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癡心漢子采煤情——記川煤集團首屆優秀班組長譚洪剛

作者:胡曉軍 2011-03-29 16:21 來源:廣旺公司

煤海奮鬥11年,連年超額任務; 6年班組管理,“先進班組”、“安全標兵”的嘉獎每年獲得。在廣旺公司唐家河礦,一提起煤礦的“癡心漢子”,大家就知道該礦采煤二隊生產一班一位生於礦山、長在礦區、“立”於礦井的煤礦子弟;“能學、能幹、能說、能省”的“四能”采煤班長——譚洪剛。

知難好學的上進人

譚洪剛是煤礦子弟,對礦山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殊感情。2000年中學畢業後就毅然選擇了礦山。進礦不久,譚洪剛由於肯學,很快就學會了打眼,但由於技術不過硬,打的炮眼不直,有的連藥都裝不到底,而老同誌打的炮眼就很容易裝進去。為此他給自己定下了“兩個堅持”:堅持自學采煤相關的專業書籍,堅持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學習。“快、好、省”10小時更換電溜子中步槽就是他最好的學習“成果”。由於該隊31841采麵煤炭硬度係數大,電溜子中步槽損壞常常成為生產中的“攔路虎”;善於學習貫通的譚洪剛獨劈蹊蹺,利用液壓支柱向下分段撐開電溜子50公分,將低鏈拔鬆,更換廂門旁的中步槽;利用液壓支柱向上撐開尖子段中步槽50公分,更換尖子段的中步槽。這種改以往人力手工換中步槽為液壓支柱分段換中步槽的創新,使工人勞動強度、體力消耗大大降低,並節約了工時10小時左右。通過不斷的改善,譚洪剛的液壓支柱分段換中步槽法在全礦炮采工作麵全麵推廣,每年創造價值100餘元。

“愛啃硬骨頭”的帶頭人

煤礦子弟都知道,煤礦建設之初,生產、生活條件那是現在人無法想象的艱苦和艱辛;今天高產高效礦井的發展,那是得力於祖輩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直到現在它也一直並將繼續在煤礦子弟中傳承。2005年譚洪剛被聘任為班長。新官上任就遇到所采工作麵過地質構造帶,頂板鬆軟破碎,遇水塌落一片,全隊安全遭受威脅,生產進度緩慢。譚洪剛在隊長、書記的支持下,組織黨員、骨幹成立全隊第一個突擊隊。施工途中他不退不讓,堅持與班中工友打成一片,不是打眼、修鑽,就是清理矸石、推重車,將現場變成了比效率、比奉獻的“比武戰場”。一次,他在除矸時,不小心劃傷了手,在場的副班長勸他休息一會,他就是不肯,他撕掉上衣口袋上一塊布簡單包紮了一下,又繼續幹起活來,還開玩笑說:“輕傷不下火線。”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隊三個生產班之間展開了“戰困難、不退縮,創高效”勞動競賽,使得全隊3個月就順利推過大斷層,生產原煤近1萬餘噸。

安全反三違的“變色龍”

煤礦之外的人都說礦工憨厚老實,不會說,隻會幹。但譚洪剛卻在平日裏愛說愛笑,經常叫家裏擺盤瓜子、放碟花生米、抽根小煙就和工友們侃天侃地侃工作、話你話我話生活,爽朗的笑臉就像花一樣燦爛,譚洪剛因此被組員戲稱為“小花兒”。但他如果發現有人違章,說翻臉就翻臉,要是認準了理,十頭八頭驢也拉不回來,所以譚洪剛在安全管理上被工友們稱為“變色龍”。去年3月份,由於該隊地質條件複雜,為了完成生產任務,響炮後兩名職工在沒有敲幫問頂的情況下,就要進入工作麵,他看到後堅決不同意。他拿來鉤釺、手鎬,仔細地敲幫問頂,結果在右肩窩找下一個百多斤的大矸子,避免了一起重大頂板02manbetx.com 。去年12月份的一天,他發現把鉤工趙某在銷子防脫扣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就要打點走鉤,馬上進行製止,趙某說他愛管閑事,產生了不滿情緒,他對趙某耐心說服,直到趙某承認錯誤,表示不再重犯時,譚班長的臉才由陰轉晴。得益於譚洪剛“變色龍”般的臉,班組守住了6年的安全生產。

井下忙碌的“拾荒”人

譚洪剛是在七十年代唐家河礦建井不久時出生的,煤礦子弟的他深知什麼叫“節約”,也知道怎麼去“節省”。工作11年來,別人下井背一個包,他總是肩背兩個包:一個裝飯、一個“撿破爛”,在井下,他看見扔掉的鑽杆、螺絲等還能利用,就見一個撿一個,把這些螺絲、螺帽、廢舊的墊片,帶上井交給材料員重複使用。當上班長後,他不但自己“拾荒”,而且還號召全班人員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開源節流。該隊31841工作麵煤炭熱值達5000大卡,每噸市價600餘元,是名符其實的“烏金”。但因煤炭硬度係數大,放炮藥量隨之增加,爆破落煤後導致工作麵後空浮煤回收難度加大;看著閃閃發光的烏金因此“長埋地下”,善於專研的譚洪剛與隊長書記、技術骨幹一同蹲現場,搞測量,最後自製成折疊式擋煤板,做到了浮煤顆粒歸倉。去年譚洪剛班組共計回收浮煤2800餘噸,回收複用坑木4.5餘萬方。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