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與班子團結共事
“木桶原理”與班子團結共事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木桶要盛水,必須解決其自身的短板問題、結合問題和凝聚力問題。這一理論對領導班子團結共事具有相對的指導意義。
承認差異取長補短提高執行力
木桶盛水的多與少,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也不是全部木板的長度的平均值,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長度決定的。根據這一原理,要想全麵抓好領導班子建設,就必須承認差異,補齊短板,提高執行力。
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領導班子成員團結共事,由於文化素養、領導藝術、專業技能、性格等存在著諸多差異。如何搞好團結協作,達到求同存異的共事氛圍,是增強班子團結共事的關鍵。所以,班子成員之間要正確看待差異,取長補短、相互包容是團結共事的起碼條件。關鍵是容人之短、容人之異、容人之才。對待差異,要互相尊重,積極配合、主動調適;對待責任,要自覺主動擔當,包容補台,合作共事,在相互包容中求同存異,使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上下對接橫向溝通增強凝聚力。
緊密結合的木板群體是木桶能夠盛水的關鍵。沒有木板相擁相合的關係,木桶是不能盛水的。根據這一原理,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應以誠相待。黨政一把手之間、正副職之間、副職與副職之間,要堅持經常性的溝通交流活動。在談話溝通中增進理解,在相互溝通中化解分歧,在坦誠交流中達成共識,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取長補短,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中求同存異。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成金”。能否團結共事,既是衡量領導幹部政治覺悟、黨心觀念和領導素質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其精神境界和作風狀態的重要指標。因而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對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要敢於獨立負責;切實增強全局意識,自覺著眼全局,積極參與集體領導;切實增強團結共事意識,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補台”。要在溝通交流中增進理解,在協調配合中增深信任,在相互支持中增強合力。隻要班子成員集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像構成木桶的木板群體一樣相擁相合,班子凝聚力會越來越強,班子整體功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就會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麵。
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