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之時衝在前 傾心救助譜華章—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11·21”搶險救援事跡
作者:羅凱
2010-11-29 16:27
來源:本站原創
難之時衝在前 傾心救助譜華章
—內江市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11·21”搶險救援事跡
2010年11月21日11時40分,威遠縣八田 煤礦發生透水 02manbetx.com ,29名礦工被困井下。在“11·21”透水 02manbetx.com 搶險救援處置過程中,大隊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製定周密的救援方案,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作用,以赤膽的忠誠和滿腔的熱血,日夜奮戰在災區第一線,救援人員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拚搏,經過23小時的連續奮戰,成功的將29名被困礦工全部救出, 安全升井,創造了礦山救援零死亡奇跡,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潮頭浪尖上搶救被困礦工的英雄讚歌。
快速反應 緊急部署 全力投入搶險救災
11月21日下午,從威遠縣八田 煤礦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八田 煤礦南翼采煤作業麵11支巷和12支巷之間發生透水 02manbetx.com ,29名礦工被困井下,命懸一線。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2時46分接到 02manbetx.com 報告後,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立即率領3個小隊38人快速趕赴事故礦井,並要求全體指戰員要確保 安全,不講代價,一定要以對礦工兄弟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辦法,盡最大努力搶救遇險被困礦工。我隊快速行動成為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第一時間開展排風、架線、監測水位;第一支下井偵察、搶險的隊伍,為更進一步的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麵對突發性特大 安全事故時,不“預”的後果往往是血的代價。科學的方案、嚴密的組織、規範的操作,是保證搶險救援成功的關鍵!
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果斷決策,科學調度,自始至終牢牢掌握搶險救援主動權,用實際行動向被困礦工及社會有力證明了這支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戰鬥集體。
14時55分,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抵達事故礦井,顧不得勞累奔波和饑餓,在充分了解現場情況後,立即製定出搶險救援方案。
1、成立大隊臨時救援指揮部,協調前期救援指揮工作。
2、安排2個小隊指戰員佩戴氧氣呼吸器深入井下對災害情況進行偵察,快速反饋井下災害情況,為指揮部製定救援方案提供準確情況。
3、通風救人,在主井口、副井口安裝局部通風機,向井下強壓通風,為施救人員和井下被困人員提供生存支持。
4、抽水救人,盡最大努力從各方調集抽水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安裝,以最大能力排水。
指揮員一聲令下,隊員們分為兩組佩帶呼吸器,立即下井展開救援。
15時30分,內江救援大隊技術科科長王俊偉帶領第一小隊9人從主井進入井下偵察災害情況,搜尋被困礦工。副中隊長李先俊帶領7人於由副井進入井下偵察災害情況,搜尋被困礦工。
16時10分,大隊長鄧彬指導礦方在主井、副井安裝局部通風機,向井下強壓通風,為施救人員安裝排水管道提供足夠新鮮空氣。
與此同時,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隊員在主井、副井鋪設一條災區救生通訊線路。
