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川主蓮花煤礦災害處理與應急救援技術

作者:1345 2012-02-05 21:25 來源:本站原創

川主蓮花煤礦災害處理與應急救援技術

第一節煤礦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處理預案

一、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概述

1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的基本原則

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及時控製危險源,並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3)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後果。

(4)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二、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概念

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是指政府和企業為減少事故後果而預先製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有時也稱為應急處理計劃

三、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內容

1.應急組織及職責

2.事故的發現與報告製度

3.通訊聯絡係統

4.救災器材與設備

5安全通道與安全出口

6.自救與互救

四、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編製

1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內容

(1)參加處理事故的指揮部的人員組成、分工和其他有關人員的名單、通知方法和順序。

(2)可能發生各種事故地點的自然條件、生產條件以及預計事故的性質、原因和預兆。

(3)在出現各種事故時,保證人員安全撤退所必須采取的措施

(4)處理各種事故時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為實現上述措施所需要的工程、設備、材料等的數量、使用地點和使用方法。

(5)有關附錄資料,如通風、配電、壓氣、供水、灌漿等係統圖,以及標有積水、火區塌陷、鑽孔、小井和消防材料庫位置的平麵圖、消防材料清單等。

2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編製原則

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處理預案中,人員的分工要明確具體,通知召集人員的方法要迅速及時。其中,安全撤退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措施是預案中的兩項主要內容,尤應詳盡確切、細致周密。

(1)安全撤退人員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①通知和引導人員撤退。

②控製風流。

③為災區創造自救的條件。

(2)編製各類災害事故處理措施的原則:

①處理火災事故,應首先確定控製火勢的方法和步驟,明確所采用的滅火方法以及防火牆(密閉)的位置、材料和修建順序等。

②處理爆炸事故,關鍵是如何迅速恢複災區通風和防止爆炸引起火災。如有可能引起火災,則必須把防止瓦斯再次爆炸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此時對采區減弱風流控製火勢的措施要特別慎重。

③處理其他事故,如處理冒頂、透水、潰砂(漿)、瓦斯突出及運輸、提升、機電等事故,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規定。

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的編製,應在煤礦安全管理部門的領導下,由主管生產的負責人組織通風、采掘、機電、安全檢查和救護隊等單位的有關人員,采取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的形式進行。

為使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處理預案盡量與事故發生、發展過程相吻合,需要通過調查研究,從曆史經驗和現實狀況中總結出規律,並運用到編製預案的具體工作中去。

第二節重大災害事故處理原則

一、概述

煤礦中常見的重大災害事故有五類:①瓦斯、煤塵爆炸;②礦井明火火災;②煤與瓦斯突出;④礦井突然湧水;⑤衝擊地壓和大麵積冒頂。

各個礦井,甚至在同一礦井的不同時期,由於自然條件、生產環境和管理效能不盡相同,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但總體而言,所有重大災害事故都有其共同的特征:

(1)突發性

重大災害事故往往是在瞬間發生的,人們在思想上是毫無準備,出現措手不及,使指揮者難以冷靜、理智地考慮問題,難以確定行之有效的救災措施。

(2)災難與破壞性

重大災害事故發生往往使多人受到傷亡,並使更大範圍的人員受困;生產係統,生產設施,井巷工程遭到嚴重破壞。

(3)繼發性

在較短的時間內重複發生同類事故或引發其他事故。例如火災發生可引發有爆炸性氣體爆炸;冒頂發生可能引發透水事故或者繼發擴大冒頂範圍及空間。

二、重大災害事故處理的程序和原則

()事故處理的程序

事故處理的程序,按法規要求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四步法:

應急處理;搶救處理;調查處理;結案處理。

()事故搶救處理的原則

1.事故搶救處理的領導與指揮

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煤礦發生事故後,礦務局(公司)局長(經理)、礦長和技術負責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搶救,礦長負責救災指揮,並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

