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2012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

作者:佚名 2012-03-21 21:45 來源:本站原創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1

  1.1 編製的目的 1

  1.2 編製的依據 1

  第二章 礦井概況 2

  2.1 礦井位置、自然地理和交通情況 2

  2.2井田位置 3

  2.3地質及水文 4

  2.4水係 5

  2.5氣象 5

  2.6地震 6

  2.7構造 6

  2.8煤層及煤質 6

  2.9水文地質 12

  2.10礦井湧水量及其預算 15

  2.11瓦斯及煤層 16

  2.12礦井開采情況 17

  2.13礦井通風係統 18

  2.14可能發生各類02manbetx.com 的自然條件、生產條件 18

  第三章 采掘布置及安全生產主要危害因素 20

  3.1 2012年采掘布置 20

  3.2安全生產主要危害因素 20

  第四章 礦井災害預防及02manbetx.com 處理計劃21

  4.1 礦井水災 21

  4.1.1 水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4.1.2 礦井水災預防 23

  4.1.3 礦井水災預兆及防範措施26

  4.1.4 礦井水災處理計劃31

  4.2 礦井火災 38

  4.2.1 火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38

  4.2.2 礦井火災預防 41

  4.2.3 礦井火災預兆及預防措施44

  4.2.4 礦井火災處理計劃49

  4.3 瓦斯災害 51

  4.3.1 瓦斯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51

  4.3.2 礦井瓦斯災害預防 53

  4.3.3 礦井瓦斯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55

  4.3.4 礦井瓦斯災害處理計劃59

  4.4 煤塵災害 60

  4.4.1 煤塵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61

  4.4.2 礦井煤塵災害預防 63

  4.4.3 礦井煤塵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64

  4.4.4 礦井煤塵災害處理計劃 67

  4.5 頂板災害 75

  4.5.1 頂板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75

  4.5.2 礦井頂板災害預防 77

  4.5.3 礦井頂板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 81

  4.5.4 礦井頂板災害處理計劃 85

  4.6 機電運輸02manbetx.com 91

  4.6.1 機電運輸02manbetx.com 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91

  4.6.2 礦井機電運輸事故預防及處理措施 94

  4.6.3 礦井機電運輸事故處理計劃 97

  附件: 101

  第一章 總則

  紅杏旺盛煤業2009年11月資源整合,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礦井開拓方式為地下開采,開采深度1000m~750m,開采為2#~11@,現開采煤層為10#,平均煤層厚度為2.5m~3.2m,目前井下布置一個采煤工作麵,一個準備工作麵,兩個掘進工作麵,巷道支護方式為鋼帶錨網。10號煤火焰長度為15mm,岩粉最低用量3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10號煤層吸氧量0.543/g,自燃傾向性等級Ⅱ,自燃傾向性為自燃。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並列式。2009年鑒定礦井瓦斯絕對湧出量2.94m3/min,瓦斯相對湧出量2.49m3/t,為低瓦斯礦井。

  1.1 編製的目的

  為了預防和控製礦井潛在的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做好預防及應急準備工作,確保礦井長治久安,特製定本計劃。

  1.2 編製的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炭法》、《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煤礦安全01manbetx 》等有關規定,製定本計劃。

  第二章 礦井概況

  2.1 礦井位置、自然地理和交通情況

  地理位置圖(1:210000)

  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位於靈石縣交口鄉西南1.5千米處,距靈石縣城30千米。沿交口鄉至夏門鎮柏油公路與108國相通。本礦北距陽泉曲火車站24千米,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較為便利。井田地處呂梁山與霍山之間的黃土基岩淺切割低山丘陵地區,井田地勢總體上西高東低,井田海拔852.5m—1155.2m。最大相對高差302.7m,屬大陸性氣象,地震烈度Ⅶ度。

  2.2井田位置

  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位於靈石縣城西北方向26km處,隸屬靈石縣交口鄉管轄。地理坐標:

  東經:111°32′16″—111°35′14″

  北緯:36°55′00″—36°56′54″

  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礦企業兼並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以晉煤重組辦發[2009]610號文批準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兼並重組整合山西靈石縣紅杏煤礦有限公司一礦、山西靈石縣紅杏煤礦有限公司、山西靈石縣君源煤業有限公司、靈石縣交口鄉金莊振興煤礦、靈石縣交口鄉曙光煤礦。兼並重組整合後井田麵積11.9105km2,批準開采2#-11#煤層,礦井生產能力90萬t/a(新增15萬t/a)。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重組整合井田範圍由14個拐點坐標連線圈定。

  井田整體呈局部突出的直角梯形狀,東西最長約5.7km,南北最寬約3.5km,井田麵積11.9105km2。

  2.3地質及水文

  本井田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山西斷塊的中西部呂梁塊隆與晉中新斷陷的接觸部位,為呂梁山背斜東翼,霍西向斜的北部,靈石-富家灘複背斜之北西翼,其東西兩側分別為霍西及汾西複背斜。區域構造以褶皺為主,構造形態較簡單,多為平緩開闊的短軸褶曲,局部見有斷裂構造。

  區域總體地質構造形態為一走向北北東-南南西的複背斜,兩翼傾向分別為南東和北西。其中波浪式平緩褶皺較為發育,局部也存在小規模的斷裂,地層傾角一般為2°-15°,局部地段因斷裂及褶皺影響,傾角大於20°。區內較大的構造有:

  (1)靈石複背斜:核部大致在介休市義棠—靈石縣夏門一帶,核部出露最老地層為奧陶係中統上馬家溝組。

  (2)介休市義棠—靈石縣夏門一帶壓性及壓扭性斷裂構造,走向為北東及北北東,均為正斷層。

  區域內無岩漿岩侵入。

  區內第四係黃土及上第三係紅土覆蓋麵積廣泛,出露地層由老到新依次有:古生界奧陶係中統,石炭係中、上統,二疊係下統和上統,新生界上第三係與第四係。區域地層特征見表2-1。

  2.4水係

  本區屬黃河流域汾河水係。汾河發源於晉北寧武縣管涔山,向南到河津彙入黃河,在靈石縣境內,汾河穿過奧陶係灰岩,河穀變窄,河床沉積以泥砂為主,流量因季節而異,變化懸殊,雨季由於山洪彙集流量驟增,洶湧湍急,枯水期則成細流,甚至斷流。據山西省水利廳水文站資料,其最大流量13900m3/s(1988.8.6)。

  區內溝穀發育,溝穀內無常年性流水,僅在雨季時較大溝穀有洪水流出,彙入井田以東較大的溝穀為交口河穀,交口河為季節性河流,經夏門鎮彙入汾河。

  2.5氣象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春季幹旱多風。據靈石縣氣象站1959~2005年47年降水資料統計,最大年降水量為648mm(1975年),最小年降水量為273.50mm(1986年)平均年降水量486.35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其降水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多年(1959~2005年)平均地麵蒸發量1805.9mm(20cm蒸發皿觀測值),多年平均氣溫10-12℃,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8.5℃,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1.2℃,極端最高氣溫35.7℃,極端最低氣溫-26.2℃。無霜期150-170天,初霜期在9月下旬,終霜期在次年5月20日左右。最大凍土層深度1.10m,最大積雪深度20cm(1972年2月5天)。最大風速16.7m/s,風向以西北為主。

  2.6地震

  礦區位於晉中盆地與臨汾地接壤地帶,也是太原、臨汾兩地震活動帶中間。據史料記載,曆史上曾發生過較大的地震,如公元1352年3月6日,霍州靈石縣地震。“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亥時地震至寅時方止,官民房屋搖塌者不可勝記”。建國以來發生地震40餘次,絕大部分在3級以下。根據國家標準GB50011—200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屬Ⅷ度區,地震加速度為0.2g。

  2.7構造

  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井田處於西溝普查區,位於霍西煤田西北部、霍州礦區北部。井田內地層由老到新依次為奧陶係中統峰峰組,石炭係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係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及第四係。井田內大部多為黃土覆蓋,僅在井田中南部溝穀、北部溝穀見有基岩出露,出露地層有石炭係上統太原組(C3t),二疊係下統山西組(P1s),下石盒子組(P1x),及第四係中上更新統(Q2+3)和全新統(Q4)。

  2.8煤層及煤質

  (一)含煤性

  井田內含煤地層有石炭係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係下統山西組和下石盒子組。可采煤層和局部可采煤層均賦存在太原組和山西組中,而本溪且與下石盒子組均為不穩定的薄煤層或煤線。

  太原組和山西組為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地層平均厚度124.20m。含煤層和煤線14層,煤層累計總厚度為9.16m,含煤係數為7.36%。其中太原組地層平均厚度94.40m,含煤11層,煤層總厚度7.54m,含煤係數8.00%。山西組地層厚度29.80m,含煤3層,煤層總厚度1.62m,含煤係數5.44%。

  井田內煤層發育比較齊全,根據地層岩石組合特征,煤發育程度 和可采情況劃分為四個煤層組,自下而上有本溪組含煤組,太原組含煤組,山西組含煤組和下石盒子組含煤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層均賦存於山西組含煤組 和太原組含煤組,本溪組和下石盒子組含煤組,均為不可采的薄煤層或煤線。

  (二)可采煤層

  地層

  單位煤層

  編號煤層厚度煤層間距煤層結構

  (夾矸層數)可采性穩定性頂板岩性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平均(m)最小-最大

  平均(m)

  山

  西

  組20.40~0.90

  0.6010.2~16.0

  10.74簡單

  (0)局部

  可采較穩定泥岩炭質泥岩、泥岩

  太

  原

  組40.60~1.12

  0.84簡單

  (0)大部

  可采較穩定砂岩炭質泥岩、泥岩

  56.5~66.5

  62.76

  90.90~1.50

  1.16簡單

  (0-1)全區

  可采穩定石灰岩泥岩

  10.30~21.0

  15.94

  2.51~5.62

  4.86

  101.65~5.00

  2.48較簡單

  (1-2)全區

  可采穩定泥岩、砂質泥岩泥岩

  110.45~3.30

  1.15簡單

  (0)大部

  可采較穩定泥岩炭質泥岩

  該井田內可采煤層有2、4、9、10、11號煤層,其餘為零性可采或不可采煤層。

  可采煤層特征一覽表

  ①、2號煤層

  位於山西組中部,下距10號煤層10.74m。煤層厚度0.40~0.90m,平均0.60m,煤層結構簡單,不含夾矸。為較穩定局部可采煤層,可采地段已全部采空或古空破壞。頂板岩性為泥岩,底板為泥岩或炭質泥岩。

  ②、10號煤層

  位於太原組上段頂部,K7砂岩為其直接頂板,上距2號煤層10.2~16.0m,煤層厚度0.60~1.12m,平均0.84m,不含夾矸,結構簡單,厚度穩定,為較穩定大部可采煤層,頂板岩性為砂岩,底板岩性為泥岩、炭質泥岩。井田內該煤層已全部采空或被古空破壞。

  ③、9號煤層

  位於太原組下段頂部,K2灰岩為其直接頂板,上距10號煤層56.5~66.5m,煤層厚度0.9~1.50m,平均厚1.16m,煤層結構簡單,局部含一層薄層泥岩夾矸,煤層穩定,全區可采。井田內該煤層已全部采空或古空破壞。

  ④、10號煤層

  位於太原組下段中部,上距9號煤層10.3~21.0m,煤層厚度一般為1.65~5.0m,平均2.48m,含1~2層泥岩夾矸,結構較簡單。煤層厚度穩定,為全區可采,頂板岩性為泥岩、砂質泥岩,底板岩性為泥岩。

  ⑤、11號煤層

  位於太原組下段中部,上距10號煤層2.51~5.62m,煤層厚度一般為0.45~3.30m,平均為1.15m,不含夾矸,結構簡單。煤層厚度較穩定,為全區大部可采煤層,可采區分布在井田的西北部和東南部,頂板岩性為泥岩、砂質泥岩,底板岩性為炭質泥岩。

  (三)煤層對比

  1、煤層對比的方法和依據

  煤層對比是在地層對比的基礎上進行的,具體方法是依據標誌層劃分各組段地層界線,然後再依據標誌層、煤層厚度、煤層結構及煤層間距等進行對比,輔以頂底板岩性進行核對。

  太原組煤層對比:太原組中部(中段)賦存有三層石灰岩,在井田內外分布廣泛,層位穩定。三層石灰岩又各具特性,特別是K2灰岩,是最穩定最易識別的標誌層。用標誌層、煤層間距、煤層厚度及煤層結構等進行對比,對比結果準確可靠。下段地層有9、9下、10、11號煤層,中段地層地層有7上、7下、8上、8下號煤層;上段地層有4、5、6號煤層。各段地層內煤層確定之後,再用標誌層進行對比,一般情況9、8、7號煤層的直接頂板分別是K2、K3、K4灰岩,極易對比;6、5、10號煤層分別位於K4灰岩之上7~10m、20~25m、30~33m,5、6號煤層厚度薄,且極不穩定,唯有10號煤層層位、厚度穩定。10、11號煤層位於K2灰岩之下12m、22m,且10號煤層厚度大,易於對比。

  山西組煤層對比:依據標誌層,各煤層與標誌層距離、層位、層間距離、煤層厚度等進行對比。山西組賦存有1、2、3號三層煤,位於K7~K8砂岩之間。其中2號為全井田不穩定局部可采煤層,1號、3號煤層為不可采煤層,很不穩定,時有時無,1號煤層距2號煤層間距大,近約20m,而2號煤層距離3號煤層小,僅4m。2號煤層位於山西組中下部,下距K7砂岩8~10m。根據煤層層位及K4砂岩、K7砂岩、2號煤層與標誌層之間距、煤層穩定程度、厚度等特征對比,2號煤層層位較易確定。

  2、煤層對比可靠性評價

  太原組標誌層多而明顯,且距煤層近,各煤層層位穩定,厚度變化不大,層間距離也小。因此,煤層對比可靠程度較高。山西組標誌層少,且不穩定,各煤層層間距、煤層與標誌層間距變化大,所以,煤層對比可靠程度低於太原組。

  關於該礦批準開采的7、11號煤層,根據該礦井筒資料和附近金莊詳查區鑽孔資料,井田7號煤層厚度小於0.70m,屬不可采煤層。11號煤層厚度0.45-3.30m,屬較穩定大部可采煤層。

  (四)煤質

  1、煤的物理性質及煤岩類型

  井田內各層煤質物理性質大體相同,顏色為黑色,條痕為棕黑色,以弱玻璃光澤、油脂光澤為主,硬度一般為2~3,斷口多為貝殼狀、參差狀,內生裂隙發育。

  各層煤的宏觀煤岩組分以亮煤為主,鏡煤次之,絲炭少量,宏觀煤岩類型多為半亮型和光亮型為主,煤層主要為條帶狀結構,層狀構造;顯微煤岩組分中,2、10號煤以鏡質組為主,4、9號煤以絲質組為主。鏡質組主要是均質鏡質體和基質鏡質體,有少量膠質鏡質體為主。在無機組分中,各層均以粘土類為主,硫化物次之。

  井田內各可采煤層的顏色為黑色,條痕呈棕黑色;鏡質組分和半鏡質組分多為玻璃光澤,暗煤光澤多弱暗淡;據金莊井田煤質化驗資料,各煤層煤的平均容重1.35~1.5,太原組煤層容重稍大,這與煤中灰分含量高有關。

  2、化學性質和工藝性能

  井田內2、10號煤層已采空,其煤質特征不再敘述。根據2010年2月6日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綜合測試中心及2010年3月25日國家煤及煤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結果,對9、10、11號煤層化學性質和工藝性能分述如下:

  ①9號煤層:

  水分(Mad):原煤0.66%~1.26%,平均0.99%;浮煤0.72%~1.80%,平均1.24%。灰分(Ad):原煤7.88%~16.43%,平均11.09%;浮煤5.61%~5.88%,平均5.67。揮發分(Vdaf):原煤32.45%~33.60%,平均33.09%;浮煤30.84%~31.34%,平均31.12%。全硫(St,d):原煤2.15%~2.44%,平均2.33%;浮煤1.30%~1.53%,平均1.43%。發熱量(Qgr,d):原煤28.74~32.96MJ/kg,平均31.08MJ/kg;浮煤32.47~33.20MJ/kg,平均32.88MJ/kg。粘結指數(GR.I)95~98;膠質層最大厚度(Y)28.5 mm~31.0mm,平均30 mm。

  9號煤層為特低灰、中高硫~高硫之肥煤(FM)。

  ②10號煤層:

  水分(Mad):原煤0.52%~0.75%,平均0.62%;浮煤0.82%~0.97%,平均0.90%。灰分(Ad):原煤30.24%~35.94%,平均31.81%;浮煤7.15%~7.71%,平均7.43%。揮發分(Vdaf):原煤35.94%~36.54%,平均36.25%;浮煤33.57%~33.92%,平均33.73%。全硫(St,d):原煤2.75%~2.91%,平均2.84%;浮煤1.40%~1.45%,平均1.43%。發熱量(Qgr,d):原煤23.37~23.64MJ/kg,平均23.49MJ/kg;浮煤32.65~32.91MJ/kg,平均32.77MJ/kg。粘結指數(GR.I)96~99;膠質層最大厚度(Y)29.5 mm~31.0mm,平均30.4mm。

  10號煤層為低灰、中高硫之肥煤(FM)。

  ③11號煤層:

  水分(Mad):原煤1.06%~1.63%,平均1.19%;浮煤0.63%~1.34%,平均0.79%。灰分(Ad):原煤27.65%~39.22%,平均34.79%;浮煤5.61%~8.90%,平均7.94%。揮發分(Vdaf):原煤32.65%~36.96%,平均35.09%;浮煤28.52%~36.09%,平均33.95%。全硫(St,d):原煤1.27%~2.53%,平均1.69%;浮煤0.70%~1.78%,平均1.02%。發熱量(Qgr,d):原煤18.86~25.73MJ/kg,平均23.85MJ/kg;浮煤31.84~33.23MJ/kg,平均32.94MJ/kg。粘結指數(GR.I)87~95;膠質層最大厚度(Y)22.5 mm~27.0mm,平均25.7mm。

  11號煤層為特低灰-低灰、中高硫-高硫之肥煤(FM)。

  各可采煤層煤質特征表

  2).煤的工業用途

  根據上述9、10、11號煤層的主要煤質特征及煤類,其工業用途均可作為配煤用於煉焦。為查明井田煤的結焦性能與焦炭質量,晉中市煤管局地質勘探隊於1992年10月在金莊井下10號煤層中采了半工業試驗樣,采原煤樣1.5t,送太鋼公司焦化石化驗室做小焦爐試驗,其試驗結果:焦炭為一級金焦。焦炭質量優良,唯灰分稍高於一級冶金要求(12.62)。9、10號煤層隨著現代化洗選技術的提高,經洗煉廠洗選後,均可作為合格的煉焦用煤的配煤。

  2.9水文地質

  (一)、地表徑流

  井田內地勢總體為西高東低,大氣降雨沿東西向溝穀流出區外,屬汾河水係的交口河上遊,井田內沒有河流,交口河從井田東部通過,交口河為季節性河流,發源於中陽縣棋盤山,自木瓜曲進入靈石縣境,在夏門鎮彙入汾河,縣境內長31公裏,流域麵積167km2.井田具有良好的排洪泄水條件,大氣降水僅有極小部分沿裂隙滲入地下轉為地下水。

  (二)、井田主要含水層

  井田內的含水層主要有中奧陶統石灰岩含水層、上石炭統太原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下二疊統山西組含水層、二疊係下石盒子組砂岩裂隙含水層、第四係孔隙含水層。現將各含水層分述如下:

  1、中奧陶統石灰岩含水層

  該含水層在井田內沒有出露,主要為奧陶係中統的峰峰組、上馬家溝組。據本井田及周邊水井的勘探資料,奧陶係中統的峰峰組岩性,上段為灰色、灰褐色厚層狀石灰岩夾灰黃色角礫狀泥質白雲岩;下段為灰色角礫狀泥灰岩、泥灰岩,中間夾有一層灰岩,厚度147.87m。上馬家溝組上段岩性為厚層狀灰岩、白雲質灰岩夾有薄層泥灰岩;中段為灰色巨厚層狀豹皮灰岩及白雲質灰岩;下段為角礫狀泥質白雲質灰岩,且有脈狀白色石膏;厚度219.83 m。下馬家溝組岩性上部為青灰色厚層狀石灰岩;下部為黃色角礫狀泥灰岩、青灰色厚層狀灰岩夾豹皮狀灰岩、角礫狀泥灰岩,局部含石膏脈,厚度77.61 m。經抽水試驗,采用提泵法確定水位降深值,連續抽水26小時,出水量768m3/d,水位降深3.6m,影響半徑109.01 m,滲透係數3.236m/d,PH=7.36 ,總硬度395.3mg/l ,總堿度為225.2 mg/l, 礦化度為0.474g/l,水質類型為HCO3·SO4-Ca ·Mg型。本區奧陶係岩溶裂隙水屬郭莊泉域,位於郭莊泉域北部徑流彙流區,其流向為由北向南徑流,富水性極強。

  2005年7月本礦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質勘察院,在本井田內打一水源井,地麵標高約949m,從第四係地層向下鑽進,孔深413.32見奧灰水,奧灰水水位標高約為535.68m。

  據距本井田10km的山西靈石銀源新生煤業有限公司水源井(水源井編號靈井2001-301-5)資料:靈井2001-301-5水源井井口標高858.00m,靜止水位埋深329m,井中奧灰水位為529m。

  按千分之一水力坡度推測,本井田內奧灰水位標高約532.8-539.1m。

  2、太原組砂岩、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層

  本含水層組包括太原組煤係地層的砂岩和石灰岩,含水層共5層(石灰岩三層、砂岩二層)。

  三層石灰岩含水層,分別是太原組K2、K3、K4石灰岩,三層石灰岩平均總厚度為14.50m,其中K2灰岩平均厚度5.0m, K3灰岩平均厚度4.40m,K4灰岩平均厚度5.10m;三層灰岩連續性均較好,僅K2灰岩破碎嚴重,直接覆蓋在9號煤層之上;二層砂岩總厚度5~8m。由於補給條件不好,富水性較弱q=0.00011-0.18L/s.m,滲透係數K=0.0027-0.0123m/d,是開采9、10、11號煤層的主要充水水源。

  3、碎屑岩類孔隙、裂隙含水岩組

  本含水岩組主要為山西組、下石盒子組砂岩含水層。該含水岩係中,2號煤老頂岩性為灰白色中細砂岩,厚度平均3.20m左右。據周圍窯調查,其含水性不強,有的煤坑深達200~300m,但沒有水,有的僅有少量水,水量最大者湧水量50~80m3/d。在牛郎嶺村南溝底,下石盒子組下段底部有一下降泉,湧水量20 m3/d。

  下石盒子組砂岩中,因有的直接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有的還接受上覆鬆散岩類孔隙含水層的補給,所以,含水量較為豐富。例如在梅印村東泉水長流,水量可達100~120 m3/d。且水質良好,是飲用水的水源地,從水質03manbetx 中可知,總硬度為 16德國度,總堿度為14德國度,PH值為7.9,該泉水的水化學類型為HCO3·SO4—Ca·Na·Mg型水,是理想的飲用水源。

  4.第四係孔隙含水層

  全新統主要分布於井田溝穀中,補給條件好,富水性較好,據區域資料,單位湧水量為0.17L/s.m。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支流的地表水,受季節影響較大,為當地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

  (三)、井田主要隔水層

  1、本溪組和太原組底部泥質岩隔水層

  太原組底部主要可采煤層(10號煤層)底板至本溪組底部,平均厚度29m左右,主要由泥岩、砂質泥岩、鋁質泥岩組成,岩性致密,隔水性能好,為阻斷深部奧灰水與含煤地層水力聯係的重要隔水層。

  2、下石盒子組、山西組、太原組泥岩、砂質泥岩層間隔水層

  二疊係山西組、下石盒子組和石炭係太原組砂岩、灰岩含水層之間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質泥岩,一般不透水,可起到良好的層間隔水作用。

  (四)、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井田位於郭莊泉域北部,屬區域岩溶水徑流區,深層地下水總體流向為由北西向東南。二疊係砂岩孔隙水在裸露區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後,一部分沿層麵裂隙下滲補給下覆太原組砂岩、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層,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區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在溝穀中。

  2.10礦井湧水量及其預算

  從井田內原生產礦井及相鄰礦井湧水量情況看,開采2、4、9、10、11號煤層、生產能力為9-45萬t/a時,礦井正常湧水量50-300m3/d,最大湧水量100-400m3/d。資源整合前原生產煤礦主要開采2、4、9、10。按其構造03manbetx ,井田西部向斜、背斜軸部湧水量較大,隨深度的增加,湧水量也會有所增大。由於10號、9號煤層其直接充水含水層分別為K7、K2砂岩、灰岩含水層,大氣降水對含水層有一定的補給,受地表水的影響,礦井湧水量受枯水期、豐水期、平水期的影響。據原靈石紅杏煤礦有限公司2005年湧水量統計,1-4月份枯水期湧水量300m3/d,6-8月份豐水期湧水量400m3/d,9-12月份平水期湧水量300m3/d,。以上數據說明本礦井湧水量主要與大氣降水補給有關聯,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采空區積水量也隨補給量增加。

03manbetx 礦井湧水規律,可以看出,礦井湧水量隨著礦井生產能力的提高,有明顯增大的趨勢。這是由於在開采過程中岩層受到破壞,導水裂隙增多,上部含水層的水通過裂隙滲(湧)入礦井。

  2.11瓦斯及煤層

  (一)、瓦斯

  據晉中市煤炭工業局市煤安[2009]9號文“關於晉中市2008年度30萬噸/年及以上煤礦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湧出量鑒定結果的批複”和[2009]8號文“關於晉中市2008年度30萬噸/年以下煤礦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湧出量鑒定結果的批複”原山西靈石縣紅杏煤礦有限公司一礦2008年度瓦斯絕對湧出量0.91m3/min,相對湧出量0.94m3/t,2007年度瓦斯絕對湧出量0.99m3/min,相對湧出量3.194m3/t,批複等級均為低瓦斯礦井。

  原山西靈石縣紅杏煤礦有限公司一礦及整合礦井近三年鑒定結果見表5-2。

  由表可知9號煤火焰長度為10mm,岩粉最低用量2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10號煤火焰長度為15mm,岩粉最低用量3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11號煤火焰長度為30mm,岩粉最低用量4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

  因此,該煤礦在設計提升生產能力的同時,應加強對礦井安全設備的投入,通風、灑水、除塵與生產規模相匹配。

  據調查,該礦井下現無火區分布。

  2.12礦井開采情況

  主斜井,傾角20°ο,斜長 380 m(包括井口房和井底皮帶機尾段),淨斷麵積 12.9 m2,全巷采用三星拱型料石砌镟,安裝SDS100/110x2大傾角膠帶輸送機,鋪設長度420m,擔負礦井主提升任務;副斜井作為輔助提升井,傾角23°,斜長280m,淨斷麵積7.9m2,全巷采用半圓拱型料石砌镟,安裝JTP-1.6/85單滾筒提升機,鋪設單軌,采用24Kg/m鋼軌,鋪設長度350m,擔負礦井輔助提升任務;主斜井內架設架空乘人器,擔負礦井人員的出入井任務;回風立井,垂深110m,淨直徑4.0m,淨斷麵積12.6m2,采用混凝土支護,安裝兩台FBCDZ-6-№17B型軸流式通風機,擔負礦井回風任務。

  2.13礦井通風係統

  1、通風方式:礦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風,主斜井、副斜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主風機工作方式采用抽出式。

  2、通風係統為: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車場--運輸、軌道巷――運輸順槽--回采工作麵--回風順槽--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立井。

  3、掘進通風

  開掘工作麵采用綜掘機掘進,掘進工作麵配YBF160M2-2局扇。

  2.14可能發生各類事故的自然條件、生產條件

  (一)、自然條件

  1、煤的自然性。

  2、煤塵燃燒及爆炸性。

  3、瓦斯燃燒及爆炸性。

  4、水的突出或湧出

  5、圍岩的不穩定性。

  (二)、生產條件

  1、火災事故:煤的自燃; 機電設備電火花或明火操作; 井下爆破火花 ;人員攜帶點火物品;易燃物品的存放; 各種焊接火花 。

  2、水災事故:采空區積水;構造湧水;雨季洪水。

  3、頂板事故:支護不合格;循環不規範;巷修不及時等。

  4、機械事故:提升機械的墜落;運輸機械的碰撞、擠壓;轉動機械的絞夾、甩打;各種機械設備的撞擊等。

  5、機電事故:漏電觸電;電弧灼傷燒傷等。

  第二章 處理各種事故的指導原則和預防事故有關規定

  一、指導原則;

  控製事故狀態擴大,並盡量減小,積極采取自救和互救,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盡可能采取各種安全措施,及時恢複生產。

  二、預防事故的有關規定:

  l、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井下工人了解粉塵、瓦斯、頂板、火、水災害的危害和預防措施的重要性,實行專管和群管結合,做到全礦消滅“死角”達到綜合防塵目的。

  2、嚴格執行《煤礦安全01manbetx 》,加強技術管理,從設計到施工,要把防粉塵、瓦斯、頂板、火、水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3、實行濕式鑿岩,使濕式煤電鑽打眼,無水不打眼,嚴格按照濕式鑿岩方法操作,使煤塵濃度控製在規定的標準之內。

  4、合理調節風速,井下各類巷道,工作麵及其它工作地點的風速要嚴格控製,防止煤塵飛揚,風速必須符合《煤礦安全01manbetx 》第107條規定。

  5、加強巷道頂板管理和巷道清理工作,防止煤塵積聚、定期對井底車場、運輸大巷進行衝刷,並定期清理浮煤,防止煤塵積聚。

  6、嚴格禁止明火,杜絕電火花和放明炮、以免引起瓦斯爆炸,造成煤塵爆炸。

  第三章 采掘布置及安全生產主要危害因素

  3.1 2012年采掘布置

  2012年采煤工作麵布置:10112回采工作麵、10106回采工作麵。

  2012年掘進工作麵布置:10106運輸順槽、10106回風順槽、10106地橋、10106工作麵切眼。

  3.2 安全生產主要危害因素

  2012年安全生產主要危害因素包括:

  ① 瓦斯、煤塵災害危險因素;

  ② 火災危險因素;

  ③ 頂板事故危險因素;

  ④ 爆破和火工品事故危險因素;

  ⑤ 電氣事故危險因素;

  ⑥ 運輸事故危險因素;

  ⑦ 水害危險因素;

  ⑧ 窒息危險因素。

  第四章 礦井災害預防及事故處理計劃

  4.1 礦井水災

  4.1.1 水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水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

  組 長: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成 員:生產副礦長 安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通風副礦長

  技術科科長 調度室主任 各職能部門

  礦井防治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二樓,主任:防治水副總(兼);副主任:通風副礦長(兼)。

  2、各成員單位職責:

  1)礦長:是礦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發生水災時,為處理水災事故的全權指揮者。

  2)總工程師:是礦井防治水工作技術負責人,組織審批礦井防治水災害技術方案和計劃,組織安排礦井防治水安全隱患的排查。當礦井發生水災事故時,協助礦長指揮處理,並迅速組織人員製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

  3)分管礦領導:是礦井防治水工作分管業務的第一責任人,礦井發生水災時,根據領導小組命令,全權負責指揮自己分管業務範圍內的救災工作。

  4)調度室:製定地麵防洪的相關安全措施及地麵防洪工程的完善改造計劃,並傳達到各有關單位,礦井發生水災時應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彙報,並立即通知礦領導和有關部門。

  5)防治水科:確定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參與編製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編製防治水圖件,建立防治水基礎台賬,進行井下和地麵水文地質觀測,提出水文地質補充勘探計劃。及時調查各采掘工作麵水文地質情況,每月及時發放水情水害預報,當工作麵發生湧水時,要及時收集數據資料。參與地麵防洪安全檢查,製定和參與審核礦井防治水計劃與措施。礦井發生水災時迅速與相關部門調查水害情況,進一步03manbetx 水源、水量及變化趨勢,提出處理水害方案供礦領導決策,提供救災必須的圖紙資料。

  6)生產技術科:深入井下采掘工作麵進行檢查,發現隱患或異常,要及時上報,並安排施工隊組采取措施,會同地測組門進行水情分析,督促隊組編製防治水措施,礦井發生水災時迅速與相關部門調查水害情況,提供救災需要的相關圖紙及資料。

  7)機電科:經常深入現場對中央變電所的電氣設備和中央泵房的主排水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電氣設備和排水設備隨時都能運轉,礦井發生水災時負責改變礦井主通風機的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負責各類傳感器的校驗,確保其正常監測。

  8)通風隊:對井下有探放水工程的頭麵進行通風,礦井發生水災時負責礦井的正常通風和臨時局部通風。

  9)安監科:對礦井防治水措施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礦井發生水災時根據批準的災害預防與事故處理計劃對參加搶救工作的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的控製。