在指戰員們殫精竭慮地工作的同時,政委羅凱帶領12名隊員會同 煤礦工人利用煤礦現有排水設備迅速完成水泵、電纜、水管的安裝,21日晚上7點20分,礦井1台小水泵開始從井下往外抽水,形成事故發生以後的第一個排水係統。事後證明,首次排水係統的快速投入運行,不但向被困礦工發出了強烈的信號,增強了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而且對29名被困礦工能順利度過危險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積水把主井、副井龍坡淹沒封頂時,被困井下的礦工們完全外界隔絕,同地麵失去了聯係,情況萬分危急,正是第一套水泵的加入排水,為他們贏得了寶貴的生存空間。
雖然第一個排水係統已形成,但水位下降很慢,要打通生死之門,成功解救被困礦工,就必須爭分奪秒加快排水速度。
率先垂範 晝夜奮戰 樹立救援隊伍良好形象
在此次搶險救援中,全體指戰員以忘我的工作熱情全力投入到“11·21”搶險救援工作中。為盡快搶救井下29名礦工的生命,16時40分,內江救援大隊接受前往老八田煤礦偵察的任務後,副中隊長李先俊立即帶9名救援人員身背氧氣呼吸器,手持探險棍,從事故礦井徒步翻越兩座大山奔向老八田煤礦入井偵察,試圖在老八田煤礦廢棄的礦井中打開一條救援通道。由於山上荊棘遍布,碎石滿地,一不小心就會滾下山去,救援人員前後照應,在黑夜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往老八田煤礦。17時55分,偵查小隊到達老八田煤礦井口,救援隊員不顧奔跑的勞累,顧不上休息,立即入井沿主大巷前行偵察,由於巷道關閉已久,支護損壞,垮塌嚴重,淤泥較多,行進至120米處時,無法前進,偵察小隊原路返回至地麵,用電話向指揮部彙報偵察情況,指揮部命令返回八田煤礦待命。
為進一步準確掌握井下災害情況,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分別先後5次隨隊員到井下一線偵察災情,搜尋被困礦工。他們不分日夜的與救護隊員們一起深入井下一線搜救被困礦工,每次到井下都工作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餓了啃口方便麵,渴了喝口涼水,潤潤嘶啞的嗓子。特別是在井下搶救被困礦工過程中,冷氣逼人,積水冰冷刺骨,但他們一聲不吭,在礦工危難關頭,他們舍生取義,堅持同救援人員一起,戰鬥在前線,以自己的行動激勵救護隊員們的幹勁。
事故礦井現場條件十分複雜,礦井主、副井坡度250、長度160米,這樣的坡度和長度,就是礦工平常徒步上下井都十分困難。救援過程中,隊員們佩戴氧氣呼吸器,攜帶必須的救援裝備往返於災區。由於井下巷道積水量大,巷道被淹,淤泥多,行走困難,現場情況比預想的複雜,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次生事故,引發次生傷害。這些問題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工作難度之大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那黑暗灰色的巷道中,指戰員們臨危不懼,舍生忘死,憑著熟練的煤礦救援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應戰,為遇險人員提供了生命的“綠色通道”。我隊救援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更進一步的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22時30分,四川防洪搶險排水站的水泵、變壓器、水管及輸電電纜等4輛大卡車救援裝備相繼運達。為爭取排水時間,加快大型排水設備安裝和運行,政委羅凱帶領第20餘名指戰員會同300餘名前來支援的周邊煤礦工人連續作戰,齊心協力、不辭幸勞,僅用3個多小時,快速鋪設了一趟直徑8吋的排水管路,22日淩晨1時25分,第一台大功率抽水泵開始工作,把排水量一下提高到300立方米/小時。
由於水位下降較慢,指揮部再次反複商討和斟酌,決定在加緊排水方案的基礎上,命令內江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9名隊員再次徒步翻山前往老八田煤礦入井偵察,想盡一切辦法從報廢的老八田礦井打通一條通往遇險工人避難處的通道。22日1時30分,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3名隊員入井偵察,偵察人員在垮塌嚴重的老礦井裏,一邊小心翼翼的支護危岩,一邊在淤泥中慢慢前進,行進至200米處時,淤泥深至腰間, 無法再往前行走,偵察人員按照偵察探險 措施原路返回到地麵,向指揮部彙報偵察情況,指揮部命令全體返回八田煤礦待命。
