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莊煤業2011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
會 審 意 見
1、掘進工作麵名稱要按照掘進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
2、1111工作麵掘進時所遇F68斷層和1205工作麵掘進時所遇F35斷層參數不正確。
4、Ⅱ采區係統形成後,避災路線需改變。
5、P39單位和人員電話表中各別電話統計不正確,各別單位和人員排列順序不正確。
6、P2可采儲量數據不正確。
7、P2瓦斯湧出量時間及數據不正確。
8、P3水文地質條件類型應為中等。
9、2011年掘進及回采中工作麵可能遇見的四個鑽孔名稱不正確。
10、輔助I采區與I采區合並為I采區。
11、1111、1205掘進時與回采時影響區域不同。
12、1202工作麵結束後的影響情況描述不正確。
13、專項小組組長由專項分管領擔任。
14、避災線路要根據2011年接替計劃更加詳細、具體的描述。
15、去掉西風井相關內容。
16、缺少人員定位係統內容。
17、缺少瓦斯抽放係統內容,及1205瓦斯抽放措施。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 1 -
第二章 礦井基本情況 - 1 -
第一節 礦井概況 - 1 -
第二節 2011年生產計劃安排 - 5 -
第三節 2011年安全技措工程 - 10 -
第三章 可能發生主要災害02manbetx.com 的自然條件、地點和原因 - 10 -
第一節 瓦斯災害情況和可能發生瓦斯災害的地點和原因 - 10 -
第二節 火災情況和可能發生火災02manbetx.com 的地點和原因 - 11 -
第三節 粉塵情況和可能發生粉塵02manbetx.com 的地點和原因 - 11 -
第四節 可能發生水災02manbetx.com 的原因 - 12 -
第五節 頂板情況及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 12 -
第六節 機電運輸情況及可能發生機電運輸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 14 -
第四章 可能發生幾種主要災害事故的預兆 - 15 -
第一節 可能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 - 15 -
第二節 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預兆 - 15 -
第三節 可能發生突水事故的預兆 - 15 -
第四節 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預兆 - 16 -
第五章 礦井災害事故的預防計劃- 16 -
第一節 預防各種重大災害事故的組織措施- 16 -
第二節 物質準備和教育培訓 - 19 -
第三節 預防瓦斯聚積和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20 -
第四節 預防火災事故的措施 - 22 -
第五節 預防粉塵事故的措施 - 23 -
第六節 預防水災事故的措施 - 24 -
第七節 預防冒頂事故的措施 - 25 -
第八節 預防機電運輸等事故的措施 - 27 -
第六章 處理各種主要災害事故的計劃和措施 - 30 -
第一節 處理重大災害事故的組織措施 - 30 -
第二節 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的處理計劃 - 32 -
第三節 水災事故的處理計劃 - 33 -
第四節 冒頂事故處理計劃 - 34 -
第五節 礦井突然停電處理計劃 - 35 -
第六節 處理重大災害事故所必備的技術資料及要求 - 37 -
第七章 避災路線 - 38 -
第八章 《計劃》的貫徹與要求 - 41 -
第一章 總 則
為了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止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及在一旦發生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處理事故,阻止事故進一步擴大,迅速搶救人員和恢複礦井正常生產秩序,保障廣大職工的安全與健康,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不受損失,遵照《煤礦安全01manbetx 》第九條之規定,結合我公司生產布局和生產技術管理現狀,編製了我公司2011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通過本計劃的貫徹落實,以達到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或在一旦事故發生時,能有效地控製事故範圍的擴大,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程度和迅速搶救受災避難人員的目的。
在貫徹實施此《計劃》時要求公司各級領導和員工在礦井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理、培訓、裝備並重”的原則,對安全生產實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麵工作,防患於未然。
一、加強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教育和宣傳工作。及時準確地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的通知、通報,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的批示、指示精神。
二、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和各部門(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製,將安全生產責任製層層落實到位。
三、大力開展“質量標準化,安全創水平”活動,開展頂板、一通三防、機電、運輸會戰,創開拓精品工程質量工作麵和精品機電硐室。
四、完善頂板、一通三防、防治水、機電、運輸業務管理製度,強化現場管理,杜絕惡性事故發生。
五、強化安全監督檢查職能,狠反“三違”,狠抓日常采掘工程質量,一通三防工程質量,機電設備安裝、維護質量,加強對安全隱患檢查與排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
六、抓好全員安全培訓工作,規範幹部安全管理行為和員工安全操作行為,創建“新礦井、新體製、新模式、新機製”的全員培訓模式,不斷提高幹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操作技能。
七、由各單位負責人負責,組織本單位員工貫徹學習《計劃》,做到學習有記錄,有考試,務必使員工掌握各類災害的預防與處理措施,熟悉避災路線。
八、本《計劃》由總經理 、各單位負責人負責貫徹落實,每季度末根據礦實際情況,對本《計劃》進行補充修改,由總經理負責貫徹實施。
九、根據《01manbetx 》的規定和本《計劃》的要求,本年度內適當時間由總經理 、總工程師至少組織一次礦井救災演習,對演習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第二章 礦井基本情況
第一節 礦井概況
一、井田位置及範圍
龍王莊礦位於河南省陝縣和澠池縣的交界處,西部以F10斷層與石豪井田為界,東部以F15斷層與曹窯井田為界,淺部以+300水平與梁窪小井為鄰,深部至隴海鐵路-200m水平,南北走向長8Km,東西寬1.3-2.2km,麵積11.43km2。礦井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服務年限55年。2010年礦井生產原煤45萬噸。2011年礦井計劃生產原煤45.2萬噸。
二、煤層賦存情況
井田含可采煤層三層,自下而上分別為一3煤、一2煤、二1煤,其中,一3煤、一2煤因受底部強含水層影響暫不能開采利用,礦井主采煤層二1煤,厚度0.19m-11.19m,平均3.83m,可采厚度0.70m~10.56m,平均3.78m,含夾矸一般1~2層,結構較簡單,井田地麵標高+570~848m,煤層賦存標高+300~-200m,大巷布置在+70m水平。截止2010年底,礦井地質儲量5268萬t(二1煤),可采儲量2606.3萬t (二1煤)。煤種為焦煤。
三、開拓方式及開采方法
礦井采用一對立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主副井筒地麵標高為+630m,大巷水平標高為+70m。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工作麵回采方法為走向長壁後退式炮采采煤法。
四、“一通三防”情況
1、礦井通風係統
龍王莊煤礦2009年6月6日投產,采用副井進風主井回風的中央並列抽出式通風。選用FBCDZ-6-NO20B型對旋式軸流通風機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備用,每月倒換一次。每台通風機配用防爆電動機2台,電機容量為2×185kW,電壓為380V。2010年1月河南煤礦安全監察局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進行了性能測試。工作麵采用機進軌回的通風方式。礦井目前總回風量為4707m3/min,總進風量為4580m3/min,礦井通風阻力為2265Pa,等積孔為2.2m2。見表2-1。
礦井反風,采用風機反轉反風。2010年元月6日進行了第一次全礦井反風,反風率達到56.3%,效果良好。
2、瓦斯情況
2009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為:礦井瓦斯絕對湧出量4.83m3/min;相對湧出量5.47m3/,河南工業和信息化廳豫工信(2010)66號文批複為低瓦斯礦井;2010年8月礦井組織了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為:礦井瓦斯絕對湧出量1.88m3/min;相對湧出量2.15m3/min,仍為低瓦斯礦井。
3、安全監控係統:
礦井裝備由江蘇三恒公司設計的KJ70N型安全生產監控係統,係統中心站主機有2台,1台工作1台備用,可接入公司局域網,實現安全監控數據的局域網共享功能,礦領導及局域網內的計算機通過監控終端可以看到安全監控信息和查詢各種報表數據。
監控係統在采煤工作麵、煤巷和半煤岩巷掘進工作麵按規定均設置甲烷傳感器,係統中心站能夠實時監控采掘工作麵瓦斯濃度變化情況。係統還裝備有風速傳感器、主要通風機和局部通風機開停傳感器、風筒傳感器,主要風門開關傳感器、主要水倉水位傳感器、主井煤倉煤位傳感器等。目前,監控係統共裝備甲烷傳感器49個,風速傳感器2個,主要設備開停傳感器32個,風筒傳感器9個,饋電傳感器7個,風門開關傳感器9組,CO傳感器2個,壓力傳感器2個,負壓傳感器2個,水位傳感器1個,溫度傳感器4個,煤位傳感器1個,完全能夠滿足礦井安全監控的需要。
4、人員定位係統
礦井裝備了人員定位係統,礦井人員定位監測監控係統的監控室設在辦公樓調度室內,監控室內設有監控主機兩台,互為熱備用,具有自動切換功能。在主機屏幕上可實時顯示、查詢井下人員數量、活動軌跡及分布情況,並具有數據儲存、異常報警、輸出控製、打印各種表格、曲線和圖形等多種功能。
人員定位係統能對入井的每一名職工行走路線進行實時監控。在各巷道交叉點、人員集中區域、重要人員流通巷道、禁入巷道、危險區域等都安裝有讀卡分站,利用人員定位係統,能對入井人數進行統計、井下人員活動範圍進行定位,另外,職工隨身攜帶的識別卡還有呼救功能,能有效配合井下災害救援。
5、自救器使用情況
我礦現有自救器1550台,使用1382台,備用168台,每三個月對自救器進行一次氣密性檢查和稱重檢查,發現漏氣及時更換,發現重量誤差超過10克及時更換。
6、煤塵爆炸性
二1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煤塵爆炸指數為:27.5%.