  10)設備科:及時提供礦井防治水設備,對購買的防治水設備嚴把質量安全關,杜絕次品、質量差的,從進貨貨源上消除隱患,對所分管水倉內的水泵及管路進行檢查,機電隊與設備管理辦負責地段有疑議處,由機電副礦長協調解決。

  11)準備隊:做好救災準備工作,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12)采掘隊:

  (1) 完成調度室下達的防治水施工任務。

  (2) 嚴格執行礦下發的防治水各項製度技術措施

  (3) 編製本隊所施工工作麵的防治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經礦審批後嚴格執行。

  (4) 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後掘”的原則,施工過程中堅持打超前探眼,探眼深度不低於60m,安全保留距離不少於30m。

  (5) 掘進隊組負責對所施工巷道內水泵及管路的檢查、維護、更新,發現有壞損水泵及時更換。

  (6) 探放水隊組施工的探眼數目、深度必須如實向礦調度室彙報,下一班跟班隊長對上一班探眼保留深度進行驗收,生產技術科進行監督檢查。

  (7) 由安監科織超前探眼檢查時,發現有未施工探眼或探眼深度不夠或探眼保留深度不夠的,對探放水隊進行處罰。

  3、組織保障製度

  參見紅杏能源有限公司管理製度彙編。

  4.1.2 礦井水災預防

  1、礦井水文地質條件

  井田內地勢總體為西高東低,大氣降雨沿東西向溝穀流出區外,屬汾河水係的交口河上遊,井田內沒有河流,交口河從井田東部通過,交口河為季節性河流,發源於中陽縣棋盤山,自木瓜曲進入靈石縣境,在夏門鎮彙入汾河,縣境內長31公裏,流域麵積167km2.井田具有良好的排洪泄水條件,大氣降水僅有極小部分沿裂隙滲入地下轉為地下水。

  1)地表水

  本區地表水係屬汾河水係。汾河自北向南流經本區,區內主要支流有段純河、交口河、仁義河、靜升河。據汾河石灘水文站資料,汾河1955至1988年間平均洪峰流量2800m3/s,最大流量13900m3/s (1988.8.6),最小流量0m3/s。汾河自靈石至霍州什林的40km河段,河穀切割奧陶係石灰岩,成為滲漏河段主要支流有靜升河、仁義河、交口河等。

  本井田處於郭莊泉域中部。(見圖4-1)

  郭莊泉域北部和西部以呂梁山背斜核部的太古代片麻岩為其天然邊界,東以汾陽——義棠斷層及霍西斷裂為界,南部止於下團柏斷層。南北長約110km,東西寬約57km,泉域總麵積6300km2,屬向斜儲水構造。

  泉域的東部、西部和北部出露的寒武、奧陶係石灰岩直接受大氣降水和河床滲漏補給,地下水由北東及北西向南運動在汾河斷層西南段彙合,沿汾河水流方向由北向南運動,受團柏背斜和下團柏斷層的阻隔,在霍縣東灣村至下團柏斷層間出露,泉口標高516~521m,據1978~1987年間實測資料,最大流量6.92m3/s。

  汾河由北向南流經本區,據汾河石灘水文站資料,1955年至1988年間平均洪峰流量2800 m3/s,最大流量136900 m3/s(1988年8月6日),汾河從靈石縣城北至霍縣以北10km一帶,流經奧陶係石灰岩區。

  一、區域主要含水層組

  1、碳酸鹽岩類含水岩組

  碳酸鹽岩類含水岩組包括寒武係到中奧陶統的一套灰岩、泥灰岩、白雲岩等可溶鹽岩,在東部、西部和北部大片出露,富含裂隙水,是區內最主要的含水層組。其中對礦井開采及供水有意義的為中奧陶統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主要含水層組段為上馬家溝組中、上部。泉水均流量為8.17 m3/s(1956~1984年),最大年平均流量9.14m3/s(1968年),平均流量6.82m3/s(1975年),區域水位標高530~590m。水質為HCO3·SO4—Ca·Mg型淡水,微硬,PH值為7.9。

  2、碎屑岩夾碳酸鹽岩類含水岩組

  碎屑岩夾碳酸鹽岩類含水岩組由上石炭統太原組砂岩、泥岩、煤層及幾層石灰岩組成,含層間岩溶裂隙水,富水性的強弱取決於岩溶與裂隙的發育程度。一般在接近地表露頭處岩溶裂隙發育,以岩溶含水為主,含水性較好。隨石灰岩埋深的增加,岩溶裂隙發育程度減弱,逐漸以裂隙含水為主,含水性減弱。

  3、碎屑岩類含水岩組

  碎屑岩類含水層主要包括二疊係一套以陸相沉積為主的碎屑岩類,本類含水層以風化裂隙水為主,裂隙發育程度受岩性、深度和構造影響,裂隙水除少部分沿構造破碎帶向深部運動外,以縱向(沿走向)運動米,徑流區與排泄區不明顯,由於相對呈層狀,不同層位的含水層各具補給區,構成若幹小的含水係統,其間水力連係較弱。

  4、鬆散岩類含水岩組

  鬆散岩類含水岩組為第四係鬆散沉積物。其中較有意義的含水層為Q4,呈帶狀分布於汾河支流,由亞砂土夾細砂或卵礫石組成。富水性因地而異,為農田灌溉及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向地表水係排泄,有時也向基岩含水層排泄。

  二、區域主要隔水層

  1、中石炭統泥岩、鋁土質泥岩隔水層

  中石炭統泥岩、鋁土質泥岩隔水層主要以泥岩、鋁土質泥岩組成,分布於碳酸鹽岩類含水岩與碎屑岩類含水岩之間,為其天然隔水層。

  2、碎屑岩類層間隔水層

  碎屑岩類層間隔水層以泥岩類塑性岩石組成,分布於各類含水層砂岩、灰岩之間,在垂向上使含、隔水層組合成平等複合結構,含隔水層處於分散間隔狀態,含水層間的水力聯係被其間的隔水層所隔,形成獨立的含水體係,地表溝穀切割處常沿隔水層頂板出露泉水。

  三、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本區岩溶地下水的補給以降水直接入滲及河川徑流集中滲漏補給為主。降水入滲主要在向斜兩翼大麵積碳酸鹽岩裸露區,地貌上為中低山,裂隙溶洞及幹穀發育,利於入滲。入滲量占泉水補給量的80%,河流滲漏以向斜軸部汾河流經地段為主,長年滲漏補給段位於兩渡至什林間。從北部靈石一帶汾河中滲漏的河水及從東部的來水均向河穀下遊區彙集,在什林至泉口一帶及兩岸形成了岩溶水彙集區,岩溶向深部發育。該區水力坡度平緩,北西——南東向水力坡度平均約萬分之九,北北西——南南東向平均約萬分之八,說明該區徑流暢通,岩溶發育,並存在北西—南東及近南北向強徑流帶。

  該區斷裂構造發育,將奧陶係岩溶含水層與石炭係層間岩溶含水層溝通,成為煤礦湧水量的主要水源。此外,該區陷落柱發育,也是礦井突水的隱患。

  郭莊泉域岩溶地下水,在汾河河穀及階地上以泉群出露。

  4.1.3 礦井水災預兆及防範措施

  1、水災征兆

  1)一般征兆

  (1) 煤層變潮濕、鬆軟;煤幫出現滴水、淋水現象,且滴(淋)水由小變大;

  (2) 工作麵氣溫降低,或出現霧氣;

  (3) 有時可聽到煤層內水發出的“嘶嘶”聲;

  (4) 礦壓增大,發生片幫、冒頂及底臌。

  2)老空水透水征兆

  老空水一般積存時間較長,水量補給較差,長期積存,水中的有機物發生還原反應後,硫含量較高,老空水往往有臭雞蛋氣味。其突水征兆有:掛紅、酸性大、發澀等特點。

  3)岩溶水透水征兆

  由於長期侵蝕岩溶,水色多呈灰黃色,有時有掛紅現象。當采掘巷道接近岩溶含水層時,可能出現頂、底板來壓滲水等現象。

  4)斷層透水征兆

  斷層破碎帶中地下水一般是流動的,補給也較充分,很少出現掛紅現象,水無色但味發甜。因斷層破碎帶中淤泥等雜物,故較混濁,多呈黃色,並會出現來壓、淋水增大等現象。

  5)工作麵底板灰岩含水層突水預兆

  (1) 工作麵壓力增大,底板臌起,底臌量有時可達500mm以上;

  (2) 工作麵底板產生裂隙,並逐漸增大;

  (3) 沿裂隙或煤幫向外滲水,隨著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當底板滲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煤幫滲水可能停止,此時水色時清時濁,底板活動時水變混濁、底板穩定時水變清;

  (4) 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壓水噴出,並伴有“嘶嘶”聲。

  6)第四係衝積層水透水征兆

  當采空區頂板冒落,裂隙溝通衝積層時,發生透水,開始水量小,呈黃色,並夾有沙子,以後便急劇增大。

  7)季節性河流河水灌入礦井透水征兆水量較大、有雜物、呈黃色。

  2、礦井水害防治措施

  按照《礦井水文地質》、《煤礦防治水規定》及《煤礦安全01manbetx 》的要求,對在掘巷道采掘活動周圍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分析,查明附近是否有強含水層、導水斷層、老空積水等情況,對以上情況采取措施進行查明。做到年有年報、季有季報、月有月報,必要時發放臨時水害通知單。必須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探後采”的防治水原則,確保礦井生產安全。

  加強對井下職工的水情水害教育培訓工作。巷道掘進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密切注意觀察巷道迎頭及幫部淋水、滲水、湧水等情況,注意觀察有無出(突)水預兆,發現出(突)水預兆及時彙報調度室,並在現場及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必須停止作業,待查明水情,並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一旦發生較大突水事故時,受水害威脅地點人員應由低到高、由危險到相對安全的原則按水害避災路線依次撤離受水害威脅地點直至升到地麵。

  根據紅杏能源公司及礦要求,為了杜絕重大水害事故,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保證紅杏旺盛煤業持續穩定發展,達到無水害事故發生的目標。並根據礦2012年度生產進度計劃安排,結合井下采掘區域水文地質條件,編製礦井防治水計劃和處理措施如下:

  1)每年汛前及汛期中由礦井“防治水”領導組負責,機電副礦長、安監科、機電科牽頭,協調礦有關部門及各施工單位對井上、下防排水工作進行全麵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責成有關單位進行整改;並隨時觀察分析險情,發現異常,立即向“防治水”領導組彙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2)認真組織搶險隊伍,儲備足夠數量的防洪搶險物資,並負責檢查各施工單位在汛期搶險時儲備的設備、工具、物資和人員落實情況等,防治水材料必須專管專用。

  3)采掘活動時,要堅決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礦井防治水原則,避免發生重大水害事故。

  4)各職能機構在防汛工作過程中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團結合作;各施工單位也要有相應的防汛人員,並製定相關聯係和彙報製度

  5)積極調查礦井及附近地麵水流係統的彙水情況,掌握當地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的資料,以便結合礦井具體條件建立疏、防和排水係統。

  6)井口和工業場地內主要建築物的地麵標高,必須高出當地曆年的最高洪水位;對低於當地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築物,必須采取修築壩及挖掘溝渠等疏通水路的措施。

  7)井口附近和塌陷區內外的積水可能侵入井下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措施,並符合下列要求:

  (1) 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築溝渠,排泄積水.修築溝渠時應避開露頭、裂縫。特別低窪地點無法利用溝渠排水時,應填平夯實,對範圍太大無法填平的低窪地帶,應用水泵排水,防止地表水滲入井下。

  (2) 排到地麵的井下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倒滲井下。

  (3) 在汛期來臨時通風隊和安監科組織人員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表有無裂縫和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8)矸石、垃圾等雜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衝刷到的地方,以免衝到工業場地和建築物附近或淤塞河道、溝渠。

  9)對使用中的鑽孔,孔口必須加蓋封好。報廢的鑽孔必須及時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層的水流入井下。

  10)對井口和工業場地內排洪溝必須定期進行清理,疏通水路,確保防洪溝水流暢通。

  11)井下水倉和排水溝中的淤泥應在雨季來臨前至少清理一次,以後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清理。

  12)對井上下機電設備及供電設施防雷裝置應認真檢查其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不完善,責成有關部門盡快整改。

  13)日常工作中,對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都必須定期檢查和維護,以便於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有備無患。

  14)防汛值班人員應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並認真填寫防汛安全記錄。

  15)實施的地麵防洪工程,汛期防水、排水、放水、堵水,探水,截水的施工設計與實施計劃、防治水工作總結等,須由礦總工程師簽字後方可生效。

  16)對防汛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各有關單位及時認真整改,對遲遲不行動的單位和個人,報請 “防治水”領導組嚴肅查處。

  17)采掘工作麵排水管必須接到規程規定的位置,除正常使用的一趟以外,還應配備備用水管一趟,並保證備用水管的狀態良好。在巷道低窪處預先留置臨時水倉,作為巷道內的應急水倉。

  3、排水係統與供電係統

  1)排水係統

  為滿足礦井排水需要,在主斜井井底有本礦的主、副水倉,井下一采區內的湧水彙集於主、副水倉內,經主排水泵房的水泵和敷設的兩趟排水管,經主斜井排水管路以及地麵排水溝,流入地麵的沉澱池,由汙水處理廠處理後進行二次使用和澆灌農田。主、副水倉有效容量為590m3和250m3,根據《礦井防治水規定》要求,水倉的有效容積能夠滿足容納8h礦井正常湧水量之要求;水泵房安裝三台80D-30×5型離心式水泵,二趟ф100㎜排水管路,水泵正常排水能力為43.2m3/h,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一台檢修。當礦井發生特大湧水時,水泵房看護人員關停水泵和所有饋電開關,同時關閉好防水門,通過管子道由主斜井到達地麵。

  上述排水係統的建設,使我礦在突發意外情況下礦井自救能力得到有效保障。

  2)供電係統

  (1) 礦井供電係統

  礦供電係統有:主電源來至馬家莊變電站,備電源來自弓家莊變電站。礦井通風、排水等實現了雙電源、雙回路供電。

  (2) 供電安全、應急係統

  礦供電安全、應急係統有:地麵變電站設相應動力應急配電櫃、主通風機房設應急切換開關。

  4.1.4 礦井水災處理計劃

  1、礦井水災處理原則

  1)任何地點發現透水事故時,井下現場職工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湧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並將上述情況彙報調度室,並通知附近所有工作人員按水害避災路線撤至安全地點。

  2)礦調度室值班人員迅速通知和引導受水害威脅區域人員按避災路線撤出,並清點人數,同時,應按規定順序通知有關單位和領導,采取防治水災的相應措施。

  3)安監科、生產技術科、防治水科接到調度通知後,迅速安排人員下井調查水害情況,進一步分析突水水源、湧水量、變化趨勢、水害威脅程度,提出處理水害方案供領導決策。提供救災必須的圖紙資料。

  4)礦井遇水災後,礦立即成立救災搶險指揮部, 礦長是處理水災事故的全權指揮者,井下一旦發生水災,立即成立水災搶險指揮部,礦長任總指揮、總工程師任副礦長指揮,井下現場指揮由指揮部派具有救護知識的人員擔任,根據水災性質、位置、水災威脅程度製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積極營救井下受困職工。

  5)遇水災事故時,受水災威脅職工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做好自身救護。

  2、礦井發生突水、透水、潰砂(漿)等水災事故時處理措施

  1)應急組織及職責

  (1) 各工作麵發生出水後,現場立即成立應急自救組織:

  組 長:跟班隊長

  副組長:班長

  成 員:現場工人、附近單位人員

  (2) 職責

  ① 應急自救組織職責:負責將出水情況及時向礦調度室和隊組領導彙報,由帶班領導進行現場搶險,防止事故擴大,向礦調度和附近單位發出救援請求,必要時命令人員撤離。

  ② 組長職責:組長是現場事故處理的第一指揮者,根據本工作麵的作業規程內的有關防災避災知識,製訂現場處置方案組織開展救援工作,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製訂和落實營救遇險人員及處理事故的方案。

  ③ 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負責現場自救的具體指揮工作,參與製訂和落實營救遇險人員及處理事故的方案,協調、組織和獲取現場自救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自救工作。

  ④ 現場工人職責:聽從組長的指揮,根據製訂的事故處置方案進行自救,加固出水附近巷道,疏導水流通道,加強排水,積極營救遇險人員,保護生產設備。

  ⑤ 附近人員職責:接到求援信號後馬上趕到事故現場參與搶險,聽從現場領導指揮,運送所需物資、設備支援搶險。

  2)采掘工作麵水災處理計劃

  假定10106運輸順槽發生水災事故,出水事故發生後,跟班隊長要及時將出水位置、水量大小和現場情況彙報礦調度室,並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若事故擴大,向礦調度和附近單位人員求援,超出現場處置能力時通知礦調度啟動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① 發生透水及突水事故後,發現事故的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及隊組領導彙報,並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② 受災人員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堵水,對出水點巷道及水流經的巷道進行加固,防止衝垮巷道。受災人員迅速疏通排水通道,保證水流暢通,防止出現大量積水。

