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哨所”裏的“三板斧”
創新“哨所”裏的“三板斧”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礦煤業機廠電工班現有17人,其中女工5人,高級技師1人,技師1人,高級工6人,35歲以下青年占班組成員的70%,擔負著全礦大型設備的安裝、搶修和維護。在班長的陳紅光“三板斧”的創新帶領下,這個“哨所”裏的名字響亮在車間裏的每一個角落。
人員變動,質量不波動
“陳班,我剛調入班組,很多設備比較陌生,維修質量把不準?”剛入廠的青工張琦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技術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業務一定要主動問,勤思考,勤動手,就讓星級員工王聰聰帶你吧。”陳紅光給張琦找了一個好師付。
王聰聰先讓張琦從隔爆型鼠籠式三相異步電動機維修基本功練起。先是電機的接線方式,又傳授他電動機的維修“九大工藝”的技術要領,讓他在拆卸的過程中增長技能。
“陳班長,上風罩的端蓋螺絲斷在裏麵了,少一個螺絲沒事吧,第一次獨立工作的張琦詢問陳紅光道。
“甭說螺絲斷了,就是鬆了,也不行!”陳紅光一口堅定。
“電動機在井下運行的時候,如果風葉碰到鬆動的風罩,後果會是怎樣,你想過沒有?”陳紅光反問小張。
“那怎麼處理呀?”小張有點蒙了。
“技術活不僅要靠手,還要用腦子啊!”陳紅光一邊說一邊取來手電鑽,在螺絲斷口處打孔,並用絲錐進行套絲,很快把斷了的螺絲取了出來,讓一旁的小張看了,佩服不已。
隨即,陳紅光又讓小張跟技師孫超英學習礦用隔爆型排沙泵“五步維修工藝法”。三個月後,又讓小張跟“技術能手”田如朋學習礦用隔爆本質安全型饋電開關的“八大故障診斷法”。短短一年的時間,小張成了電工班一名骨幹。
隱患新出現,安全不放手
“陳班長,你過去看看,你們修的起動器,下井後電機一啟動,開關就掉閘,根本沒法使用?”井下維修工小李氣呼呼來質問。
“先不要著急,弄清楚再說。”陳紅光和氣的笑道。
“我們昨天剛領的設備,就……”小李支唔著。
“孟軍,你過來拿出你的維修原始記錄查一查,這台起動器你維修的時候,你都處理了哪些故障?”陳紅光向正在維修起動器的孟軍說道。
“昨天,試運行時,一切正常,沒有出現一點問題啊!”孟軍胸有成竹地說。
“可是在井下電機一起動,開關就掉閘。”小李急忙道。
“那你們所使用的電機功率是多少?”陳紅光問道。
“125KW電動機。”小李說道。
“故障點找到了,你們沒有調整好額定電流。”陳紅光一語擊中要害。
“怪不得呢!”小李不好意思的紅著臉說道。
“沒什麼,這是顯性隱患,以後注意一下就行,有問題就來問我們,耽誤生產可不是小事情啊!”陳紅光提醒著安全“紅線”。
需求有變化,癡心不動搖
隨著礦井的不斷延伸,生產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大,電工班擔負著全礦回撤電氣設備的維修工作,工作量日益劇增。但電工班這個創新“哨所”的癡心依舊不變,一直奔跑在超前定位上。
2010年5月,礦井巷道急需生產直徑21.6鋼絞線,當時的2007款鋼絞線自動切割機不具備切割直徑21.6鋼絞線的能力。麵對各方巨大壓力,電工班毅然接下了改造鋼絞線自動切割機的重擔 ,通過仔細的研究和多次的試驗,改造出新型鋼絞線自動切割機不僅能全自動切割,又實現了自動卸料功能,生產能力提高一倍多,由原來的一天生產200條提高到一天生產400多條,極大滿足了生產的需求。
2010年8月,針對批量切割工件的原始作業法,精度達不到使用單位的要求。創新“哨所”沒有歇腳停步,積極配合技術人員,根據圖紙,將車間裏原有的一台等離子切割機用PLC控製改造成一台智能半自動等離子切割機,隻要將程序輸入,無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動切割出需要的圖形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切割效率。此項目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2010年12月,針對50/12.5t門式起重機,用於供電的碳刷磨損量大,頻繁更換,帶給工作中諸多不便,電工班在請示領導後,用1個月時間,將原來的三爪式碳刷滑線供電方式改造成電纜滑車式供電,再也不用跑上跑下的更滑碳刷,也為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1年3月,麵對高壓電纜故障點難以查找的問題,經過多方調查研究,對電纜實際情況的研究,電工班和技術人員合力設計出一套電纜故障多元交叉綜合測試手段,采用“聲測法”快速高精度定位電纜的故障點檢測方法,實現了對具有屏蔽層307S及MYJVV22型電纜200mm以內故障點快速高精度定位,同時判斷出電纜故障類型。通過這套檢測程序,很容易找到電纜的故障點,解決了多年來一大難題……
“無論生產如何變化,我們癡心不變,一直與現場所需平行奔跑。”陳紅光道出了“三板斧”的創新秘訣。
審稿:王德軍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黨群部部長)
作者:張繼濤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