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路上的文化之道
文化,是企業之魂,是一麵引領發展的旗幟。
山西晉煤轉型跨越發展的根本在煤,優勢在文化。50多年的發展曆史積澱下了豐厚的晉煤文化,以“不怕榜上無名、堅信腳下有路”企業精神為主導的一係列獨具晉煤特色的文化符號,深深烙印在了每一個晉煤人的思想裏、稟賦中。
成莊礦作為集團公司轉型跨越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響亮提出“以文化鑄魂、以文化塑人、以文化聚力、以文化助推”的文化發展思路,使企業文化走下了講堂、走出了書本、走進了經營管理、員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文化為魂,為轉型發展鑄魂
一個關於藏羚羊的故事,在礦區內廣為流傳。
它們是一群生命力頑強、擅長奔跑、體型強健、目光敏銳、警惕性強的動物。它們在海撥
當問及藏羚羊背後的故事時,許多員工家屬表示,藏羚羊就是成礦人的精神象征!多年來,該礦始終麵臨著瓦斯、頂板、承壓水等煤礦自然災害的威脅,安全生產舉步維艱,但成礦人朝警夕惕、永不倦怠,以嚴細實的作風和直麵困難的勇氣,奮力走出了一條千萬噸能力精品礦井建設之路,創下了高瓦斯礦井連續6年多800萬噸安全高效發展態勢、連續8年多安全長周期運行的佳績。
僅憑一個故事,就能凝聚一群人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了該礦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從那裏了解到,成莊礦作為集團公司戰略西移的龍頭礦,
2008年,隨著集團公司“心係企業、熱愛企業、奉獻企業”主題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成莊礦黨政大力實施凝聚力工程建設,並響亮提出“成礦人”的文化概念。隨後,一張名為《成礦人》的報紙開始與員工家屬見麵、一場場成礦人先進事跡報告會接連舉辦、一個個獲得全國、全煤榮譽的普通技術工人不斷湧現、一項項以員工名字命名的技術成果獲得專利、一輛輛私家轎車成為礦區靚麗風景……一項凝聚力工程,樹立起了一麵獨具成礦特色的文化旗幟。
2009年,建礦二十年之際,成莊礦黨政在堅持母子文化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提煉、完善、延伸成礦文化,完成了以“《成莊礦誌》、《成莊礦文化手冊(試行)》、《成莊礦畫冊》、20年發展電視專題片、成莊礦展覽館”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文化成果。形成了奮鬥目標——“打造千萬噸能力精品礦井”、成礦精神——“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發展願景——“精品礦井、和諧家園、靚麗成莊”、成礦使命——“保一方平安、創一流效益、富一方百姓”等一係列秉承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精神、獨具成礦特色的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種戰略支撐。
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使“我是成礦人,成礦發展成就我,我為成礦做貢獻”的核心價值理念日漸形成。於是,風氣正了,人心齊了,幹勁足了,全體員工家屬家居樂業,共同向著“精品礦井、和諧家園、靚麗成莊”的發展願景不斷奮進。文化的效應,於潛移默化中發揮了強大能量。
文化似道,寓經營管理之道
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工人,再次回到成莊礦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老人忙問什麼原因?有人向他介紹說,“礦上如今實行了精細化管理,處處精細嚴實,能不發展這麼快,這麼好嗎?”
“京戲化?”老人一下子回不過神來。
當老人細細了解了精細化的管理機製之後,不禁嘖嘖稱讚。
為順應企業發展,改變煤礦延續多年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成莊礦在集團公司率先推行精細化管理,並順利實現了從製度層麵、操作層麵到精神層麵的三級轉化,最終,形成了人人皆知的“精細嚴實、臻於完美”管理理念。
2007年,成莊礦組織發布了5大專業51項技術規範、11個係列355項專業製度、947項崗位標準,基本構建形成了以《規章製度管理辦法》為基礎,以部門職責、技術規範、專業製度、崗位標準為主體,以規章製度監督監察機製和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機製為落腳點的“三個層次、四大板塊”的精細化管理體係。
為了將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該礦借助文化的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功能,廣泛利用會議、媒體、活動等文化載體進行引導,組織員工在班前班後會上點評精細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效,並加大考核力度。從而,使精細成為了一種氛圍、一種意識、一種境界,並植根於企業文化,貫穿於各項管理工作中,推動礦井朝著精細、精致、精美、完美的更高層次不斷邁進。
文化雖無形,卻是一種生產力。
精細化理念的成功導入,使“說到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執行意識逐漸形成,工作崗位成為了實現個人價值的“舞台”。與此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礦井持續創新的活力。
該礦將安全生產的難題作為科技攻關的課題,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全力構建“大安全”格局。其中,“新型液固流化慶粗煤泥分選機研製與應用”、“動壓影響近距離巷道群硐室破碎圍岩綜合加固技術研究”、“成莊礦煤巷高預應力強力支護技術研究”、“成莊礦雙U型通風係統綜放工作麵采空區瓦斯分布規律研究”等項成果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鋼絲繩芯輸送帶在線實時自動監測裝置”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同時,該礦積極建立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機製,使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了生產力,進一步激起了廣大員工“人人可以創新、創新無處不在”的熱情,張晨光、李陽、王學紅等一大批技術創新型人才不斷湧現。
據了解,成莊礦新近獲得了“全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示範礦井”的榮譽稱號。
文化如水,沐喜雨潤物無聲
一走進成莊礦,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一條街一種文化路旗、一個廣場一種文化牌板、一個區隊一種文化特色,就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縷縷文化的氣息。
近幾年,針對遠離市區、年輕人居多、對精神文化需求較高,礦井高位運行、迫切需要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的實際,礦黨委著力開展“五位一體”文化惠民工程,了解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權益,倡導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使一陣陣清新的文化之風吹遍了礦區的角角落落。於是,以“成礦文化、礦區文化、井區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惠民工程紅紅火火地開展了起來。
強化文化培訓,經常性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和技術技能培訓,全員安全意識明顯提升,礦井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同時,通過崗位技術成材的渠道,使許多普通員工因此獲取了經濟上的優厚待遇,不少人走上了管理崗位。舉辦係列職業化素養培訓,使各級管理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發生明顯改觀。同時,對基層企業文化培訓師進行拉練,一場場緊扣企業發展脈搏的形勢任務宣講,使企業“十二五”規劃藍圖與普通員工緊緊連在了一起。
以企業文化宣貫為統領,在井區、區隊、社區、廣場開展“兩會”知識競賽、唱紅歌比賽、春聯書法比賽、安全信譽機製抽獎晚會、消夏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員工家屬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實現了高效工作、快樂生活。
目前,一項項“企業文化月”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海爾實戰派資深講師前來授課、省委
張大媽第一次登台演出,她興奮地說,“咱礦上不僅發展的好,文化氣氛更濃,就連我們這些老太婆都越活越精神了!”
文化雖然是“軟實力”,卻能變成“硬指標”。成莊礦生機勃勃的企業文化建設,凝聚了團隊合力,培育了核心競爭力,提升了礦井形象,正在轉化為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內驅力。
作者:山西省晉煤集團成莊礦宣傳部範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