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華煤礦回風斜井開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昌華煤礦回風斜井開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昌華煤礦回風斜井筒淨直徑¢5m,井筒深度116.088m,井口設計標高+1698.865m(頂板),實際標高+1697.369m,(底板)現由於回風斜井的施工方位與5#煤煤層頂板走向相近,地質條件複雜因此,根據施工要求,采用明槽開挖施工。為保證下步施工安全,為此特編製此安全措施。
二、施工定位
根據礦方提供定位的F1、F2點和《煤礦測量01manbetx
》,在F2點架設全站儀,後視F1點,然後,前視原回風井镟頂A1(即導線點),然後在A1點架設全站儀,後視F2點,由F2-AI的方位角推算出回風斜井的方位角,及距離標定出回風斜井井口位置A2(即井口變坡點)然後,在A2架設全站儀,後視A1撥出水平角137°39′57″前後分別標定出B1,B2點,用A2、B1、B2點指導掘進施工。見附圖。
三、施工方法
表土段
施工段長45m,采用雙層鋼筋砼支護形式,並根據土質及時進行錨網臨時支護,若有滲水現象應噴漿封閉。
(一)明槽開挖
回風斜井井筒采用明槽開挖,明槽根據土質放邊坡采用1:0.57。施工采用機械配合人工開挖,開挖時應在開挖區域周圍挖排水溝,並避開雨天施工。施工過程中可根據表土層的穩定情況調整開挖深度。明槽開挖過程中,應分層分段進行,分層高度1.5~2m,分段長度10~15m。
(二)為確保地麵表土開挖工程的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
⑴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⑵場地的定位控製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並辦完預檢手續。
⑶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誌,並要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超挖。
⑷開挖順序從上而下,由中心向兩邊,逐層順坡縱向開挖,開挖過程中隨時進行刷坡處理,使邊坡一次成型。開挖采用挖掘機直接開挖、鏟車運輸。
⑸開挖采用端頭挖土法:挖土機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鏟車配置在挖土機的兩側裝運土。
⑹開挖土石方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準確地挖至設計標高時,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後,由人工挖出。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並用手推車把土方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挖走。
⑺修幫和清底: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用小線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尺寸。以此修整槽邊,最後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後進行質量檢查驗收。
(三)成品保護
⑴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並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麵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應定期複測和檢查是否正確。
⑵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已有建築物或構築物、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並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
⑶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並應及時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
圖:明槽開挖平剖麵圖
(四)牆基施工
若巷道基礎位於回填的虛土中,應由下往上用三合土加以夯實並施工料石(片石砂漿)基礎,
(五)立模打灰
壁厚400mm,由下往上按照設計要求立模澆注砼。砼澆注段長根據實際情況控製在4.5~7.5m,分段立模澆注砼。支護時,先把镟骨立好,镟骨外側綁紮雙層鋼筋(間排距300×300mm)。砼設計強度C25,由實驗室現場取樣試配,確定配合比。
(六)回填
明槽段支護完畢後,將巷道支護以外邊槽回填至自然地坪標高,采用人工或機械夯實,防止地麵積水下滲進入巷道。回填過程中應注意:
1、待井筒鋼筋砼井壁澆注28天後,采用粘性土或拌合土水平分層填築,逐層碾壓。回填土中所含石塊的最大直徑不得超過100mm,粘土鋪設厚度一般控製在300~400mm,壓實遍數為4~6遍。
2、施工時,將調節到最優含水量的回填土,按規定的虛鋪厚度鋪設,隨後碾壓,碾壓應按順序進行,避免漏壓,在機械漏壓的地方應人工夯填。
3、在設計的場地地坪標高以下2m深度範圍內,必須采用純粘土或拌合土回填壓實,不得采用石塊等填料。回填後的地表標高應稍高於設計的廣場地坪。
(七)鋪底、水溝、台階
表土段巷道鋪底及基礎厚度400mm,水溝在下山方向巷道左側,水溝淨尺寸:寬×高=300×250mm。台階設計在巷道的左側垂直與水溝幫,台階尺寸:長×寬×高=320×500×150mm。(見施工斷麵圖)鋪底、水溝、台階在耙鬥機後施工。
四、明槽段開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參加施工的管理人員、挖掘機司機、汽車司機、操作人員必須對本施工方案熟知、理解,並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操作。
