵,采區回風巷以及上山絞車房等測點瓦斯濃度自動進行連續監測並以數字予以顯示。當瓦斯超限時,井上、下之間信號以頻分載波方式通過專用電纜傳輸。
第六章 防塵措施
1、礦井建立完善的防塵灑水係統,地麵設兩個1000m3的水池。(水池同時為防滅火服務)供水係統必須設計過濾裝置保證水的清潔。
2、防塵水管路達到所有采掘工作麵,溜煤眼,翻籠運輸機轉載點,回采工作麵,回風順槽等,並要進行噴霧除塵。
3、井下所有主要運輸巷道主要回風巷,上下山開口在掘進的巷道中所設防塵灑水管路需每個100米安設一個三通,並設法們一共清洗巷道時使用。
4、所有回采工作麵都要進行煤層灑水,並需采用水泡泥,噴霧或其他綜合防塵措施。
5、所有巷道掘進即都應配備專用除塵措施。
6、在岩巷工作麵積和低沼氣的絕境工作麵要配備抽出式除塵設備。
7、錨噴支護巷道要采用除塵器等設備。
8、呼吸性粉塵測定儀。
第七章 預防井下火災的措施
1、副井上下的兩側,井下主變電所,帶區變電所,井下火藥庫設易關閉的防火門
2、井下設消防材料列車庫,並備有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
3、在下列地點應配有泡沫滅火器。井下火藥庫4台井底()場4台采掘工作麵附近巷道16台。
4、普采工作麵內每個40米要掛設一台泡沫滅火器全工作麵共6台。
5、井下移動變電站,采區變電站,放車房硐室各配置自動泡沫滅火器2台,滅火手雷4個。
6、標有有效期的消防器具必須按期更換。
7、礦井要指定專人攜帶CO檢查器,氧氣測定儀和必要的各種氣體檢定管,按規定定期檢測,並在地麵建立實驗室。
第八章 礦山環保
1、礦山汙染源概述
礦井的通風方式采用中央邊界式通風,主扇工作方式為抽出式負壓通風,主、副井,風井其噪聲汙染較為嚴重;選煤樓的灰塵可能彌漫在工業廣場的空氣中,造成空氣汙染另外矸石山的灰塵被風揚起,也會造成粉塵汙染空氣。
礦井的正常湧水量1000m3/h,排出的礦井水量較大,也會造成井田內的汙染,進而汙染井田的飲用水質量。
固體廢棄物也是礦山的另一種汙染物。
2、 礦山汙染的防治
2.1 礦山大氣汙染控製的綜合措施包括:全局性控製,擴散稀釋,局部控製。
1)、全局性措施包括:
a、嚴格環境管理,建立完整的立法,監測環境控製體係。
b、把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和管理的軌道,實行全麵控製,合理布局。
c、做好基本建設項目的環境規劃工作,把好新建企業這一關,不再增加新的汙染源。
d、控製環境汙染控製的技術政策,包括:改革采選工藝,優先發展和采用無汙染或少汙染的工藝。嚴禁和限製使用劇毒選礦藥劑,減少燃料用料,改變能源結構,積極推廣節能,高效,少汙染型煤爐,搞好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餘熱回收等。
e、用經濟手段管理環境,包括逐步增加礦山環保投資,對治理項目采取經濟上優惠政策,排汙收費。
2)、擴散稀釋:
研究汙染和地區氣象的關係,利用大氣傳輸、擴散、稀釋等淨化能力來防治汙染,保護礦區環境。
3)、局部控製:
在汙染源排放汙染物前進行工程技術治理,使用汙染物濃度降低允許濃度,或對汙染物回收利用,再經煙道排放到大氣。
2.2、礦山水汙染的防治的措施
設計礦井的汙水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井下湧水中含煤,洗煤廠裏的洗煤水。
1)、井下湧水主要由下列水源組成,即地下水及老窖湧水入道,采礦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地表水通過水裂隙,地表土壤及鬆散岩層或其它井巷相連的通道流入井下。
2)、礦工業中廢水的形成:洗礦、破碎、選礦用水,冷卻用水:鑿岩防止用水以洗滌和生活用水等。
3)、礦山常用的處理方法是采用沉澱法,具體措施是修建兩個大型沉澱池,煤等比較重大的汙染經過沉澱過慮後,可以從汙水中分離出來的達到治理汙水的作用。
2.3、粉塵汙染的防治措施
粉塵主要來源:主井箕鬥卸載點。
主要防止措施有:主井箕鬥卸載點布置一個灑水口,降低煤塵的飛揚,在發電廠煙窗等地安裝除塵裝置。
2.4、礦山噪音汙染的防治
1)、礦山汙染噪音的危害:
影響正常生活:使人們沒有一個安靜的工作和休息環境,吵鬧的噪聲使人們煩惱不安,妨礙休息。
對礦工聽覺的損害:礦工長期在強噪聲下工作,將造成暫時性聽覺偏移。
引起礦工多種疾病:噪聲作用於礦工的中樞神經係統,使礦工的基本生理基本喪失,引起神經衰弱,心律不齊等。
2)、礦山噪音控製基本途徑:
降低聲源噪音,在傳播過程中控製,對接受者保護。
常見礦山噪音控製的基本技術實施:降低聲源噪音或安裝消聲器、隔音間以及隔振阻尼減振等措施來處理噪音汙染。
幾種防噪用具:棉花、塗蠟、傘形身塞、柱形身塞、耳罩、防聲頭盔。
2.5、煤矸石的利用
礦井生產產生大量的矸石堆放起來,不但汙染環境,而且對自然也是一種浪費,可以利用煤矸石做建築材料。也能做為電廠的燃燒材料,在燃燒過程中也能發作用。
總之,礦山環保是一個綜合防治與利用的過程,將汙染治理和廢物利用有機的結合起來是礦山環保的核心。
2.6、綠化措施
綠化在防治汙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麵起著特殊的作用。綠化具有較好的調溫、調濕、吸灰、吸塵、改善小氣候、淨化空氣、減弱噪聲的功能,因此,大力開展綠化、造林對保護環境,改善勞動條件,增強人民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收益等都有一定的意義。
2.7、 地表塌陷及生態保護措施
生態保護工程是在礦區開發必然改變原有生態係統的現實基礎上,利用礦井的技術、經濟和能源優勢,用工程手段進行生態整治,以促進區域的良性生態循環,從而建立較原來更高層次的生態平衡。屯留礦井的生態保護以塌陷區治理和矸石的綜合治理為主,並與綠化相結合。
1)、對建築物的保護措施
對礦井工業場地和附屬建、構築物,以及較大的村莊,采用留設永久保護煤柱的方法,對井田內零散居民、小村莊不留煤柱,采用就地重建抗變形房屋或按采區接替順序、分期、分批搬遷到就近大村莊的方法保護。
2)、水體保護措施
對區內的雙洎(ji)河等河流需留設保護煤柱。
3)、其他保護措施
井田內的國鐵及主要公路留設保護煤柱,其它公路、輸電線不需留煤柱,但設專人巡視,隨時采取措施。
結 束 語
設計的過程是一次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升華的過程;更是自己的思想成熟的過程!
在實習的過程中,曾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都得以順利解決。本次實習不但是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檢驗,更是對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一個考查,並要把實踐經驗賦予到當中去,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在這次實習中使我受益匪淺。 此外,通過這次畢業設計培養了自己獨力學習和查閱資料的能力,為今後的得心應手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采礦知識欠缺和疏漏,平剖圖立體感有待培養和提高。由於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