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礦工的新生活
作者:王明 李忠麗
2010-10-01 19:29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1月12日是農曆十二月初六,星期三,“三六九往上走”,這可是個好日子。住在羊渠河礦工人村的“一對”八旬老人選擇這天入“洞房”。
“老頭子,別睡了!咱家有新房了!這間寬敞、朝陽的臥室就是咱們的“洞房”。你辛苦了一輩子,直到前年走時也沒住上新房,現在可以享享福了。”說這話的是年近八旬的戴玉珍老人。她在“洞房”裏擺著老伴江世傑的遺像,還在遺像前上了香、供了水果和點心,和老伴一起慶祝新生活。
1956年,他們夫妻從東北鶴崗來到羊渠河礦,曾在建礦初期建成的棚戶區內住了幾十年,是礦區50多年發展曆史的見證者。
消失了的“常委房”
30年前,能住上“常委房”很榮耀,那是工人村最好的房子:兩間平房帶一間廚房,單獨成院,礦上副總以上領導才能居住。
在棚戶區住了近50年的姚桂英老太太,坐在新房客廳的椅子上,回憶起在棚戶區的艱難生活,禁不住老淚縱橫。她說:“那時候,我們一家8口人擠在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裏。棚戶區的房子,冬天像冰窖,夏天像熱炕,一到雨季,四處漏雨,陰暗潮濕。眼看著孩子們都長大了,也沒有一張自己的床。幸好前4個孩子都是女孩兒,一個個早早就出嫁了。如果頭幾個孩子是男孩兒,那俺就活不成了!”
1月初,礦上將新房鑰匙交到了姚桂英的手中。拿到新房後,大女兒給她買來了舒適的新床,二女兒給她買了櫃式空調,女婿給她買來了電暖器和浴霸。兒女們的孝心讓她很感動,她特意選了個“黃道吉日”喜遷新居。她激動地說:“原來我想這輩子能住進‘常委房’就是福,現在分到了新樓房,比以前的礦領導住得還好呢!那些‘常委房’現在也都拆了。”
“泥瓦匠”終於住上新房
今年72歲的朱留記,1957年到五礦工作,在棚戶房裏住了近50年。泥瓦工出身的他蓋了一輩子房,卻一直沒有自己的樓房。1月13日,他分到了一套70多平方米、二室一廳的房子。朱留記美滋滋地說:“盼星星盼月亮,終於不再住棚戶房了。這都是靠黨的好政策!”
拿到新房鑰匙後,朱留記花了7000多塊錢裝修新房,搬家那天放了一掛鞭炮,把兒女們都叫回來吃了一頓團圓飯。
朱留記說:“原來,我們夫妻倆帶著父母和子女5口人住在一間12平方米的房子裏,生了二兒子後,一家6口人搬進了一間24平方米的房子內。我用撿來的磚頭在門口壘了個爐子做飯,晴天還好辦,遇到雨天,打把傘在門口做飯,飯做完了身上也全淋透了。房子還漏雨,經常是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泥巴抹的牆被雨水一浸,牆皮層層脫落,屋裏一年四季都很潮濕。現在搬進了幹淨、整潔的新樓房,再也不用擔心房子漏雨了!我這個‘泥瓦匠’也可以歇歇了。”
上一篇:
山東淄礦埠村煤礦:這裏的曲子多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