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後,必須立即成立搶救指揮部並設立地麵基地。

礦長和指揮部成員在組織救災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遇有高溫、塌冒、爆炸、水淹危險的災區,指揮員隻能在救人的情況下,才有權決定救護小隊進入,但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救護小隊在災區的安全。

(2)搶救遇險人員是礦山救護隊的首要任務,要創造條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線,先將受傷、窒息的人員運送到新鮮空氣地點進行急救。

(3)為了製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處理事故方案,必須進行偵察,準確探明事故類別、原因、範圍、遇險遇難人員數量和所在地,以及通風、瓦斯、有毒有害氣體等情況。

(4)在緊急救人情況下,應把偵察小隊派往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

(5)撲滅井下火災時,搶救指揮部應根據火源位置、火災波及範圍,工作人員分布及瓦斯誦出的情況,迅速而慎重地決定通風方式。

(6)在處理重大事故時.為及時供應救災裝備和器材,必須設立地麵救護基地。

(7)為保證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設立井下基地。井下基地應設置在盡量靠近火區、通風良好、運輸方便、不易受爆炸波直接衝擊的安全地點。

(8)在處理事故時,為保證指揮靈活,行動協調,必須設立通訊聯絡係統。

(9)在偵察前,要做好人力和物力的準備、選拔熟悉情況、有經驗的人擔任偵察工作。偵察小隊不得少於6人。

2.救災指揮步驟

處理重大災害事故,必須有一套正確的指揮步驟,使搶救指揮部適時有機運轉,保證總指揮能有條不紊、沉著、冷靜指揮,集中精力於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在救災過程中,不能形成無人領導或多頭領導、亂指揮,出現指揮上的失誤,導致災情擴大。

3、救災指揮部在救災過程中的協調作用

(1)要認真處理好上級領導機關到礦協助救災時的領導指示。

(2)要處理好指揮部內部主要成員之間的關係。

(3)對井下直接從事搶險救災的人員、特別是礦山救護隊,要以愛護關心又要使之奔赴災區建功立業的態度,幫助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4)充分發揮總工程師及專業骨幹人員在搶險救災中的參謀作用。

()井下救護基地

井下救護基地是井下搶險救災的前線指揮所,是救災人員與物資的集中地、救護隊員進入災區的出發點、也是遇險人員的臨時救護站。因此正確地選擇基地常常關係著救災工作的成敗。井下救護基地的選擇應由礦井救災總指揮根據災區位置、災變範圍、類別以及通風、運輸條件等於以確定,但須滿足以下要求:

(1)設在不受災變威脅,或不因災變進一步擴大而波及的地區,但距災區又要盡可能的近,以便於救護隊員進出災區,執行任務。

(2)在撲滅火災、處理瓦斯、煤塵燃燒、爆炸事故及突出事故時,基地應選在風流穩定購新風地區。對冒頂、水災等其他災變,選在貫穿風流地區即可。

(3)要有一定的空間與麵積,以保證救災活動和救災器材的儲備。

(4)方便運輸,保證通風與照明。

()安全崗哨

在處理事放過程中,應根據作戰計劃,在有害氣體積聚的巷道與新鮮風流交叉的新鮮風流中設立交全崗哨。站崗隊員的派遣和撤消由井下基地指揮決定。同一崗位至少由兩名救護隊員組成。站崗隊員除有最低限度的個人防護裝備外,還應配有各種氣體檢查儀器。

()地麵救護基地

在處理重大事故時,為及時供應救災裝備和器材,必須設立地麵救護基地。地麵救護基地至少保持三晝夜的O2Ca(OH)2和其他消耗物資。救護裝備和器材的存貯數量,根據事故的性質、影響範圍及參戰救護隊的數量確定。為保證地麵救護基地正常有效地工作,由礦山救護隊指揮員指定地麵基地負責人。

第三節重大事故搶險與救災技術

一、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處理

()瓦斯爆炸事故的處理要點

獲悉井下發生爆炸後,礦長(或礦級領導)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災情,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作出決定,下達救災命令。

1.必須了解(詢問)的內容

(1)爆炸地點及其事故波及範圍。

(2)人員分布及其傷亡情況。

(3)通風情況(風量大小及方向、風門等通風構築物的損壞情況……)

(4)災區瓦斯情況(瓦斯濃度、煙霧大小、CO濃度及其流向)

(5)是否發生了火災?