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突如其來的橫禍,讓我們的礦工兄弟們經曆了一場生死考驗。在那黑暗灰色的巷道中,一個個救援隊員、一名名黨員幹部,高揚起一麵麵鮮紅的黨旗,為遇險人員提供了生命的“綠色通道”。在礦工兄弟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危急時刻,有一種力量發揮著作用。他們臨危不懼,舍生忘死,憑著熟練的煤礦救援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應戰。
一批疲憊勞累的隊員撤下去。
一批生龍活虎的隊員又頂上來。
一批又一批的搜救隊員們穿梭於事故礦井和指揮部,不停的搜救工作考驗著指戰員們的意誌和體力。隊員們以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為重,以完成搶險任務為己任,發揮大無畏的精神,連續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衝鋒陷陣 科學施救 創造救援零死亡奇跡
要及時搶救被困礦工,必須進一步加大排水量。按照指揮部的決定,政委羅凱帶領隊員再次投入到鋪設第二趟排水管路的戰鬥中。隊員們深知,時間就是生命,排水每耽誤一秒,被困礦工就多一分危險。盡管救援工作負荷量大大超過了平常所承受的極限,隊員們卻依然奮戰在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救災搶險第一線。連續高強度的作戰,使許多隊員喉嚨沙啞,腳板起泡,但沒有一人偷閑休息,以頑強的毅力戰鬥在一線;大災麵前,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危急關頭,指戰員們牢記宗旨,忘我工作,連續作戰,帶病工作,沒有一絲怨言,充分展現了內江救護指戰員忠誠為民、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22日上午7時30分,第二台水泵開始協同作戰,排水量提升到500立方米/小時。隨著這個“生力軍”的加入,巷道水位在迅速下降,連續15小時,累計排水量達3000千立方米,一條灑滿辛勤和汗水的生命通道正悄然洞開,排水搶險工作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兩台大功率抽水泵的運轉下,井下水位逐漸下降。8點30分,水位下降52cm。
22日9時30分,根據指揮部命令,內江救援大隊中隊長胡奇兵帶領第三小隊8人由副井進入,下井搜尋遇險被困人員。9時47分,中隊長胡奇兵帶領隊員範文嚐試著涉水到災區搜救被困人員,他們在水中邊走邊喊:“有人嗎?你們怎麼樣?”水已經漫過了他們的肩頭,但他們依然無所畏懼,用各種方式與井下聯係,期望能得到回應。他們不拋不棄,采用各種方式反複的與被困人員聯係。10時20分,災區傳來讓他們振奮的聲音:“我們在這裏,有29人,快來救我們啊!”短暫的交流後,胡啟兵得知回話的人叫陳超,是被困礦工之一。興奮之中,胡啟兵趕緊將這一消息傳遞給地麵指揮部。得知29名礦工全部幸存,全體救援人員無不歡欣鼓舞。救援人員繼續加強排水工作,爭取盡快恢複礦井全風壓通風,進一步展開救援行動。
搶險救援進入攻堅階段,為確保救援工作萬無一失,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副大隊長範濟龍親臨現場最前沿,到井下現場組織救援。通過與被困人員陳超對話後,確認了29名被困人員全部生存,他們身體狀況良好,隻感覺到冷和餓。22日10時35分,災區水位下降90cm,為探明被困人員詳細情況,現場指揮員鄧彬、羅凱、範濟龍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派中隊長胡奇兵、隊員範文再次涉水到災區搜救被困人員。此時,巷道水深約1.80米,水麵離頂板約20 cm,由於水深及水冷的原因,無法前進,兩人返回到岸上。在兩次施救未成功的情況下,被困人員心情顯得有些激動,想從水中逃生。救援人員耐心安撫被困人員,全力穩定被困人員情緒。10時47分,中隊長胡奇兵、隊員範文攜帶救生繩第三次進入深水中,強忍冰冷刺骨的積水,慢慢遊過長達20米的積水巷道,順利與被困人員會合。胡奇兵、範文兩名隊員冒著生命危險用救生繩搭建了一條救援生命通道。11時30分,牛奶、麵包、衣服等物品運送到井下,救援人員用救生繩將食品、衣服一樣一樣,小心翼翼的傳送到了被困人員手中,及時為被困人員補充能量。12時,現場搶險總指揮侯建明同誌到達井下災區現場,指導救援工作。經與被困人員溝通交談,侯主任利用多年的救援經驗向被困人員展開“心理治療”,同時帶去“國家、省、市、縣領導對被困人員的關心和問候,希望被困礦工兄弟們再堅持一下,救援人員會很快把你們救出來”。
