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三礦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作者:佚名 2011-11-04 23:09 來源:本站原創

煤電股份公司礦山救護大隊;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
反應操作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在總指揮不在現場時代替其履行職責;協助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工作;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向應急反應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緩事故後果行動的對策和建議;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救援工作。
事故現場副總指揮:安全礦長,是直接事故現場最高級的應急反應組織指揮,負責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與協調,保證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製緊急情況,和在應急指揮中心的反應操作副總指揮協調現場應急行動。
應急救援反應組織成員:礦黨委書記、機電礦長、生產礦長、後勤礦長、工會主席、安全副總、供應科長、保衛科長、技術科長、通防科長、機運科長、礦醫院院長。其職責為:負責各所屬業務範圍內的技術工作、設備供應、通訊聯係、醫療服務等工作。
三、礦井火災突發事故辯識
我礦煤層屬不易自燃煤層,自燃發火期為165天,燃燒火焰長度為12—15cm。我礦自79年以來未發生過自燃發火,但自采用放頂煤采煤工藝以來,各放頂工作麵均不同程度地出現過CO,防滅火形勢比較嚴峻。
礦井火災分為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內因火災是自燃導致的火災,其征兆有:煤壁掛汗,煤體失去光澤、空氣中CO、CO2含量升高,使人精神疲乏、憋氣、頭疼、四肢無力,空氣或水溫升高,空氣中有煤油或汽油、鬆節油味。若CO濃度、溫度持續增加,表明煤層已經自燃;外因火災是由於外部火源導致的火災,如明火、電流短路、磨擦、碰撞造成的火災,無發火預兆,由於發火突然,發展速度快,往往來勢迅猛,若不及時撲救,能給礦井帶來嚴重損失。
1、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
(1)對火種管理不嚴,如帶打火工具下井、井下電火焊未按措施執行、對揮發性油等可燃物品不按規定管理使用。
(2)開采設計不合理,丟煤多,煤體破碎,通風係統不合理,漏風大,引起煤層自燃發火。
(3)放炮製度執行不嚴,如放糊炮,或火藥不合格,變質等引起煤炭、高濃度瓦斯燃燒。
(4)回采時采空區遺煤多,注漿灑水質量差,采後不及時封閉引起煤炭自燃。
(5)電器設備性能不良,出現發熱、短路、火花引起瓦斯、浮煤、電纜、設備等燃燒。
(6)瓦斯或煤塵爆炸引起火災。
(7)刮板、鏈與槽或皮帶磨擦出火花或發熱引燃瓦斯或煤塵。
(8)回采工作麵推進速度慢,沒有嚴格執行綜合防自然發火措施,采空區密閉不嚴,都可引起煤炭自燃。應迅速穿過災區進入新鮮風流,逆風撤退。
2、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地點
所有回采工作麵、煤巷掘進工作麵、老采空區、岩巷揭煤橫貫、存放易燃物品的地點、井下各電所。
3、火災事故預防計劃
(1)所有回采工作麵結束後礦要及時回收放頂,通風區要及時封閉,減少和杜絕采空區漏風。
(2)回采工作麵回采率不能低於80%,浮煤清淨,不留遺煤。
(3)回采時不得隨意留設計外頂煤、煤柱。
(4)布置采麵及回采時,斷層兩側要盡可能采完采淨,工作麵回采不留底煤,不留頂煤。
(5)抓好注漿工作,放頂煤工作麵堅持逢采必注,且要保持質量,斷層帶、破碎帶、丟煤多的地點要加強注漿,水土比不大於5:1。
(6)放頂煤工作麵必須盡量加快回采速度,采過的橫川要及時封閉,使之嚴密不漏風,並向密閉內注漿。
(7)加強風筒、皮帶管理。所有風筒、皮帶必須阻燃,皮帶頭一律安煙霧探頭,開皮帶司機負責及時清理皮帶尾浮煤,並保證托輥運轉良好,皮帶不跑偏,防止磨擦起火。
(8)加強對通風巷道係統,提高通風設施質量,減少漏風,降低自燃發火危險性。
(9)加強火工品管理,嚴格執行各項放炮製度。
(10)嚴禁帶煙、點火工具人員下井,井下電火焊必須有礦長批準的專門措施並嚴格執行。
(11)井下必須使用不延燃電纜,電纜敷設應嚴格按《煤礦01manbetx 》及有關規定執行,不準成盤堆放。
(12)井下所有皮帶運輸必須執行《煤礦01manbetx 》及有關文件規定,並裝有六大保護裝置。
(13)井下所用易燃物品遠離電器齊備妥善保管,嚴禁亂扔亂放。
(14)對無人作業巷道,通風區必須定期檢查,所有密閉半個月檢查一次並有記錄可查,發現異常或有自燃發火征兆時要及時處理。
(15)井下各處出現異常時,如煤體溫度升高,巷道中出現水霧、煤油或汽油味、CO時、要立即通知礦調度及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16)采掘工作麵作業規程中,必須有預防自燃發火的專項內容,工作麵回采期間必須製定有專項防滅火措施。
(17)通風區每周對回采工作麵及井下可能出現的高溫點化驗一次有害氣體情況,做好防滅火預測預報工作。
(18)井下采空區密閉必須建雙道牆,兩牆間填黃土,對牆中間及采空區注漿,直至注滿注死,以後並定期補注漿。
(19)所有回采工作麵每月必須在下機頭老塘側垛兩次煤袋牆,並隨工作麵向前推進在下機頭老塘側吊掛風帳,減少下順槽新鮮風大量向老塘側擴散。
四、發生火災災害事故的避災原則
發生火災事故時,人員撤退原則上迎著新鮮風流沿著撤退路線撤退。當回采工作麵發生事故時,工作麵人員通過下順槽,沿皮帶運輸線等進風路線撤至地麵。在上順槽和回風巷人員可沿就近路線撤至新鮮風巷道,然後再沿進風巷道撤至地麵。處在回風側人員較近而且越過火源沒有危險時,應強行通過火區進入進風側。
五、應急救援
礦井發生火災後,如不能及時撲滅,將給井下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特別嚴重的危害,巷道內出現CO等許多有害氣體,氧氣濃度降低,不僅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也對井下人員的安全撤退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極易造成大量人員的CO中毒,同時,火災也能破壞通風係統,引發瓦斯爆炸,從而使更多的人員受到傷害。
具體處理計劃,最先發現火災的人員,應盡量弄清火災性質和地點,如係外因火災,應立即用滅火器、水、沙子等直接撲滅,如係電氣設備著火,應先設法斷電,然後再滅火,滅火時嚴禁用水滅火,在滅火的同時,還應迅速報告礦調度或有關領導。礦調度人員接到火災報告後,應立即通知救護隊,同時設法通知采區全體人員在整個回風係統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並切斷采區回風係統的全部電源。及時進行人員自救互救,如火災凶猛,無法撲滅時,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選擇避災路線撤退和避災自救,位於火源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位於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中毒危險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繞到新鮮風流中或在煙氣沒有到達之前,順著風流盡快從回風出口撤到安全地點,如果距火源較近而且越過火源沒有危險時,也可迅速穿過火區撤到火源的進風側,如無法安全撤退,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用木板、風筒等選擇合適的獨頭巷道快速構築成臨時避難硐室等候營救。
在撤退時,如巷道內有煙霧,要盡量低頭前進,看不見時要摸著水管、底板,並及時戴好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麵部包括口、鼻、眼等,要思想沉著,頭腦冷靜,呼吸平衡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