  ③ 巷道內水不能通過巷道內水溝自流時,及時開啟水泵進行排水,若水量較大,開啟備用水泵,加大排水能力,同時通知地麵準備應急水泵及管路,並將應急水泵及管路及時送達事故地點。

  ④ 若水量超出排水能力,應在班組長的帶領下迅速撤離危險區域,若人員不能及時撤離的就在高處找一處躲避硐室內等待救援,被困後應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有規律地發出求救信號。

  ⑤ 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立即避開出水口和泄水流,根據規定的避災路線,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不能進入透水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⑥ 如果是老空水湧出,使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增高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佩戴好自救器,以免中毒窒息事故的發生。

  ⑦ 如透水後破壞了照明和巷道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行進時,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水管或其它固定物體,防止被水流衝走。撤退時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⑧ 當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硐室或選擇合適地點快速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避災,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明顯標誌。

  ⑨ 在避災期間,遇險礦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要堅信礦上一定會組織人員快速營救。要做好長時間避災的準備,有規律地敲擊水管向外發出求救信號。除輪流擔任崗哨觀察水情的人員外,其餘人員均應息燈、靜臥,以減少體力和空氣消耗。

  ⑩ 機電係統及時采取得力措施進行排水。

  3)季節性河流河水灌入井口時的處理措施

  假定主斜井井口發生洪水到灌險情時,由調度室通知“防治水”領導組,並立即通知搶險救災隊對井口入水口用泥袋實施堵截,通知井下各區域、隊組人員按規定路線升井,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若事故擴大,超出現場處置能力時啟動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① 發生事故後,發現事故的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及隊領導彙報,並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② 受災人員迅速撤離工作地點,按規定路線撤退由副斜井升井。

  ③ 通知水泵房開啟備用水泵,加大排水能力,同時通知地麵準備應急水泵及管路。

  ④ 若情況危急,井下人員不能及時撤離,應在班組長的帶領下迅速撤離在高處找一處躲避硐室內等待救援,被困後應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有規律地發出求救信號。

  ⑤ 在來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立即避開來水頭,用手抓好巷道邊上的固定物,待水勢小時按規定的避災路線,迅速撤退到水平較高的地點。

  ⑥ 如突水後破壞了照明和巷道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行進時,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水管或其它固定物體,防止被水流衝走。撤退時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⑦ 當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硐室或選擇合適地點快速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避災,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明顯標誌。

  ⑧ 在避災期間,遇險礦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要堅信礦上一定會組織人員快速營救。要做好長時間避災的準備,有規律地敲擊水管向外發出求救信號。除輪流擔任崗哨觀察水情的人員外,其餘人員均應息燈、靜臥,以減少體力和空氣消耗。

  ⑨ 機電係統及時采取得力措施進行排水。

  4)采掘工作麵發生水災或潰(砂)漿事故時避災路線

  (1) 10112回采工作麵避災路線:

  ① 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2.反風時避災路線

  10112工作麵→10112軌道巷→9#總回風大巷→回風主井→地麵

  (2) 掘進工作麵避災路線

  1、工作麵發生水災,工作麵人員由低處向高處撤離:

10106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2、遇火災,瓦斯爆炸時,工作麵人員迎風流方向撤離地麵帶好自救器用最快速度沿路線撤離。

10106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5)水災事故彙報程序

  (1) 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利用井下固定電話向礦調度室彙報。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彙報後,立即彙報礦值班領導、礦長,礦長和礦調度室立即向公司主要領導、公司總調、安監局報告,並啟動水災應急救援預案

  (2) 接到重傷以上和一級非傷亡事故報告後,在兩小時內,礦調度室必須向公司總調度室彙報,安監科必須向公司安監局彙報。

  (3) 事故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類別、傷害程度、損壞程度以及事故簡要經過,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斷等。

  (4) 事故報告要真實準確,不得弄虛作假。對於隱瞞不報、謊報、故意延遲不報和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一經查清,除責成補報外,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5) 凡工作範圍內的人身傷害,無論是否構成工傷級別,均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安監科,並在24小時內到安監站登記。超過期限的按照故意遲報、瞞報處理。

  (6) 發生事故時,調度電話通知順序見圖4-1。

  3、水災救災應急物質及設備保障

  1)應急物資保障

  水災事故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及存放見下表4-2:應急儲備物資清單。

  機電設備科建立搶險物資儲備專庫,作為事故搶險救災應急儲備,由設備科科長牽頭,專人負責,利用公司物資倉庫作為後備儲備庫。應急時報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解決。

  2)應急裝備保障

  保衛科和醫療救護車輛配備專用警燈、警笛,保衛科及時協調對事故現場進行交通管製,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贏得搶險救災時間。

  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係統,並提供相應的通信設備。

  礦區救護隊所儲備的重點救援裝備見《紅杏旺盛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4.2 礦井火災

  4.2.1 火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火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礦井火災預防及事故處理計劃工作領導組

  1)火災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

  組 長:礦 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通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隊長 運輸隊長

  安監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 設備科科長 技術科科長

  工會主席 綜合辦主任 供應科科長 綜采隊長

  掘進隊長 礦山救護隊隊長 燈房人員 準備隊

  2)組織機構職責

  (1) 礦長和總工程師職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礦長任總指揮,總工程師任副礦長指揮,公司通風救護隊隊長協助礦長,井下基地指揮由指揮部派具有救護知識的人員擔任,製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計劃。

  (2) 副礦長職責:生產副礦長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計劃,負責組織處理事故所必須的人員待命;機電副礦長保證調集救災必需的設備器材;安全副礦長嚴格控製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專用的特別許可證。

  (3) 礦山救護隊隊長職責:領導礦山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營救和事故處理。

  (4) 礦副礦長工程師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指揮某一方麵的救災工作。

  (5) 調度室主任職責:火災事故發生後,立即將事故情況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彙報程序進行逐級彙報工作,及時向下傳達作戰指揮部的命令,通知其他值班人員及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統計和掌握入井人數和井下各采掘隊人數。

  (6) 安監科科長職責:準的計劃對搶救工作和入井人員的控製實行有效的監督工作。協助指揮部負責做好事故報警、事故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監督檢查措施的執行情況。

  (7) 生產技術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提供災區及救災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圖紙等,並執行生產技術方麵有關措施的製定工作。

  (8) 機電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協助指揮部負責搶險,負責改變礦井主通風機的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保證井下各地點傳感器運行良好,數據準確;保證井下供電、監測、通訊係統的正常運行;負責完成停、送電、機電事故處理及指揮部下達的有關機電方麵的工作。

  (9) 運輸隊隊長職責:按指揮部命令,迅速調集井下車輛,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送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維護好井口秩序,統計好出入井人數及車輛數;負責運輸車輛事故現場應急處理和指揮部下達的其它工作。

  (10) 通風隊隊長職責:負責改變礦井通風製度,監測主扇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負責注漿、注氮、束管監測等防滅火工作;安排瓦斯檢查員檢查有害氣體,確保搶險人員安全,並執行與通風相關的其它措施。

  (11) 設備科科長職責:負責搶險救災救援物資的供應和儲備工作,並根據礦指揮部命令迅速發運救災地點。

  (12) 供應科科長職責:負責提供傷亡人員情況,協助做好傷亡人員善後工作

  (13) 綜合辦主任職責:負責工業廣場的保衛工作及善後處理,協助做好死亡家屬的勸導工作。

  (14) 燈房人員職責:根據燈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和姓名,並迅速報告調度室,立即準備足夠的礦燈供救災人員使用,嚴格控製礦燈的發放,對未持有特別許可證的人員不得發給礦燈。

  (15) 采掘隊隊長職責:負責查明在本工作麵的人數,聽從調度室的指令,並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帶領撤退到安全地點或直至地麵,將現場所見的事故性質、範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詳細報告礦調度室,隨時接受指揮部的命令,完成有關的搶救任務。

  (16) 工會主席職責:在救災和事故處理過程中,組織相關部門,做好職工穩定思想和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17)準備隊職責: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2、組織保障製度

  為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紅杏旺盛有如下管理製度

  1)《礦井防滅火管理製度》;

  2)《安裝準備及回采期間防滅火管理製度》;

  3)《工作麵拆除期間防滅火管理製度》;

  4)《采麵封閉之後防滅火管理製度》;

  4.2.2 礦井火災預防

  1、煤層自然傾向

  根據2010年4月8日山西煤礦設備安全技術檢測中心對9、10、11號煤層檢測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報告,測試結果如下表:

  由表5-4可知9號煤層吸氧量0.68cm3/g,自燃傾向性等級Ⅱ,自燃傾向性為自燃,10號煤層吸氧量0.543/g,自燃傾向性等級Ⅱ,自燃傾向性為自燃。11號煤層吸氧量0.613/g,自燃傾向性等級Ⅱ,自燃傾向性為自燃。

  2、影響發火的因素

  1)采空區密閉封閉不嚴造成漏風等均可導致煤層自然發火。

  2工作麵的違章放炮、瓦斯煤塵事故也會引起火災。

  3井下電氣設備過熱、過流短路、皮帶運轉、油開關爆炸等原因,也會引起外因火災。

  3、礦井火災成因

  1)外因火災

  外因火災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如放炮作業、機械磨擦、電器設備運轉不良、電源短路、電纜老化擊穿、電焊氣焊、照明等明火引起的火災,此類火災人為因素較多,一旦疏忽管理,隨時都會發生。外因火災易於發現,但發展速度快危害嚴重。采掘工作麵運輸皮帶發生火災時,將會影響本采掘工作麵;處於進風的主運巷皮帶發生火災時,將影響相關的采掘工作麵;進風井一旦發生火災,將危及整個礦井的安全,對礦井安全威脅程度更大,這種事故的重點隱患點在主井皮帶和主運輸巷。

  2)內因火災

  內因火災主要是煤層自燃發火引起的火災。主要發生在工作麵開采線、停采線、斷層帶,綜放工作麵兩巷附近浮煤、支架頂部浮煤,煤柱、封閉不良的采空區及掘進巷道高冒區等,此類火災發火隱蔽,不易發現,危害嚴重。

  3)2012年內因火災的重點

  (1) 對10106發火的預測預報;

  (2) 利用束管監測係統及注氮係統對10106運輸/回風順槽、10112工作麵

  防自燃發火的監測及處理,以上工作麵遺留浮煤(雖少量),一旦存在漏風通道,浮煤易於氧化自燃。回采過程中火災的重點應是10112回采工作麵浮煤的自然發火處理。

  5、礦井火災危害程度、範圍預測

  1)發生火災事故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危害:

  (1) 產生高溫和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

  (2) 燒毀支架、設備和煤炭資源,造成財產損失;

  (3) 產生火風壓,破壞通風係統,使井下風流紊亂,擴大事故;

  (4) 引起瓦斯、煤塵爆炸;

  (5) 使礦井局部或全部停產,破壞礦井生產,造成工作麵停產、封閉,生產接續緊張;

  (6) 撲滅井下火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7) 封閉火區,凍結大量可采煤量。

  2)影響範圍

  (1) 外因火災:采掘工作麵,發生火災時將影響本采掘工作麵,存在串聯通風時除影響本工作麵外,還將影響被串工作麵;進風巷發生火災時將影響整個工作麵;進風井筒一旦發生火災,將危及下風側的所有地點,甚至整個礦井。

  (2) 內因火災:采掘工作麵、主運輸巷、主回風巷、工作麵發生火災時,將影響整個工作麵、主回風巷、;當火風流發生逆轉,影響範圍會進一步擴大,影響整個工作麵甚至水平、礦井。

  4.2.3 礦井火災預兆及預防措施

  1、外因火災預兆:

  井下空氣成分發生變化,CO和CO2等有害氣體濃度大幅度升高;空氣中有煙霧或嗅到燃燒物氣味;看到明火;空氣溫度明顯升高。

  2、外因火災預防措施:

  1)在地麵主斜井井口附近、副斜井井底車場設置消防材料庫,庫內配齊消防設備和材料。

  2)嚴禁入井人員攜帶點火物品。

  3)井下變電所、泵房、各皮帶機頭、機尾地點都要設有沙箱和滅火器。由生產副礦長組織機電、通風、安監部門經常檢查,對失效的器材和設施要及時更換。

  4)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隨意從事電焊、氣焊焊接。如果必須在井口、井下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巷道內進行焊接工作時,每次必須製定安全措施,填寫燒焊報告,報總工程師批準。並遵守下列規定:

  (1) 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

  (2) 電焊、氣焊等地點的前後兩端各10m的井巷範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並有供水管路,由專人負責灑水,燒焊地點至少配備2個滅火器。

  (3) 在井口房、斜井進行燒焊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 燒焊工作地點風流中的瓦斯不得超過0.5%,隻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20m範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後無瓦斯積聚時,方可進行工作。

  (5) 燒焊工作完畢後,必須對工作地點再次灑水,並安排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 煤層中未采用砌镟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不得進行燒焊工作。

  5)井下錄像、攝影必須提前製定專門措施,報安監科審批。

  6)井下盡量采用不燃或耐燃的物品和材料,材料阻燃性能符合規程要求。

  7)嚴格火工品和井下放炮管理,按規定進行爆破作業,嚴禁使用變質炸藥,杜絕采用不符合《規程》規定的爆破作業形式。

  8)使用阻燃皮帶,機頭、機尾處用不燃性材料支護,司機及時將機尾處的浮煤,矸石清理幹淨,皮帶距巷道兩幫要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9)注意檢查機器運轉情況,防止皮帶打滑摩擦升溫起火,必須使用皮帶綜合保護裝置,低速超溫自動灑水裝置,達到靈敏可靠。

  10)禁止使用非抗靜電塑料管。

  11)電纜要使用阻燃電纜,電纜敷設、懸掛、接頭要符合《規程》要求。電纜選擇要經過負荷計算,防止炮崩、砸壞、擠壞電纜。

  12)井下電器設備嚴禁失爆。防爆性能不好的要進行處理或更換,井下供電要做到符合規程要求。采取平時檢查及解剖檢查相結合,提高井下供電安全可靠性。

  13)井下不準存放汽油、變壓器油或煤油等可燃物,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等,必須存在蓋嚴的鐵筒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等,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筒內,並指定專人送地麵處理,不準亂扔亂放。

  14)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20米內禁止煙火和火爐取暖。

  15)礦井必須在地麵設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按規定設置消防閥門,在主斜井及皮帶運輸巷道中,消防管路係統必須每隔50m設置支管和閥門,其它巷道消防管路係統每隔100m設置支管與閥門。

  16)兩個進風井口安裝防火門,能在井口附近發生火災時,及時關閉,防止火、煙流進入井下。

  3、內因火災預兆:

  1)煤層的溫度、火區附近的空氣溫度和來自火區的水溫比正常情況高;

  2)火區附近的氧氣濃度降低;

  3)火區附近巷道中濕度增大;

  4)火區附近巷道壁麵和支架表麵形成水珠;

  5)有害氣體增加、CO氣體持續升高;

  6)巷道中出現煤油、汽油、鬆節油等氣味;

  7)出現明火或煙霧。

  4、內因火災預防措施:

  1)每年要根據采區接續情況,編製年度的防止自然發火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彙審後貫徹實施。

  2)每個采掘工作麵都要有防止煤層自然發火措施、防滅火設計,並納入采掘作業規程。

  3)正確選擇礦井的開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區和工作麵,加強頂板管理,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防止丟煤造成自然發火。

  4)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製風流的設施,加強通風防火管理。

  5)掌握自然發火預兆規律,確定自然發火標誌性氣體,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進行發火預測預報,把自然發火消滅在萌芽階段。

  6)采煤工作麵的兩巷必須在終采線以外按設計要求位置用不燃性材料砌築防火門牆,並儲備足夠數量的封閉防火門的材料,並按序號排好。采煤工作麵回采結束後,必須在45天內(以不出煤之日起記算)進行永久性封閉。

  7)對漏風巷道,采用兩道磚牆充填黃泥進行密閉。密閉牆前,加固煤體等防火技術進行處理。

  8)加強對采空區、密閉、采掘工作麵的煤層防火檢測分析,發現有自然發火預兆及時處理。

  9)廢舊的溜煤眼和上風眼必須及時放空存煤,用水泥砂漿、黃土等進行封堵,嚴禁用煤填堵。

  10)受自然發火威脅嚴重的煤和半煤岩巷道、硐室,當服務期超過煤層自然發火期時,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對巷道進行全封閉。對巷道局部冒頂處和永久密閉要設防火觀察站、孔,對有發火危險的地點要及時進行封堵處理。

