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川煤水泥公司探索“四化”管理模式見成效
筠連川煤水泥公司探索“四化”管理模式見成效
本著“新企業、新機製”,與市場全麵接軌的原則,去年1月投產進行了3個月調試就正常運行的筠連川煤水泥公司,大膽探索具有筠連水泥特色的管理機製,大膽嚐試集“扁平化”、“模塊化”、“集散化”、“快速化”為一體的“四化”管理模式,收到明顯效果。僅有270多人的企業,去年取得了提前9天超額完成170萬噸水泥生產任務的優異成績,實現了產銷售平衡。
一是機構設置扁平化,減少管理層級。組織模式變傳統的“金字塔”式為“扁平化”式管理,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部門和機構,不設車間編製,由部門直接管理到班組,減少了決策層和操作層之間的中間管理層級。目前公司隻成立了11個部門。
二是生產組織“模塊化”,增強工作靈活性。象“模塊”一樣設計生產組織,實行部門分段管理、各負其責。部門再進一步切塊分段,細化、細分生產組織細胞,設立若幹班組,且班組成員實行部份固定,部份不固定,正常生產時相對獨立,生產不正常時,又可拚湊、組合,相互支援,形成了一專多能,一崗多責的運行機製。
三是調度管理“集散化”,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分散監控與集中綜合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了以中控員為核心的“集散化”調度管理運行機製。公司不設調度管理部門,將全公司生產調度協調工作由以中控室人員為中心的網絡群體來完成。公司將製造部立磨、煤磨、窯和成品部水泥磨係統的監控集中到中控室,由4名中控人員監控各自係統工藝參數和設備運行狀況,並負責8小時內的調度協調工作,一改傳統式逐級彙報處理問題的慣例,賦予中控人員直接協調調度的權力。這種集分散監控和集中綜合管理於一體的“集散化”調度運行機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處理問題的時間周期,又增強了組織運行的靈活性。
四是信息傳遞“快速化”,確保組織高效運轉。企業內部信息的暢通是保證一個組織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之一,為此公司把信息傳遞“快速化”作為“四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移動公司辦理集團網,將所有員工手機號碼加入集團網,每個號碼對應一個易記易撥的5位數短號,形成一個覆蓋全公司的信息傳遞網,每月為每個員工發放50元電話費,並把公司領導、部門負責人,包括其他員工的集團手機短號向全體員工公布,極大地方便了內部信息傳遞;同時充分發揮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優勢,利用飛信等軟件,構建了公司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外部特定群體的信息傳遞係統。麵向公司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傳遞管理信息,發布工作指令,通報生產完成情況和其他信息,把公司領導意圖及時向相關人員傳遞;比如每日產銷報表,生產部統計完成後,複製到飛信裏,直接發送到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手機上,省去了送報表的時間,即使領導或部門負責人在外地出差,也能準時收到當日產銷和庫存情況,與此同時,麵向全體員工發布各類信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公司需要全體員工知道的信息準確傳遞到位,比如人員招聘、獎懲決定、公司規定要求、員工節日慰問等,提高了信息傳遞速度和覆蓋麵。
筠連川煤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李涯
二〇一二年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