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是構建企業安全理論體係的保證
企業安全理論,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即帶著感情抓安全,珍愛生命保安全。圍繞這一主題,多年來,企業始終把安全工作當作企業生產經營的頭等大事來抓,把員工群眾生命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來對待,把他們的生命價值和人的看得比自己或自己的親人更為珍貴,更為高貴。所以,在安全生產實踐中,要不斷深化對安全生產的認識,積極探索安全生產規律,審時度勢,深入思考,決策,大膽實踐,提出、踐行了一係列安全理念,明確安全工作目標、思路、方法,最終構建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安全工作體係和理論體係,成為統率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綱領。
這一安全理論體係是企業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企業安全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新,是以人為本,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依靠廣大員工,深化安全管理的超常規措施,是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抓安全的重要途徑,是治隱患、防02manbetx.com
的治本之策。這一安全理論體係最核心的涵義是把員工的生命價值和人的尊嚴看作最可貴的、最值得尊重的事物,因而強調並凸顯了“帶著感情抓安全,珍愛生命保安全”的深刻思想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帶著感情抓安全”就是站在黨性和階級性的立場上,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視廣大礦工群眾為我們的階級弟兄、為我們的骨肉同胞、為我們的企業柱石,時時刻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記在腦裏,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加大企業安全投入,不斷增加先進的、現代化的安全設施設備建設力度,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同時,廣泛發動員工親屬以及社會力量積極投入到企業安全生產活動中,運用親情、人情的力量,促進安全生產健康發展。通過“帶感情抓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發展為了人民,安全發展依靠人民,安全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僅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而且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人的全麵發展的需要。
落實企業安全理論體係,要在安全管理上要突出三個方麵控製:
一是進一步鞏牢“安全質量終生製”理念。以每道工序質量的達標來促進安全管理水平全麵提高;二是進一步突出本質安全的理念。將安全發展的理念的落實到每一個心中,體現了時時有標準,處處有標準,件件有標準,人人懂標準,一切按照標準幹,一切按製度辦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為精細化管理的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安全管理要體現動態管理。通過監督製約和考核機製把各項工作標準落實到現場。嚴把安全管理的精細化成果,提高了標準,提升了境界,為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嚴把過程控製關,通過安全發展和安全管理創新,提升每一個企業的本質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作為保安全、降成本、促生產、提素質、強基礎、增內涵的一項重要舉措,做到了更新觀念,創新標準,要以“質量標準化提升、精細化管理推進、視覺文化形成”為主要內容的企業“三化”推進活動,其根本就是企業質量標準的提升。安全是伴隨你生命始終的一位良師摯友,02manbetx.com
是在你思想打盹時向你偷襲的毒蛇;如果你對違章講人情,那麼02manbetx.com
對你一定不留情;脫離安全求實效,等於水中月、鏡中花。這幾句安全警句說的是在企業生產時安全與生產的辯證關係,而在我們實際生產中,偏偏有些人無視生命的珍貴,任意妄為,不注意安全,不考慮後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管理要突出過程控製。
企業安全管理理論體係要突出“六七十”
1、深 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深挖根源,從源頭上消除02manbetx.com
隱患。、嚴 就是要從嚴抓安全,在安全管理上必須要做到“沒有事要找事、小題大做,把警鍾常鳴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安全生產再上新台階。3、細 就是要從細微處入手抓安全,用“放大鏡”查問題找隱患。4、實 就是在安全上必須以實為實,不搞花架子。一切要把握實際、實用、實效、針對性強。5、全 就是要圍繞著“無缺而全”、“無危而安”抓安全促生產。要堅持閉合管理,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無縫隙、全覆蓋抓安全,實現安全管理橫到邊、縱到底,既無重疊又無空白。要實現本質安全年的目標,我們要按照上級領導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上要進一步強化“七種意識”,即: 一切從員工群眾根本利益出發的宗旨意識; 麵對複雜局麵抓好今後安全工作的憂患意識; 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的責任意識;