百米井下、千米巷道,一片忙碌。偵察、輸送食品、搶救被困人員,一切工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在救災搶險的日日夜夜裏,指戰員們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夜以繼日的戰鬥在救災一線。全體指戰員始終牢記救援宗旨,哪裏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裏,哪裏險情最重,哪裏就有指戰員們揮汗如雨的身影。指戰員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救護隊員心係群眾、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良作風。在人民群眾危難關頭,聞警而動,舍生取義,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展現了一名救護隊員心係百姓的責任感。
22日12時許,水位下降130cm,巷道頂部排空40cm,經請示指揮部同意,每名礦工由2名救護隊員扶持,抓著救生繩,通過齊肩深的積水,將被困人員安全護送出井。12時13分,第一名被困人員順利營救出井,緊接著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等29名被困人員陸續安全升井。13時15分,隨著最後一名被困人員安全升井,現場一片歡呼聲,救援工作取得全麵勝利。
救援是對生命、意誌的挑戰,也是對信仰、信念的考驗!
指戰員們在這次環境十分惡劣的搶險救援中,整整23個小時沒有合眼,一次次往返於冰冷的積水區,嘴唇凍得發紫、牙齒冷得打顫,艱難地將被困人員救出險境,沒有一人喊累,沒有一人叫苦,不遺餘力地搶救被困人員,直到最後一個被困礦工安全升井。
在整個救援過程中,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共參與安全監護48人次,偵察搜救45人次,救出被困礦工29人,運送衣服31件,食品2件。實踐印證了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在危難之時,他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應急救援思想,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用美好的心靈、流淌的汗水譜寫著“救死扶傷”的動人樂章!
供稿: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 羅凱
—內江市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11·21”搶險救援事跡
2010年11月21日11時40分,威遠縣八田 煤礦發生透水 02manbetx.com ,29名礦工被困井下。在“11·21”透水 02manbetx.com 搶險救援處置過程中,大隊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製定周密的救援方案,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作用,以赤膽的忠誠和滿腔的熱血,日夜奮戰在災區第一線,救援人員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拚搏,經過23小時的連續奮戰,成功的將29名被困礦工全部救出, 安全升井,創造了礦山救援零死亡奇跡,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潮頭浪尖上搶救被困礦工的英雄讚歌。
快速反應 緊急部署 全力投入搶險救災
11月21日下午,從威遠縣八田 煤礦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八田 煤礦南翼采煤作業麵11支巷和12支巷之間發生透水 02manbetx.com ,29名礦工被困井下,命懸一線。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2時46分接到 02manbetx.com 報告後,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立即率領3個小隊38人快速趕赴事故礦井,並要求全體指戰員要確保 安全,不講代價,一定要以對礦工兄弟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辦法,盡最大努力搶救遇險被困礦工。我隊快速行動成為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第一時間開展排風、架線、監測水位;第一支下井偵察、搶險的隊伍,為更進一步的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麵對突發性特大 安全事故時,不“預”的後果往往是血的代價。科學的方案、嚴密的組織、規範的操作,是保證搶險救援成功的關鍵!
