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能源合作漸入佳境 煤炭成中俄下一熱點
作者:■本報記者 金煒 劉潔
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能源合作漸入佳境。
由於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亞天然氣管道發揮作用,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等能源類產品目前已成為新疆口岸進口的“主力軍”,為烏魯木齊海關前三季度稅收淨入庫突破86億元立下“汗馬功勞”。
記者日前從烏魯木齊海關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烏魯木齊海關稅收淨入庫86.08億元,同比增長62.66%,創曆史新高,超過去年全年稅收總量,預計全年稅收入庫將達到100億元。其中,關稅淨入庫2.71億元,同比增長6.42%;進口環節稅淨入庫83.37億元,同比增長65.49%。
“現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亞天然氣管道都在運營,原油、天然氣等能源類產品是海關稅收的納稅大戶。”烏魯木齊海關辦公室工作人員說,今年阿拉山口口岸管道原油月均輸油量在80萬噸左右,加之中亞天然氣管道輸送天然氣量持續穩步上升,新疆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穩步增長。
此外,記者從哈爾濱海關獲悉,今年1-8月黑龍江省進口原煤2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3.1%;進口平均價格為96.9美元/噸,下跌2.6%。其中,自俄羅斯聯邦進口10萬噸,同比增長39.2%,占同期全省煤進口量的46.9%。
據了解,去年我國首次由原煤出口大國轉變為原煤淨進口國。黑龍江作為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地區,也開始進口煤炭,與黑龍江毗鄰的俄羅斯不僅被看成是黑龍江進口原煤的重大根據地,同時,也成為中俄煤炭合作的重要依據。
中俄原油管道塵埃剛剛落定之際,中俄煤炭合作的盡快展開,已經成為中俄合作下一個熱點。業內人士認為,中俄能源合作的另一個主題,將隨著中俄原油合作項目的具體實現而轉向另一種重要能源——中俄煤炭合作必將再一次引起業界的關注。
而日前中俄兩國在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簽署的煤炭合作協議,正式拉開了兩國煤炭合作的序幕。
協議規定,在未來5年內中國將從俄羅斯每年進口至少1500萬噸煤炭,而後20年進口煤炭量將會增加至2000萬噸。中國則為俄羅斯提供總共60億美元的貸款,共同開發俄羅斯遠東阿穆爾河(黑龍江)地區煤炭資源,並幫助俄羅斯修建鐵路、公路等煤炭運輸通道,購買礦產挖掘設備等。
專家認為,本次中俄兩國的煤炭合作是在雙方能源領域前期合作基礎上進行的,中俄在石油、電力方麵的合作已趨於穩定,貸款換資源的模式也越來越成熟,兩國的政治互信在進一步加深,這種情況下雙方開展能源合作的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在訴求互補的基礎上,能夠給兩國帶來好處。
據了解,俄羅斯是一個煤炭大國,煤炭儲量極其豐富,其探明可采儲量位於中國和美國之後,排名世界第三位。
而雖然擁有豐富煤炭資源,但中國的能源結構單一的現實,導致中國煤炭資源也不得不麵臨進口。一直以來,中國煤炭的主要進口來源是澳大利亞、印尼和越南等國,煤炭的進口多元化問題對中國來說已迫在眉睫。中國自2009年起變成煤炭淨進口國,進口量就超過了1.2億噸,這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無疑提供了重大商機。2009年全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超過了1200萬噸,比上一年的100萬噸翻了10多倍。
俄羅斯煤炭儲量的75%位於亞洲地區,但是這一地區的煤炭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開采。而且,俄羅斯近些年來煤炭行業的發展卻嚴重滯後,亟須大量資金注入。
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毗鄰,大規模開發俄遠東地區的煤炭資源,對中國來說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對俄羅斯而言,可以加快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的價格為每噸87美元,同期從澳大利亞進口每噸則要111美元。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加強東向戰略,選擇與中國進行合作,不僅能夠帶動俄羅斯煤炭業的整體發展,還能夠為沉寂多年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