(6)主要通風機工作情況(是否正常運轉、防爆門是否被吹開?風機房水柱計讀數是否有變化?……)

2.必須03manbetx 判斷的內容

(1)通風係統破壞程度。

可據災區通風情況和風機房水柱計讀值hs變化情況作出判斷。

hs比正常通風時數值增大,說明災區內巷道冒頂垮落,通風係統被堵塞。

hs比正常通風時數值減少,說明災區風流短路。其產生原因可能是:①風門被摧毀;②人員撤退時未關閉風門;②回風井口防爆門()被衝擊波衝開;④反風進風閘門被衝擊波衝擊落下堵塞了風道,風流從反風進風口進入風峒,然後由風機排出。也可能是爆炸後引起明火火災,高溫煙氣在上行風流中產生火風壓,使主要通風機風壓降低。

(2)是否會產生連續爆炸?

若爆炸後產生冒頂,風道被堵塞,風量減少,繼續有瓦斯湧出,並存在高溫熱源,則可能產生連續爆炸。

(3)能否誘發火災?

(4)可能的影響範圍。

3.必須作出決定並下達的命令

(1)切斷災區電源。

(2)撤出災區和可能影響區的人員。

(3)向礦務局彙報並召請救護隊。

(4)成立搶救指揮部,製定救災方案。

(5)保證主要通風機和空氣壓縮機正常運轉。

(6)保證升降人員的井筒正常提升。

(7)清點井下人員、控製人井人員。

(8)礦山救護隊到礦後,按照救災方案布署救護隊搶救遇險人員恢複通風係統、防止再次爆炸。

(9)命令有關單位準備救災物資,醫院準備搶救傷員。

4.處理事故的具體措施

處理瓦斯爆炸事故是一項十分艱巨而複雜的工作。要做到安全、迅速地完成搶救遇險人員的工作,除了明確救護隊員的任務、發揮每個指戰員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外,還要有—套比較完整的方法和措施。

(1)選擇最短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偵察、搶救。

(2)迅速恢複災區通風。

(3)反風。

(4)清除災區巷道的堵塞物。

(5)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

(6)發生連續爆炸時,為了搶救遇險人員或封閉災區,救護隊在緊急情況下,也可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行。

(7)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擔負搶救遇險人員和災區的偵察任務。

(8)第二個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應配合第一小隊完成搶救人員和偵察災區的任務,或是根據指揮部的命令擔負待機任務。待機地點應選在距災區最近、省新鮮空氣的地點,待機任務主要是做好緊急救人的準備工作。

(9)恢複通風設施時,首先恢複主要的最容易恢複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複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複獨頭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排放瓦斯的要求進行。

()煤塵爆炸

煤塵爆炸事故的處理方法與處理瓦斯爆炸事故基本相同。隻是要注意:災害發生時首先切斷災區(甚至災區周圍的區域)的電源。而且停電操作應在災區以外的地點進行,以免引起再次爆炸;對災區進行偵察過程中,發現火源立即撲滅,防止二次爆炸。若火勢較大.暫時不能滅火時,應立即局部封閉,再研究滅火方案,防止再次引爆瓦斯或煤塵;救災過程中要注意尋找煤塵爆炸的痕跡和判斷起爆源;煤塵連續爆炸的可能性很大,思想上和物資上應有準備,以免措手不及,避免出現難以控製的局麵。

二、礦井明火火災事故的處理

()處理火災時的通風方法及其選擇

處理火災時常用的通風方法有:正常通風,增減風量,反風運轉等。無論采用何種通風方法,都必須滿足下列基本要求:

(1)保證災區和受威脅區人員的安全撤退。

(2)防止火災擴大,創造接近火源直接滅火的條件。

(3)避免火災氣體達到爆炸濃度,避免瓦斯通過火區,避免瓦斯、煤塵爆炸。

(4)防止出現再生火源和火煙逆退。

(5)防止產生火風壓造成風流逆轉。

撲滅井下火災時,搶救指揮部應根據火源位置,火災波及範圍、遇險或受威脅人員分布迅速而慎重地決定通風方法。

當火災發生在礦井總回風巷,或者發生在比較複雜的通風網路中,改變通風方法可能造成風流紊亂,增加人員撤退的困難,可能出現瓦斯積聚等後果時,應采用正常通風、穩定風流。

當火災具體位置範圍、火勢受威脅地區等情況沒有完全了解清楚時、應保持正常通風。

當采掘工作麵發生火災,且實施直接滅火時,要采取正常通風,以維持工作麵通風係統的穩定性,確保瓦斯的正常排放。

為使滅火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和火災氣體得以順利排除,為滅火人員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維持正常通風的方法采用較多。

當采用正常通風方法會使火勢擴大,而隔斷風流又會使火區瓦斯濃度上升時.應采取減少風量的辦法,這樣既有利於控製火勢,又不使瓦斯濃度很快達到爆炸界限。在使用此法進行救災時,災區範圍內要停產撤人,並嚴密監視瓦斯情況。

在下列情況下需要增加災區風量:在處理火災過程中,如發現火區內及其回風側瓦斯濃度升高,則應增風,使瓦斯濃度降至1%以下;若火區出現火風壓,呈現風流可能發生逆轉現象時,應立即增加火區風量,避免風流逆轉;在處理火災過程中,發生瓦斯爆炸後,災區內遇險人員未撤退時,也應增加災區風量,及時吹散爆炸產物、火災氣體及煙霧,以利人員撤退。

反風分全礦性反風和局部反風。由於礦井通風網路的複雜性、火源出現的偶然性、火勢發展的不均衡性,采用什麼方式反風,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一般而言,礦井進風井口、井筒、井底車場及其內的硐室、中央石門發生火災時.一定要采取全礦性反風措施,以免全礦或一翼直接受到煙浸而造成重大惡性事故。采區內部發生火災,若有條件利用風門的啟閉實現局部反風,則應進行局部反風。

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的方法決不能輕易采用,有把握時才用,否則會擴大事故。

明火火災剛發生時,井下風流和煙氣是沿發火前的原有方向流動的。火勢發展後;凡是煙氣所流經的巷道內,氣溫升高,空氣成分也發生變化,產生一種火風壓。高溫氣體流經的巷道始末兩端標高差越大,產生的火風壓值越大。火勢越大、溫度越高,產生的火風壓也越大。火風壓能改變網路中原有的風壓分布,引起風路中風量的增減,甚至造成風流逆轉,使正常的通風係統遭受破壞,擴大事故範圍,在瓦斯礦井中還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火風壓控製措施有:

1.積極滅火,控製火勢

2.正確調度風流,避免事故擴大

3.減少排煙風路風阻,加大排煙能力

()高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如何防止瓦斯爆炸

高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對災區進行合理的通風,對防止瓦斯爆炸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火災處理過程中,必須掌握瓦斯的變化,合理調度風流,其原則是有助於控製火勢,又能衝淡瓦斯,及時排走瓦斯。

不能隨意減少或中斷災區的供風,必要時(瓦斯濃度上升)還應加大火區供風量。加強巷道維護,防止冒頂堵塞巷道切斷風流,以避免瓦斯積聚而產生爆炸。

三、礦井突水事故的處理

四、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處理

突出事故發生後,指揮人員應果斷地作出的決策:

(1)切斷災區和受影響區的電源,但必須在遠距離斷電,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

(2)撤出災區和受威脅區的人員。

(3)派人到進、回風井口及其 50 m 範圍內檢查瓦斯、設置警戒,熄滅警戒區內的源,嚴禁一切機動車輛進入警戒區。

(4)派遣救護隊佩戴呼吸器、攜帶滅火器等器材下井偵察情況,搶救遇險人員、恢複通風係統等。

(5)要求災區內不準隨意啟閉電器開關,不要扭動礦燈開關和燈盞,嚴密監視原有的火區,查清突出後是否出現新火源,防止引爆瓦斯。

(6)發生突出事故後不得停風和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並製定恢複通風的措施,盡快恢複災區通風,並將高濃度瓦斯繞過火區和人員集中區,直接引入總回風道。

(7)組織力量搶救遇險人員。安排救護隊員在災區內救人,非救護隊員(佩有隔離式自救器)在新鮮風流中配合救災。

(8)製定並實施預防再次突出的措施。必要時撤出救災人員。

(9)當突出後破壞範圍很大、巷道恢複困難時,應在搶救遇險人員後,對災區封閉。

(10)若突出後造成火災或爆炸,則按處理火災或爆炸事故進行救災。

第四節礦山救護

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理礦井突發事故,保護職工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資源和財產損失,必須做好救護工作。同時,還要教育職工,在發生事故是積極進行自救和互救。

一、礦山救護隊

礦山救護隊是煤礦事故發生後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應急組織,是處理礦井火災、瓦斯、煤塵、水、頂板等災害的專業性隊伍,嚴格實行軍事化管理

礦山救護隊必須認真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加強戰備,嚴格訓練,主動預防,積極搶救”的原則,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1.礦山救護隊的任務

(1)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做到預防為主,消除隱患,並督促和協同礦上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2)礦井出現事故後,迅速搶救遇難人員,並負責事故的處理。

(3)參加處理有可能波及到井下的地麵火災。

(4)經常進行業務技術訓練,並且負責對輔助救護隊的訓練和技術指導。輔助救護隊平時參加生產,定期進行救護訓練,當井下出現災害時,則應配合專業救護隊參加救災工作。

2.礦山救護隊的組成

救護隊的成員,由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壯而且具有一定煤礦生產實踐經驗的各工種人員組成。礦山救護隊的編製一般是在每個礦區設立大隊,大隊下設若幹中隊,每個中隊由36個小隊,每個小隊有79名隊員。

3.礦山救護隊的行動準則

(1)礦山救護大隊負責整個礦區的救災工作。救護中隊是處理礦井各種災害事故的獨立作戰單位,它應以發生事故後在1520 min內就能到達現場為原則。救護隊駐在一個礦井,可負責相鄰幾個礦井。對大型事故,救護大隊可調動幾個救護中隊協同作戰,必要時可由上級調請兄弟礦區救護隊互相支援。

(2)為能及時迅速地完成救災任務,礦山救護隊應經常處於戒備狀態,值班隊所用的救護設備和礦燈應全部完好並放在專用汽車上,這樣在緊急情況下,能於1 min之內出動,以便於事故的及時處理。

(3)在救護中隊中,日常由各小隊輪流擔任值班隊、待機隊和休息隊。值班隊由一名隊員負責通訊電話,接到礦井召請救災電話時,應立即發出警報,並要詳細記錄發生事故的種類、地點和範圍等。值班負責人則應迅速集合值班隊員,在簡述情況後,立即乘車出發。當值班隊出動後,待機隊即轉為值班隊,而休息隊則轉為待機隊。

4.礦山救護隊在偵察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礦山救護隊指揮員應親自組織和參加偵察工作。在布置偵察任務時,必須向所有隊員說明所了解的各種情況,應做到偵察任務清楚,行進路線明確,小隊的行進方向、時間應標在圖紙上。