項目部相關負責人必須提前與建設單位聯係所施工範圍內的地下管道、線纜等情況。在土方開挖前,向參加土方施工的所有人員進行交底,並在挖掘過程中對影響施工帶電的線纜必須停電後操作。
(1)土方剝離施工措施:
1.挖掘土方過程中,挖掘機、汽車司機必須掌握所使用的機械的性能;不得超負荷駕駛運行。控製好所操作機械防止傾斜、翻滑。
2.跟隨機械清理和修整基槽的人員,不得在機械運行過程中進行;並遠離機械活動涉及的範圍以內,除司機外不得靠近運行中的機械,防止挖鬥粘土塊、硬物在旋轉時甩掉傷人。
3.在有或遇有地下管道、線纜等設施的部位必須注意謹慎操作;防止挖破和損壞地下設施及發生安全02manbetx.com
;並及時與建設單位聯係處理。
4.土方運輸過程中,車輛的載土高度應控製不能在運輸過程中掉落。
5.基坑監測:設專人進行基坑的連續監測,從基坑邊緣外1—2倍開挖深度範圍內的邊坡、地麵等處的情況,出現滑動、裂縫趨勢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項目部主要負責人或技術、安全負責人,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出現滑坡、坍塌02manbetx.com
。按基坑監測規定做好開挖監測方案,要求監測有計劃、定人員、有記錄、有03manbetx
結果、有處理措施。發現有滑坡坍塌跡象時,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土方回填施工措施:
1.夯實機械的電源引線的布設,必須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範》的標準要求;操作開關必須使用定向開關,進線口應有護線膠圈;操作手並必須加裝絕緣材料護套,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負荷線應采用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其長度不大於50m。
2.蛙式夯機的操作必須有兩個人操作,一人專門負責調整電纜,防止電纜張拉過緊、纏繞、扭結和被打夯機跨越;不得夯擊硬地麵和牆體。
3.多台蛙式夯機同時作業時,左右間距不小於5m,前後間距不小於10m,並應防止電纜間的交叉、纏繞。
4.在轉移夯機時,必須先拉閘切斷電源;露天作業時,應有防雨設施。
(3)施工現場夜間施工照明:
1.夜間施工照明為220V額定電壓的電器;照明線路按規定架設,若采用埋地電纜,必須按規定埋深做穿管保護;
2.供電係統采用TN(接地保護)係統,單項回路的開關向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燈具的安裝高度必須在距地麵3m以上,固定必須牢固、穩定;使用碘鎢燈具照明時,燈的連接導線固定在接線柱上,不得靠近燈具表麵;以防溫度過高引起02manbetx.com
。燈管應保持水平,易燃物品應遠離(至少500mm以上)。移動燈具人員應戴絕緣手套操作。
(4)施工基槽上邊緣的臨邊安全防護:
1.為了防止施工現場臨邊位置的安全,本工程在基槽上邊緣向外1.0米的位置設置防護安全欄杆,斜井井口處設車輛通過活動欄杆,活動欄杆的長度與此處坡道同寬。
2.防護欄杆所使用材料要求,欄杆采用Ф48×(2.75--3.5)mm的鋼管及配套瑪鋼扣件或電焊固定進行搭設;搭設防護欄杆的鋼管均要用紅、白油漆進行塗刷,塗刷時以300mm長為一段,紅白相互間隔塗刷;
3.上部橫杆搭設自地麵起高度為1.2m,中間橫杆高度距地麵0.6m;豎向立柱間距2.0m,立柱固定采用鋼管打入地麵以下0.6m深;並處理嚴密立柱與地麵硬化層間的縫隙。防止滲水造成02manbetx.com
隱患。
4.活動欄杆側麵搭設呈三角形形狀,底寬1.0m,高1.2m;車輛通行時移開,否則留1.5m寬的通道或關閉。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⑴基底超挖:開挖基槽(坑)、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
⑵基底未保護:基槽(坑)開挖後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果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
⑶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開挖土方,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⑷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須了解土質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身下沉。
五、挖掘機使用安全措施
1、挖掘機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持證上崗,熟悉機器性能,操作熟練,動作協調,其他人員不得操作挖掘機。
2、挖掘機司機要帶好安全帽,挖掘機防護頂棚不得隨意拆掉,防止頂板墜物傷人。
3、由於井下地方較為狹窄,挖掘機要慢慢移動,避免碰傷周圍人員或碰撞巷道兩幫損壞挖掘機。
4、挖機工作時,施工人員嚴禁在挖機操作臂移動範圍內幹其他工作。
5、挖掘機司機挖掘時要注意挖掘斷麵尺寸,避免過量挖掘造成掘進尺寸超出標準範圍,或造成圍岩(土)鬆動片幫。
6、挖機工作時,工作麵必須有足夠的照明,燈具損壞後必須立即更換。
7、挖掘機司機每班配兩個,應輪流開車,避免疲勞作業。
8、未盡事項以《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嚴格執行。
溫州礦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駐昌華煤礦項目部
2011年8月8日
溫州礦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
汾西礦業集團昌華煤礦
回風斜井開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編號: 掘號
施工單位:溫州礦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駐昌華煤礦項目部
編 製 人:楊純新
施工負責人:周青旺
編製日期:2011 年 08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