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統計學課程大學生就業調查小組調查建議(二)
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轉變,強化自身素質
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是國家計劃分配,即傳統意義上的“包分配”。隨著經濟體製的改革和就業體製的改革,大學畢業生不能再等待國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
1.麵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是越來越不容樂觀。大學生要在大學裏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麵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無足措的一個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2.在校求學期間,不能隻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心理質的情況。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大學生應該注意鍛煉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覺著、冷靜應對所有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
3.正確的擇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第一,要極積、主動尋求實習、就業機會,放棄被動的就業觀。很多大學了生把就業寄托於在社會關係資源上,或是企求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製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途徑,因為能否勝任還得靠實力說話。如何能順利求職,首先是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來源就是就業的渠道。就目前來說,獲取就業信息的來源和渠道有下列七種途徑:
a.利用實習機會,積極爭取被實習單位錄用;或在實習區域內尋找就業機會。
b.利用家庭和社會關係尋找就業機會。
c.通過政府人才市場,勞動職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尋找就業機會(包括公務員招考和人才招聘會)。
d.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安排的就業招聘會及相關高校內部招聘會尋找就業機會。
e.通過國家各級各類的人才招聘網及地方和教育網站的用人信息尋找就業機會。
f.通過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的招聘信息尋找就業機會。
g.直接通過高校內設的就業機構或其他有效途徑尋找就業機會。
第二,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大城市、“鐵飯碗”,還有外企,很少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大學生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麵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以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高等教育現在正向“大眾教育”轉變,一些大學生缺乏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紮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隻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我們作為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的大眾化和市場化,要強化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挑選最能勝任本工作崗位的人選。具體的講: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敬崗敬業,吃苦耐勞,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其次對文明禮貌、氣質和語言表達、溝通能力等也很講究。這就要求畢業生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實踐技能,更要有很高的個人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