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個煤電一體化項目開工 緩解電煤困局
緩解電煤緊張的新嚐試
所謂煤電一體化,就是煤炭企業既辦煤礦又辦電廠,或者是火電企業獨立辦煤礦,煤礦和電廠的法人代表為同一主體,最終實現“用自己煤礦的煤為自己的電廠發電”。攸縣煤電一體化項目,就是由火電企業自己開發當地煤炭資源,並就近建設火電廠。
煤炭作為火電的“口糧”,一直是火電企業的一塊“心病”。煤炭行業改革先行一步,市場化程度較高。煤炭企業對煤炭價格擁有相對自由的定價權。而電價的升降依然受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導致“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愈演愈烈,煤、電頂“牛”的事幾乎每年發生。
為破解這一矛盾,早在國家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就鼓勵煤、電雙方通過相互滲透建立產權紐帶,通過煤、電資本的相互持股、參股或者控股,實現混合經營,內部盈虧互補。
此次投資建設攸縣煤電一體化項目的,是大唐湖南分公司旗下的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湖南分公司是我省發電供應的主力軍,其火電總裝機接近600萬千瓦,年電煤消耗超過1400萬噸。調煤保電成為該公司一年四季的中心工作。“為了搞到煤,我們是想盡千方百計、走遍千山萬水、費盡千辛萬苦、講盡千言萬語。”大唐湖南分公司副總經理羅日平這樣概括調煤保電的艱辛。
“在攸縣投資煤電一體化項目,主要是看中當地的煤炭資源。”大唐湖南分公司總經理魏遠告訴記者。攸縣是我省重要的產煤大縣,也是全國百個商品煤基地縣之一,探明地質儲量2.93億噸,煤炭年產量達600萬噸。
這次開工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主要利用當地黃蘭礦區、桃水礦區的煤炭資源。這兩大礦區現有探明儲量可供2台60萬千瓦機組使用30年。“二期還將建設的2台100萬千瓦機組,其電煤需求可在攸縣境內就近解決,再也不用長距離調煤了。”魏遠對遠景規劃信心十足。
經濟效益會如何
近年我省已建成投運一批大型電廠,其中火電裝機容量達1600萬千瓦,全省火電機組年利用小時有所下降。2009年全省火電機組利用小時在3000小時左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500小時。攸縣煤電一體化項目在此背景下開工建設,經濟效益會如何?
對此,魏遠比較樂觀。他認為,火電廠效益好壞,關鍵還是煤炭價格。實行煤電一體化的最大優勢,就是自己掌握煤炭資源,自己開礦挖煤,煤炭價格不再受製於人,發電成本肯定可以有效下降。
魏遠認為,從長遠來看,全省用電需求必將不斷增長。近年來,隨著湖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社會用電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隨著新型工業化的加速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全省電力需求仍將持續增長。而長株潭作為全省電力負荷中心,用電量占到全省的40%以上,且增速遠高於全省平均增速。地處這一負荷中心的電廠,電量銷售不成問題。
提高機組利用小時,也是火電廠效益的重要來源。目前,國家已對發電機組分配上網發電量的做法進行改革,按照節能、環保、經濟的原則,優先調度高效、清潔的機組發電。對擁有大型節能環保機組的攸縣煤電一體化項目而言,其機組利用小時數將高於全省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
作為建在煤礦邊上的“坑口”電廠,電煤運輸成本占了很大便宜。羅日平給記者算了筆賬,按照2台60萬千瓦機組計算,每年至少需要電煤300萬噸。如果全部用火車從外省運進,其運輸費用將要多出2.4億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煤炭合同兌現、運力協調等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額外支出。而現在,這些煤炭的運輸半徑都在15公裏以內,運輸成本明顯降低,“這個可是看得到的效益”!
火電企業期待更好發展
火電機組占我省電力總裝機的60%左右,是我省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撐,且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將繼續發揮支撐作用。但受水電和電煤供應及電價機製的影響,火電企業一直經營困難。
大唐湖南分公司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過35億元,2008年虧損高達19.8億元。國電集團旗下的益陽電廠,投產以來經濟效益一直不理想。究其原因,都是因為電煤價格過高,電煤組織難,電價機製不健全。還有些情況嚴重的火電廠,因效益不好已影響到其生存。從長遠來說,火電企業長期虧損,不利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為確保電煤供應,新開建或者新投產的火電廠,如華潤漣源電廠、國電寶慶電廠,都把電廠設在了漣源、邵陽等“煤窩子”,但都沒實現煤電一體化。
此次,大唐華銀投資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一方麵是試圖盡力破解一直困擾其發展的電煤供應難題,同時也為其他在湘火電企業緩解電煤困難探出了一條新路,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