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果斷決策,科學調度,自始至終牢牢掌握搶險救援主動權,用實際行動向被困礦工及社會有力證明了這支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戰鬥集體。
14時55分,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抵達事故礦井,顧不得勞累奔波和饑餓,在充分了解現場情況後,立即製定出搶險救援方案。
1、成立大隊臨時救援指揮部,協調前期救援指揮工作。
2、安排2個小隊指戰員佩戴氧氣呼吸器深入井下對災害情況進行偵察,快速反饋井下災害情況,為指揮部製定救援方案提供準確情況。
3、通風救人,在主井口、副井口安裝局部通風機,向井下強壓通風,為施救人員和井下被困人員提供生存支持。
4、抽水救人,盡最大努力從各方調集抽水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安裝,以最大能力排水。
指揮員一聲令下,隊員們分為兩組佩帶呼吸器,立即下井展開救援。
15時30分,內江救援大隊技術科科長王俊偉帶領第一小隊9人從主井進入井下偵察災害情況,搜尋被困礦工。副中隊長李先俊帶領7人於由副井進入井下偵察災害情況,搜尋被困礦工。
16時10分,大隊長鄧彬指導礦方在主井、副井安裝局部通風機,向井下強壓通風,為施救人員安裝排水管道提供足夠新鮮空氣。
與此同時,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隊員在主井、副井鋪設一條災區救生通訊線路。
在指戰員們殫精竭慮地工作的同時,政委羅凱帶領12名隊員會同 煤礦工人利用煤礦現有排水設備迅速完成水泵、電纜、水管的安裝,21日晚上7點20分,礦井1台小水泵開始從井下往外抽水,形成事故發生以後的第一個排水係統。事後證明,首次排水係統的快速投入運行,不但向被困礦工發出了強烈的信號,增強了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而且對29名被困礦工能順利度過危險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積水把主井、副井龍坡淹沒封頂時,被困井下的礦工們完全外界隔絕,同地麵失去了聯係,情況萬分危急,正是第一套水泵的加入排水,為他們贏得了寶貴的生存空間。
雖然第一個排水係統已形成,但水位下降很慢,要打通生死之門,成功解救被困礦工,就必須爭分奪秒加快排水速度。
率先垂範 晝夜奮戰 樹立救援隊伍良好形象
在此次搶險救援中,全體指戰員以忘我的工作熱情全力投入到“11·21”搶險救援工作中。為盡快搶救井下29名礦工的生命,16時40分,內江救援大隊接受前往老八田煤礦偵察的任務後,副中隊長李先俊立即帶9名救援人員身背氧氣呼吸器,手持探險棍,從事故礦井徒步翻越兩座大山奔向老八田煤礦入井偵察,試圖在老八田煤礦廢棄的礦井中打開一條救援通道。由於山上荊棘遍布,碎石滿地,一不小心就會滾下山去,救援人員前後照應,在黑夜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往老八田煤礦。17時55分,偵查小隊到達老八田煤礦井口,救援隊員不顧奔跑的勞累,顧不上休息,立即入井沿主大巷前行偵察,由於巷道關閉已久,支護損壞,垮塌嚴重,淤泥較多,行進至120米處時,無法前進,偵察小隊原路返回至地麵,用電話向指揮部彙報偵察情況,指揮部命令返回八田煤礦待命。
為進一步準確掌握井下災害情況,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分別先後5次隨隊員到井下一線偵察災情,搜尋被困礦工。他們不分日夜的與救護隊員們一起深入井下一線搜救被困礦工,每次到井下都工作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餓了啃口方便麵,渴了喝口涼水,潤潤嘶啞的嗓子。特別是在井下搶救被困礦工過程中,冷氣逼人,積水冰冷刺骨,但他們一聲不吭,在礦工危難關頭,他們舍生取義,堅持同救援人員一起,戰鬥在前線,以自己的行動激勵救護隊員們的幹勁。
