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共產黨員風采錄之五——大傾角綜采征途上的“領跑者”
![](http://www.dukashe.com/UploadFiles/mkxw/2011/8/201108031349065208.jpg)
作為一名煤礦人,44歲的張之華無數次奔赴井下,穿梭於25度—72度大傾角工作麵之間,成功指揮安裝多個大傾角綜采工作麵。
“是他,牽引著鐵山南煤礦大傾角綜采的龐大身軀,就像水手劃動他心愛的帆,促使一切不斷向前推移。”這是達竹鐵山南煤礦礦長唐鋒對他的評價。
鐵山南煤礦西翼401采區的所有工作麵均屬大傾角工作麵,有的還是急傾斜。由於該礦地質條件複雜,多年以前采用傳統的倉儲式、房柱式和柔性掩護支架等采煤法和工藝開采,終因頂底板控製難度大、安全無保障、回采率低,中止了開采。西翼401采區擱淺了幾年,一直在尋找新的采煤方法。2008年,綜采在4012實現首采,該工作麵平均傾角達45度。時任采煤一隊隊長的張之華負責該工作麵綜采安裝,下定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但在這方麵的技術知識,對於張之華來說,實在是太匱乏了,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張之華積極向廠家技術人員請教學習,並和他們一起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探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想辦法,增措施,終於,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了相關的技術,使綜采工藝很快走上了正軌,資源回收率也從65%提高到了95%,創效上千萬元。
去年11月,張之華隊在安裝平均傾角達52度的4014K26工作麵時遭遇斷層,由於落差達3米,煤厚7-8米,而支架最高隻有3.2米,再一次麵臨地質難題。經反複觀察、多次研究、幾番摸索,張之華總結出了留底煤、邊割邊帶壓移架,機巷架木垛進行加強支護,最後安全順利通過斷層。可遇到這樣的難題,在井下幾乎一待就是幾天幾夜。
“如果是我們遇上了這樣的情況,隻有搬家,放棄開采,沒想到,你們卻能用這樣的方法安全過了斷層,真的很了不起”。對此,兄弟單位對綜采順利過斷層的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通過一係列的改進,單班生產原煤從300噸也提高到1000噸,真正實現了高產高效。
今年3月,達竹公司決定對該礦4013K26工作麵58度大傾角實行綜采。這也成為該礦、達竹公司、川煤乃至西南片區首個特大傾角綜采工作麵。
然而,4013K26工作麵地質條件尤其複雜,60多米的采長,傾角在52度至58度之間,煤層厚度從0.8m變化到3.5m,頂板層理極發育,易垮落,控頂極難。沉重的擔子再一次落到了張之華的肩上。“共產黨員,就是要關鍵時刻站出來,困難麵前衝上去!”張之華在回憶中這樣說道。
按照礦領導指示,任命張之華擔任現場安裝總指揮,由他從各連隊抽調精幹人員,組成24人安裝組。他又從24人中專門成立黨員骨幹攻堅小組,把每一次安裝遇到的難題作為技術攻關的起點。在平均傾角達52度的井下工作麵僅用20天就完成了總重量達700噸的急傾斜綜采設備安裝奇跡,在西南地區開創了大傾角急傾斜工作麵實行綜合機械化采煤先例。
如今,張之華已成為大傾角綜采工作麵安裝和管理的行家裏手,在集團公司上下,一提起他,提起他所指揮安裝的大傾角綜采工作麵,無不豎起大拇指。一時間,“他指揮我放心”“他來了我放心”這樣的話在鐵山南煤礦和兄弟礦之間廣為傳頌。
目前,張之華負責安裝的—2115大傾角綜采工作麵回采已結束,—1113大傾角綜采工作麵即將安裝完畢,4013K26急傾斜綜采工作麵順利實現初采……這些工作麵,傾角大都在45度以上,還有的屬於極薄煤層。
張之華從負責大傾角綜采設備安裝至今,工作麵未出現一起輕傷及以上02manbetx.com 。他也曾被川煤集團、達州市分別評為“‘四優’共產黨員”、“優秀共產黨員”,兩度被達竹公司評為“勞動模範”,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工作者、礦標兵。“他身上有一種共產黨人的磁性。”該礦黨委書記楊薦這樣描述。“這種磁性,源自共產黨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責編:王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