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化工崗位技能實踐比拚帶動職工鑽研生產工藝
天能化工崗位技能實踐比拚帶動職工鑽研生產工藝
通訊員周小風 楊培龍報道:4月7日,單台片堿機刮刀在三十分鍾時間內安裝調整到位。“這樣效率高、任務緊的工作,按規定完成有難度,可該工段大部分職工都能出色做好。”天能化工主管粒堿生產的分廠長段清波興奮地說。
這個短時間、高效率的業績,是粒堿分廠職工參與崗位技能實踐比拚,反複摸索,不斷集納經驗創造出來的。
片堿機,生產粒堿的主要設備,其刮刀與轉鼓間距、刀刃高度、平行度等關係著產品質量。據介紹,刮刀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機械損耗,職工每隔十天左右就要進行調刀、換刀操作,以保證生產的連續穩定性。
在調刀或換刀過程中,辛苦勞作的職工們全副武裝,用高度的責任心把刮刀調試推進在恰當位置,作業下來個個都汗淋夾背。
“如此純熟的本領是如何造就的?”
“不怕困難,敢於實踐探索。”工作近四年的職工張魁回答得很平淡。
“獨特的工作環境加上理論知識的掌握。”專業技術員這樣說。“粒堿車間高溫高壓設備多,調刀、換刀時經不住大家折騰,必須又好又快地幹完。當然,也需弄通弄透設備工作原理,方能駕輕就熟。”
看十遍不如做一遍。粒堿分廠職工不再局限於隻知道如何操作設備或認識工作機理,而是仔細躬身踐行,鑽研生產工藝,向爐火純青的技藝靠近。
“歸根結蒂,重理論、精操作,說來容易,做來千般難。生產優質產品沒有它,都將成為泡影。”職工吳雪如是說。
投稿人:楊培龍(宣傳負責人)
單 位: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化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