7、煤的自燃傾向
煤層為三類不易自燃。
8、井田地熱
根據地質鑽探資料:恒溫帶深度為30m,恒溫帶溫度為15℃井田地溫梯度在1.98-2.72℃/100m之間。平均地溫梯度為2.40℃/100m,為地溫正常區。
9、防塵防火係統
礦井在地麵建設500m3消防水池2個,通過副井內的供水管路與井下消防管路連接,可用於井下防塵防火。井下用水點管中水壓在3—4MPa,井下皮帶運輸巷管路每隔50m設有一個三通閥門,其它地點管路每隔100m設有一個三通閥門。
五、水文地質概況
井田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類型,目前,礦井正常湧水量170m3/h,最大湧水量220m3/h,主要為1202工作麵出水、主副井井筒淋水和通過太原組灰岩從英豪煤礦梁窪井滲入礦井的老空水。井田內的主要有七個含水層,自上而下分別是:1、第四係鬆散堆積物孔隙潛水含水層;2、第三係泥灰岩、礫岩孔隙潛水含水層;3、基岩同化帶裂隙潛水含水層;4、馬頭山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5、二1煤頂部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6、太原組灰岩裂隙岩溶承壓含水層;7、奧陶係灰岩裂隙岩溶承壓含水層。
本井田設計開采煤層為山西組二1煤,開采時,直接含水層為二1煤頂部砂岩裂隙承壓水含水層和煤層下部太原組灰岩岩溶裂隙承壓含水層,富水性不均一。井田構造類型為中等,斷層較發育,受其影響,礦井開拓時受到間接充水含水層奧陶係灰岩突水的威脅。井田水文地質條件類型為中等類型,以底板進水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礦床。
礦井開采二1煤時,礦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層為二1煤頂部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和太原組灰岩岩溶裂隙承壓含水層,礦井湧水量隨開采麵積、開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據水文條件03manbetx ,采用比擬法計算,礦井正常湧水量220m3/h,最大湧水量374m3/h。隻要防排水係統正常,發生水害的可能性不大。
六、主防水係統
礦井在副井底車場附近設置礦井主排水泵房,水倉有內水倉、外水倉和清水倉構成,累計容量為2633m3,水倉泵房安裝五台型號為MD-280-65×9型排水泵,電機功率710千瓦,單台水泵流量為280m3/h,有效率75%,排水管路選用D273×11無縫鋼管兩趟,正常湧水期1泵1管運行,最大湧水期2泵2管運行。排水設備符合《煤礦安全01manbetx 》的要求。
七、提升運輸係統
1、副井提升係統
副井井筒淨直徑為D5000mm,井筒深度:560m,屬單水平提升,副井提升係統擔負全礦井提升人員、矸石、設備(包括大型設備)及升降材料等任務。
副井提升型號: JKMD-2.25×4(I)E型落地式4繩摩擦輪提升機 , 摩擦輪直徑D=2250mm提升容器使用一對1t雙層二車4繩罐籠。副井提升機使用JKMK/J-PC係列提升機交流電控設備,型號為JKMK/J-PC-22-2286I-S,2007年中信重工自動化公司對副井電控設備進行了低頻技術改造,低頻設備投運後副井提升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提升有了較大的提高。
2、主井提升係統
主井井筒淨直徑為D4500mm(井筒深度560m),裝備一對4t輕型鋼罐道單繩箕鬥,單水平提升,水平上裝載,擔負全礦井的原煤提升任務。
提升機型號:2JK—3/11.5型雙滾筒單繩纏繞式提升機,提升機使用TKD-PC係列提升機交流電控設備,型號為TKD-PC-22-3289I-S,該係統為PLC控製、帶低頻製動,係統采用櫃式結構、轉子和高壓換向器為真空式。
3、井下煤炭運輸
采煤工作麵煤炭通過溜子或皮帶運至區段(采區)煤倉卸載到皮帶大巷帶式輸送機上,再由皮帶大巷帶式輸送機轉載到上倉皮帶巷帶式輸送機,由上倉皮帶巷帶式輸送機將煤炭運至主井底煤倉。
4、輔助運輸
大巷輔助運輸采用2台5t防爆特殊型蓄電池電機車牽引1t固定式礦車運送矸石和物料,輔以少量平板車、材料車運送設備和特殊材料。
八、供電係統
礦井供電係統由杜家110KV變電站及英豪35KV配電站、地麵35 KV變電站,井下6KV中央變電所,及采區變電所構成的四級供電網絡;
礦井工業場地35/6kV變電所以6kV向變電所內低壓變壓器、主井提升機、副井提升機、裝車倉及井下供電;礦井變電所低壓以0.38kV向空壓機房、主井提升機房、副井提升機房、抽風機房、副井井口、給排水及水處理站(包括消防泵)、礦燈房.浴室等聯合建築、空氣加熱室、煤樣室、化驗室、食堂及室內外照明供配電;所內共安裝變壓器4台,其中SF11-6500/35型2台,S11-M-1000/16型2台。
井下供電以地麵35KV變電站的二段6KV母線上配出兩趟MYJV42-3×150/6KV電纜延副井井筒通往井下中央變電所。
井下電壓等級:井下高壓6000V,低壓660V,照明及手持式用電設備為127V。井下中央變電所以6000V向變電所內低壓變壓器、井下中央泵房、及采區變電所供電;中央變電所低壓以660V向井底車場、主井井底裝載硐室、上倉皮帶機、大巷第一部皮帶機供電。
采掘工作麵的電源由采區變電所將660V電源配送到各采掘工作麵,礦井供電係統滿足了全礦的用電負荷要求和01manbetx 要求。
九、井上下通訊係統
礦井地麵有國內外直拔電話,並安有有DH-2000智能數字交換機,各施工地點與礦調度室均有調度生產電話。
第二節 2011年生產計劃安排
2011年計劃兩個采煤隊生產,共有四個工作麵回采,全年計劃生產原煤45.2萬噸。
2011年計劃兩個掘進隊、三個開拓隊投入開拓掘進,全年計劃總進尺5659m,其中開拓進尺2498m。
附:表2-3:《2011年龍王莊礦產量計劃表》
表2-4:《2011年龍王莊礦開掘計劃表》
第三節 2011年安全技措工程
礦井所需要的各種安全儀器、儀表、設備等均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龍王莊礦井初步設計設備清冊》的要求配齊,完全能夠滿足2011年安全生產的需要。
詳見:2011年龍王莊礦安技措計劃表
第三章 可能發生主要災害事故的自然條件、地點和原因
第一節 瓦斯災害情況和可能發生瓦斯災害的地點和原因
一、瓦斯災害情況
2009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為:礦井瓦斯絕對湧出量4.83m3/min;相對湧出量5.47m3/,河南工業和信息化廳豫工信(2010)66號文批複為低瓦斯礦井;2010年8月礦井組織了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為:礦井瓦斯絕對湧出量1.88m3/min;相對湧出量2.15m3/t,仍為低瓦斯礦井。2011年礦井采掘區域主要為+70m以上的一采區和輔助二采區,主要掘進的煤巷有1205、1209、1111、1112工作麵順槽,主要采麵有1102、1205、1107和1111采煤工作麵,從2010年掘進和回采情況來看,采掘麵瓦斯湧出量都較小,但在煤層變厚等特殊地點會出現瓦斯富集區,如果煤巷掘進工作麵、峒室因井下停電、局扇停轉、風流短路造成工作麵風量不足、瓦斯湧出量異常等原因會引起瓦斯集聚超限。因機電設備失爆、帶電作業產生的電火花、電弧、不正常的爆破作業產生的火焰、摩擦、撞擊產生的高溫火花而引起的火源在瓦斯超限時,將會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按照國家標準,在井下重要地點安裝有瓦斯傳感器,實時監控瓦斯變化情況,能實現瓦斯超限斷電、監控設備故障斷電、工作麵停風斷電等超前保護措施。
二、容易發生瓦斯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1、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停風或采掘工作麵供風不足,造成瓦斯積聚,處理不及時,遇有引爆火源時。
2、掘進工作麵揭露煤層時采取措施不力,造成瓦斯湧出,遇有火源時。
3、巷道高冒區或局部地點瓦斯積聚,未及時發現和處理,遇有引爆火源時。
4、串聯通風未嚴格按措施執行,瓦斯超限遇有火源時。
5、排放瓦斯時,未能嚴格執行措施要求,違章排放,排放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限,遇有引爆火源時。
6、巷道貫通時,被貫通巷道未恢複通風或通風不正常時,瓦斯積聚,遇有引爆火源時。
7、巷道貫通後,不及時調整通風係統,造成通風係統紊亂,瓦斯積聚,遇有引爆火源時。
8、通風設施損壞或不按規定操作,造成風流短路,致使其他工作麵風量不足,瓦斯積聚,遇有引爆火源時。
9、違章爆破、電氣失爆、電纜短路,違章帶電作業,井下拆卸礦燈等產生明火,遇有瓦斯濃度達到爆炸界限時。
10、因管理不善,工作瀆職,不嚴格執行各項製度,思想麻痹,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不及時彙報等致使某地點瓦斯積聚達到爆炸界限而未被發現和處理,遇有引爆火源時。
11、放炮不嚴格執行放炮製度,未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等,遇有瓦斯超限時。
12、采掘工作麵因地質條件突然變化,造成瓦斯超限時。
13、采空區及上隅角瓦斯超限,遇有火源時。
可能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地點:
1102、1107、1111和1205采煤工作麵采煤工作麵及各煤巷掘進頭和受斷層等影響揭露煤層的掘進工作麵,都是易發生瓦斯積聚的地點,所以要加強通風和瓦斯的管理。
三、發生瓦斯爆炸時會波及的範圍
1111軌順掘進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111皮順,一采區軌皮1#聯巷、一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111皮順順掘進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111皮順,一采區軌皮1#聯巷,一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111工作麵回采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111工作麵、一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112掘進工作麵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112掘進工作麵,一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205軌順掘進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輔助二采區軌道下山、輔助二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205皮順掘進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輔助二采區皮帶下山、輔助二采區軌道下山,輔助二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205工作麵回采期間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205工作麵,輔助二采區軌道下山、輔助二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1209掘進工作麵發生瓦斯爆炸時可能波及的範圍:1209掘進工作麵,輔助二采區回風巷,回風大巷、回風石門、主井。
第二節 火災情況和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一、火災隱患
根據撫順院測定結果來看我礦煤層應為三類不易自燃,因此礦井火災主要是外因火災。主要是①掘進工作麵均為爆破施工,爆破時可能會產生爆燃現象,引發火災②我礦井下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變壓器油和多種型號的機械油脂。同時存有維護、擦拭設備的棉紗、布頭等易燃物質③井下的電氣設備較多等。可見我礦井下火災事故的隱患仍然存在,必須加強井下防滅火管理和預防工作。
二、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地點及原因
1、井下爆破違反01manbetx ,如放糊跑、使用變質炸藥等引發火災。采掘麵火藥爆炸不完全導致發火,由此引起瓦斯及煤塵燃燒,造成火災。
2、井口及其井口附近20m內使用明火,措施不力或未嚴格執行措施而造成火災。
3、電器設備和線路維修不良,如電纜、開關、變壓器、接線盒、電機、電鑽等損壞和失爆,過負荷,電流短路等引起火災。
4、井下使用明火,如電焊、氣割等,措施不力或未嚴格執行措施而造成火災,
5、油料運輸、保管使用不當引起火災。
6、機電設備安裝不良,帶病運行,由於缺乏必要的檢修而造成摩擦產生的高溫熱源、電器設備過負荷短路而產生的電弧、電火花,如皮帶磨擦、刮板機易熔塞不合格等易造成火災。
7、井口檢身製度執行不嚴,某些人違反《煤礦01manbetx 》,缺乏煤礦安全常識,帶煙火下井造成火災。 8、井下火藥庫、水泵房、變電所等場所使用不防爆燈泡或電爐取暖造成的火災。
9、皮帶尾安裝有CO傳感器,實時監控因皮帶摩擦而引起火災。
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地點有:
井下各機電硐室、1102、1107、1111、1205回采麵,各掘進麵、膠帶運輸巷、井下電氣焊地點及地麵木工房、各工作場所使用電爐或電暖氣取暖等地點。