  11)利用束管監測係統,加大對防火觀測點的取樣次數,加強防治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

  12)壓通風防火:均壓防滅火是通過風量合理分配與調節,堵風防漏,管風防火,以風治火。通過對井下風流的調整,改變有關巷道風壓分布,均衡火區或采空區進、回風兩側的風壓差,減少和杜絕漏風,使火區內空氣不產生流動和交換,斷絕氧源,達到窒息惰化火區或抑製煤炭自然發火的目的。2012年將嚴格控製回采工作麵的風量,減少進回風之間的壓差,從而減少采空區的漏風。

  13)回采工作麵結束後的處理措施:工作麵結束後,要及時修建防火密閉,厚度0.5m的磚混密閉,兩密閉間距不低於0.5米,充填黃土,密閉牆前後5米加強支護。

  14)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留設煤柱,嚴禁隨意增設設計外煤柱,為其它要求需要更改設計煤柱尺寸時,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

  15)密閉牆附近不得安設風機、風門等設施,增加密閉漏風。

  17)采掘工作麵采用獨立通風。

  18)加強防火觀測工作,開展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

  (1) 建立完善的束管監測係統,對采空區內一氧化碳氣體連續監測。

  安裝束管監測係統,利用色譜分析儀檢測抽取氣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微機自動控製,逐路檢測,檢測數據自動生成報表,並可畫出檢測數據曲線圖,供專業人員分析某個點的CO氣體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預報。防火密閉內敷設監測束管,每天進行循環監測,形成日報表,分析標誌氣體變化趨勢。

  (2) 在10112回采工作麵回風風流中,安設安全監測CO傳感器,對風流中的CO濃度進行連續監測,便於早期判斷發火隱患。

  (3) 加強人工觀測,回采工作麵架間、架後每班安設專人進行觀測,及時取樣,利用色譜分析儀進行分析。瓦檢員每班二次對10112回采工作麵風流和上隅角處的CO氣體濃度進行測定。

  (4) 瓦斯檢查員每7天對防火密閉全麵進行一次監測。

  (5) 其他嚴格執行《紅杏旺盛煤業綜合防滅火設計》。

  5、建立完善的消防供水係統和注漿係統

  1)消防供水係統

  (1) 消防水池

  地麵靜壓水池:服務於全礦井的防塵用水。靜壓水池容積600m3,滿足實際需求。

  靜壓水池水量能夠滿足所服務區域的供水量,並按規定安裝了支管閥門,可供火災時供水需要。

  (2) 消防管路

  井下所設消防管路齊全,主運輸大巷、回風大巷供水係統采用Φ100mm的消防管路,主回風巷供水係統采用Φ100mm的消防管路,主井、副井、回風斜井及綜采、綜掘工作麵現采用Φ100mm的消防管路,消防管路兼作防塵管路,巷內每50m設置一個支管。

  4.2.4 礦井火災處理計劃

  1、采煤工作麵

  當10112綜采工作麵發生火災時,在正常通風情況下,應有效地利用滅火器材和消防(防塵)管路從進風側進行滅火。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局域反風或風流短路、增減風量等措施。若火勢較大,不能直接滅火時,其中位於火災上風側的人員應迅速迎風撤出,位於下風側的人員迅速佩戴自救器沿捷徑進入不受火災影響的上風側,直至安全撤出。同時指揮部應組織救護人員和安監員在災區各巷口設置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災區和受影響區域。

  1) 假設10112工作麵發生火災事故:

  處於事故地點(上風側)人員,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處於事故地點(下風側)人員佩戴自救器後,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軌道巷→9#總回風大巷→回風主井→地麵

  2、掘進工作麵

  當10106回風順槽工作麵發生火災時,維持局扇正常通風,現場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利用滅火器材和消防管路,積極進行直接滅火。若火勢較大,不能直接滅火時,應立即佩戴自救器迅速撤離災區。礦山救護隊到達現場後,在保持通風原狀下,采取直接滅火或隔絕滅火措施。

  1)假設10106回風順槽掘進麵發生火災事故:

101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3、進風井

  必須進行反風或風流短路,不使火災氣體侵入工作麵。回風井底發生火災時,保持正常風向,在氣體不超限的情況下,可減少進入火區的風量。礦山救護隊應盡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撲滅火災,阻止火勢蔓延。

  1)假設主斜井發生火災時,礦井主通風機必須進行反風。反風前井下人員從副斜井撤出地麵。,反風後從回風井撤出地麵。

  2)假設副斜井發生火災時,礦井主通風機必須進行反風,反風前井下人員從主斜井撤出地麵,反風後從回風井撤出地麵。

  3)假設主運輸大巷發生皮帶火災時,主運輸大巷(上風側)人員,主運輸大巷→運輸、回風聯巷→回風大巷→副斜井→地麵

  主運輸大巷(下風側)人員(佩戴自救器),主運輸大巷→運輸、回風

  聯巷→回風大巷→副斜井→地麵

  4)假設中央水泵房、中央變電所發生火災時,中央水泵房、變電所人員佩戴自救器後關閉好進風口防火鐵門從行人通道→主斜井→地麵。

  4、妥善避災:井下發生火災,現場人員要及時向調度彙報,並積極組織人員及時進行滅火,如果滅火無效,現場人員接到撤退命令(情況緊急時可立即自行撤退)其避災方法如下:

  1)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指揮人員要逐一檢查無誤。有組織的向新鮮風流方向撤退,最好繞過災區進入安全地點。

  2)若巷道已充滿煙霧,不可慌亂要迅速辨認出發火地區和風流方向,順著底板摸軌或管路,有秩序地迎風外撤。

  3)實在無法撤出時,盡快在進入工作麵躲避硐室或救生艙躲避,關閉入口,隔斷風流煙霧,打開供水係統和壓風管路,實施供水、壓風自救,佩戴好壓縮氧自救器,防止呼入有害氣體,切記不可亂跑、等待救援。

  4.3 瓦斯災害

  4.3.1 瓦斯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瓦斯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

  組 長:礦 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通風副礦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隊長 運輸隊長

  安監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 設備科科長 技術科科長

  工會主席 綜合辦主任 供應科科長 綜采隊長

  掘進隊長 礦山救護隊隊長 燈房人員 準備隊

  2、組織機構職責

  1)礦長和總工程師職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礦長任總指揮,總工程師任副礦長指揮,公司通風救護隊隊長協助礦長,井下基地指揮由指揮部派具有救護知識的人員擔任,製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計劃。

  2)副礦長職責:生產副經理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計劃,負責組織處理事故所必須的人員待命;機電副礦長保證調集救災必需的設備器材;安全副礦長嚴格控製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專用的特別許可證。

  3)礦山救護隊隊長職責:領導礦山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營救和事故處理。

  4)礦副礦長工程師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指揮某一方麵的救災工作。

  5)調度室主任職責:瓦斯事故發生後,立即將事故情況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彙報程序進行逐級彙報工作,及時向下傳達作戰指揮部的命令,通知其他值班人員及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統計和掌握入井人數和井下各采掘區隊人數。

  6)安監科科長職責:根據批準的作戰計劃對搶救工作和入井人員的控製實行有效的監督工作。協助指揮部負責做好事故報警、事故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監督檢查措施的執行情況。

  7)生產技術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提供災區及救災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圖紙等,並執行生產技術方麵有關措施的製定工作。

  8)機電隊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協助指揮部負責搶險,負責改變礦井主通風機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保證井下供電、監測、通訊係統的正常運行;負責完成停、送電、機電事故處理及指揮部下達的有關機電方麵的工作。確保各類傳感器的正常監測。

  9)準備隊長職責:按指揮部命令,迅速調集井下車輛,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送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維護好井口秩序,統計好出入井人數及車輛數;負責運輸車輛事故現場應急處理和指揮部下達的其它工作。

  10)通風隊長職責:負責改變礦井通風方法,監測主扇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負責注漿、注氮、束管監測等防滅火工作;安排瓦斯檢查員檢查有害氣體,確保搶險人員安全,並執行與通風相關的其它措施。

  11)設備科科長職責:負責搶險救災救援物資的供應和儲備工作,並根據礦指揮部命令迅速發運救災地點。

  12)經營副礦長職責:負責提供傷亡人員情況,協助做好傷亡人員善後工作。

  13)綜合辦主任職責:負責工業廣場的保衛工作及善後處理,協助做好死亡家屬的勸導工作。

  14)燈房人員職責:根據燈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和姓名,並迅速報告調度室,立即準備足夠的礦燈供救災人員使用,嚴格控製礦燈的發放,對未持有特別許可證的人員不得發給礦燈。

  15)事故地點職能機構負責人職責:負責查明在本區域或工作麵的人數,聽從調度室的指令,並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帶領撤退到安全地點或直至地麵,將現場所見的事故性質、範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詳細報告礦調度室,隨時接受指揮部的命令,完成有關的搶救任務。

  16)工會主席職責:在救災和事故處理過程中,組織相關部門,做好職工穩定思想和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17)。準備隊職責: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3、組織保障製度

  為防治瓦斯災害事故製定如下管理製度:

  1)《瓦斯檢查製度》;

  2)《瓦斯管理製度》;

  3)《密閉管理製度》;

  4)《瓦斯超限分析追查處理製度》;

  5)《“一炮三檢”及三人聯鎖放炮管理製度》;

  6)《瓦檢員班中彙報和交接班製度》;

  4.3.2 礦井瓦斯災害預防

  1、礦井瓦斯賦存情況

  據晉中市煤炭工業局市煤安[2009]9號文“關於晉中市2008年度30萬噸/年及以上煤礦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湧出量鑒定結果的批複”和[2009]8號文“關於晉中市2008年度30萬噸/年以下煤礦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湧出量鑒定結果的批複”原山西靈石縣紅杏煤礦有限公司一礦2008年度瓦斯絕對湧出量0.91m3/min,相對湧出量0.94m3/t,2007年度瓦斯絕對湧出量0.99m3/min,相對湧出量3.194m3/t,批複等級均為低瓦斯礦井。

  2、影響瓦斯事故的因素

  紅杏旺盛煤業雖然屬於低瓦斯礦井,但生產過程中措施落實不力或落實不好,局部地點有可能積存瓦斯,仍然可能發生瓦斯事故,如遇有引爆火源,便有可能發生瓦斯爆炸。下列因素可能導致瓦斯積聚:

  1)掘進工作麵停風(有計劃、無計劃)時間較長時。

  2)煤巷、半煤巷采掘工作麵,在局部通風不正常情況下很容易造成瓦斯積聚。

  3)回采工作麵回風隅角。

  4)掘進工作麵的巷道隅角、頂板冒落的空洞內。

  5)通風不良巷道的頂板附近。

  6)回采工作麵采空區邊界處。

  7)掘進工作麵供風不足、回采工作麵風量不足。

  8)啟封盲巷、排放瓦斯不按措施施工、通風係統不合理、密閉牆漏風等原因均可導致瓦斯積聚。

  3、礦井曆年瓦斯事故情況分析

  紅杏旺盛煤業為低瓦斯礦井,沒有出現過瓦斯事故,但不可大意,仍應加強瓦斯管理。

  4、礦井可能發生的瓦斯災害及威脅程度、範圍分析

  紅杏旺盛煤業為低瓦斯礦井,10112工作麵綜采放頂煤的回風隅角、後部溜子;綜掘工作麵以及其它通風不良的無風或微風地點等可能產生瓦斯積聚,也存在瓦斯燃燒/爆炸和有害氣體中毒、窒息事故的隱患。

  5、危害程度分析

  1)造成現場人員受傷或死亡;

  2)對井下設備造成損壞,影響救援工作;

  3)可能引起瓦斯煤塵二次爆炸,擴大事故範圍,造成更加嚴重損失。

  4)掘進工作麵停風不撤人,盲巷未及時封閉,人員誤入盲巷;密閉牆前休息有可能造成窒息事故,以上情況隻威脅本區域內的人員。啟封密閉、排放瓦斯,采掘工作麵與老空區貫通時,易導致大量瓦斯湧出,如管理不善采取措施不當,容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

  4.3.3 礦井瓦斯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

  1、瓦斯災害預兆

  1)瓦斯超限或異常;

  2)安全監測係統發生瓦斯超限報警;

  3)采掘工作麵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超限報警;

  4)瓦斯爆炸時,一般都會有強大的爆炸聲和連續的空氣震動,產生很強的高溫氣浪,在某些地點可以看到被氣浪卷起的滾滾煙塵。

  2、瓦斯災害防範措施

  防止瓦斯事故重點在於加強通風管理,杜絕瓦斯積聚,消除誘發火源。

  1)搞好礦井開拓布局,合理布置巷道,不出現平麵交叉巷道,建立合理穩定可靠的通風係統。

  2)根據生產接續,每月編製通風作業計劃和瓦斯巡回檢查路線計劃,及時調整通風係統,杜絕不合理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消除無風區、微風區,保證各用風地點風量、風速符合規程要求,采掘工作麵采用獨立通風。

  3)加強局部通風管理,特別是重點瓦斯管理區的局部通風管理。

  (1) 采、掘供電分開。

  (2) 掘進工作麵安裝雙風機、雙電源,主副風機功率同等,並能自動切換,每天試驗一次,實現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人工複電。

  (3) 局部通風機必須保證正常運轉,嚴禁隨意開停,必須指定專人看管。

  (4) 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有專人看管風機,嚴禁無計劃停風,如需停止風機運轉必須填寫“臨時停風報告”報礦總工程師、通風隊及有關部門審批,停風時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在全風壓巷道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嚴禁人員進入。

  (5) 有計劃停風時必須根據現場情況編製安全措施,明確停電、停風時間、原因、停風前的準備、停風期間的安全保障措施、恢複通風的步驟等內容,明確責任人,確保落實到位。

  (6) 無計劃停風時,班組長必須立即命令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並及時彙報調度室,如兼職司機在10分鍾之內無法恢複通風時,班組長組織人員在全風壓巷道口設好柵欄,切斷電源,安排專人看管風機,禁止隨意啟動風機和人員進入停風區。

  (7) 使用局部通風機的施工單位必須製定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安全措施,並納入施工作業規程當中。

  4)嚴格瓦斯管理,防止瓦斯事故。

  (1) 嚴格瓦斯檢查員管理,對重點瓦斯管理區,必須配備專職瓦檢員。

  (2) 嚴格瓦斯檢查製度,按規定檢查瓦斯,杜絕空檢、漏檢、偽造數據,瓦斯檢查做到“三對口”。

  (3) 礦長、總工程師、采掘區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電鉗工、瓦斯檢查員、安全監測工等下井時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4) 采掘工作麵必須配備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按規定懸掛,並處於常開狀態。

  (5) 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監測係統,所有采掘工作麵必須按標準安裝瓦斯傳感器,報警、斷電功能齊全,斷電範圍符合要求,采區回風巷、總回風巷設置風速傳感器,礦井主通風機、局部通風機設置設備開停傳感器。礦井和采區主要進回風巷中的主要風門必須設置風門傳感器。對各種傳感器要及時維護、定期標校,確保靈敏可靠。

  (6) 礦井的總回風或一翼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時,必須報告礦總工程師,查明原因,進行處理。采區回風巷及采掘工作麵的回風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超過1.5%時都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由礦總工程師負責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麵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時,必須停止用電鑽打眼,放炮地點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0%時嚴禁放炮。

  (7) 停風的掘進工作麵恢複通風前首先檢查瓦斯,瓦斯重點區掘進工作麵停風超過2小時,非瓦斯重點區超過8小時,恢複通風時由救護隊探查,在規定時間內由專職瓦斯檢查員進行探查,隻有停風區中氧氣濃度不低於20%,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0%,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直接恢複通風,否則必須寫出措施,在總工程師指揮下由救護隊排放瓦斯。

  (8) 恢複已封閉的停工區或工作麵接近這些地點時,必須事先排出其中積聚的瓦斯,排放瓦斯前,應製定安全措施,在礦總工程師的指揮下由救護隊排放瓦斯。

  (9) 啟封盲巷或舊巷時,必須由救護隊進行,當巷道內瓦斯不超過1%,二氧化碳不超過1.5%時,可由通風隊直接恢複通風,否則必須寫出措施在總工程師的指揮下,由救護隊執行排放瓦斯。

  (10) 瓦斯檢查員發現瓦斯超限或瓦斯異常時要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停止作業,撤出人員,並立即彙報調度室,報總工程師采取措施處理,上井後填寫瓦斯超限(異常)報告單。

