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礦四項措施打好經營管理“金算盤”
六家礦四項措施打好經營管理“金算盤”
六家礦本著勤儉持家、內涵增效的原則,不斷深化全麵預算管理,積極引導幹部職工總結管理經驗,從嚴控成本、緊縮支出和修舊利廢中“淘”金,用心打好手中的 “金算盤”,2011年,四措並舉強管理,嚴細實施重獎罰,確保了成本投入量小化,效益增收最大化。
一是該礦通過廣泛征集合理化建議,修改完善了礦內《成本核算辦法與管理製度》,明確了礦管大修以及限額控製、日常礦管費用的運行程序,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材料成本統計核算方法,施行了統計核算與財務核算相結合的方法,實現了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的相互監督、無縫連接,強化了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管理思想與係統運行的統一。
二是在經營過程中,該礦加強了材料費的細化核算與管理,實現了材料費定額-限額-核算-考核一體化規範管理,靈活開展了材料收支,做到了日清日結。同時加強了現場材料領用管理,做到了賬、卡、物相符,減少了損失浪費的發生,各區隊普遍實現了材料節約。
三是加強礦內經營承包指標落實與考核,各區隊在落實承包指標時,做到了將指標細化分解到各班組、各作業單元和個人,同時製定嚴格的獎罰製度,並將指標完成情況同區隊年度工作考核相掛鉤。基層區隊通過利用班前宣傳、班中管理、班後驗收等措施,使幹部員工的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四是該礦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有針對性的加強了修舊利廢的監督管理工作。實際工作中,基層各單位根據自身實際工作情況,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節能降耗、修舊利廢。該礦各區隊針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丟失、浪費、損壞等現象,著力抓好跟蹤管理和監督物資的使用去向,對材料丟失浪費及時進行通報,對運輸皮帶、鋼軌、電纜、道木等材料進行100%回收,各種易丟失的道釘、木楔子、托板等材料的回收比例也大幅度增長。隨著員工節約意識的提高,大到工字鋼、錨索,小到掛鉤、螺絲、墊片,員工們都要進行及時回收利用。各區隊還積極製定獎勵措施,對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經濟獎勵,充分調動了員工修舊利廢的積極性。2011年,該礦全年修舊金額達到200多萬元,實現了節約挖潛。(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