礦山救護隊在處理火災、爆炸、突出、水災和冒頂事故時的具體行動原則,在《煤礦救護01manbetx 》和《煤礦01manbetx 》中都做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煤礦主要負責人和礦山救護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以便安全、順利地消除事故。

5、礦山救護隊的常用技術裝備

氧氣呼吸器

自動蘇生器

氧氣充填泵

氧氣呼吸器校驗儀

礦山救護通訊設備

冰冷防熱服

尋人儀

二、井下避災與自救互救

(一)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的行動原則

1、及時報告災情

2、積極搶救

3、安全撤離

4、妥善避災

(二)災區避災的行動準則

1、選擇適宜的避災地點

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

3、加強安全防護

4、改善避災地點的生存條件

5、積極同救護人員取得聯係

6、積極配合救護人員的搶救工作

(三)在災區自救互救的行動準則

1、及時佩戴自救器

2、發現受傷人員積極進行搶救

3、妥善安置傷員,及時進行急救處理

4、運送和急救傷員方法要得當

5、避災待救時共度難關

(四)安全撤退的一般原則

當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時,位於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人員位於回風側時,可佩戴自救器或濕毛巾,盡量通過捷徑較快地繞到新鮮風流中去或順風流撤退。如路線較長,爆炸波與火焰可能襲來時,則應向下臥倒或俯伏於水溝中,以減輕灼傷。遇到無法撤退(通路冒頂阻塞或有害氣體含量大而又無自救器等)時,則應迅速進入預先築好的或臨時構築的避難硐室,等待營救。

(五)自救設施及設備

1、避難硐室

避難硐室是供井下人員遇到事故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設施。

遇到下列情況時,避難硐室可以發揮作用: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點;撤退路線無法通過;缺乏自救器而有害氣體含量又較高時。

避難硐室有兩種:

預先設置的采區避難硐室;

當事故出現後因地製宜地構築臨時性的避難硐室。

避難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進入臨時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誌,以便於救護隊發現;

避難時應保持安靜,避免不必要的體力消耗與空氣消耗,從而延長避難時間;

硐室內除留一盞燈照明外應將其餘礦燈關閉;

在硐室內可間斷地敲打鐵器、岩石等發出呼救信號。

2、壓風自救裝置

壓風自救裝置是一中安裝在井下永久性避難硐室中的固定市個體呼吸防護設備。分為氣瓶式和管道式。其中管道式壓風自救裝置利用礦井已裝備的壓風係統提供壓縮空氣。

3、自救器

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事故時,供人員佩戴免於中毒或窒息的個人呼吸保護裝備,輕便、體積小、便於攜帶。

《煤礦01manbetx 》規定:每一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

自救器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

1)過濾式自救器

利用裝有化學氧化劑的濾毒裝置,將有毒空氣氧化成無毒空氣,供佩戴者呼吸使用。

防護的有害氣體:CO

防護特點:人員呼吸所需的O2仍是外界空氣中的氧氣

使用環境條件:O2濃度不低於18%CO不得大於1.5%

除煤與瓦斯突出外,可以在井下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時使用。

國產過濾式自救器的有效時間有40min60min90min等多種。

2)隔離式自救器

防護的有害氣體:不限

防護特點:人員呼吸所需的O2由自救器本身供給,與外界空氣成分無關。

隔離式自救器防護氣體又有化學氧自救器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化學氧自救器利用化學生氧劑產生氧氣,即由人呼出氣體中的水氣、二氧化碳與自救器藥罐體內的生氧劑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國產化學氧自救器的安全使用時間有10min15min20min40min60min等多種。

壓縮氧自救器的氧氣由高壓氧氣瓶或貯氧器供給。

3)自救器的選擇原則

對於流動性大,可能會遇到各種災害威脅的人員(測風員、瓦斯檢查員)應選用隔離式自救器。就地點而言,在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或突出區域的采掘工作麵和瓦斯礦井的掘進工作麵,應選用隔離式自救器。其他情況下,一般可選用過濾式自救器。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