  (11) 當掘進迎頭預透盲巷、舊巷或其他巷道時技術科必須在掘進巷道距預透點炮掘20m前,機掘50m前填好預透通知單,報總工簽字後通知有關單位采取措施,恢複被貫通巷道的通風,隻有在被貫通的巷道瓦斯濃度在1%以下,二氧化碳濃度在1.5%以下時方可貫通。

  (12) 采空區必須及時封閉,隨著回采工作麵的推進逐個將通至采空區的通道封閉,采區、工作麵結束1個月內必須把所有通往采空區的通道封閉。對已停工的獨頭巷道及時封閉防止產生盲巷。

  5)加強放炮管理

  (1) 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製度。

  (2) 采掘工作麵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電雷管。使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最後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毫秒。

  (3) 嚴禁裸露爆破,不準打淺眼放小炮,短母線放炮。

  (4) 在掘進工作麵中,一次裝藥必須全部一次起爆,在回采工作中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杜絕一次定炮,多次起爆。

  (5) 定炮使用水炮泥或黃土炮泥、封滿封實,對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嚴的炮眼嚴禁放炮,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炮泥。

  6)井下燒焊必須填寫《井下燒焊報告單》,由總工程師批準後方可在井下指定地點進行燒焊工作,設專人監護,並按規定檢查瓦斯。

  7)嚴格電氣設備管理,杜絕其失爆。

  8)密閉牆前嚴禁堆放物料,人員嚴禁在密閉前逗留休息,嚴禁打開柵欄進入盲巷。

  9)每年進行一次礦井瓦斯鑒定工作,並按時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存檔。

  10)主通風機必須安設防爆門和反風裝置,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在災害發生時,防止事故擴大。

  4.3.4 礦井瓦斯災害處理計劃

  1、積極搶救

  迅速組織受災區威脅區域的人員,並探明事故地點和範圍。

  1)迅速恢複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以恢複正常通風。

  2)救護人員在事故發生並了解有關情況後,為防止二次爆炸,等待10~20分鍾再下井,並多帶自救器和氧氣呼吸器以便搶救遇難幸存者。

  2、妥善避難

  1)當井下發生瓦斯爆炸時,井下人員要迅速背向爆炸源方向臥倒,頭部放低,用濕毛巾捂口,盡量減少肉體裸露。

  2)發生爆炸時,盡量屏住呼吸,防止吸入高溫有害氣體,並立即打開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好。

  3)辨清方向,按避災路線盡快進入新鮮風流撤離。

  4)若因巷道破壞嚴重不能安全撤離時,必須選擇圍岩穩定,保護完好,無有害氣體,離水較近的地方安靜,耐心地等待救護。

  3、安全撤離

  1)假設10112綜采工作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處於事故地點(上風側)人員,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處於事故地點(下風側)人員佩戴自救器後,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軌道巷→9#總回風大巷→回風主井→地麵

  2) 假設10106運輸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3) 假設10106回風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4)假設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管子道→副斜井→地麵

  4、等待救援

  實在無法撤出時,盡快進入工作麵躲避硐室或在頂板堅固、支護完整、無有害氣體,有水源或水源較近的地方構築臨時避難所暫避,必要時佩戴好自救器,防止呼入有害氣體,切記不可亂跑、等待救援。

  4.4 煤塵災害

  4.4.1 煤塵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煤塵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

  組 長:礦 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通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隊長 運輸隊長

  安監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 設備科科長 技術科科長

  工會主席 綜合辦主任 供應科科長 綜采隊長

  掘進隊長 礦山救護隊隊長 燈房人員 準備隊

  2、組織機構職責

  1)礦長和總工程師職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礦長任總指揮,總工程師任副礦長指揮,公司通風救護部主任協助礦長,井下基地指揮由指揮部派具有救護知識的人員擔任,製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計劃。

  2)副礦長職責:生產副礦長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計劃,負責組織處理事故所必須的人員待命;機電副礦長保證調集救災必需的設備器材;安全副礦長嚴格控製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專用的特別許可證。

  3)礦山救護隊隊長職責:領導礦山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營救和事故處理。

  4)礦副礦長工程師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指揮某一方麵的救災工作。

  5)調度室主任職責:煤塵災害事故發生後,立即將事故情況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彙報程序進行逐級彙報工作,及時向下傳達作戰指揮部的命令,通知其他值班人員及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統計和掌握入井人數和井下各采掘區隊人數。

  6)安監科科長職責:根據批準的作戰計劃對搶救工作和入井人員的控製實行有效的監督工作。協助指揮部負責做好事故報警、事故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監督檢查措施的執行情況。

  7)生產技術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命令,負責提供災區及救災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圖紙等,並執行生產技術方麵有關措施的製定工作。

  8)機電科科長職責: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協助指揮部負責搶險,負責改變礦井主通風機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保證井下供電、監測、通訊係統的正常運行;負責完成停、送電、機電事故處理及指揮部下達的有關機電方麵的工作。確保各類傳感器的正常監測。

  9)準備隊長職責:按指揮部命令,迅速調集井下車輛,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送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維護好井口秩序,統計好出入井人數及車輛數;負責運輸車輛事故現場應急處理和指揮部下達的其它工作。

  10)通風隊長職責:負責改變礦井通風方法,監測主扇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負責注漿、注氮、束管監測等防滅火工作;安排瓦斯檢查員檢查有害氣體,確保搶險人員安全,並執行與通風相關的其它措施。

  11)設備科科長職責:負責搶險救災救援物資的供應和儲備工作,並根據礦指揮部命令迅速發運救災地點。

  12)經營副礦長職責:負責提供傷亡人員情況,協助做好傷亡人員善後工作。

  13)綜合辦主任職責:負責工業廣場的保衛工作及善後處理,協助做好死亡家屬的勸導工作。

  14)燈房人員職責:根據燈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和姓名,並迅速報告調度室,立即準備足夠的礦燈供救災人員使用,嚴格控製礦燈的發放,對未持有特別許可證的人員不得發給礦燈。

  15)事故地點職能機構負責人職責:負責查明在本區域或工作麵的人數,聽從調度室的指令,並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帶領撤退到安全地點或直至地麵,將現場所見的事故性質、範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詳細報告礦調度室,隨時接受指揮部的命令,完成有關的搶救任務。

  16)工會主席職責:在救災和事故處理過程中,組織相關部門,做好職工穩定思想和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17)安檢科職責:負責清點井下人員的清點和排查工作。

  18)準備隊職責: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3、組織保障製度

  為防治煤塵災害事故製定如下管理製度:

  1)《礦井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2)《防塵設施安裝規範》;

  3)《綜合防塵設施使用管理製度》;

  4.4.2 礦井煤塵災害預防

  1、煤塵賦存情況及爆炸性

  紅杏旺盛煤業開采的10號煤火焰長度為15mm,岩粉最低用量3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因此,該煤礦在設計提升生產能力的同時,應加強對礦井安全設備的投入,通風、灑水、除塵與生產規模相匹配。

  2、影響煤塵事故的因素

  煤塵事故重點發生在采掘生產過程中,災害的重點在采掘工作麵。

  1)在采掘生產過程中,特別是在破煤、落煤、運輸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煤塵;

  2)沿煤掘進產塵量較大,特別是放頂煤時,煤塵飛揚濃度可達到爆炸界限;

  3)通風方麵,風速過高會引起采掘工作麵和運輸巷道煤塵飛揚,而風速過低,產塵點產生的煤塵排不出去增加浮塵量;

  4)皮帶運煤係統、采掘運輸機各轉載點,如防塵不及時,也會造成煤塵飛揚;

  5)當煤塵含量到達爆炸界線,遇電器設備漏電產生的火花、放炮產生的火焰等引爆火源時,就會發生煤塵爆炸事故。

  3、礦井曆年煤塵事故情況分析

  紅杏旺盛煤業建礦以來,未出現過煤塵爆炸事故,但不能大意,應加強防塵管理。

  4、礦井可能發生的煤塵災害及威脅程度、範圍分析

  采掘工作麵在破煤、割煤、運輸等各環節中均會產生煤塵,如果防塵措施落實不好,會造成煤塵積聚,達到爆炸極限,如果存在合適的火源和供氧條件,就會引起煤塵爆炸事故。

  煤塵爆炸時會產生高溫、高壓、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傷亡、機械設備和巷道的破壞,強大的衝擊波會造成風流逆轉,破壞通風係統,可能引起連續爆炸。

  采掘工作麵發生爆炸時如果隔爆設施完善,影響範圍會控製在本采掘工作麵、本采區內,當引起連續爆炸時將擴大影響範圍,直至影響整個礦井。如果爆炸發生在進風井附近時將影響其回風流中的所有工作地點,反風不及時將影響整個礦井。

  4.4.3 礦井煤塵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

  1、煤塵災害預兆

  1)煤塵爆炸的下限:30~40g/m3,上限:2000g/m3,爆炸威力最強烈在300~400g/m3,井下監測到浮遊煤塵濃度達到爆炸限度時要通知施工人員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彙報調度室。

  2)爆炸前,事故地點浮遊煤塵濃度達到爆炸界限,並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時,一般都會有強大的爆炸聲和連續的空氣震動,產生很強的高溫氣浪。

  2、煤塵災害預防措施

  1)完善礦井防塵係統,健全“三條生命線”中的防塵管路,管路、閥門、設施齊全。主要運輸巷、主斜井與采區運輸巷與回風巷、掘進巷道、煤倉放煤口、卸載點等地點都必須敷設防塵供水管路,並安設支管和閥門及灑水噴霧裝置。采掘工作麵防塵係統不形成,不準生產。

  2)主要防塵管路不得小於Φ100mm,主、副井、綜采、綜掘工作麵防塵管路不得小於Φ100mm,其他巷道防塵管路不得小於Φ50mm,水壓、水量滿足要求。

  3)開采時,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否則不準生產。中厚煤層工作麵開采前實行煤層注水,逢采必注,不注不采,增加煤層含水率,降低產塵量。

  4)采麵敷設防塵軟管、架間噴霧裝置齊全霧化好,出煤時正常使用。

  5)對井巷進行定期清掃、衝刷,消除粉塵積聚。

  6)機械化作業采掘工作麵,必須內外噴霧達要求。打眼必須濕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前、放炮後、出煤時執行灑水防塵製度。

  7)井下所有運煤轉載點、煤倉放煤口、裝載點及卸載點必須有完善的噴霧裝置,采用手動或自動方式控製噴霧,要求設施齊全,閥門容易操作,噴頭位置正確並固定,出煤即噴霧,能有效消滅煤塵。

  8)隔爆設施安設齊全,位置、水量、數量符合規程規定。

  9)采掘作業規程必須有綜合防塵規定,對防塵係統及防塵設施做出具體要求。

  10)定期對井下各產塵點進行粉塵測定,至少每半月測定一次,並正常開展個體呼吸性粉塵測定。

  11)采掘工作麵人員,做好個體防護,用好防塵口罩。

  12)采煤工作麵防塵措施:

  (1) 采煤工作麵開工前必須有完善的防塵係統和防塵設施,使用正常。工作麵回風巷在距煤壁20m、50m處各安設淨化水幕一道,進風巷距煤壁20m、50m處各設淨化水幕一道,水幕靈敏可靠、霧化良好,使用正常。

  (2) 堅持濕式打眼,嚴禁幹打眼。

  (3) 放炮使用水炮泥或黃土炮泥,有灌水炮泥的裝置,並有炮泥存放箱。

  (4) 工作麵的回風巷必須每天至少衝刷滅塵一次。

  (5) 進回風巷安設隔爆設施,首列隔爆水袋距工作麵距離不得小於60m,不得大於200m,在應設置輔助隔爆水袋的巷道設置多組水袋,每組距離不大於200m。

  (6) 綜采工作麵采煤機內外噴霧裝置、支架前後噴霧齊全、霧化好,割煤、放煤、運煤時正常使用。

  13)掘進工作麵防塵措施

  (1) 采用濕式打眼。

  (2) 在距迎頭20米、50 米處設淨化水幕,工作時水幕全部打開。

  (3) 首列隔爆水間距工作麵的距離在60~200米之間。

  (4) 綜掘機內外噴霧齊全、霧化好,掘進時正常使用。

  其它嚴格執行紅杏旺盛煤業《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14)防塵供水係統:與消防供水係統共用。

  15)加強煤塵的監測監控,建立粉塵監測製度,要及時對煤層進行煤塵爆炸性鑒定工作。煤塵爆炸性鑒定結果報煤礦安全檢查機構備案,根據鑒定結果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將作業場所的粉塵降低到規程規定濃度以下;每半月對采掘工作麵和主要場所全麵進行一次粉塵測定;每半年進行一次遊離二氧化矽和粉塵分散度的化驗分析;每季度進行一次個體呼吸性粉塵測定。

  16)主通風機必須安設防爆門和反風裝置,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在災害發生時,防止事故擴大。

  4.4.4 礦井煤塵災害處理計劃

  1、積極搶救

  迅速組織受災工作麵威脅區域的人員,並探明事故地點和範圍。

  1)迅速恢複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以恢複正常通風。

  2)救護人員在事故發生並了解有關情況後,為防止二次爆炸,等待10~20分鍾再下井,並多帶自救器和氧氣呼吸器以便搶救遇難幸存者。

  2、妥善避難

  1)發生煤塵爆炸事故後,發現事故的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彙報,並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2)現場人員一定要鎮靜,不要驚惶失措,亂喊亂跑,當聽到或感覺到爆炸聲和空氣衝擊波時,立即應背朝聲響和氣浪傳來的方向,俯臥倒地,臉朝下,雙手置於身體下麵,閉上眼睛,迅速臥倒。頭部要盡量低,由躲避硐時,立即進入躲避硐,有水溝的地方最好爬在水溝邊上或堅固障礙物後麵。

  3)立即屏住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蓋住身體,減少身體暴露麵積,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溫氣體,避免中毒和灼傷氣管、內髒。

  4)在爆炸地點附近工作人員,要在帶班班長的帶領下,有組織的撤退,進風側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回風側人員立即佩戴自救器,盡快進入進風側或新鮮風流中,通過火煙區時,不要飛跑或急促呼吸,應穩步走出危險區。

  5)撤退人員要避開爆炸的正麵巷道,或進入巷道內的躲避硐室。

  6)爆炸過後,應稍事觀察,待沒有異常變化跡象,就要辯明情況和方向,沿著安全避災路線,盡快離開災區,轉入有新鮮風流的安全地帶。

  7)當井巷遭到嚴重破壞,退路被阻,或自救器的有效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帶時,要坐在支護良好的頂板下,或利用風筒、木板等構築臨時避難所。

  8)避災盡量選擇有管路地點,並將衣服、礦燈等物懸掛於明顯位置,以便人員及時發現。

  9)避難時,應保持平靜、靜臥等待營救,以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注意節水和氧氣消耗,硐室內隻留一盞燈,其餘全部熄滅,並經常性、有規律地敲打管路,發出求救信號。

  3、安全撤離

  發現煤塵爆炸事故的人員應迅速撤離危險區域。

  1) 假設10112綜采工作麵發生煤塵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處於事故地點(上風側)人員,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處於事故地點(下風側)人員佩戴自救器後,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2)假設10106運輸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3) 假設10106回風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4)假設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中央變電所、水泵房→行人通道→副斜井→地麵

  4、等待救援

  實在無法撤出時,盡快工作麵躲避硐室或在頂板堅固、支護完整、無有害氣體,有水源或水源較近的地方構築臨時避難所暫避,必要時佩戴好自救器,防止呼入有害氣體,切記不可亂跑、等待救援。

  4.5 頂板災害

  4.5.1 頂板災害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頂板事故預防及處理領導組

  組 長:礦 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通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隊長 運輸隊長

  安監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 設備科科長 技術科科長

  工會主席 綜合辦主任 供應科科長 綜采隊長

  掘進隊長 礦山救護隊隊長 燈房人員 準備隊

  礦井頂板事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辦公室主任: 調度室主任(兼),副主任:技術部主管(兼)。

  2、組織機構職責

  1)礦長:是礦井頂板事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發生頂板事故時,為處理頂板事故的全權指揮者。

  2)總工程師:是礦井頂板事故工作技術負責人,組織審批礦井頂板事故技術方案,組織安排礦井頂板事故安全隱患的排查。當礦井發生頂板事故時,協助礦長指揮處理,並迅速組織人員製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

  3)分管礦領導副礦長:是礦井頂板事故工作分管業務的第一責任人,礦井發生頂板事故時,根據領導小組指令,全權負責指揮自己分管業務範圍內的救災工作。

  4)調度室:頂板(冒頂)事故發生時負責在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彙報程序進行逐級彙報工作,事故處置時生產係統的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係和對外聯係。