三、發生火災可能波及的範圍
1、副井筒、井底車場、軌道大巷、皮帶大巷等進風流中發生火災,會波及井下各作業地點。
2、各掘麵頭發生火災,會波及各掘進麵回風流的所有區域。
3、1102采麵發生火災,會波及1102采煤工作麵、1102工作麵回風流的所有區域; 1107采麵發生火災,會波及1107采煤工作麵、1107工作麵回風流的所有區域;1111采麵發生火災,會波及1111采煤工作麵、1111作麵回風流的所有區域;1205采麵發生火災,會波及1205采煤工作麵、1205工作麵回風流的所有區域。
第三節 粉塵情況和可能發生粉塵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經2006年10月撫順院實測均表明二1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煤塵爆炸指數為:27.5%,井下各轉載點、溜煤眼和煤倉附近及井下巷道周壁易堆積較多的煤塵,這些沉積的煤塵受到衝擊波的震動,氣流的吹揚及其它原因揚起後,風流中煤塵濃度達到爆炸界限,遇到能引起爆炸的高溫火源,將會發生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有:
1、各煤巷掘進麵未實行濕式鑿岩,進行幹打眼。
2、放炮後未及時灑水、衝洗岩幫或煤壁,未實行濕式裝岩(或裝煤)。
3、各轉載點未及時安裝噴霧裝置,或者未堅持正常使用。
4、風速超過規定時,引起粉塵飛場。
5、噴漿時不戴防塵口罩,開幫時不戴防塵口罩。
6、防塵裝置安裝不齊全。
7、回采麵通風係統選擇時,采用皮帶順槽進風回采時引起煤塵飛揚。
8、未采用水炮泥,放炮時引起粉塵飛場。
9、各煤倉、溜煤眼等放空,易引起煤塵飛揚等。
可能發生煤塵事故的地點:
各煤(半煤)巷掘進頭、煤倉口,采煤工作麵等。
第四節 可能發生水災事故的原因
一、礦井曆年水害情況,各采掘作業地點附近岩層含水情況、老空水情況,對采掘作業所構成的威脅。
2009年9月15日,1202工作麵回采時發生過水害事故,最大出水量130m3/h左右,由於排水能力較小造成工作麵被淹,加輔助二采區下山排水係統不完善,1202工作麵的出水對下山采區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可能發生水災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1、從三維資料來看一采區軌道上山前方為F2及F3斷層,落差在0—8m,且上部接近梁窪井采空區,如果斷層與梁窪井采空區相聯係,煤柱留設不夠或掘進時探放水措施不力或情況不明時可能會導致突水事故。
2、根據地質報告:礦井範圍內有十五個封堵質量不好的鑽孔。2011年掘進及回采中工作麵可能遇見3101、3005、3003和1801四個鑽孔。由於這些鑽孔的封閉資料不詳,可能會存在封堵質量不好或沒有封堵的鑽孔而導致水災。
3、從三維資料和實際揭露情況來看,1111工作麵掘進時遇F68斷層,落差在0—50m;1205工作麵掘進時遇F35斷層,落差在0—25m,掘進時探放水措施不力或情況不明時可能會導致突水事故。
4、掘進麵過斷層時,探放水措施不力或穿越鑽孔未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時有可能發生水災。
5、掘進工作麵向前推進時,局部地段可能出現頂板淋水。
6、掘進麵遇富含水層的煤層頂板時,製定的措施不力有可能導致水災。
7、回采工作麵底板存在灰岩水異常富水區,而疏水降壓措施采取的不好,可能會發生底板灰岩突水。
8、輔助二采區下山水倉及排水係統未能形成,下山掘進排水能力不足時易造成水災。
9、在突水期間,礦井的主排水係統或采區泵房發生嚴重故障,短期內不能修複,備用設備排水能力不足,導致水災。
10、礦供電發生故障,短期內不能修複,致使井下主排水係統停止運轉,導致水災。
11、雨季高峰時期,工業廣場的水不能及時排出,自井筒灌至井下。
第五節 頂板情況及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一、頂板災害情況
礦井地質構造、裂隙發育程度、頂板類型、支護條件
龍王莊井田位於澠池向斜西仰起端北翼,井田基本為一單斜構造,伴有寬緩小褶曲,地層傾向一般140度,傾角9-32度,斷層分為近南北和北西近東西兩組,近南北向較發育,落差大於30m的斷層主要公布在井田兩端,構造複雜程度中等。岩層裂隙不甚發育。
礦井主采煤層二1煤,二1煤層直接頂板多為中細粒石英砂岩,局部地段相變為泥岩、粉砂岩。其中,砂岩厚0-26.80m,平均厚10.00m,為泥鈣質膠結,並含有少量黑色礦物和黃鐵礦結核,岩石致密堅硬,裂隙不甚發育,具波狀及交錯層理。據鄰近礦井資料,直接頂板初次垮落步距為2-3m,老頂初次來壓步距為10-15m,老頂初次來壓周期性不明顯,屬中等穩定-穩定型底板。泥岩厚0-9.04m,平均厚3.68m,裂隙不發育,岩石致密塊狀,具有水平層理。屬不穩定-中等穩定型頂板。偽頂以炭質泥岩為主,一般隨采隨落,井田內局部有分布。
二1煤層直接底板為黑色塊狀泥岩、粉砂岩,厚0.73-5.95m,平均厚3.30m,岩性致密,水平層理發育致密塊狀,裂隙不發育。據鄰近礦井開拓證實,底板泥岩吸水膨脹,底鼓現象較嚴重。
從礦井建井及生產情況來看,井田內地質較複雜,個別地段岩巷需采取錨網噴+U型鋼等聯合支護,從鄰近生產礦井和我礦實際掘進煤巷情況來看,巷道壓力較大,巷道變形較快,不利於支護。
支護形式為:煤巷采用工字鋼支護,岩巷采用錨網噴支護、錨網噴+U型鋼支護,頂板特別破碎地段采用幫部錨網噴+拱基線以上打超前管縫錨杆+U型鋼支護。回采工作麵采用單體液壓支柱,π型梁支護,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二、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原因及地點
(一)回采工作麵
1、回采工作麵大麵積空頂和絞架背頂不符合《規程》規定時。
2、回采工作麵未使用超前支護或使用不當時。
3、回采工作麵作業時突遇斷層破碎帶時。
4、回采工作麵過老巷或斷層采取的措施不力,易造成冒頂。
5、回采工作麵初次放頂采取的措施不力時。
6、回采工作麵收尾拆除支柱(架),采取的措施不力時。
7、回采工作麵上、下巷超前支護不符合要求,回采時易造成冒頂。
8、回采工作麵超高,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或者落實的不好,易造成冒頂。
9、回采工作麵缺梁少柱,片幫嚴重,超前支護不及時或措施不得力及落實不好,易造成冒頂事故。
10、回采工作麵超高回采時,柱鞋未及時穿上,或柱鞋不符合要求,導致初撐力達不到規程要求,或不能穩壓,易造成回采工作麵垮麵冒頂。
11、回采工作麵支柱維護質量差,不堅持循環注液,易造成工作麵垮麵冒頂。
12、由於礦井為三軟煤層開采,不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致使柱子紮底,初撐力不夠,易導致冒頂。
13、每次推溜的距離過長,第一排基本柱不能及時跟上,易造成冒頂。
14、回采工作麵周期來壓時不注意及時加強支護,易造成冒頂。
15、失效柱、卸載柱、空載柱不及時替換或處理,易造成冒頂等。
16、作業規程必須規定回柱距離、回柱與放頂距離及支柱與移溜距離,以免工序重疊,造成頂板大量下沉,發生冒頂。
17、其它可導致回采工作麵發生冒頂事故的原因。
(二)、掘進工作麵
1、掘進工作麵,達不到質量標準,遇頂板有較大壓力時。
2、錨噴支護巷道,錨、噴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圍岩破碎,未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時。
3、煤巷錨杆支護的質量不合乎要求,錨固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
4、煤巷遇到頂板破碎或構造應力集中區來不及加固,易出現片幫、冒頂。
5、掘進工作麵頂板破碎,放炮崩倒棚子未及時修複時。
6、掘進巷道空頂作業,未一次成巷時。
7、掘進工作麵過斷層、褶曲等采取措施不力時。
8、施工交岔點控頂麵積較大、壓力集中,支護強度不夠、支護不及時或支護砼不合格時。
9、掘進工作麵大麵積空頂和絞架背頂不符合《規程》規定時。
10、掘進工作麵未使用超前支護或使用不當時。
11、掘進工作麵作業時突遇斷層破碎帶時。
12、巷道貫通、修巷未按措施要求對巷道加強支護時。
13、架棚巷道支護質量不合格時,或支架變形未及時返修時。
14、其它可導致掘進工作麵發生冒頂事故的原因。
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地點有:
井下各掘進工作麵、各失修巷道、大跨度錨噴交岔點、受采動影響的巷道和硐室等地點。
第六節 機電運輸情況及可能發生機電運輸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一、機電運輸情況
龍王莊礦煤業公司領導及機電運輸管理人員對機電管理工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機電運輸隱患排查,每月如開一次機電例會,將可能出現機電運輸事故的各種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我礦機電運輸情況良好,沒有發生重大機電運輸事故。
二、可能發生機電運輸事故的地點和原因
井下采用人力推車和電機車牽引礦車運輸,作業環境差,機械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加之作業人員誤操作,違章操作,安全設施不齊全或使用不正常,設備檢修不到位,管理有漏洞等多種不安全行為的綜合因素的影響,致使我礦機電、運輸事故的隱患依然存在。
1、斜巷提升
(1)斜巷提升的安全設施不按規定內容進行日常檢查。
(2)絞車工、摘掛鉤工、信號工等特殊工種未經培訓或者培訓不合乎要求就上崗。
(3)斜巷運輸時司機要對絞車的性能不十分熟悉,開車前、開車過程中、以及停止後沒有嚴格遵守各種規章製度。
(4)以上特殊工種的責任心不強等,易引起斜巷提升事故。
(5)斜巷人員安排不夠,導致操作不當引起斜巷提升事故。
(6)其他可導致發生斜巷提升事故的原因。
2、立井提升
(1)主、副井各種自動保險裝置可靠性差,或者出現信號丟失現象等,易引起立井提升事故。
(2)維修人員水平低,不能在日常檢查中及時查出故障,易引起提升事故。
(3)損壞元件不及時更換,易引起提升事故。
(4)各項管理不到位,易引起提升事故。
(5)絞車司機操作不熟練,關鍵的時候不能及時處理緊急故障,易引起提升事故等。
(6)其他可導致發生立井提升事故的原因。
3、猴車運行
(1) 拖索器的抱口在運行中發生變形,抱口直徑大超過護套的保護外徑,使抱索器脫離護套.造成吊椅滑落傷人。
(2) 固定護套的鋼釘由於疲勞、磨損造成斷裂,護套對抱索器的限位不起作用,使護套和吊椅一起沿鋼絲繩滑落,引起滑車事故。
(3)日常管理及檢修維護不到位,造成吊椅脫落和滑落事故。
(4)乘坐人員不按規範要求乘坐猴車,其違章行為造成事故。
(5)礦井人員流動性的,規範乘坐人員特別是新工人的乘坐姿式安全培訓教育不足,造成事故。
(6)猴車安全性試驗不嚴不細,不能確保設備的完好性能而造成事故。
4、機電安裝
2011年輔助二采區兩部皮帶機安裝(長度分別為200m和450m),I采區軌道上山猴車安裝,1111工作麵、1205工作麵機電設備安裝,輔助二采區泵房及變電所安裝、西矸石山翻矸係統安裝改造等安裝工程,上述安裝在沿途運輸和安裝的過程中製定的措施不具體不周密,如果措施執行的不到位,容易發生安裝事故。
5、運輸事故
井下電機車或小絞車頻繁運輸物料、長材、大件等,有些運輸要經過風門、斜巷等路線。如果製定的措施不得力,落實的不好,如果司機責任性不強或經驗不足、技術不高、規章製度不健全等很容易出現運輸事故。
6、井筒墜落事故
(1)罐籠未校平和停穩時,打開阻車器放車裝罐。
(2)副井的阻車器沒有定期檢修,失靈使礦車墜入井筒。
(3)井下信號房閑雜人員入內,信號工精力不集中。
(4)沒有定期清理副井罐籠內雜物、餘矸。
(5)檢修時,工具沒有生根,檢修完畢沒有將所有工具、零件等清理完畢。
(6)檢修時,檢修人員沒有係保險繩,或沒有將保險繩的一端固定在牢固的鋼梁上,造成檢修人員墜入井筒。
(7)下大件、長材時,沒有製定專項措施,並且沒有嚴格按審批後的措施執行。
(8)鋼絲繩沒有定期更換、對鋼絲繩沒有定期檢查。
(9)每次檢修完畢,沒有將所有的工器具及零配件等從罐籠上清理完畢,從而墜落井筒。
(10)沒有抓好井口的冬季防寒工作,搞好井口取暖,從而使主、副井口結冰、冰塊墜落傷人或砸壞設施、設備。
(11)其他可導致發生井筒墜物事故的原因。
7、機電事故
隨著礦井巷道的延伸及采掘工作麵的增加,機電設備越來越多,供電係統越來越複雜,並且大多數設備都是更新後的新產品,機電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好,可礦目前新工人較多,缺少高技術水平的機電技術工人,對設備的維修、維護跟不上去,往往在日常管理或操作時易出現機電事故;各項管理製度不全或不完善,往往造成機電設備管理上的漏洞,也容易出現機電事故;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閥、斷水保護、斷油保護、超溫保護、水位報警等不靈敏可靠,整定值超過規定,不按期校檢;機電工程技術人員的缺乏,造成機電管理力量的不足,也容易導致機電事故。
第四章 可能發生幾種主要災害事故的預兆
第一節 可能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
1、煤層的結構
預兆有層理紊亂,煤軟硬不均,煤暗淡無光,煤層受擠壓厚度變大,傾角變陡,煤層幹燥等。
2、地壓增大
如來壓有響聲、支架折斷、煤炮聲、煤壁外鼓、片幫、掉碴、底鼓,打鑽時頂鑽、夾鑽等。
3、瓦斯與其它
主要預兆:瓦斯湧出量異常,忽大忽小,悶人,煤氣增大,煤或氣溫變冷頂鑽噴瓦斯、噴煤。
第二節 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預兆