事故礦井現場條件十分複雜,礦井主、副井坡度250、長度160米,這樣的坡度和長度,就是礦工平常徒步上下井都十分困難。救援過程中,隊員們佩戴氧氣呼吸器,攜帶必須的救援裝備往返於災區。由於井下巷道積水量大,巷道被淹,淤泥多,行走困難,現場情況比預想的複雜,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次生事故,引發次生傷害。這些問題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工作難度之大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那黑暗灰色的巷道中,指戰員們臨危不懼,舍生忘死,憑著熟練的煤礦救援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應戰,為遇險人員提供了生命的“綠色通道”。我隊救援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更進一步的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22時30分,四川防洪搶險排水站的水泵、變壓器、水管及輸電電纜等4輛大卡車救援裝備相繼運達。為爭取排水時間,加快大型排水設備安裝和運行,政委羅凱帶領第20餘名指戰員會同300餘名前來支援的周邊煤礦工人連續作戰,齊心協力、不辭幸勞,僅用3個多小時,快速鋪設了一趟直徑8吋的排水管路,22日淩晨1時25分,第一台大功率抽水泵開始工作,把排水量一下提高到300立方米/小時。
由於水位下降較慢,指揮部再次反複商討和斟酌,決定在加緊排水方案的基礎上,命令內江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9名隊員再次徒步翻山前往老八田煤礦入井偵察,想盡一切辦法從報廢的老八田礦井打通一條通往遇險工人避難處的通道。22日1時30分,副大隊長範濟龍帶領3名隊員入井偵察,偵察人員在垮塌嚴重的老礦井裏,一邊小心翼翼的支護危岩,一邊在淤泥中慢慢前進,行進至200米處時,淤泥深至腰間, 無法再往前行走,偵察人員按照偵察探險 措施原路返回到地麵,向指揮部彙報偵察情況,指揮部命令全體返回八田煤礦待命。
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突如其來的橫禍,讓我們的礦工兄弟們經曆了一場生死考驗。在那黑暗灰色的巷道中,一個個救援隊員、一名名黨員幹部,高揚起一麵麵鮮紅的黨旗,為遇險人員提供了生命的“綠色通道”。在礦工兄弟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危急時刻,有一種力量發揮著作用。他們臨危不懼,舍生忘死,憑著熟練的煤礦救援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應戰。
一批疲憊勞累的隊員撤下去。
一批生龍活虎的隊員又頂上來。
一批又一批的搜救隊員們穿梭於事故礦井和指揮部,不停的搜救工作考驗著指戰員們的意誌和體力。隊員們以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為重,以完成搶險任務為己任,發揮大無畏的精神,連續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衝鋒陷陣 科學施救 創造救援零死亡奇跡
要及時搶救被困礦工,必須進一步加大排水量。按照指揮部的決定,政委羅凱帶領隊員再次投入到鋪設第二趟排水管路的戰鬥中。隊員們深知,時間就是生命,排水每耽誤一秒,被困礦工就多一分危險。盡管救援工作負荷量大大超過了平常所承受的極限,隊員們卻依然奮戰在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救災搶險第一線。連續高強度的作戰,使許多隊員喉嚨沙啞,腳板起泡,但沒有一人偷閑休息,以頑強的毅力戰鬥在一線;大災麵前,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危急關頭,指戰員們牢記宗旨,忘我工作,連續作戰,帶病工作,沒有一絲怨言,充分展現了內江救護指戰員忠誠為民、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22日上午7時30分,第二台水泵開始協同作戰,排水量提升到500立方米/小時。隨著這個“生力軍”的加入,巷道水位在迅速下降,連續15小時,累計排水量達3000千立方米,一條灑滿辛勤和汗水的生命通道正悄然洞開,排水搶險工作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兩台大功率抽水泵的運轉下,井下水位逐漸下降。8點30分,水位下降52cm。