  5)技術科:負責提供地質資料、巷道位置、巷道標高,參與分析災害發生地點、規模及救援方案。

  6)生產礦長:深入井下各采掘工作麵進行檢查,發現隱患或異常,要及時上報,並安排施工隊組采取措施;協同相關部門對正掘進巷道和回采巷道、主要運輸、回風大巷和相關硐室進行頂板巡查,礦井發生頂板事故時迅速與相關部門調查頂板災害情況,及時備好相關資料和圖紙,提供救災需要的相關圖紙及資料。

  7)機電科:經常深入現場對中央變電所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保證電氣設備隨時都能運轉,礦井發生頂板事故必要時負責改變礦井主通風機的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

  8)通風隊:安排瓦斯檢查員檢查有害氣體,參與分析最佳搶險路線,確保搶險人員安全。

  9)安監科:對礦井防治頂板事故措施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礦井發生頂板事故時根據批準的災害預防與事故處理計劃對參加搶救工作的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的控製。

  10)機電設備科:協助領導組負責搶險、搶修工作,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

  11)運轉隊:協助領導組負責搶險、搶修工作,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協助指揮部負責井下搶險人員、材料的運輸工作,保證運送人員暢通無阻。

  12)駐礦員:對礦井防治頂板事故措施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礦井發生頂板事故時根據批準的災害預防與事故處理計劃對參加搶救工作的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的控製,協助領導組長負責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置工作。

  13)采掘隊:

  (1) 完成安檢科下達的防止頂板事故的各項施工任務;

  (2) 嚴格執行礦下發的防治頂板事故的各項製度和技術措施;

  (3) 編製本隊所施工工作麵的防治頂板事故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經礦審批後嚴格執行;

  (4) 采掘隊管理人員加強對工作麵及巷道頂板離層監測儀的檢測,並按要求進行詳細的記錄;

  (5) 由礦組織工作麵支護質量檢查時,發現有未按照要求加強支護的,對采掘隊進行處罰;

  (6) 發生事故時按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麵,清點人數,及時向調度室彙報,並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14)礦山救護隊: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麵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人員營救和事故處理作戰計劃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

  15)準備隊: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3、組織保障製度

  1)《應急救援預案》;

  2)《采掘工作麵頂板管理製度》;

  3)《綜采工作麵安全管理製度》。

  4.5.2 礦井頂板災害預防

  1、礦井煤層及頂底板主要特征

  井田煤層產狀總體平緩,煤層傾角一般在3°~ 8°,局部地段達10°左右。10號煤層:直接頂板為泥岩,局部為砂質泥岩,厚度5.0m左右,抗壓強度最小25.0MPa,最大48.3MPa,平均36.4MPa;抗拉強度最小0.42MPa,最大0.50MPa,平均0.45MPa;抗剪強度最小1.72MPa,最大3.42MPa,平均2.75MPa。屬中硬頂板。底板(即為11號煤層頂板)為灰黑色泥岩,厚度2.2m左右, 抗壓強度最小45.8MPa,最大46.6MPa,平均46.2MPa;抗拉強度最小0.26MPa,最大1.14MPa,平均0.66MPa;抗剪強度最小1.22MPa,最大5.41MPa,平均3.74 MPa。屬中硬底板。

  2、影響頂板事故的因素

  頂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掘過程中,頂板意外冒頂、片幫、煤炮、衝擊地壓、頂板掉矸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產中止等事故。影響頂板事故主要包括地質條件的客觀因素和其它的主觀因素。

  1)地質條件等因素

  (1) 綜采工作麵影響頂板事故因素主要是工作麵在初采、過斷層、過應力集中區、過頂板破碎帶、過巷道交岔點、工作麵上下端頭、煤壁區。

  (2) 掘進工作麵影響頂板事故因素主要是工作麵在過斷層、過應力集中區、過老巷、過頂板破碎帶、過巷道交岔點,在以上情況下地質條件較差是頂板事故的主要因素。

  2)其它主觀因素

  (1) 工作麵的支護參數是否能滿足巷道變形需要是造成頂板冒落的主要原因,是釀成礦井惡性重大事故的危險源之一,也是我礦重點防範的危險源。

  (2) 采掘工作麵是否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提前預測頂板事故是礦井頂板事故因素之一,例如在工作麵安裝礦壓監測儀監測頂板變化,為預防頂板(冒頂)提供科學、可靠的技術數據,在采煤工作麵支架上安裝測壓表,監測工作麵支架工作阻力,在掘進工作麵安裝頂板離層儀,監測頂板下沉等。

  (3) 在工作麵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也是礦井頂板事故的因素之一,例如采取套棚、打點柱、聯鎖棚子等方式加強支護,工作麵過斷層等情況時是否編寫專項安全措施等。

  (4) 加強員工培訓,增強員工預防頂板事故的安全意識,員工是否能熟悉掌握和判斷采掘工作麵頂板冒落的預兆是礦井頂板事故另一因素,如煤壁片幫、放煤炮、頂板裂隙加深、加寬、頂板掉渣、漏頂、岩層發出響聲、頂板離層(敲幫問頂時發出“空空”的響聲),頂板淋水加大、巷道及支護變形等現象。

  3、礦井曆年頂板事故分析

  我礦建礦以來沒有發生過頂板事故。

  4、礦井可能發生的主要頂板事故及威脅程度、範圍分析

  1)礦井可能發生的主要頂板事故分析

  頂板(冒頂)事故按事故嚴重程度分類或分級: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根據國務院1991年10月發布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生產安全事故中的職工人身傷亡事故,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在原勞動部辦公廳1993年9月印發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問題解答》中,將“輕傷事故”定義為“一次事故中隻發生輕傷的事故”,“輕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職工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但夠不上重傷者。將“重傷事故”定義為“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重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者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將“死亡事故”定義為“一次事故中死亡l-2人的事故”;將“重大死亡事故”定義為“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按冒頂範圍可將頂板事故分為局部冒頂和大型冒頂兩類。

  (1) 局部冒頂是指範圍不大,傷亡人數不多(1~2人)的冒頂,

  (2) 大型冒頂是指範圍較大,傷亡人數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

  紅杏旺盛煤業礦井所開采的10#煤層其直接頂板為泥岩,局部為砂質泥岩,厚度5.0m左右,采掘工作麵巷道支護均采用錨杆(索)聯合支護。從以上條件分析紅杏旺盛煤業采掘工作麵有發生重大頂板(冒頂)事故的條件。

  冒頂事故存在地點:工作麵初采、過斷層、過應力集中區、過頂板破碎帶、過巷道交岔點、工作麵上下端頭、煤壁區。掘進工作麵多發生在過斷層、過應力集中區、過老巷、過頂板破碎帶、過巷道交岔點。

  風險分析:礦井頂板(冒頂)是我礦造成危害嚴重的危險源之一,礦井頂板(冒頂)與支護強度是因果關係的,支護參數不能滿足巷道變形需要是造成頂板冒落的原因,是釀成礦井惡性重大事故的危險源之一,是我礦重點防範的危險源。

  2)礦井頂板事故威脅程度分析

  礦井頂板事故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 無論是局部冒頂還是大型冒頂,事故發生後,一般都會推倒支架、埋壓設備、造成停電、停風,給安全管理帶來困難,對安全生產不利。

  (2) 如果是地質構造帶附近的冒頂事故,不僅給生產造成麻煩,而且有時會引起透水事故的發生。

  (3) 在有瓦斯湧出區域附近發生頂板事故將伴有瓦斯的突出易造成瓦斯事故。

  (4) 如果是采掘工作麵發生頂板事故,一旦人員被堵或被埋,將造成人員傷亡。

  4.5.3 礦井頂板災害預兆及預防措施

  1、采煤工作麵頂板管理

  1)采煤工作麵發生的冒頂事故主要有:靠煤壁附近的漏冒型冒頂;兩端頭局部冒頂。

  2)采煤工作麵冒頂事故一般發生在:工作麵初次來壓期間、周期來壓期間;過斷層、過破碎帶、過巷道交叉點及頂板破碎處等。

  3)井下工作地點頂板冒落的預兆有:煤壁有片幫、放煤炮、頂板裂隙加深、加寬、頂板掉渣、漏頂、岩層發出響聲、頂板離層(敲幫問頂時發出“空空”的響聲),頂板淋水加大、巷道及支架變形等現象。

  4)采煤工作麵冒頂事故預防措施

  (1) 做好回采工作麵初次放頂及收麵時的頂板管理工作。認真編製好初放和收麵措施,嚴格控製好工作麵頂板層位。

  (2) 追機移架,及時支護煤壁區新暴露的頂板。發生煤壁片幫時,及時移架或打出支架護幫板支護頂板。

  (3) 加強工作麵的端頭支護及兩道的超前支護管理,特殊支護齊全可靠,進回風隅角采空區懸頂超過2×4m2時,及時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

  (4) 加強工作麵頂板壓力和支護質量監測,確保工作麵液壓支架、上下端頭和兩巷超前支護的單體支柱初撐力符合作業規程要求。

  2、掘進工作麵頂板管理

  1)掘進工作麵的冒頂事故一般規律

  (1) 過地質構造帶;

  (2) 開窩、貫通、過老巷時;

  (3) 直接頂較厚的錨網(索)巷道;

  (4) 複合頂板;

  (5) 受采動等因素影響的工作麵。

  2)在通常情況下冒頂有以下預兆:壓力大,爆破或截割後常出現放煤炮、片幫、掉頂、漏頂;支架變形,棚腿蹬出,背板折斷;點柱開裂或折斷;螺紋(鋼筋)錨杆托板變形折裂、錨杆、錨索拉斷;片幫、底臌;噴漿體開裂掉渣;頂板出現裂縫,甚至有斷裂聲,頂板離層指示刻度值超過警戒線;錨杆拉力計壓力指針刻度值超過錨杆設計錨固力。

  3)掘進工作麵冒頂事故預防措施

  (1) 綜合掘進工作麵煤、岩性質,礦壓規律及周圍巷道關係等相關因素製定出科學合理的支護設計。

  (2) 根據掘進工作麵煤、岩性質,嚴格控製空頂距。

  (3) 嚴格執行敲幫問頂製度,各掘進工作麵必須配備1~2根敲幫問頂探杆,五根木柱和兩套超前支護,用於迎頭臨時支護,確保工作麵頂板支護及時,不出現空頂作業。

  (4) 過老空及破碎帶應針對性地製定出合理的支護措施。

  (5) 勞動組織科學合理並嚴格組織施工,當班作業當班支護至迎頭。

  (6) 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嚴格現場管理,護幫和護頂錨網錨索按作業要求同時跟進,杜絕盲目生產的思想觀念。

  (7) 要堅持做錨杆拉拔試驗和錨索的鎖緊力試驗,並做好錨杆(索)礦壓監測記錄。抽查錨杆(索)錨固質量。

  (8) 對超寬超高巷道要采取加強支護措施。

  (9) 嚴格工程施工標準化作業,並有嚴格的監督考核體係。

  3、巷道交岔點冒頂事故的預防措施

  (1) 開岔口應避開原來巷道冒落的區域。

  (2) 開岔口應避開軟岩、破碎帶及地質構造帶。

  (3) 製定科學合理的支護設計及施工措施。

  (4) 執行掘進工作麵冒頂事故預防措施。

  4、安裝、拆除綜采工作麵頂板管理

  1)安裝工作麵的預防冒頂事故措施

  (1) 根據工作麵地質條件及位置關係,製訂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技術安全措施。

  (2) 提前準備好搶險用料(木料、單體支柱等)。

  (3) 加強對切眼及上下口支護狀況的檢查、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單體定時補液。

  (4) 工作麵改棚或改柱時,做到先支後回,嚴禁空頂作業。

  (5) 對拉運支架等撞倒的支柱必須及時重新支設。

  (6) 安裝完畢的支架,必須確保其良好的支護狀態,支架接實頂板,初撐力達到規定要求。

  2)拆除工作麵的預防冒頂事故措施

  (1) 根據工作麵收麵時的具體條件製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2) 加強出口及工作麵煤壁的檢查、維護。

  (3) 加強支架已撤區控頂部分的頂板管理,控頂步距、支護方式、支護材料、支護密度等嚴格按措施要求執行,必要時應采取打戧柱等特殊措施。

  5、頂板事故防範工程及資金、人員、時間安排情況

  1)頂板事故防範工程及資金安排情況

  為防止頂板事故的發生我礦加大頂板事故防範工程及資金的投入,來加強工作麵頂板壓力和支護的質量監測,確保工作麵液壓支架、上下端頭和兩道超前支護的單體支柱初撐力,掘進巷道的支護參數等符合作業規程要求,預防頂板事故發生。

  我礦每年投入很大的資金采購先進的監控設備監測采掘工作麵的頂板變化。采掘工作麵安裝頂板離層儀監測頂板變化,為預防頂板(冒頂)事故提供科學、可靠的技術數據。采煤工作麵支架上安裝測壓表,監測工作麵支架工作阻力。

  2)頂板事故防範人員、時間安排情況

  (1)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發現頂板隱患,使頂板管理無漏洞、無死角,防止頂板事故的發生,需對正掘進巷道和回采巷道、主要運輸、回風大巷和相關硐室等進行頂板巡查,並製定《頂板巡查管理製度》:

  ① 頂板巡查以安監科為主,通風隊、運輸隊、技術科協同,對於全礦巷道實行分片管理,原則上生產技術科負責正回采、掘進巷道,通風隊負責主要回風大巷,機電科負責主要運輸大巷,探水隊負責頂板淋水較大巷道。

  ② 頂板巡查每月定期進行兩次,每月1~5日和15~20日進行,各部門在每月6日和21日將巡查結果彙總至安監科統一整理。

  ③ 每次巡查的檢查人員必須將管轄巷道全部進行一次認真檢查,重點檢查巷道頂幫情況、頂板破碎及斷層構造段、壓力疊加段、三岔口等。

  ④ 安監科需建立頂板巡查台賬,將每次檢查彙總結果詳細記錄,對檢查出的隱患,製定措施,落實責任人和時間,限期治理,並彙報礦領導。

  ⑤ 頂板巡查實行巷道頂板巡查分片責任區域, 由安監科負責巡查。

  4.5.4 礦井頂板災害處理計劃

  頂板事故現場處理主要依靠事故單位應急處置力量和緊急調動的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災難發生後,發生事故單位的搶險救災指揮部應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

  根據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出現急劇惡化的特殊險情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麵意見的基礎上,及時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采掘工作麵發生冒頂事故後,現場人員應盡快向礦調度室彙報。並積極組織現場搶救工作。迅速查明冒頂區的地點,範圍和被堵被埋壓的人數具體位置和人員名單,為搶救遇險人員提供依據和方向。迅速恢複冒頂區的正常通風,如不能盡快恢複通風時,則要盡可能利用現場的水管、壓風管或打鑽孔等措施,向被埋壓堵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在處理冒頂事故時必須堅持由外向裏的原則,應首先加強外圍的支護,以免事故擴大化。回采工作麵可從兩頭進行處理。根據現場情況,現場救災指揮部要認真觀察分析情況,迅速製定處理方案,合理組織力量調集人員,統一指揮,安排專人負責觀察頂板。被堵截的人員發現冒頂被堵後,要沉著冷靜,要選擇安全地點等待救援,並加固巷道支護,打開壓風管路,並組織自救,由裏向外處理冒頂區。同時要設法與外界取得聯係。

  1、采煤工作麵冒頂事故的處理

  發生冒頂事故時,要立即查明冒頂的範圍和被埋壓堵的人數及位置;及時恢複冒頂區域堵截區的通風,努力保證冒頂區有害氣體不超限,滿足被困人員的呼吸需要;如一時不能恢複,可利用管路向埋堵人員輸送新鮮空氣,處理冒頂必須堅持由外向裏,先易後難,並加強支護,防止二次冒頂;必要時采取送巷救人。

  假設10112綜采工作麵,因頂板管理不善發生冒頂,其救災方法如下:

  1)調度室根據規定程序立即通知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有關領導、礦輔助救護隊應盡快趕到10112工作麵事故現場,全力為救護人員提供方便。同時查清冒頂區域被堵人數和位置。

  2)調集冒頂區域附近的井下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參加搶救工作。

  3)發現人員被埋壓時,維護冒頂區附近的支護,以免冒頂區繼續擴大。

  4)搶救人員在處理冒頂前應首先維護加固好冒頂區附近的支護,保護救護人員的安全。

  5)積極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情況處理冒頂,為了保證速度,應組織多人輪番工作,退路清物和材料器材供應要及時,由專人負責退路的暢通,專人負責組織材料,器材、工具等的供應保障工作。

