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諧是礦區和諧的基礎
作者:郭樂
2011-04-10 11:56
來源:www.dukashe.com
自我和諧是礦區和諧的基礎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特點。“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濟之意,包括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義,蘊含著和以處眾、內和外順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諧”者相合也,強調順和、協調,力避抵觸、衝突。和諧共生共長反映我國傳統社會對和諧的重視,也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思想土壤。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基礎和細胞,企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支撐和基石,加強企業和諧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必然要求。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人是組成社會的“細胞”,沒有這個“細胞”的和諧就不會有社會這個“軀體”的和諧,也就沒有礦區和諧。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注重自我的和諧,有的對社會現象不看陽光,隻看陰影,對任何事物都橫挑鼻子豎挑眼,滿腹牢騷,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氣不順,失去平衡,處理不好工作與休息、事業與生活、單位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導致與家庭、親朋的不和諧,與親朋、與服務對象的不和諧,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的不和諧,給礦區和諧帶來影響。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著矛盾和不滿,要構建和諧社會是不可想象的;和為貴,事業興,國運昌,人氣旺,社會如此,企業亦然。如果每個人內心都很充實、積極、樂觀、友善,那麼構建和諧社會就有了很重要的基礎。由此可見,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鍵在人,人自身的和諧非常重要,自我和諧是最基礎的,其他和諧的實現是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構建和諧礦區,要從自我和諧做起。
首先,堅持不懈地學習是建立內心和諧的基礎。一是學以立德。通過學習努力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學以增智。努力掌握經濟、科技、法律、管理、文學、藝術等方麵的知識,不斷提高宏觀決策能力、綜合協調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能力。三是學以致用。用於研究本部門的實際能力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自我和諧問題就是自身修養問題,是思想、道德、文化、情感等多方麵的修養。通過學習加強自我修養,達到思想和諧,內心和諧,能夠適應環境,做到得心應手,全麵發展,不被外力所擾。
其次,培育和諧的思維方式是解決內心和諧的前提。和諧的思維方式,是在對立統一中以建設性態度促進發展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諧的思維方式使人們能夠客觀、公正、曆史地看待問題,用積極的態度化解矛盾,用和諧的心態接受差異,不予自己作對,不與環境作對,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麵對一切。即使在人生遇到困難時,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勇於麵對,以積極的態度、百倍的努力克服困難,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保持平和的心態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是解決內心和諧的關鍵。節製過分的欲望是內心和諧的重心。盲目攀比,特別是對物質的占有貪欲是破壞自我和諧的罪魁禍首。自我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和諧的心態。“心平則氣和,氣和則神安”,隻有心態和諧,才能理性處理所欲與所得的關係,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這就是說,人們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然而在困難麵前為什麼有的人生活充滿抱怨、充滿哀歎。其原因主要取決於一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取決於一個人能否以良好的心態麵對人生。
第四,和氣是建立內心和諧的重要環節。和氣,就是要諒解、寬容、和睦相處、和諧共處。古人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禮之用,和為貴”。和既是一種美好的狀態,也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和也是一種哲學理念,和諧社會倡導和諧哲學。美在於和諧,和諧在於對立統一。和而不同,不同的音調可以組成動聽的曲子。隨著社會利益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群體渴望和諧,而麵對經濟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既需要妥善協調各方麵的關係,以誠相待,態度熱情,談吐文雅,心裏裝著對方,凡事想著對方,處處給對方以親切感;真心交往,以隨和的交往方式對待人,把同事當朋友;真誠待人,以滿腔的熱情幫助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傾注真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打造周圍和諧環境,這就需要有自我和諧的方式來解決諸多問題,培育良好的礦區風氣,形成公正、正義、溝通、諒解、寬容、和睦、和諧的人文環境。
總之,自我和諧、心態和諧是一種自律,是一種人生境界。祈求人生通達是每一個人的願望,但是,由於社會的錯綜複雜,由於每一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係的差異,人生通達與否往往又是自身所難以把握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用積極的心態克服困難,保持進取的旺盛鬥誌,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讓我們對社會的給予身懷感恩之心,對社會和他人的疾痛投以關愛之心,對自我和諧的欠缺多一點反省之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得失,努力服務於企業。
下一篇:
邱集礦優化環境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