井下明火作業;電氣設備及電纜不符合要求;不按規定放炮;井下出現“雞爪子、羊尾巴”;電纜碼放時沒有考慮形成渦流的影響,導致電纜發熱過高而失火;皮帶或電器設備不按正常狀態運行;皮帶巷的煤塵不定期衝洗,皮帶一旦過熱,極易引起火災等。其主要預兆是有巷道中出現霧氣或巷道壁“出汗”;出現火災氣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人體不適,如頭痛、悶熱等;火區流出的空氣和水溫度增高、燒焦氣味,濃煙明火和空氣中CO、CO2濃度增加。
第三節 可能發生突水事故的預兆
1、工作麵底板含水層水
工作麵底板含水層有兩層,分別是太原組灰岩裂隙岩溶承壓含水層和奧陶係灰岩裂隙岩溶承壓含水層,工作麵底板灰岩含水層突水預兆有:
(1)壓力增大,底板鼓起,鼓起量大於500mm以上,很明顯。
(2)底板產生裂隙,並逐漸增大。
(3)沿裂隙或煤壁向外滲水,隨著裂隙的增大滲水量也增加,但到一定程度煤幫滲水可能停止,此時水色發渾,時清時濁,底板活動時水濁,穩定時水清。
(4)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壓水噴出,並伴有“嘶、嘶”的水聲或刺耳的水聲。
(5)底板發生“底爆”伴有巨響,地下水大量湧出。
2、與承壓水有關的斷層水突水預兆
煤層發潮發暗,巷道壁或煤壁“掛汗掛紅”。
底軟膨脹,底鼓張裂。
先出小水後出大水也是常見的征兆。
3、本井田淺部為英豪煤礦采空區,受老空水威脅,老空水出水預兆如下:
(1)煤層發潮,色暗無光。
(2)煤層掛汗。
(3)采掘麵、煤層和岩層內溫度低發涼。
(4)若在采掘工作麵、煤壁岩層內聽到“吱吱”的水叫聲,說明離水體不遠了,有突水危險。
(5)老空水呈紅色,含有鐵離子,水麵泛油水和臭雞蛋味,口嚐發澀,若水甜且清則是硫沙水或斷層水。
第四節 可能發生冒頂事故的預兆
一、采場冒頂的預兆
1、頂板的預兆
頂板連續發生斷裂聲,由於直接頂和老頂發生離層或頂板斷裂而發出的響聲。頂板裂隙增加或裂隙張開、頂板大量下沉、頂板岩層、破碎掉渣。
2、煤幫的預兆:由於冒頂前的壓力增加,煤壁受壓後,煤質變軟,片幫增多。
3、支架的預兆:使用木支架時,支架大量被壓損拆斷,使用金屬支柱時,頂板來壓,引起活柱快速下沉,連續發出咯咯響聲,鉸接頂梁因受壓擠出。
4、含瓦斯的煤層工作麵,冒頂前,瓦斯的湧出量突然增大,有淋水的頂板,淋水量加大。
二、巷道發生冒頂時的預兆
1、巷道斷麵收縮或破壞。
2、巷道鼓幫或鼓底。
3、巷道片幫、巷道隙裂發育、小塊危岩滑落。
4、巷幫開裂或破壞、巷幫鼓幫。
5、底板逆性膨脹或底鼓。
6、頂板彎曲下沉。
7、頂板危岩局部冒落。
8、巷道布置在三軟岩層中,發生頂板規則冒落。
第五章 礦井災害事故的預防計劃
第一節 預防各種重大災害事故的組織措施
一、明確責任,建立全部門責任製
1、公司主要領導對安全工作的職責
(1)總經理是安全生產得第一責任者,對礦安全工作全麵負責。
(2)總工程師對安全工作負技術責任,並全麵負責“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3)各副總經理負責抓好分管業務範圍內的安全工作,並組織分管科室做好業務保安工作。
(4)副總工程師對分管業務範圍內的安全工作負技術責任,技術上對總工程師負責,通風副總協助總工程師具體負責“一通三防”技術工作。
2、礦井安全生產製度
(1)公司必須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製、職能部門安全生產責任製、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製。
(2)每旬由總經理主持召開一次安全辦公會,研究解決礦井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3)每月由總工程師主持召開一次“一通三防”專業例會,研究,平衡解決“一通三防”方麵存在的問題。
(4)公司各專業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
(5)各區隊每天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召開一次安全碰頭會。
(6)安全小分隊不定時組織安全查崗活動。
3、公司專職安全部門的工作製度
礦安檢科專門負責礦安全工作,其工作製度是:
(1)實行24小時安全監督、檢查不斷線,科值班幹部堅持24小時值班製度,搞好安全生產調度,按時參加調度室安全例會,通報當天安全情況,責成有關單位限期整改生產中的不安全隱患,隨時掌握礦井安全生產動態,發生事故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參加搶救、勘察事故現場,做好記錄,及時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追查,處理。
(2)搞好礦井安全的日常檢查工作,安檢員包頭包麵,對照“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措施,進行程序化檢查,每周對各基層單位進行安全日活動的檢查。
(3)嚴把施工措施和作業規程的審批關,對各區隊的施工措施的安全措施進行審批,無措施作業和不按措施施工必須從嚴查處。
(4)堅持開辦“三違”人員學習班,負責對各級領導、專(兼)職安全檢查等查出的“三違“人員進行脫產安全教育。
(5)及時收集、整理各級領導、專職安全檢查人員等提供的安全信息,核實後盡快反饋到有關單位,並對主要問題進行篩選,編印安全質量信息日報,對限期整改的問題,按期派人複查。
(6)每周向安監局彙報一次礦万搏manbet体育官网 ,重要問題隨時彙報,並詢問了解永煤公司安全情況,重大情況及時通報永煤公司。
(7)每周向公司安委會彙報一次安全辦公會決定的貫徹執行情況,彙報一次公司不安全隱患,以及嚴重“三違”事故的追查等情況。
(8)每旬組織礦井安全質量大檢查,檢查“災防計劃”和“三大規程”的執行情況,監督隱患整改,及時複查隱患整改情況,嚴格獎懲。
(9)按照公司製定的安全生產獎罰製度,實行安全質量結構工資,對每個員工的業務技術素質進行安全知識培訓,使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細想。
4、切實做好瓦檢員、放炮員等特殊工種的崗位技術培訓工作,堅持持證上崗,杜絕空班漏檢及違章作業。
二、成立預防各種重大災害事故的領導機構
1、成立“一通三防”領導小組
組長:黃學誌
副組長:張公慈
成員:湯淮 蘇懷卿 陳尚兵 張公慈 翟洪召 張小召 朱德軍 程自立 劉連成 李宏豔 李金周 周在升 馬玉武 王振武 郭承良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通風隊,李金周兼辦公室主任
職責:
①在組長統一指揮下,負責搞好本業務範圍內的防治瓦斯、煤塵工作。
②負責本業務範圍內的防治瓦斯、煤塵工作的安全技術管理,加強業務技術管理。
③負責貫徹落實上級、礦防治瓦斯、煤塵的文件、指令。
④負責監督檢查防治瓦斯、煤塵措施的落實及整改。
⑤負責解決預防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所需人、財、物,保證安全需要。
⑥負責組織追查03manbetx 瓦斯、煤塵事故,製定具體防範措施。
⑦負責礦井“一通三防”質量標準化工作,加強對通風、瓦斯、煤塵等工作的領導與管理,並對“一通三防”工作進行具體檢查,整改落實和監督,預防“一通三防”事故。
2、成立頂板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蘇懷卿
副組長:翟洪召 黃學誌
成 員:張公慈 李宏豔 陳誌鋒 劉連成 程自立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科,李宏豔兼辦公室主任
職責:
①經常了解工作麵頂板情況,組織或參加頂板管理和作業規程的編製、審定。
②全麵督促落實頂板管理措施和作業規程。
③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頂板管理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推廣新技術、新工藝。
④負責頂板事故搶救指揮和事故追查03manbetx 、處理、總結,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⑤主抓采掘工作麵質量標準化工作,對礦頂板管理進行日常檢查和監督,預防頂板事故的發生。
3、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
組長:黃學誌
副組長:湯淮
成員:蘇懷卿 陳尚兵 翟洪召 王小停 張公慈 李宏豔 朱德軍 郭新城 陳誌鋒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科,李宏豔兼任辦公室主任。
職責:
①負責礦井防治水的領導工作,以預防掘進麵及沿煤層底板掘進的巷道底板突水為工作重點,依據防治水計劃組織實施防治水工程,保證所需人力、物力。
②負責防治水的技術領導及管理工作,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解決防治水工作中存在問題。
③負責對地測部門提出的水情水災03manbetx 報告審查、負責各各區隊編製的防治水措施審批。
④督促各項防治水措施落實,預防各種突水事故的發生。
4、成立機電運輸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陳尚兵 王小停
成員:蘇懷卿 黃學誌 張公慈 朱德軍 郭承良 王礦柱 張石義 程自立 劉連成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機電科,朱德軍兼任辦公室主任。
職責:主抓礦井機電和運輸質量標準化工作,加強對機電運輸設備的維修與管理。對礦的機電、運輸工作進行日常檢查和監督,預防各種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
5、成立夏季“三防”領導小組
組長: 蘇懷卿
成員: 黃學誌 陳尚兵 翟洪召 王小停 張公慈 程自立 劉連成 朱德軍 胡新國
張石義 郭新城
辦公室設在調度室,程自立兼任辦公室主任。
職責:搞好夏季“三防”(防雷電、防排水、防洪)各項工作的檢查和落實;搞好夏季“三防”所需各種材料的采購、保管工作;負責製定夏季“三防”實施方案,預防礦井在夏季出現地麵洪水倒灌井底的事故發生。
6、成立冬季“四防”領導小組
組長:徐俊華
成員:黃學誌 蘇懷卿 陳尚兵 翟洪召 王小停 張公慈 朱德軍 胡新國 程自立
張石義 郭新城 劉連成
辦公室設在保衛科,胡新國兼任辦公室主任。
職責:搞好冬季“四防”各項工作的檢查和落實,搞好“四防”材料的采購、保管工作,負責製定冬季“四防”(防火、防盜、防煤氣中毒、防凍)的實施方案、預防火災、井壁結冰墜井事故發生。
7、成立礦井突然停電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組長:紀平安 魏東 徐俊華
副組長:陳尚兵 王小停
成員: 蘇懷卿 黃學誌 翟洪召 張公慈 程自立 朱德軍 李宏豔 劉連成 張石義 郭承良
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辦公室主任:程自立
職責:
①領導小組負責製定應急搶險方案和實施計劃,並指揮和協調全組和相關單位正常開展工作。
②領導小組負責組織事故搶險人員及時趕到事故。
③調度室保證調度指揮係統和通訊係統完好。
④供應科保證供電高低壓電氣的備品備件和檢測儀器儀表的購置,在出現事故時能及時快捷的運抵現場。
⑤機電科負責設備調撥、發放及區隊科室之間的協調。
⑥機電隊要保證搶險人員的及時就位和應急方案的具體實施,快捷高效的處理故障,解除事故隱患,最大限度的減少生產影響,保障礦井安全。
第二節 物質準備和教育培訓
1、各區隊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向職工貫徹預防瓦斯、水、火、頂板、粉塵等災害的措施,並要人人簽字、考試合格;每個季度開始,各單位還應重新貫徹落實修改補充後的措施。由安檢科和人勞科負責監督落實和檢查。
2、井下避災路線及安全出口指示牌,均按規定懸掛,安檢科督辦。各區隊在施工每一項工程時都要由技術負責人在施工措施中明確避災路線,並逐一向單位職工認真貫徹,人人簽字。
3、嚴格執行入井驗身製度,對不按規定配戴便攜式瓦檢儀和自救器者不準入井。
4、每旬由安全副總經理負責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安全問題限期整改。
5、每季度由總經理組織機電科、生產科、機電隊、通風隊、調度室、安檢科對反風設施進行一次檢查,檢查項目包括主要通風機、電控設備、主井口房、反風道、防爆門、各種聯絡門、反風門以及井下的反風設施等,一旦發現問題,限期解決,並把檢查結果記入專用的記錄本內,由機電科、機電隊和通風隊保存備查。
6、建立健全安全培訓管理製度,建立安全培訓機構。安全副總經理分管安全培訓工作,安全培訓中心組織實施具體安全培訓業務。負責公司內部和外出人員培訓的管理工作,對年度培訓計劃的製定、組織實施、考核、獎罰、評比負全麵責任;加強礦隊兩級培訓管理,結合礦井安全生產需要組織好礦級各類培訓,指導、監督和檢查區隊培訓,提高全員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按規定做好公司各類人員的安全資格培訓工作,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堅持“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新工人理論培訓不少於120課時,在崗職工達到每年培訓一遍的要求,轉崗培訓不少於48課時。
7、井上、下各機電硐室必須配備砂箱、消防桶、消防鍬和滅火器材,具體要求及數量見附表《龍王莊煤業公司井上下救災物資儲備表》。
8、調度室在夏季雨季來臨之際,必須準備好“夏季三防”救災物質,具體物資名稱、數量及對應的應急預案。