定位於龍礦集團整體安全發展的大局意識; 圍繞主題常抓常新的創新意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意識; 全員抓安全、安全為全員的全員意識。在此基礎上,要抓好十個方麵,即: 抓意識、抓係統、抓預案、抓治理、抓重點、抓文化、抓科技、抓裝備、抓責任、抓落實 。這是龍福公司實現安全生產的保證條件。相對於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人作為萬物之靈,永遠處於中心和優先的位置。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中,人總是扮演主體角色。馬克思非常明確地指出:“人始終是主體。”馬克思還說,“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這就是說人是社會主體,別的都不行。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有著巨大的能動性、創造性,不僅在實踐基礎上能動地
認識客體,更重要的是經過實踐能動地改造客體,這是主體之所以為主體的基本標誌。人在進行實踐活動時,可以超越自己所屬的種的尺度和本能需要,而根據任何一種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規律去進行,同時,人可以不受對象的物種屬性的限製,而按照主體的目的、按照自然界和社會的規律去創造,使之適合人的內在需要。
馬克思在03manbetx
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時,認為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而且是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生產力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生產力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人則是矛盾的主要方麵,生產力發展的最終動力是人而不是物。與技術、自然資源、資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這個因素始終是最活躍、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在社會生產力構成因素中,人、勞動者是諸因素中唯一具有能動性、積極性以及自主性的因素。重視人民群眾在社會曆史實踐和認識中的主體地位和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觀點。曆史唯物主義認為,曆史實踐本質上是人民群眾的活動,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500強企業BP公司說:“我們工作生活在充滿風險的世界,我們也工作生活在相互聯係的世界。語言詞彙的相互影響最能說明世界的聯係。今天我們用的語言有很多外來詞,比如幹部、書記等等都是從日語中拿來的,而“日本”又是從英語中翻譯成漢字的身處企業界的讀者朋友,你可知道“企業”這個詞的由來?在英美人士的語言裏,企業一詞分成了“enter-”和“-prise”兩個部分,前半段有“獲得、開始享有”的含義,意思是獲得利潤、享有收益;後半段有“撬起、撐起”的意思,代表著杠杆、工具。所以說,高鼻梁的“老外”在工業化初期,把企業(enterprise)看成是“獲取利潤的工具”。日語中用東方式的含蓄,把這個詞翻譯成“企業”,就是企圖從事某項事業,這個企圖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獲得、是不是享有,沒有明說。意識決定行為,就像我們說的,安全意識決定安全行為一樣。在把企業看成是獲取利潤工具的工業化初期,歐美國家事故頻發,企業充滿了血腥。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礦山事故仍然層出不窮,每年礦山事故死亡人數仍然在兩千人左右。
有個叫科斯的美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要反思“企業的本質”。隨後的幾十年,人們對企業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化。同時,隨著對企業本質認識的深化以及科技的進步,歐美各國工業事故發生率逐年下降,在我們常識中最容易死人的礦山,已經變成了安全度極高的行業,在一些國家甚至長期保持零死亡的記錄。
是什麼影響到發達國家對企業的認識呢?是社會責任。
我們帶著大家回顧西方人對“企業”理解上的變化,就是要推導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除了過去說的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之外,還要對員工、對社會、對環境負責,遵守商業道德,實現生產安全,保證職業健康,節約資源不被浪費,維護環境不受破壞。一本書中講過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話,多次被媒體引用:“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以及忽視環境和員工生命健康義務的企業,先天的存在道德風險,這種道德風險隨時會轉化為商業風險,削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上有一個說法,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時,蓬勃發展的工業部門在生產力和勞動率上的高速增長,加大了工人在作業當中麵臨的事故風險。工人由於工作量加大、工作節奏加快而導致的疲勞、壓力增加、注意力分散,以隨之而來的自我保護能力的下降,都會增加工人的作業風險。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也會吸納更多缺乏經驗的工人。他們在工作中更容易因為操作失誤而引發安全事故,這給整個勞動者群體帶來了更大的風險。我們正處在這一階段。
我國人均GDP進入1000-3000美元區間時,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是世界上主要產煤國煤礦死亡總人數的4倍以上。生產百萬噸煤事故死亡率是美國的160倍,印度的10倍;生產百萬噸鋼的事故死亡率是美國的20倍,日本的80倍;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率大概是發達國家總數的5-10倍,每萬輛車發生的事故死亡率約為美國的10倍;10年民航運輸飛行平均重大事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航空發達國家的3.9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並不是我個人的統計,而是出自政府部門《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2004-2010)》。
