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礦業玉華煤礦運輸區提升職工技能巧創經濟效益
銅川礦業玉華煤礦運輸區提升職工技能巧創經濟效益
王華亮 康建國
2010年,銅川礦業玉華煤礦運輸區充分發揮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在職工技能培訓和技術創新方麵有了多項進步,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礦井的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知識創造財富,學習提升價值,技能改變命運”是玉華煤礦運輸區對每一名新進職工強力灌輸的職業理念。區隊領導針對職工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多方謀劃,積極組織隊內老技術員、老職工在學習室為新入崗職工進行業務培訓,全力做好給職工搭建傳技術的“講台”、亮技術的“舞台”、比技術的“擂台”,使運輸區的學習講堂成為了鼓舞鬥誌的催化劑、積累智慧的新課堂、展現技藝的主戰場,營造出了“比技術、亮絕活、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讓職工在培訓中增長才幹,在學習中提高技能。
按照礦井下半年整體工作規劃,運輸區在11月份對井下2000多米長的運輸大巷和400多米長的軌道巷展開噴白灑水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而且最麻煩的是礦井沒有現成的噴白灑水設備,雖說可申請購買,但在時間上就會影響工期進度。當運輸區黨政領導在班前會上提出此問題後,多數職工紛紛建議自行研發改造。經過慎重商議後,區隊領導主動與礦動力科進行協商,積極調配區隊力量對機器進行技術改造。11月18日,運輸區齊集全隊精幹力量,對BW-150型泥漿泵進行技術改造。區隊領導和技術人員首先從機器的結構、性能入手,對設備的技術參數和運行方式進行了解拆分,同時結合井下作業現場的環境和現場使用要求對設備進行配套改造。在對機器自身轉動速率進行優化的關鍵時刻,技術員小心翼翼的對設備的壓力和流量進行穩定調試,確保噴灑粉水混合物在恒定的壓力流量下正常工作。在外部設備裝置改造時,大家集思廣益,一致建議將管路和噴灑進出口裝置統一為整體進行改造,將裝料箱和設備連為一體,這樣就使原來固定作業的方式變為移動式作業,這不僅減少了管路使用長度、縮短了設備移動時間,而且提高了作業安全係數和工作效率。
通過前期各項事無巨細的準備工作和5個小時的辛勤勞動,運輸區終於成功完成大巷噴白灑水設備的改造工作。通過井下實際操作後反饋的數據看,該設備不僅將井下大巷噴白灑水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五倍,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保障了施工任務的按時完成,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了12萬元的材料費。
目前,銅川礦業玉華煤礦運輸區為職工搭建的創新、創優,崗位成才的舞台,引領了更多的職工學技術、練本領、建功業、創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