9、井上物資儲存在調度室指定地點存放;井下各機電硐室消防器材存放在各硐室進風側硐室口附近;井下防火大部分器材、物資存放在井底車場處,以備隨時調度使用;井下其它救災物資存放在調度室指定地點存放保管。
10、救災物資和器材非處理事故不得使用,因處理事故消耗掉時要及時按規定補齊,並按規定定期檢查、更新。
11、井上、下消防物資和器材由保衛科、機電科、安檢科、機電隊負責落實,按計劃配足配齊,並指定專人管理。井上、下救災物質由調度室負責落實,並按計劃配足、配齊,指定專人管理。
第三節 預防瓦斯聚積和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嚴格執行“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十二字方針,切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投入到位、學習到位、落實到位,建立“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把瓦斯防治工作做為安全生產的頭等大事來抓,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組織機構,完善設施,配齊人員、器具,明確各自職責,從根本上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一)防止瓦斯超限:
1、按照質量標準,優化巷道布置,認真搞好通風工作,確保回采工作麵和掘進工作麵獨立通風。力求通風係統簡單,確保進風流與回風流在發生瓦斯爆炸時不發生短路。完善礦井通風係統,確保通風係統穩定、可靠、合理;堅持以風定產,井下所有采掘麵、峒室必須按規程及配風計劃要求配風,保證井下各工作點有足夠的風量,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對於瓦斯湧出異常地點,應根據需要加大實際配風量。
2、井下所有的風門、風橋、擋風牆,密閉、風窗等通風設施必須按照質量標準構築,並定期檢查維修、減少漏風,井下所有的風門都必須實現聯鎖,提高礦井的有效風量率及風流穩定性。所有井下工作人員應自覺愛護通風設施,通過後自覺關閉,防止風流短路。
3、瓦斯檢查員要嚴格執行定點、定時巡回檢查瓦斯製度、持證上崗製度和井下交接班製度,瓦斯檢查員要作好記錄和彙報,嚴禁空班漏檢,對個別瓦斯湧出異常地區要專人值班檢查,發現瓦斯超限,有權停止作業,撤出人員,並立即向通風及礦調度室彙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掘進頭配風,全負壓供風量必須大於局扇吸風量的10%,局扇及啟動裝置,必須設在進風流中,且距回風口10m以外,避免出現循環風,局扇的供電電源不得禦在本局扇的回風流中。掘進工作在必須實現三專兩閉鎖和雙風機雙電源,並要保證正常使用和主副風機匹配。風筒末端距工作麵的距離要嚴格符合規定要求。
5、井下所有的煤、半煤岩巷掘進麵和有瓦斯湧出的岩巷掘進麵,以及處於回風流中的機電硐室,必須按AQ1029—2007新標準要求裝設瓦斯傳感器。
6、盲巷要嚴格按規定及時密閉,設置柵欄和警標,禁止人員入內。
7、加強局扇管理,嚴禁發生無計劃停電、停風事故,停電停風的掘進頭恢複通風前,必須先檢查瓦斯濃度,再決定采取的措施。
8、各級領導、各單位跟班幹部、班組長、放炮員、安檢員、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隨時檢查所在地區的瓦斯濃度。
9、當井下發生瓦斯積聚時,由總工程師組織通風、救護等相關部門迅速按規定進行處理。
10、井下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並向礦調度室報告。恢複送風前必須按照瓦斯分級管理的規定製訂專門的安全措施,並按措施嚴格執行。
11、放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製度。放炮前後必須認真檢查瓦斯,放炮地點20m以內風流中瓦斯的濃度達到1%時,嚴禁放炮。
12、對各采掘麵的高冒區,瓦斯檢查員要加強檢查,當體積大於0.5m3,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3、對井下閑置及暫不使用的巷道,瓦斯檢查員也要加強檢查。
14、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反風設施每季度由總經理組織有關部門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每年要組織進行一次全礦井反風演習,兩次反風演習的時間不得超過14個月。主要通風機如果發生突然停止運轉,機房工作人員應立即打開井口防爆門和安全出口風門進行自然通風,並彙報值班總經理、總工及調度室,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礦井是否停止生產以及人員是否全部撤出。
15、結合我礦2010年煤巷掘進經驗,煤巷掘工作麵在煤層變厚段必須做好防冒頂工作,防止瓦斯瞬間湧出,必要時要采取煤層注水措施;當采掘麵過斷層、煤層變化帶時,必須經常檢查工作麵的瓦斯。如果發現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異狀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16、巷道貫通前,由通風隊編製通風係統調整方案,區隊技術人員編寫貫通措施,總工程師審批後發各有關單位執行,確保貫通兩側的正常通風和瓦斯檢查,防止出現瓦斯積聚。通修隊必須按照巷道貫通調整方案提前做好調整風流的準備工作,構築通風設施。待上述工作完成後,巷道方可貫通,貫通後立即調整通風係統,等風流穩定後方可恢複工作。
17、嚴禁出現違反《規程》規定的串聯通風。
18、井下地區停送電,機電部門必須製定停送電措施,每次送電前都必須檢查瓦斯,確認瓦斯濃度不超限時方可進行。
19、下山采區掘進工作麵要考慮采用大功率風機,提高掘進工作麵的風量,有效在稀釋工作麵瓦斯。下山采區采煤工作麵要配足風量,加強上隅角管理,當采麵瓦斯湧出量大於4m3/min時,要采取抽放措施。
(二)杜絕瓦斯的一切引爆源:
1、井下打眼、裝藥、放炮封孔,都必須符合《規程》第315—346之規定,嚴禁采用糊炮或明火放炮,掘進巷道必須有切合實際的爆破說明書,並要嚴格按掘進說明書執行,放炮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製度,必須使用好水炮泥。
2、井下電器設備的選用,應符合《規程》的要求,井下不得帶電維修、搬遷電器設備,井下防爆電器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井下供電應做到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有過電流和漏電保護,有螺絲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堅持使用漏電繼電器和煤電鑽綜合保護,嚴禁帶電檢修。
3、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機械摩擦火花和摩擦發熱產生的高溫熱源,如定期檢查各種運輸設備,在摩擦發熱的部件上應裝設過熱保護裝置,使用難引火性合金工具,避免切割堅硬石塊,鏈板運輸機的液壓聯軸節,必須按規定注油等。
4、井下高低壓電纜嚴格按規定敷設和維護,絕緣不符合規定的必須及時更換,有機械損傷的要及時進行冷補處理。
5、礦燈應完好,否則不得發出,井下職工應愛護礦燈,嚴禁拆開、敲打撞擊,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和電爐取暖,嚴禁穿化纖衣服,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等。
6、掘進頭嚴禁使用電氣焊,確需電氣焊時應在到進風巷中進行且嚴格執行《規程》第223條和集團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製度》規定,電氣焊結束後,必須留人觀察1~2小時,電焊工具必須及時升井。
7、采掘工作麵配電點必須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各地點的電氣設備應做到開關上架,小件上板。
(三)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擴大
1、礦井軌道大巷、皮帶大巷、回風大巷內必須設置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斷麵計算,不小於400L/m2。采煤工作麵,煤及半煤岩巷掘進工作麵必須安設輔助隔爆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斷麵計算,不小於200L/m2。
2、定期巡回檢查隔爆設施情況,並根據現場情況及時移動、補充和更換。
3、機電科要定期組織檢查回風井口的防爆門,保證在發生事故時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4、通風係統應力求簡單,掘進工作麵應避免串聯通風,如果必須采用串聯通風,應按有關規定編製措施,並嚴格按照措施執行。
5、所有入井人員必須人人配帶自救器,人人會用,自救器要定期檢查,按期更換
6、凡是井下使用的瓦斯傳感器、便攜式瓦斯檢查儀,必須按規定至少每10天用標準氣樣校核一次;斷電儀每一個月升井檢修一次。
(四)瓦斯抽防泵站的管理措施
1、瓦斯抽放泵站要建立循檢製,抽放泵司機應經常對抽放泵、抽放管道、安全設施、供水係統等情況進行循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瓦斯泵內瓦斯每班至少檢查三次,泵房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機體附近30米處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要在抽放泵房內安設瓦斯監控探頭,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能夠自動切斷泵房內所有電器設備電源。
3、瓦斯抽放泵的開停處理,必須執行以下的規定:
(1)正常的瓦斯抽放泵更換及瓦斯抽放泵的有計劃停運,要經過分管領導批準。
(2)如因停電、故障等原因瓦斯抽放泵臨時停運,要立即通知公司調度室及分管領導,采區措施及時處理。
(3)瓦斯抽放泵的啟動,要經過分管領導的批準,並彙報公司調度室,任何情況下,不得私自決定啟動瓦斯抽放泵。
1、進入尾巷的瓦斯管路上要安裝一段絕緣管,以防井下雜散電流串入,其斷麵必須大於瓦斯管路的0.8倍。
2、拆除瓦斯管前,在法蘭盤兩邊用導線接通後,再拆開法蘭盤,以防管路上有靜電火花引燃管內瓦斯。
3、加強敷設抽放管路巷道的維護,保證暢通,無斷棚,無積水。凡因巷道積水進入抽放管路,造成工作麵瓦斯抽放量大幅度下降的,從工作麵尾巷或落山角第一次瓦斯超限起,停止該工作麵生產,直到巷道積水排完恢複正常抽放為止。
(五)瓦斯抽放現場管理措施
1、進行瓦斯抽放的工作麵必須設置以下四種牌板:
(1)工作麵進度牌。分別設在尾巷和靠近尾巷的工作麵巷道內。從開切眼向外,每隔10米設置一個,用以標明工作在推進位置及其與瓦斯抽放站孔的相互關係。工作麵進度牌應在巷道掘出後設置。
(2)鑽孔位置牌。按照鑽孔設計的間距、數量,在具體施工位置設置,用以指導鑽孔施工。
(3)鑽孔工作牌。設在鑽個鑽孔旁邊用以記錄鑽孔編號、負壓、濃度、觀測時間和觀測人姓名等內容。鑽孔觀測牌板應提前工作麵兩個鑽孔設置,即與聯孔同步進行。
(4)瓦斯抽放管理牌板。設在尾巷密閉以外,用以記錄工作麵進度、工作在投放鑽孔、聯孔個數、抽放總量、濃度以及觀測時間、觀測人姓名等內容。
(5)鑽孔觀測記錄。
(6)抽放泵站觀測記錄(班報)
(7)瓦斯抽放日報。
(8)瓦斯抽放綜合台賬,包括抽放量、抽放工程、抽放設備、抽放管路長度、直徑變更等逐月和累計情況。
2、要建立瓦斯抽放觀測製度。井下抽放係統各觀測點至少每三天進行一次全麵觀測。
瓦斯抽放觀測要做到“對口”管理,井下觀測要做到觀測牌板,觀測記錄、觀測班報和抽放日報“四對口”;抽放係統觀測做到觀測班報和調度台賬“二對口”(指泵站的節流、壓力、濃度等)
3、調整抽放係統(包括泵站、采區和工作麵)壓力,必須經過礦總工程師批準,同時要做好調整前記錄和調整後記錄。
4、通風隊要安排專人對抽放管路係統進行經常性檢查、維護,及時堵漏、排除故障。
每旬至少要由專管人對整個抽放管路係統進行一次全麵檢查,每月由抽放隊長進行一次全麵檢查,檢查結果要詳細記錄在管路檢查記錄本上。
5、加強敷設抽放管路巷道維護,保證暢通、無斷棚、無積水。凡因工作麵停抽造成尾巷或落山角瓦斯超限的,必須立即停止工作麵生產,直至將尾巷及落山角瓦斯處理降至安全濃度範圍內,恢複正常抽放係統為止。
第四節 預防火災事故的措施
(一)地麵火災的預防
1、地麵廣場要害部門,要建立建全嚴格的防火管理製度,並認真貫徹執行,按要求配齊各種防火設施及消防器材,尤其要做好變電所、抽風機房等要害部門的電器維修和檢查,嚴防失誤操作。
2、加強木場管理,木場要嚴格執行防火管理製度,配備消防器材,防火水池要保持水量充足,並注意各種木料物品的堆放間距,必須符合要求。
3、油庫要加強油脂等物品的管理,並按有關規定逐條檢查落實。
4、地麵變電所、風機房、油庫、煤倉、木場、炸藥庫等地點必須配備齊消防器材,並保證消防器材的靈敏可靠;消防管路,定期檢查,及時更換,嚴禁用火堆、火爐取暖,嚴禁吸煙,放明火。
5、地麵變電所、油庫、倉庫、風機房、炸藥庫等主要建築物上要裝避雷針,在雷雨季節前由機電科組織人員進行檢測試驗。
6、進風井口應設防火設施,並派人專職管理,如果條件限製,不能設防火門,機電部門應製訂防止煙火進入井筒的安全措施。
(二)井下火災的預防
1、皮帶防火:要采用不延燃皮帶,皮帶張力調整適應,要按標準化要求裝六種皮帶保護;要常清理機尾、機頭處的浮煤;運輸機液壓聯軸器上的易熔塞和所有油料必須進行技術鑒定,符合規定的要求,不合格的不準使用。皮帶和刮板機運輸機要保持平穩、正、牢,嚴防停機上煤和皮帶打滑、跑偏等。