22日9時30分,根據指揮部命令,內江救援大隊中隊長胡奇兵帶領第三小隊8人由副井進入,下井搜尋遇險被困人員。9時47分,中隊長胡奇兵帶領隊員範文嚐試著涉水到災區搜救被困人員,他們在水中邊走邊喊:“有人嗎?你們怎麼樣?”水已經漫過了他們的肩頭,但他們依然無所畏懼,用各種方式與井下聯係,期望能得到回應。他們不拋不棄,采用各種方式反複的與被困人員聯係。10時20分,災區傳來讓他們振奮的聲音:“我們在這裏,有29人,快來救我們啊!”短暫的交流後,胡啟兵得知回話的人叫陳超,是被困礦工之一。興奮之中,胡啟兵趕緊將這一消息傳遞給地麵指揮部。得知29名礦工全部幸存,全體救援人員無不歡欣鼓舞。救援人員繼續加強排水工作,爭取盡快恢複礦井全風壓通風,進一步展開救援行動。
搶險救援進入攻堅階段,為確保救援工作萬無一失,大隊長鄧彬、政委羅凱、副大隊長範濟龍親臨現場最前沿,到井下現場組織救援。通過與被困人員陳超對話後,確認了29名被困人員全部生存,他們身體狀況良好,隻感覺到冷和餓。22日10時35分,災區水位下降90cm,為探明被困人員詳細情況,現場指揮員鄧彬、羅凱、範濟龍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派中隊長胡奇兵、隊員範文再次涉水到災區搜救被困人員。此時,巷道水深約1.80米,水麵離頂板約20 cm,由於水深及水冷的原因,無法前進,兩人返回到岸上。在兩次施救未成功的情況下,被困人員心情顯得有些激動,想從水中逃生。救援人員耐心安撫被困人員,全力穩定被困人員情緒。10時47分,中隊長胡奇兵、隊員範文攜帶救生繩第三次進入深水中,強忍冰冷刺骨的積水,慢慢遊過長達20米的積水巷道,順利與被困人員會合。胡奇兵、範文兩名隊員冒著生命危險用救生繩搭建了一條救援生命通道。11時30分,牛奶、麵包、衣服等物品運送到井下,救援人員用救生繩將食品、衣服一樣一樣,小心翼翼的傳送到了被困人員手中,及時為被困人員補充能量。12時,現場搶險總指揮侯建明同誌到達井下災區現場,指導救援工作。經與被困人員溝通交談,侯主任利用多年的救援經驗向被困人員展開“心理治療”,同時帶去“國家、省、市、縣領導對被困人員的關心和問候,希望被困礦工兄弟們再堅持一下,救援人員會很快把你們救出來”。
百米井下、千米巷道,一片忙碌。偵察、輸送食品、搶救被困人員,一切工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在救災搶險的日日夜夜裏,指戰員們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夜以繼日的戰鬥在救災一線。全體指戰員始終牢記救援宗旨,哪裏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裏,哪裏險情最重,哪裏就有指戰員們揮汗如雨的身影。指戰員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救護隊員心係群眾、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良作風。在人民群眾危難關頭,聞警而動,舍生取義,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展現了一名救護隊員心係百姓的責任感。
22日12時許,水位下降130cm,巷道頂部排空40cm,經請示指揮部同意,每名礦工由2名救護隊員扶持,抓著救生繩,通過齊肩深的積水,將被困人員安全護送出井。12時13分,第一名被困人員順利營救出井,緊接著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等29名被困人員陸續安全升井。13時15分,隨著最後一名被困人員安全升井,現場一片歡呼聲,救援工作取得全麵勝利。
救援是對生命、意誌的挑戰,也是對信仰、信念的考驗!
指戰員們在這次環境十分惡劣的搶險救援中,整整23個小時沒有合眼,一次次往返於冰冷的積水區,嘴唇凍得發紫、牙齒冷得打顫,艱難地將被困人員救出險境,沒有一人喊累,沒有一人叫苦,不遺餘力地搶救被困人員,直到最後一個被困礦工安全升井。
在整個救援過程中,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共參與安全監護48人次,偵察搜救45人次,救出被困礦工29人,運送衣服31件,食品2件。實踐印證了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在危難之時,他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應急救援思想,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用美好的心靈、流淌的汗水譜寫著“救死扶傷”的動人樂章!
供稿: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大隊 羅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