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裏的故事-----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二煤礦“首席員工”評選紀實
作者:張誌斌 程玉濤
2011-05-08 22:24
來源:本站原創
春天裏的故事-----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二
煤礦“首席員工”評選紀實
早春二月,冀中能源集團公司選樹“金牌職工”號召伴著強勁的東風,吹得礦區職工心悸萌動、情緒激昂。如今,經過2個多月的探索實踐,第一階段的“首席機電工”活動成績斐然。同時,以“首席”冠名的機組司機、掘進工、抽采工等10個工種的評選活動正全麵鋪開,陶二礦幹部職工將在陽光明媚的季節裏演繹一個“百花爭豔”競相奪冠之春天的故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月11日,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韓福明在黨委工作會上發出了“選樹金牌職工”號召。2月16日,礦長丁其全在二屆三次職代會上,明確了:首席員工月享300—800元技術津貼的激勵政策。礦黨委書記張誌武結合“創先爭優”活動,提出“鼓勵技巧傳授和技術交流,深化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工作思路。
利企利民政策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全礦幹部職工的心田。針對礦井實際,該礦首先開展了“首席機電工”評選活動,製定了“首席機電工”由民主、競爭、決策產生的三個程序,並將包括自薦、考試、比武以及綜評等為主要內容的6項12條規則進行公示。同時,考評小組堅持將每個程序置於紀委、勞資和職工代表監督之下,確保了活動的公正公平性。一場學理論、練技能為主題的群眾性活動,在春天裏的礦區拉開了帷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政工部將“評首”宣傳命名為“春風行動”,利用廣播、礦域網絡等平台和手段,大造輿論、營造濃厚氛圍。
僅兩天時間,來自生產一線110名機電工就通過自薦或推薦的方式全部報名,另有30名非機電工種職工也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得報名資格,其中的99名機電工通過了首輪篩選。4月15日—20日,集中選評活動分別在礦大會議室和燈光球場舉辦:理論考試一崗一題、一人一桌,監考人員交叉巡視;實踐操作模擬現場,選手在規定時間,比故障判斷準確率,比故障排除時間,整個過程嚴密有序。最終,10名首席和33名優秀機電工脫穎而出。
礦工會趁熱打鐵借,公布了其餘5項冠名“首席”評選的範圍、條件和參選時間。仿佛一夜間,爭當“首席”在全礦2000名一線職工和1200個工作崗位上落地開花,一個“誰英雄、誰好漢、評選路上比比看”的良好競賽態勢席卷礦山。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如今,選樹“首席員工”仍是礦區熱議話題。采區電工王海說“技校學的是電工,考本職,何不試試。”老電工韓喜說“幹了一輩子電工,咱就差在理論學習上了。”剛當選為“首席機電工”的黃紅燕告訴筆者:現在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強烈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促使我不斷奮發進取,刻苦學習、掌握新技能。
同時,“首席機電工”評選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激發和調動了廣大職工學業務、學技術、練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人人學技術、個個鑽業務的良好氛圍。二是“首席機電工”作為業務骨幹,在解決難題、開展革新改造等活動中起到了排頭兵、領頭雁的作用,產生了帶動效應,促進了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三是 “首席員工”評選
製度為企業留住了大批人才,一些曾經想溜號的“機電高手”表示,以前想走是由於收入低,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現在“英雄”有用武之地,有名又有利,誰願意“背井離鄉”。
春天是個煥然一新的季節,也是萬物更新的季節。陶二礦“首席機電工”們,在電視中有影、報紙上有名、廣播裏有音,有效激發了廣大員工爭創“首席機電工”的榮譽感,為員工崗位成才搭建了良好平台,更也為打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技能型員工隊伍奠定了基礎。 張誌斌 程玉濤
下一篇:
煤樣人生——記陶二礦準備區長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