  6)處理過程中由專人負責觀察頂板,救護人員要服從專職安全觀察人員的指揮,在處理過程中及時研究確定施工方案和具體的安全措施。

  7)被搶救出的人員應迅速察看傷情,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後,及時運送地麵。

  2、掘進工作麵冒頂事故的處理

  冒頂事故發生後,要立即查明冒頂範圍及被困人員的數量、位置和目前狀況,處理冒頂前先對冒頂附近進行加固,如套棚、打點柱、聯鎖棚子等方式,確保處理人員安全;獨頭巷道發生冒頂後,要及時恢複通風,保證有害氣體不超限,滿足被困人員的呼吸需要,必需時可用壓風管路供風,處理冒頂應在有關領導的親自指揮下進行,堅持由外向裏、先易後難。並加強支護,防止二次冒頂,必要時另掘巷道將人救出,掘進工作麵發生冒頂後,要備足處理冒頂用的材料,井下沒有時,要及時從地麵運到冒頂地點。

  1)假設101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麵因頂板管理不善發生冒頂,其救災方法如下:

  (1) 礦調度室根據規定程序立即通知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有關領導、礦輔助救護隊應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全力為救護人員提供方便。同時查清該迎頭被堵人數和位置。

  (2) 調集冒頂區域附近的井下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參加搶救工作。

  (3) 迎頭人員發現後路被堵無法撤出時,應選擇安全地點集合等待救援,並維護冒頂區附近巷道,以免冒頂區繼續擴大。

  (4) 搶救人員在處理冒頂前應首先維護加固好冒頂區附近的巷道支護,保護救護人員的安全。

  (5) 如果冒頂區頂部有空隙,應將風筒盡量向裏接,以便向冒頂區送風;如果有通往迎頭的壓風管路,應開啟閥門向冒頂區以裏供風,迎頭被堵人員應打開迎頭的壓風管路閥門,以便向迎頭供應新鮮風流。如果沒有壓風管路,應盡快砸開供水管路,接上風筒或壓風管向迎頭供風,迎頭被堵人員應砸開供水管路或打開閥門。

  (6) 積極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情況處理冒頂,為了保證速度,應組織多人員輪番工作,退路清物和材料器材供應要及時,由專人負責退路暢通,專人負責組織材料,器材、工具等的供應保障工作。

  (7) 處理過程中由專人負責觀察頂板,救護人員要服從專職安全觀察人員的指揮,在處理過程中及時研究確定施工方案和具體的安全措施。

  (8) 通過敲擊管路,喊話等方式,被堵人員與搶救人經常設法取得聯係。

  (9) 如有人員埋壓,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埋壓人員二次傷害。

  2)假設10106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麵因頂板管理不善發生冒頂,其救災方法如下:

  (1) 礦調度室根據規定程序立即通知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有關領導、礦輔助救護隊應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全力為救護人員提供方便。同時查清該迎頭被堵人數和位置。

  (2) 調集冒頂區域附近的井下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參加搶救工作。

  (3) 迎頭人員發現後路被堵無法撤出時,應選擇安全地點集合等待救援,並維護冒頂區附近巷道,以免冒頂區繼續擴大。

  (4) 搶救人員在處理冒頂前應首先維護加固好冒頂區附近的巷道支護,保護救護人員的安全。

  (5) 如果冒頂區頂部有空隙,應將風筒盡量向裏接,以便向冒頂區送風;如果有通往迎頭的壓風管路,應開啟閥門向冒頂區以裏供風,迎頭被堵人員應打開迎頭的壓風管路閥門,以便向迎頭供應新鮮風流。如果沒有壓風管路,應盡快砸開供水管路,接上風筒或壓風管向迎頭供風,迎頭被堵人員應砸開供水管路或打開閥門。

  (6) 積極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情況處理冒頂,為了保證速度,應組織多人員輪番工作,退路清物和材料器材供應要及時,由專人負責退路暢通,專人負責組織材料,器材、工具等的供應保障工作。

  (7) 處理過程中由專人負責觀察頂板,救護人員要服從專職安全觀察人員的指揮,在處理過程中及時研究確定施工方案和具體的安全措施。

  (8) 通過敲擊管路,喊話等方式,被堵人員與搶救人經常設法取得聯係。

  (9) 如有人員埋壓,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埋壓人員二次傷害。

  3、采掘工作麵避災路線

  1)假設10112綜采工作麵

  處於事故地點(上風側)人員,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運輸巷→西集中運輸大巷(軌道巷)→主斜井(付斜井)→地麵

  處於事故地點(下風側)人員佩戴自救器後,由工作麵10112工作麵→10112軌道巷→9#總回風大巷→回風主井→地麵

  2)假設10106運輸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3) 假設10106回風順槽掘進麵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的避災路線

  101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麵人員(佩戴自救器)由10106運輸順槽

工作麵 西部集中皮帶巷 主斜井 地麵

  4、頂板災害事故彙報程序

  發生頂板(冒頂)事故後現場或就近人員立即利用井下固定電話向礦調度室彙報,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彙報後,立即將事故概況向值班領導、礦長等彙報,彙報內容包括:

  1)發生頂板(冒頂)事故的時間、地點。

  2)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

  3)已經采取的措施。

  4)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人數、程度、所屬隊組)等。

  發生事故時調度電話通知順序見圖4—1。

  5、頂板災害救災物資準備情況、存放地點及管理人員名單

  礦頂板(冒頂)事故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及存放地點見表4—5。

  設備科建立搶險物資儲備專庫,作為事故搶險救災應急儲備,利用公司物資倉庫作為後備儲備庫。應急時報請晉中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解決。

  救援和醫療救護車輛配備專用警燈、警笛,保衛科及時協調對事故現場進行交通管製,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贏得搶險救災時間。

  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係統,並提供相應的通信設備。

  礦區救護隊所儲備的重點救援裝備見《紅杏旺盛煤業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礦頂板(冒頂)事故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存放地點由設備管理辦建立搶險物資儲備專庫,作為事故搶險救災應急儲備,利用公司物資倉庫作為後備儲備庫。應急時報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解決。

  表4—5 頂板(冒頂)事故應急裝備清單

  4.6 機電運輸事故

  4.6.1 機電運輸事故預防及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機電運輸事故事故處理指揮部,做到分頭把關,責任明確。

  1、機電運輸事故預防及處理領導組

  組 長:礦 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通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隊長 運輸隊長

  安監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 設備科科長 技術科科長

  工會主席 綜合辦主任 供應科科長 綜采隊長

  掘進隊長 礦山救護隊隊長 燈房人員 準備隊

  機電運輸事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辦公室主任:調度室主任(兼),副主任:機電科長(兼)。

  2、組織機構職責

  1)礦長:是機電運輸事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時,為處理事故的全權指揮者。

  2)機電副礦長:是礦井機電運輸事故工作技術負責人,組織審批事故技術方案和計劃,組織安排機電運輸事故安全隱患的排查。當礦井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時,協助礦長指揮處理,並迅速組織人員製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

  3)分管礦領導、分管副礦長:是礦井機電運輸事故工作分管業務的第一責任人,礦井發生該類事故時,根據領導小組命令,全權負責指揮自己分管業務範圍內的救災工作。

  4)調度室:機電運輸事故發生時負責在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彙報程序進行逐級彙報工作,事故處置時生產係統的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係和對外聯係。

  5)生產技術科:負責提供地質資料、巷道位置、巷道標高,參與分析災害發生地點、規模及救援方案。深入井下各采掘工作麵進行檢查,發現隱患或異常,要及時上報。

  6)機電隊:經常深入現場對中央變電所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保證電氣設備隨時都能運轉,礦井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必要時負責改變礦井通風方法並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

  7)通風隊:安排瓦斯檢查員檢查有害氣體,參與分析最佳搶險路線,確保搶險人員安全。

  8)安監科:對礦井防治機電運輸事故措施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礦井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時根據批準的災害預防與事故處理計劃對參加搶救工作的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的控製。

  9)機電設備科:深入井下各區域進行檢查,發現隱患或異常,要及時上報。並安排施工隊組采取措施;對機電運輸設備存在的隱患進行整改。礦井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時迅速與相關部門調查災害情況,及時備好相關資料和圖紙,提供救災需要的相關圖紙及資料。協助領導組負責搶險、搶修工作,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

  10)運輸隊:協助領導組負責搶險、搶修工作,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協助指揮部負責井下搶險人員、材料的運輸工作,保證運送人員暢通無阻。

  12)駐礦員:對礦井防治機電運輸事故措施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礦井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時根據批準的災害預防與事故處理計劃對參加搶救工作的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的控製,協助領導組長負責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置工作。

  13)采掘隊:

  (1) 加強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做好對其維護。

  (2) 嚴格執行礦下發的防治機電運輸事故的各項製度和技術措施

  (3) 編製本隊所施工工作麵的防治機電運輸事故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經礦審批後嚴格執行

  (4) 發生事故時按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麵,清點人數,及時向調度室彙報,並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5) 礦山救護隊: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麵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人員營救和事故處理作戰計劃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

  14)準備隊:負責搶險救災工作。

  3、組織保障製度

  1)《應急救援預案》;

  2)《機電設備事故管理製度》;

  3) 《運輸係統管理製度》;

  4) 《井下高低壓供電係統管理製度》;

  5) 《機電設備檢修管理製度》等。

  4.6.2 礦井機電運輸事故預防及處理措施

  1、礦井曆年機電運輸事故情況分析

  機電運輸是礦井生產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了礦井的各個生產環節,戰線長涉及麵廣,特殊工種多,技術性強。根據全國煤礦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顯示,機電事故在各種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認真分析礦井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對事故預防很重要。

  我礦建礦以來沒有發生過重大機電運輸事故。

  2、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及威脅程度分析

  1)原因分析

  ⑴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了“三大規程”及有關安全規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有發生。

  ⑵ 特種作業技術不熟練。特種作業人員掌握特種作業技術不嫻熟,對技術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是造成多發事故的重要原因。學習業務技術的積極性差,給機電運輸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2)威脅程度分析:

  機電運輸事故按事故嚴重程度其影響生產時間分為:一級事故,二級事故,三級事故;

  凡是發生事故造成下列後果之一者,均為一級事故。

  ⑴ 機電運輸設備使用維護不當,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50萬元以上者;

  ⑵ 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的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或采區停止生產24小時以上;

  ⑶ 地麵工業廣場供電中斷3天以上或礦井和地麵工業廣場中斷供電1天以上者;

  ⑷ 因機電運輸事故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故者。

  ⑸ 輔助運輸係統設備嚴重碰頭、追尾,車輛顛覆,壓風機風缸、風包和風管爆炸等惡性事故;

  ⑹ 斜井跑車,皮帶斷帶,皮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

  凡是發生事故造成下列後果之一者,均為二級事故。

  ⑴ 機電設備使用維護不當,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3~50萬元;

  ⑵ 因機電事故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1~8小時或采區停工8~24小時者;

  ⑶ 全礦井停電10分鍾以上,地麵工業廣場供電中斷4小時至3天,礦井及地麵工業廣場供電中斷30分鍾以上至1天者;

  ⑷ 因機電事故造成1~3人死亡者。

  3)凡是發生事故造成下列後果之一者,均為三級事故。

  ⑴ 機電運輸設備使用維護不當,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2~3萬元者;

  ⑵ 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導致全礦井停止生產1小時以下或采區停工2~8小時者

  ⑶ 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但未造成設備人員傷亡者;

  ⑷ 因機電運輸事故造成人員受輕傷者;

  ⑸ 設備檢修時,不按安全措施規定進行的;

  凡構成機電事故,但不足三級機電事故者,為一般機電事故。

  3、機電運輸事故治理及防範措施:

  1)統一思想、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各級領導及一切生產部門,要把安全當作一項頭等大事來抓,統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標管理,時時事事把安全工作擺在高於一切、先於一切的位置。

  2)加強特殊工種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引導教育職工,明確事故的危害性,增強安全意識。同時,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示,用典型說教的方式教育職工認清“三違”的危害。

  3)加強職工的業務技術的培訓工作。建立競爭機製,引導和迫使職工自發學習安全業務知識;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培訓,調動職工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以上活動,全麵提高職工的安全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為防止機電運輸事故打下基礎。

  4)努力加強礦井質量標準化管理。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投入能有力的促進安全生產。要把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當作一項經常化的工作來抓。

  5)加強設備管理,各類機電設備必須安裝相關保護裝置,並按規定進行試驗、記錄,保證靈敏可靠。

  6)加強機電運輸方麵的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督促使用隊組整改。

  7)完善機電運輸事故管理製度,發生事故後,相關部門,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追查,對事故的責任者及時處理,按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後果,給予批評教育、經濟賠償或行政處分,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應加重處理。

  4、防範工程及資金、人員、時間安排情況

  1)防範工程及資金安排情況

  為防止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我礦加大機電運輸事故防範工程及資金的投入,來加強機電運輸設備的采購與維修,預防機電運輸事故發生。

  2)人員、時間安排情況

  (1)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發現機電運輸隱患,使機電運輸係統管理無漏洞、無死角,防止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需對主要運輸大巷進行巡查,根據機電運輸係統管理辦法,製定《機電運輸係統巡查管理製度》:

  ① 機電運輸係統巡查以設備科為主,運輸隊、機電隊協同,對於全礦巷道實行分片管理,原則上設備科負責回采、掘進巷道,運輸隊負責主要運輸大巷。

  ② 機電運輸係統巡查每月定期進行兩次,每月5日和20日進行,各部門在每月6日和21日將巡查結果彙總至設備科統一整理。

  ③ 每次巡查的檢查人員必須將管轄巷道全部進行一次認真檢查,重點檢查機電運輸設備檢修及保護係統情況等。

  ④ 機電運輸巡查實行巷道巡查分片責任區域。

  4.6.3 礦井機電運輸事故處理計劃

  1、機電運輸事故現場處理主要依靠事故單位應急處置力量和緊急調動的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災難發生後,發生事故單位的搶險救災指揮部應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

  1)發生機電事故時,責任單位必須在第一時間內組織人員進行搶修,不得拖延。

  2)各生產單位必須根據機電故障發生的一般規律,在現場或其它合適地點存放一定數量的備品、配件,以便發生機電事故時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恢複生產。

  3)礦相關職能部門必須無條件協助事故發生單位進行事故搶修,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脫。

  4)機電設備管理部必須根據機電事故發生的一般規律,組織、儲備備品、配件,以備不時之需。

  2、不同區域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後的具體計劃。

  1)假設采掘工作麵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其救災方法如下:

  (1) 礦調度室根據規定程序立即通知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有關領導、礦輔助救護隊應盡快趕到綜采工作麵事故現場,全力為救護人員提供方便。同時查清事故區域設備和環境狀況,防止事故擴大。

  (2) 調集事故區域附近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參加搶救工作。

  (3) 發現人員受傷或被埋壓時,維護事故區附近的支護,以免事故擴大。

  (4) 積極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情況處理事故現場,為了保證恢複生產速度,應組織多人輪番工作。由專人負責組織材料,器材、工具等的供應保障工作。

  (5) 在處理過程中由專家組及時研究確定救助施工方案和具體的安全措施。處理過程中由專人負責安全工作。救護人員要服從指揮人員。

  (6) 被搶救出的人員應迅速察看傷情,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後,及時運送地麵。

  (7) 事故處理完畢,彙報調度室,調度室核實情況並恢複生產。

  2)假設機電、運轉負責區域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其救災方法如下:

  (1) 礦調度室根據規定程序立即通知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盡快趕到綜采工作麵事故現場。

  (2) 由專家組製定救援方案,查清事故區域設備和環境狀況,防止事故擴大。同時調集事故區域附近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參加搶救工作。

  (3) 積極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情況處理事故現場,為了保證恢複生產速度,應組織多人輪番工作。由專人負責組織材料,器材、工具等的供應保障工作。

  (4) 處理過程中由專人負責安全工作。救護人員要服從指揮人員。

  (5) 被搶救出的人員應迅速察看傷情,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後,及時運送地麵。

  (6) 事故處理完畢,彙報調度室,調度室核實情況並恢複生產。

  3、機電運輸事故彙報程序

  1)各隊組都要指定專人負責機電事故的管理工作。各隊組的機電負責人負責事故的登記、彙報及處理等工作。

  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後現場或就近人員立即彙報機電負責人,由機電負責人彙報調度室;或直接利用井下固定電話等向礦調度室彙報,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彙報後,立即將事故概況向值班領導、礦長等彙報,彙報內容包括:

  (1) 發生機電運輸事故的時間、地點;

  (2) 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

  (3) 已經采取的措施;

  (4) 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人數、程度、所屬隊組)等。

  2)根據礦領導決定,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總指揮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

  4、機電運輸事故救災物資準備情況、存放地點

  表4—6 機電運輸事故救災物資儲備表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