2、電纜防火: 井下電纜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管理,懸掛整齊,標誌牌清,橡膠電纜必須是不延燃性的,通訊、照明、信號和控製線必須是小電纜,嚴禁使用塑料和膠質線,必須根據電壓、負荷、輸送距離、用途等因素來選擇電纜型號,修複舊電纜時必須按統一規格型號及截麵積進行,要嚴格進行水浸耐壓試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3、井下電器防火電器設備的保護裝置必須齊全,靈活可靠,並按規定進行檢查監督,采區變電所以裏30kw以上的電機必須使用綜合保護,井下所有防爆電器接線盒的密封擋板齊全配套,做到台台不失爆,井下所有機電設備必須接地,其接地板、接地線、接地網必須符合規程要求,並按規定測定。
4、焊接防火: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工作,每次都必須製定安全措施,嚴格按規定執行。
5、嚴格執行放炮作業規程,炮眼內必須用水炮泥充填,充填長度要符合規定,嚴禁放空心炮、糊炮和連珠炮,更不準明火放炮,嚴格執行火工品的領用退保管製度。
6、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
7、井下和硐室內不準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井下使用過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並有專人定期送地麵處理,不準亂丟亂放。嚴禁將剩油和廢油潑在井巷和峒室內,峒室內存放一定數量的砂土和消防器材。
8、認真檢查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係統,保證正常使用。井下管路每隔100m設一個閥門,皮帶運輸巷每隔50m設一個閥門,必須保證每一條巷道有灑水管路,管路中有充足的水源。
9、按照《規程》第225條的規定,礦井在井上、下建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儲存的工具、材料的品種和數量如附表。要指定專人定期檢查和更換,並建立設備明細台帳。上述材料、工具非因處理事故不得使用。因處理事故所消耗的材料,必須及時補齊。
10、主要通風機的反風係統、設備、反風設施保持良好狀態
11、每季度由總經理組織礦山救護隊,通風及有關單位,分別對井上、下消防管路係統,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該項工作由安檢科牽頭,通修隊、供應科、保衛科、救護隊等部門參加,檢查記錄由安檢科保存。
第五節 預防粉塵事故的措施
礦井各轉載點必須安設灑水裝置,固定牢固、靈敏可靠、使用正常、防止煤塵堆積。同時風速又不宜太高,以免粉塵二次揚起;
1、礦井必須建立各級領導綜合防塵齊抓共管責任製。總經理是防治粉塵危害的第一責任者,負責配備足夠的防塵測塵人員、測塵設備、儀器、儀表。總工程師對粉塵的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2、按照《質量標準化》要求,進一步完善礦井防塵係統,礦井主要運輸巷道、采區回風巷道、皮帶斜井、皮帶運輸平巷、采區上下山、回采工作麵上下巷、掘進巷道、溜煤眼及轉載點等處,均要設置防塵管路,皮帶運輸巷必須間隔50m設一個三通,井下所有的轉載點、裝載點、卸載點,必須有完善的噴霧裝置,采區進回風道、主要進風大巷、進風井、回采工作麵上下巷、掘進頭必須有淨化風流水幕,各區隊應配合通修隊維護使用好這些防塵設施,做到靈敏可靠,並對所轄巷道安周期衝塵。
3、工作麵回采前必須進行煤體注水(煤體自然水份大於4%,經集團公司批準的可以不注),通修隊製定嚴格的驗收考核製度,確保煤體注水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煤體注水後煤的水份含量應至少增加1個百分點。
4、采掘工作麵必須實行濕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後20m範圍內灑水滅塵。在距工作麵30~50m以內必須設置第一道淨化水幕,第二道水幕距回風口不得超過50m,水幕要掛牌管理。
5、所有煤倉、溜煤眼要存放一定量的煤,不得放空
6、錨噴作業必須采用潮料噴漿機或甩漿機、噴漿吸塵器、氣流拌料機等措施降塵。
7、運輸隊及采掘隊要每周對所負責的巷道及放煤站進行衝塵、清掃,以防煤塵堆積,並定期撒布岩粉,並每年對大巷進行一次刷白。
8、礦井所有接觸粉塵作業人員必須配戴防塵口罩,並且定期更換。
9、粉塵監測,作業場所的總粉塵,井下每月測定2次;總粉塵的分散度,每6個月測定1次;呼吸性粉塵、班個體呼吸性粉塵監測,采掘工作麵每3個月測定1次,其他工作麵或作業場所每6個月測定1次;定點呼吸性粉塵監測每月測定1次;粉塵中遊離SiO2含量,每6個月測定1次,在變更工作麵時也必須測定1次。
10、礦井相鄰的采區、相鄰的采煤工作麵間,煤層掘進巷道同與其相連的巷道間,煤倉同與其相連通的巷道間,采用獨立通風並有煤層爆炸危險的其他地點同與其連通的巷道內,必須用水棚隔開,用水量按巷道斷麵計算,不小於400L/m2。采煤工作麵,煤及半煤岩巷掘進工作麵必須安設輔助隔爆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斷麵計算,不小於200L/m2。
11、巷道中的浮煤必須定期清掃運出。依照總工程師批準的衝刷巷道製度,按計劃對井巷定期進行衝冼煤塵和刷漿工作,消滅煤塵堆積現象。對易造成煤塵堆積的地點,要加強煤塵衝洗力度,不應局限於煤塵衝掃周期。
12、礦井每年應製定綜合防塵措施,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措施及管理製度,並組織實施。礦井應每周至少檢查1次,煤倉隔爆設施的安裝地點、數量、岩粉量及安裝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六節 預防水災事故的措施
一、工業廣場防洪
1、雨季來臨前,礦成立夏季“三防”小組及防洪指揮部,製定有關措施和防患事宜,並擬文件下發執行。
2、雨季來臨前,由地測部門根據附近地麵水位,最大降雨量及最高洪水位,編製年度地麵防洪計劃和措施。
3、完善地麵防水設施,將井口各種管線口等封閉嚴實,清理、疏通泄水溝。
4、雨季來臨前,對各種排水管路、設備進行徹底檢查一遍,並對全部水泵進行一次聯合排水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做好記錄。
5、準備好足夠的防洪材料,由調度室統一保管,嚴防洪水灌入井筒。
6、防洪期間,要成立搶險隊伍,人員由礦方和各區隊共同組成,由調度室統一協調指揮,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7、汛期到來之前,調度室通訊組要將井上、下所有通訊設備檢修好,確保井上、下通訊暢通。
8、汛期到來之前,地麵水溝清理,特別是各井口附近水溝、電纜溝必須及時清理,保持水溝暢通。
9、汛期來臨之前,地間水溝附近不準堆積沙子、土堆等雜物,以免雨水將其衝入水溝,造成流水不暢。
二、井下防水
1、礦井實際揭露的地質條件與原地質報告提供的地質資料會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生產科要加強礦井水文和地質條件的研究,弄清地質構造及含水層的富水情況,建立井上下水位(礦)觀測係統,及時掌握礦井地下水動態變化,有效指導防治水工作。
2、地質部門提出全年井巷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預想圖,明確可能發生水災的地點;地質部門要編製2011年度防治水計劃,用於指導礦井全年防治水工作。生產科要堅持定期測水做好記錄,填繪圖紙,及時掌握分析施工中水文地質的變化情況,要及時做好地質和水文地質預測預報,對巷道要穿過有可能透水的斷層或含水層時要製定可行的防排水措施,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原則做好防治水工作。
3、在可能透水的斷層或封孔不好的地勘鑽孔附近布置巷道時,必須留設有足夠尺寸防水煤(岩)柱。對影響掘進和回采的封孔不好的地勘鑽孔要及時向礦報告申請重新封閉。
4、在1111、1205、工作麵掘進施工時,必須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後掘,長探短掘”的探水原則,生產科要掌握好煤柱保護線的具體位置,防止誤穿斷層,探防水時,必須編製探放水措施。
5、每月開始,地質部門要提前下達下一個月各區隊作業地點地質預測說明書,對下一個月礦井水情水害生產地質條件做出預報,以此指導生產,預防水患。
6、掘進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岩(煤)層發潮,光澤變暗岩(煤)牆掛紅,“出汗”,空氣變冷,頂板淋水加大,有水叫聲等透水預兆時,要立即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並向礦調度室彙報,采取措施處理。
7、雨季和汛期前組織好人員清理井下水倉,各巷道排水溝,檢修好排水管路和設施,保證礦井有足夠的水倉容量和排水能力,並對主排水係統,防雷接地係統做全麵檢查,徹底處理存在問題。對主排水設備進行一次聯合試運轉。井下主排水泵要做好汛前 檢修、檢測工作。
8、凡是穿過落差10m以上斷層施工時,必須製定防水措施。
9、中央泵房的機電設備要注意防潮,並製定防潮措施,並要嚴格執行,保證水泵房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及時啟動。
10、掘進工作麵底板掘進前要采用物探手段進行超前探測,依據探測結果對有底板突水可能的地點進行注漿加固或疏水降壓。
11、掘進工作麵必須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出水時人員能夠安全撤退。
12、每個工作麵形成後,必須做坑透、直流電法或瞬變電磁進行探測,掌握工作麵構造情況,依據探測結果對物探富水異常區進行鑽探驗證和進行底板承壓水進行疏水降壓施工。鑽探探水時,鑽場的臨時排水係統不能低於100m3/h的排水能力,且有備用水泵和檢修泵。進行鑽探和防水前必須有總工程師批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並認真貫徹執行,把施工方案和措施報永煤公司生產部備案。施工過程和驗收過程要有負責人監督檢查和簽字,保證施工質量。
13、工作麵回采前,必須嚴格排水設計、計算與審查,確保水倉及排水係統符合設計要求,備用和檢修設備配備符合規程要求,做到有水即排。
14、工作麵回采前,要進行防治水效果評價,評價結果要有總工程師簽字,評價合格後方可回采。
15、回采過程中,要加強工作麵的水情觀測,發現出水征兆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回采,逐級彙報,采取相應措施。
16、井底車場主泵房和中央變電所密閉門要達到有關規範要求,雨季前必須檢查一次,確保使用可靠。
17、必須按規定安裝和完善“三管一線”生命線,保證避災和救災需要。
18、其它未盡事宜,按《煤礦01manbetx 》、《礦井水文地質規程》及《煤礦防治水規定》執行。
第七節 預防冒頂事故的措施
一、回采工作麵預防冒頂事故
1、各回采工作麵生產前,必須按《煤礦01manbetx 》要求編製嚴密的、有針對性的作業規程,並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執行。1102、1107、1205、1111工作麵均為走向長壁工作麵,由於煤層起伏不定且構造較多,順槽容易受壓變形,因此,工作麵及兩順槽頂板管理尤為重要,需要按以下要求管理:
(1)工作麵每推進一個循環,棚梁必須背好背牢,工作麵要備足半園木,保證每棚必須接頂。
(2)工作麵∏型梁必須緊貼煤牆,執行“單體柱循環補液”製度,單體柱初撐力必須達到作業規程的要求。
(3)每個單體柱必須設防倒裝置,每排單體柱必須設連鎖防倒裝置,防止局部頂板垮落推倒支架。
(4)注意觀察工作麵周期來壓,在初次放頂前,必須全工作麵進行一次單體柱初撐力檢查,且保證達到規程要求;在初次放頂時,若推采三排采空區無垮落跡像時,必須在老塘側單體柱每隔一排增打一根切頂柱;若推采五排采空區仍無垮落跡像時,必須在老塘側單體柱增設一排連鎖金屬抬棚,並采取強製放頂措施逐段強製放頂,以破壞頂板的整體性。
(5)根據煤體軟硬程度,采取工作麵煤體注水,防止頂煤冒落。
(6)老塘側必須用塑編網或背木擋好堵實,以防竄矸傷人。
2、抓好質量標準化工作,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要求施工和驗收,杜絕不合格工程,消滅事故隱患。
3、炮采工作麵梁端距不超過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嚴禁出現單挑梁的現象。
4、各回采工作麵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支護,嚴格按標準驗收,支護不合格者必須立即返工。
5、回采工作麵初次放頂前,抬棚和超前支護必須按措施要求支設。
6、回采工作麵支護,上、下端頭支護,上、下巷超前支護,必須嚴格按措施中規定的間、排距、初撐力和支護標準要求嚴格執行。
7、處理冒頂區,要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8、工作麵兩巷距采麵50~200m範圍內要有足夠兩個圓班使用的單體柱、木板、網及坑木,以備回采工作麵冒頂時使用。
9、回采工作麵支架必須支撐有力,初撐力符合要求,嚴禁出現空載柱、卸載柱、失效柱。如果發現立即處理或更換;如果底板較軟,必須穿柱鞋,確保初撐力達到規程要求。
10、回采工作麵如果過老巷、過斷層帶必須製定專項措施,並嚴格按措施執行。
