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石林)
放風箏
——太平煤礦石林
休班回家後,我和家人一起在操場上放風箏。風箏在女兒的手中緩緩飛向了天空。女兒滿臉的幸福。休息之餘,女兒問媽媽風箏的起源。妻子說:“讓你爸爸給你講講吧。”妻子知道我每月就休幾天班,想把我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讓給我。領情!義不容辭嘛。於是我給孩子講起了風箏的起源。
風箏起源於戰國時期。據《墨子•魯問》篇記載,“公輸班竹木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又說“公輸班製木鳶,以窺宋城”。公輸班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製作的“鵲”或“鳶”,其原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於紙的發明和應用,在製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係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故以後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紮放風箏已很普遍。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有六名兒童在放風箏,就足以證明。明朝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競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箏紮工精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長達百餘尺。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要舉辦國際風箏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
孩子兩手托著下巴聽的津津有味。“講完啦”。我笑著說道。“老爸還有才吧?”女兒高興的說“那是那是哈哈哈......”妻子又說:“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啊?”女兒嘟嘟小嘴說:“不恥下問唄。”“哈哈哈......”妻子一撇嘴說:“你爸還不謙虛呢。”我嘿嘿一笑說:“好了,回家吃飯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