我們愛說“治亂世當用重典”,根治當前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也少不了嚴刑。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大頒布了一部部。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等,國務院出台了一件件規範性文件,再加上國務院有關部門製定的規章,近幾年來,已有上百部法規在強調安全生產的責任。有種說法是,上百部法律管不住事故頻發。企業如何才能承擔起千鈞重任?仔細考察,我們會發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係統從來都不是企業一家的事情,包含政府、企業和員工三個主體。拿安全生產來說,政府是監管主體,企業是責任主體,員工就是執行主體(又叫工作主體)。企業在社會責任體係中,處於核心地位,是個中軸。企業不是抽象的,它不會天然地承擔責任,要靠內部各個崗位的共同承擔。出現安全問題,我們可以責備政府監管不到位,企業沒有盡到責任,但不能忽視了員工的作用。按照事故致因理論和國內外的統計數據,90%以上的事故是由於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企業的安全責任,實際上就是崗位員工的責任。
安全連著你我他 防範事故靠大家。事實上,心理學的成果已經體現在安全管理上。企業界已經認識到,員工之間的夥伴關係有助於實現安全生產。安全夥伴關係是為了安全而建立起來的像夥伴一樣的互助關係。安全夥伴可以是行業與行業,可以是企業與企業,也可以是企業內部的單位與單位。我們一起來看以下幾種典型的安全夥伴計劃——行業安全夥伴。三百六十行,隔行不再如隔山,安全現實需要打破門戶之見,共創和諧世界。香港銅鑼灣工地2死5傷的天秤(塔吊)倒塌事故發生後,香港建造商會與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合作,推出“工地安全夥伴計劃”。機械製造和建築施工兩個行業攜起手來,共同“策動業界提升職安健文化和安全意識”企業安全夥伴。企業與企業之間,不再是簡單的競爭對手,更應該是安全上的合作夥伴。航空業已經帶了好頭。為消除安全差距,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航空公司達到運行安全標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2005年啟用安全夥伴計劃。最初在非洲,接著在拉丁美洲,隨後在中東及俄羅斯,超過100家航空公司結為安全夥伴。企業在運轉過程中,要接觸到無數的個人、組織,有來自外部的,也有來自內部的。外部的我們叫客戶,內部的我們習慣上叫單位和員工,其實他們都應該算作是企業的客戶。員工是企業的內部客戶,應該被視作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安全互聯互保,員工應該怎樣做?第一,要自保。自保是基礎。生活中需要好夥伴,工作中也需要好夥伴。夥伴不能“拉郎配”,你得有安全意識,有安全素質,別人才願意跟你做夥伴。第二,要真誠,無論員工之間是否簽訂安全夥伴合同,無論企業是否有連帶考核獎罰措施,崗位員工都應該真正把同事當作夥伴。情同手足,才能禍福相守,患難與共。生活中的好兄弟,工作中的好朋友,才會變成安全上的好夥伴。第三,要互助。安全夥伴,不是一紙合同那麼簡單,要形影不離,時刻互助。結伴上班、結伴乘車、結伴行走、結伴操作、結伴防護、結伴排查、結伴監督、結伴下班、結伴學習、結伴活動。既然結伴,員工之間就要相互關照,對夥伴的安全負責。安全夥
伴,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需要在感情上升級。美國卡斯特鋼管公司的員工更進一步,將“夥伴”上升一個級別,把公司的同事稱為“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是“安全夥伴”的升級版,對待夥伴就像對待家人一樣,把彼此的安危時刻放在心上。
前些年社會上有一個詞很流行,叫職業道德。最近又有一個新詞彙出現,叫公司倫理。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我們已經講了若幹年的“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就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現在講的安全夥伴,就像親情倫理一樣,是公司倫理的必然要求。我們頭頂同一片藍天,腳踏同一塊大地,置身同一個企業,相處的時間比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都長。我們是兄弟,我們是姐妹,我們攜手共進,我們互不傷害,我們是團結友愛的安全夥伴。安全夥伴最大的義務是什麼?安全夥伴,互聯互助,並不是要你包辦一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責任,你不能替他代勞,你的責任也不能隨便委托給他人。即使是安全監護製,也不能越俎代庖。安全夥伴之間,經驗分享是需要,相互監督是必要。但從普遍意義上來講,最能做到的是關照和提醒,最該做好的是提醒和關照。我們說,安全生產很簡單,就兩條,一是每個人用好勞動防護用品,二是按照製度01manbetx
做事。做到這兩條,員工的個人安全就有保障,企業安全就有希望。所以,你不要怪企業裏安全會議老生常談,說來說去,無非是變些形式,實質還是那兩條。
一位領導上任發表任職演講時說, “我雖然沒有團結人的能力,但我有被團結的素質。”在工作場所,你可能沒有提醒別人的能力,但一定要有接受提醒的素質。安全就要有保持開放的心態,團隊安全從聽得進提醒開始。,善用提醒,改變生硬的管理方法,把提醒用於現場安全的全過程。我們在安全管理上,監督是職責所在,檢查是常規手段。發現問題後如果聽之任之,不立即指出,就是玩忽職守,放縱事故。每一個有責任感的管理者,每一個有良知的員工,看到問題都不可能不說,問題是如何說。有人遇到問題,火冒三丈,發雷霆之怒;有人遇事不慌不忙,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他們雖都是在指出問題,方法不同,效果也是大不同。 “自己安全自己管,依靠別人不保險。”我們還要切記,自己時刻注意提醒自己,能夠清醒地提醒自己,才有資格也才有能力提醒他人。提醒自己,是提醒安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