11、要更換單體柱時,必須先檢查頂板情況,若頂板破碎時,不準直接回柱,應先在需更換的單體柱旁支設一根單體柱後或護好頂後再回柱,舊柱拆除後,必須立即升起新柱。如兩柱同時破壞,在更換前必須在∏型梁中間增打一根單體柱,垂直頂底板,升緊打牢以免出現事故。
13、在頂板破碎或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要采用遠距離回柱(用長柄工具放液)人員應站在支護完好地方進行操作,且先打替柱再回柱。
14、嚴禁人員進入冒頂區內取梁,嚴禁人員在空頂的情況下回梁柱。遇到柱子鑽底嚴重或壓死時,應采取挑頂臥底措施,用拔柱器或手動胡蘆拉出,嚴禁炮崩,同時回柱前要打替換柱。回柱與其他工序平行作業時,其安全距離不得小於15m。嚴禁推溜前回柱放頂。
15、要製定回采工作麵初次放頂專項措施。
(1)初次放頂期間要成立由總工、生產副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參加的由有關職能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每班都安排初放領導小組成員跟班指揮,發現不安全因素,應立即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
(2)初次放頂期間,必須加強工作麵支護質量。
(3)回柱串梁采取分組作業方式,在操作中每組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15m,回柱前應對周圍的支架頂板狀況進行全麵檢查,清理好人行道和退路,並設專人觀察頂板,確認安全方可回柱。
(4)初次放頂期間,當工作麵懸頂距離走向超過5m,懸頂麵積超過50m2時,要采取密集柱、叢柱等方法支護,超過6~8m時必須采取人工強製放頂措施。
(5)初次放頂期間,每班都必須有副隊長以上領導在現場指揮,確保放頂安全。
(6)隻有經過初次放頂領導小組現場確認初放已經結束,並經總工程師同意,工作麵方可正常采煤。
16、工作麵采完拆除時,必須製定措施,並嚴格按措施執行。
二、掘進工作麵預防冒頂事故
1、各掘進工作麵施工前,必須按《煤礦01manbetx 》要求編製嚴密的、有針對性的作業規程,並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執行。
2、抓好質量標準化工作,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要求施工和驗收,杜絕不合格工程,消滅事故隱患。
3、各掘進工作麵嚴禁空頂作業,並堅持使用前探梁。針對我礦為三軟煤層,煤巷掘進時要考慮留有3到5棚的煤肚,先掏頂煤和幫煤,架梁後再挖中間部分,同時打好超前串批或采用煤層注水技術以防止冒頂。
4、堅持光麵爆破,嚴格按規程要求打眼、裝藥、爆破,嚴禁放大炮破壞圍岩。
5、認真執行敲幫問頂製度。在每次爆破後,施工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用長柄工具搗掉頂幫活矸,然後再進行其他工作。敲幫問頂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一人觀察頂板,一人操作;對錨噴巷道要堅持巡回搗頂製度。
6、各掘進工作麵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支護,嚴格按標準驗收,支護不合格者必須立即返工。
7、返修巷道嚴格按措施要求先加固,後拆棚,嚴禁大麵積一次性拆除、一次性翻修。
8、處理冒頂區,要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9、掘進工作麵如果遇頂、底板圍岩破碎帶、斷層帶等複雜地質帶,要及時改變作業方法、支護形式,提前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0、巷道開口、交岔點硐室等大跨度巷道施工時,必須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後嚴格按措施執行。
11、加強礦壓觀測,煤巷安裝頂板離層指示儀、壓力表,並配備觀測人員。
12、若在同一巷道內前方正在施工,後巷要維護或巷道要開口,前方巷道必須停止施工,待後巷維修完畢後,或巷道開口達到永久支護後,兩巷方準同時施工。
13、巷道開口時,如原巷道為架棚巷道時,必須架設抬棚。若錨杆或錨噴巷道,必須重新補打錨杆進行噴射砼支護,並用錨索加固,達到永久支護要求後方可施工,若與巷道貫通時,被貫通巷道或貫通點必須加強支護,嚴防冒頂事故發生。
14、架棚巷道必須在距掘進工作麵10m範圍內使用防倒棚連鎖裝置,防止放炮崩倒支架造成冒頂事故發生,對於放炮崩歪倒支架要及時修複扶正;架棚巷道必須按質量要求安設背木、撐木、棚口處及幫頂處必須背實,嚴禁空幫空頂;傾斜巷道所架設的棚子必須迎山有力。
15、架棚巷道必須嚴格工程質量管理,區隊驗收員班班驗收,安檢員班班監督,生產科驗收人員每5m至少抽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左右腿邁步一致,紮角符合設計要求,且連接牢固並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若後巷受壓變形時,必須立即進行處理保證安全後再向前繼續掘進。
16、打錨杆必須堅持由外向裏的原則,嚴格按照01manbetx 作業,錨杆角度垂直岩麵或巷道壁、錨固劑攪拌時間和凝固時間充足等,保證錨杆安設質量。並按質量標準要求對錨杆錨固力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錨杆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第八節 預防機電運輸等事故的措施
一、預防井巷運輸事故
1、預防斜巷提升事故
(1)完善斜巷安全提升設施,做到“四保險”、“三固定”每隔40m在斜巷的行人側設置一躲避硐,斜巷坡度大於16°時,要設置行人台階。
(2)特殊工種工人要進行培訓,要持證上崗,不合格者不準上崗。
(3)製定斜巷提升管理製度,嚴格按製度執行,並定期檢查,做到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
(4)要使用專用鏈環,專用插銷,專用鉤頭,不準用其它材料代替。
(5)聲光信號要齊全,做到行車紅燈亮,車停燈滅,每隔50m設置一盞紅燈。
(6)嚴禁超負荷、超速提升。
(7)嚴禁斜巷蹬車、扒車。
(8)每月對斜巷軌道、地滾、擋車器等設施要檢查一遍。
(9)運送長材和大件要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平巷預防運輸事故
(1)建立電機車運行管理辦法,認真貫徹落實。
(2)電機車司機、井下維護工要進行培訓,做到應知應會,持證上崗。
(3)運送大件、長材時,要製定專項措施,嚴格按措施執行,過風門時要有副隊長以上人員在現場指揮,確保安全。
(4)嚴禁扒車、蹬鉤。
(5)嚴禁在運輸路線上頂車或高速行駛。
(6)嚴禁在電機車上乘座主、副司機以外的人員,不準單獨用電機車運送人員。
(8)電機車必須在軌道上按措施規定的速度運行,嚴禁超速行駛,特別是人車。
(9)井下運輸車輛過交岔點、彎曲巷時,在這些地點要設置醒目的指示標誌,並且要鳴笛,減速運行。
(10)兩機車在同軌、同方向行駛時必須保持100 m以上的安全距離,防止追尾事故。
(11)大巷行人要走人行道,嚴禁走道心。
(12)不準開車和摘掛鉤一人幹,鬆車時要帶電工作,不準放飛車,不準超掛車皮。
(13)電機車司機停車離開時,必須將車輛操作把手取下,隨身攜帶,嚴禁交與他人使用。
3、預防猴車事故
(1)堅持季度猴車空載運行檢測。每季度應進行一次空載運行試驗。在猴車空載運行情況下,檢查鋼絲繩導向輪的可靠性以及抱索器、吊椅通過鋼絲繩導向裝置時是否有幹涉現象,要求連續運行4小時以上無故障。
(2)堅持猴車負載運行檢測。每年應根據猴車運行情況進行一次負載運行試驗和製動裝置的製動力試驗,檢測鋼絲繩、抱索器、吊椅、製動裝置負載運行時的安全性能。采用模擬乘客的有效載荷進行負載運行及製動可靠性檢測。累計運行時間不少於6小時。整個係統應
無故障。
(3)檢測猴車裝置的製動力。裝置的製動力應為額定索引力的1.5~2倍重車下行、空車上行時工作製動器的平均減速度不得小於0.3m/s2;重車上行、空車下行時工作製動器的平均減速度不得大1.5m/s2。同時,要在猴車係統的始端、終端和中部進行緊急停車裝置試驗,檢測停車裝置的可靠性。
(4)對檢修過或新投入的吊椅和抱索器必須進行安全性能檢測。以吊椅重車總重力的5 倍的重量對抱索器和吊椅進行負載試驗,以不破壞抱索器和吊椅為原則,安全係數不小於5。試驗不合格的吊椅和抱索器不得投入使用。
(5)對檢修過或新投入的吊椅和抱索器要檢測抱索器的抱口與護套間的間隙是否符合規定,轉動是否靈活,吊椅運行時是否碰及鋼絲繩導向輪等部件,連接部件是否完好可靠。
(6)建立主管部門、區隊、班組三巡查責任製,加強猴車的巡檢管理,發現吊椅、抱索器的完好情況,及時排除隱患,避免吊椅脫落和滑落事故同時,監督乘坐人員的違章行為,確運行安全。
(7)加強乘坐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規範乘坐人員的乘坐姿式,提高乘坐員的安全意識和防患能力。
(8)加強維護檢修 ,對不符合標準和要求的吊椅 、抱索器、托輪應及時更換,對新投入的設備部件要及時做好安全性試驗,確保設備的完好性能。
二、預防立井提升及井筒墜物事故
1、預防立井提升事故
(1)主、副井提升設備要安裝自動防過卷和蹲罐緊急刹車裝置,這些裝置可靠性要高。
(2)提升設備一旦在工作時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車向維修工彙報,立即排除故障,不準帶病作業。故障不排除,不允許恢複提升。如果問題比較大,要立即啟動緊急刹車裝置,立即向調度室、機電隊彙報,請專家會診,問題沒解決不準恢複提升。
(3)絞車工和維修工、井口把鉤工必須進行專業培訓,必須持證上崗。
(4)建立健全各項01manbetx 、各項管理製度、定期維修、檢修、檢測製度並嚴格執行。
(5)按規定進行大修和元件更換,不準超期服務等。
(6)副井在提升人員時不準超員,礦車在罐籠內必須到位。
(7)副井提升長材時必須按《龍王莊礦副井下放長材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2、預防井筒墜落事故
(1)罐籠未校平和停穩時,不準打開阻車器放車裝罐。
(2)副井的阻車器要定期檢修,確保靈敏可靠,防止失靈使車皮墜入井筒。
(3)井下信號房內,閑雜人員禁止入內,信號工要集中精力。
(4)每天要清理副井罐籠內雜物、餘矸。
(5)檢修時,工具要生根,檢修完畢要將所有工具、零件等清理完畢。
(6)檢修時,檢修人員要係保險繩,並將保險繩的一端固定在牢固的鋼梁上,防止檢修人員墜入井筒。
(7)下大件、長材時,要製定專項措施,並嚴格按審批後的措施執行。
(8)鋼絲繩要定期更換、對繩,要定期檢查。
(9)每次檢修完畢,要將所有的工器具及零配件等從罐籠上清理完畢,嚴防墜落。
(10)抓好井口的冬季防寒工作,搞好井口取暖,嚴防主、副井口結冰、冰塊墜落傷人或砸壞設施、設備。
(11)建立井上、下進出罐管理製度,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並定期打掃衛生等。
三、預防電氣事故
1、預防電氣事故
(1)開展機電標準化工作,提高機電基礎管理水平。
(2)加強培訓,提高機電工人的整體素質。
(3)加強油水分離器、鍋爐等壓力容器的檢查,確保各種保護儀表的齊全、可靠,保證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
(4)對地麵供電係統要認真定期檢修,合理調整參數,各項保護裝置要靈敏、可靠、齊全。
(5)加強井下電器設備管理,嚴格執行電氣01manbetx ,杜絕失爆和誤送電現象。
(6)對局扇的管理要製度化、標準化。
(7)特殊工種要持證上崗,轉換工種要培訓,培訓合格後方準上崗。
(8)建立健全各工種崗位責任製,加強質量標準化檢查力度。
(9)井上、下高壓電纜接頭做預防性耐壓試驗,並且有記錄,凡耐壓不夠者要定期解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要定期搖測。
(10)井下低壓供電要做到“三無”、“四有”、“二齊”、“三全”、“一堅持”。
(11)電器設備實行掛牌留名,專人管理。
(12)井下電氣設備管理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A、嚴禁帶電檢修,移動電器設備。
B、嚴禁明火操作。
C、嚴禁甩掉檢漏繼電器供電,嚴禁甩掉煤電鑽綜保裝置和瓦斯、電、風電閉鎖裝置。
D、嚴禁用銅、鋁、鐵等代替保險絲。
E、停工的獨頭巷道未經瓦斯檢查,嚴禁送風、送電。
F、有故障的電器設備不準下井使用。
G、失爆和不合格的電器不準下井使用。
2、預防中央變電所事故
中央變電所溫度高,為防止安全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1)備足滅火砂、幹粉滅火器、消防桶、消防鍬;
(2)每旬清理一次高低壓設備上的灰塵,並有檢查記錄;
(3)高、低壓配電櫃均使用礦用一般型;
(4)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靴;
3、預防礦井緊急停電的計劃和措施
(1)做好季節預防性試驗的各項工作;
(2)對大型固定設備進行定期性能測試,尤其是主泵房排水設備.保證備用水泵和檢修水泵的數量,確保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應在20小時內排出礦井24小時的正常湧水量。
(3)保證副井提升機設備完好,在緊急情況下能夠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同時保證副井和主井的應急行人通道暢通無阻.
(4)加強井下各變電所、主排水泵房和采區泵房雙回路供電線路的巡檢工作,保證供電雙回路的完好,同時要有一定應急的備件和材料,如高壓接線盒、高壓開關本體、高壓絕緣瓷瓶等。.
(5)加強和提高供電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要製定事故應急預案,進行可操作的應急礦停電的演習,提高整體應急快速反應能力。
(6)要經常檢查礦井各供電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利用梁窪井6KV的供電網絡,完善供電方案,爭取做到三個回路供電。
四、預防雷電事故
1、雷雨季來臨前,對變電所、井架、高層建築等地方的避雷設施、避雷裝置要進行全麵檢查和技術性能測試,對接地電阻測試,不合格立即整改。確保所有避雷實施性能安全可靠。
2、要搞好永久供電、臨時供電以及其他用電地方的防洪工作,以免因進水造成導電,出現雷擊事故或中斷事故。
3、為防止發生主副井供電係統出現突然停車事故,在雷電交集中時停止運行,避開雷電交加時運行。
五、預防膠帶事故
1、要求現場管理區隊設備維護人員加強設備巡回檢查,確保膠帶機所有托輥正常運轉,降低皮帶在托輥上的運行阻力;及時消除皮帶機架上的尖銳突出部分,防止膠帶刮傷。
2、及時清理皮帶巷雜物,控製膠帶張緊力適中。
3、定期安排專職維修鉗工現場檢查膠帶的接頭,發現存在不安隱患,及時組織進行處理。
4、要定期檢查皮帶沿線的保護控製係統靈敏可靠,一旦有異常情況,能確保膠帶機及時停車,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5、為防止斜巷膠帶機的斷帶事故,在沒有完善膠帶機在線檢測裝置以前,對斜坡段的膠帶機安裝護網,以防斷帶後,上托輥飛出傷人等事故發生。
6、確保膠帶機空載平穩啟動和停車,防止膠帶上的煤塊和矸石在皮帶啟動、停車過快慣性下落傷人。
7、要求機電隊對膠帶機的啟動裝置加強檢修,確保其軟起、軟停車技術特性。
第六章 處理各種主要災害事故的計劃和措施
第一節 處理重大災害事故的組織措施
一、為確保礦井發生重大災害事故時,能夠有秩序地迅速搶救遇難人員,防止事故範圍的擴大,盡快恢複生產,特成立救災指揮部:
救災指揮部成員:
總 指 揮: 紀平安
副總指揮: 魏 東 徐俊華 黃學誌 蘇懷卿 陳尚兵 翟洪召 王小停 張克儉
成 員: 張公慈 程自立 李宏豔 劉連成 朱德軍 郭承良 郭新城 周在升
王礦柱 胡新國 張小召 李金周
救災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程自立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重大事故電話的通知順序
調度室接到井下事故電話後,要立即按以下順序通知礦領導及有關單位。
1、值班礦領導、總經理、總工程師、救護隊。
2、各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工、事故單位、醫務室、各科室科長(按附表所列的人員名單逐一通知,30min內到救災指揮部待命,附表:發生事故後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
三、處理事故過程各有關人員的職責
1、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後,總經理、總工程師必須立即趕到現場進行組織搶救。總經理是負責災害處理的全權指揮者,在總經理未到前,由值班副總經理負責指揮。
2、處理事故中有關人員的職責:
(1)總經理:是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集團公司總經理、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礦山救護隊長的協助下,製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
(2)礦總工程師:是總經理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總經理領導下組織製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
(3)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在不妨礙總經理有效工作的原則下,參與搶救事故的指揮工作,並根據需要代表集團公司采取措施從集團公司所屬各礦調度人員、設備和器材等。
(4)安全副總經理:根據救災指揮部確定的營救遇難人員和事故處理計劃,對搶救工作的各項安全措施實行有效的監督。
(5)各有關副總經理: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災害處理作戰計劃要求,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人員,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並有指定的副總經理嚴格控製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
(6)礦副總工程師:根據總經理命令,負責某一方麵的搶救工作。
(7)礦山救護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麵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局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部,由英豪救護隊隊長擔任指揮,協助各救護隊的戰鬥行動
(8)安檢科科長:根據批準的作戰計劃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控製實施有效監督,
(9)調度室主任:協助地麵總指揮進行協調工作,負責保證井上、下通訊暢通。
(10) 通風隊長:按照總經理命令負責調整礦井通風係統,關注主要通風機的工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設施,並執行與通風有關的其它措施。
(11) 礦值班調度員: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並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礦山救護隊、總經理、礦總工程師、集團公司調度室,以及其他礦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下傳達總經理的命令;召集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人數。
(12)供應科長:及時準備好必要的搶救器材,並根據總經理的命令迅速運送至指定地點。
(13)機電科長:根據總經理命令,負責改變主扇的工作狀態,並保證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的停送電工作;組織及時搶救和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
(14)機電隊長:負責將遇難人員及時運送上井,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送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的需要。
(15)生產科長:按照總經理命令負責協調各方麵工作,協助總經理進行搶救和災害處理。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和資料,並根據總經理命令完成測量打鑽工作。
(16)醫務室主任:負責組織對受災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
(17)綜合辦公室主任、人勞科長:負責保證對遇難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的食需及其它生活事宜。
(18)保衛科長:負責事故搶救和事故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護礦區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並在井口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
(19)有關的各區隊負責人、班長:負責查明留在本區城工作麵內的人數,並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的帶領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麵,並將在現場看到的事故性質,範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地報告給礦調度室,並隨時接受總經理命令,組織好本單位人員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20)考勤和礦燈發放室負責人:應根據入井人員的掛牌和所領燈號,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和姓名,並迅速報告調度室;對沒有入井許可證的所有人員,不得發給礦燈、自救器,並在井口嚴格檢查,製止入井。
四、發生重大瓦斯爆炸、火災、水災、大冒頂重大事故的應急措施
1、當發生瓦斯、火災、水災及冒頂等重大人身事故時,發現人員必須立即用電話向調度室彙報事故的性質、地點及遇險人員的情況,調度室接到電話後,立即向礦值班人員、總經理、總工程師、集團公司調度室和救護隊彙報,彙報發生事故的性質、時間、地點,大致情況及傷亡情況等。並立即按《發生事故後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通知人員到位。接到電話的救災人員必須在30min內設法到達礦上救災指揮部待命,與此同時,調度員立即通知醫院作好急救準備;
2、各職能部門及區隊主要負責人要在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分工負責,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工作。
3、事故發生後,各單位要與燈房、井口配合聯係,詳細統計出勤人員、井下工作人數、災後出井人數和井下遇難人員情況,報到人勞科,並立即由人勞科統計彙總後,向礦調度室彙報,及時掌握井下遇難人員情況;醫務室應迅速做好急救工作。
4、救護人員根據事故性質和地點,選擇捷徑到達事故發生地點,迅速查明事故地點、原因、性質和波及範圍,盡快進行搶救和搜尋遇難人員。井下救災基地設在災害地點附近支架完好且距電話較近的進風巷中;
5、與此同時,井下災區人員按照自救措施,在班組長帶領下按照避災路線立即撤至安全地點等待救援,並設法采取各種方法與指揮部或救護人員聯係上;
6、救災的方法和原則:根據災害的性質和地點確定,一般應采取切斷事故區域電源,采取措施直接救災,盡快消滅已發生的災害;或者封閉救災區域等方法;
7、盡快修複被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立即恢複正常通風;
8、凡是井下人員都必須熟悉本區域的避災路線和自救措施,發生事故時,根據事故的性質和地點,以最近的路線到達安全地點避難或升井;
9、所有下井人員必須配帶自救器,並能熟練使用,主要負責人還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檢查儀;
第二節 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的處理計劃
一、瓦斯、煤塵爆炸的處理計劃
1、處理爆炸事故的主要任務
搶救遇難人員,以盡快的速度恢複通風,清理堵塞的巷道,撲滅因爆炸引起的明火。 礦山救護隊員到達事故區域後,結合人員定位係統和安全監控係統的數據,要立即對災區進行全麵性偵察,查清遇難人員的數量及分布地點,發現幸存者應立即佩戴氧氣呼吸器救出災區,發現火源要立即撲滅。在確認無殘留火源的情況下,盡快恢複通風,排出爆炸產生的有害氣體,以利搶救人員。爆炸發生在回風工作地點時,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比較集中,為了迅速搶救,迅速派救護隊進行偵察,然後救護人員要從原進風側進入災區進行救助和引導人員撤退。偵察人員進入災區遇到冒頂引起巷道堵塞無法通過時,要迅速撤出,另尋其它通道。如遇獨頭巷道要立即清理。獨巷較長,有害氣體濃度又大,支架損壞、頂板塌落嚴重,確知爆炸無殘留的火源,遇難人員已經犧牲的情況下,不要再冒然進入,待恢複通風、處理好冒落的頂板後再進行處理。
2、撤退災區人員
(1)、事故發生後,受災人員要立即采取自救與互救措施,位於災區的人員首先應盡快撤離災區,波及區的人員接到通知後也應及時撤離。
(2)、事故發生後,調度室應立即通知井下災區有電話的地點,告訴該地區人員發生事故的性質、地點和避災路線,及時組織撤退,無電話的地點應通過電話派人通知。
(3)救災指揮部在指揮救災時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搶救遇難人員,並防止事故的擴大。
(4)、采煤麵發生事故後,受災害威脅人員要及時戴上自救器以事故地點為中心,分別由上、下順槽撤退至安全進風巷中,直至升井。
(5)避災時,遇難人員在班組長的帶領下,按指定的避災路線迅速地撤離危險區。避災過程中,要守紀律,聽指揮,撤退時要兩人以上編組同行,要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不準單獨亂跑。進入躲避硐室要發出呼救信號,以便救災人員跟蹤尋找。撤退時要注意風流方向,要盡快取捷徑進入新風區域。
3、避災措施
在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無法撤離災區時,應考慮以下方法避災:
(1)、要迅速轉入獨頭巷道,關閉局扇切斷風流,堵住入口,防止有害氣體侵入。
(2)、暫時躲避到安全地點,不能撤離的人員要沉著冷靜,盡量減少動作,並要在躲避地點巷道口懸掛礦燈、工具或定時敲打管子、鐵軌等,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
(3)、避災地點若有壓風管,可設法打開管路以便向遇難人員輸送新鮮空氣。
(4)、當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無其它巷道躲避時,避災人員要注意爆炸衝擊波的方向,要迅速背著衝擊波的方向,臉向下撲倒到水溝裏,使用好自救器和濕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隔絕高濃度有害氣體及火焰的傷害。待衝擊波過後,要迅速迎著風流方向撤退出安全地點。
4、停電措施
(1)、發生災害時,由救災指揮部下令,調度室通知井下變電所停止向事故區域送電。
(2)、事故區電工應立即將采區變電所送往各工作麵的電源切斷。
(3)、恢複送電時,必須經瓦檢員檢查送電地區瓦斯濃度,確定不超限時向指揮部彙報後,指揮部要按照先送風再送電的原則,下令向指定區域送電。
5、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
(1)、盡量避免串聯通風,實行分區通風,建立獨立的通風係統,通風係統應力求簡單,無風的巷道和采空區要及時封閉。
(2)、設好防爆和隔爆設施,搞好綜合防塵,防止煤塵爆炸,縮小事故範圍。
(3)、要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爆炸或連鎖爆炸的發生。
二、火災的處理計劃
1、處理礦井火災的基本原則
當礦井發生火災時(1)現場人員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瓦斯情況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力爭把火災撲滅在萌芽狀態。(2)報告礦調度室、值班總經理及有關領導,結合人員定位係統顯示數據,立即製定營救人員、撲滅火災的作戰方案。(3)通知礦山救護隊立即行動,其主要任務是:搶救遇難人員,查明火災事故的性質範圍、原因和地點,控製火災,進行直接滅火。(4)通知災區內和一旦發生瓦斯、煤塵爆炸而受到威脅的其他地區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退。(5)切斷火災區域電源。(6)控製風流。(7)直接滅火有困難時,可采用隔絕滅火法和綜合滅火法。
2、不同地點火災的處理方法
(1)井筒、井底車場火災事故
進風井筒、井底車場和主要運輸大巷發生火災時,由於其風量大、風速高,火災煙霧會很快蔓延,威脅到全井下人員的生命安全,也使變電所電纜線路、主要設備等處於災區之中,人員接近火區也較困難,因此處理這類火災的關鍵是迅速反風或風流短路使煙霧直接進入回風道,同時盡快將人員撤到地麵,再用直接滅火法,如有防火門應迅速關閉。
(2)掘進工作麵火災
如瓦斯未達到危險濃度,火源發生在掘進頭,則應保持正常通風,使瓦斯不超過2%,並用水或幹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直接滅火,火滅後要清查隱燃地點,防止複燃,若火災發生在巷道中段,局扇已停止運行,要注意火災以裏的瓦斯,千萬不能輕易恢複通風,以防將聚積的瓦斯排出,經過火點發生爆炸事故。若巷道內部的瓦斯情況一時難於弄清,則應立即采取封閉火區隔絕滅火措施,上山掘進巷道不論在任何地方發生火災,如果沒有搶救遇難人員的問題,就不要再派人進入,要遠距離封閉。
(3)硐室火災
井下機電硐室空間較小,橡膠及油質都易燃,火勢發展快,煙霧能蔓延到其他巷道造成很大威脅。因此要集中一切力量用幹粉滅火器、滅火手雷等直接滅火。在處理過程中要切斷電源。如火勢較大,應首先隔絕風流,(如關閉防火門,風流短路、掛風幛等)再用直接滅火。
(4)電器火災
電器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之前隻準用不導電的器材進行滅火,以防電擊。
無論發生什麼火災,處理時都要時刻注意頂板變化,防止因燃燒造成頂板冒落傷人;在滅火、搶救人員和密閉火區時還要設專人檢查瓦斯、CO以及其它有害氣體情況和風流、風量變化,以防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和CO中毒,同時要控製風流,防止火煙向人員集中地區蔓延。
3、避災措施
(1)如果現場滅火無效時,每人要迅速帶好自救器由現場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撤退,然後背朝著火源方向撤退,位於發火地點進風側人員迎風退出,位於發火地點回風側人員順風退出應改可能利用其它巷道繞過火區進入新鮮風流中的安全地點。
(2)若巷道已充滿煙霧時,不可驚慌,要冷靜辯認,判斷發生火災地區和風流方向,然後沉著地沿著道軌、管子、巷壁等有秩序撤離災區,
(3)若煙霧太大迷失方向,或撤退線路因冒頂被堵而無法撤退,以及自己所帶自救器超過有效使用時間不能達到安全地點時,應盡快在附近找一硐室或獨頭巷道或兩道風門中間暫等待救援。
(4)若煙由風筒吹入工作麵時,撤退前應紮緊風筒出風口,若撤退的唯一的出口被火煙封鎖無法撤退時,可利用風筒等材料構築臨時密閉,在裏麵靜臥等待救援。
第三節 水災事故的處理計劃
一、臨場處理
發生透水事故後,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彙報,並要在跟班隊長和老工人的指揮下迅速搶險,就地解決,加固工作地點的支護,堵住出水點,以防事故的擴大。如果情況緊急,水勢很猛無法挽救,則應有組織地避開壓力水頭,迅速撤離災區,同時調度室要設法通知事故可能波及地區的人員迅速撤離。
二、事故彙報及處理
調度室接到井下突水情況彙報後:(1)立即通知值班礦領導、總經理、總工程師、機電副總經理及防治水領導小組成員,所有人員應半小時內到達礦調度室。(2)通知突水點附近各區隊做好搶險排水及撤離準備。(3)通知井底中央泵房排水值班人員做好排水開泵準備,保證排水泵能隨時起動。(4)將突水情況及時報告集團公司調度室。
礦領導及防治水領導小組成員到達調度室後,立即聽取突水情況彙報,結合人員定位係統顯示數據,根據突水量大小及危害程度迅速確定對策:(1)當突水量大於370m3/h時,立即通知井下各單位施工人員迅速沿軌道大巷撤至副井底升至地麵。立即組織地麵所有人員用編織袋裝滿黃土(緊急時用袋裝水泥)從副井下到井底車場,搶險救護人員在軌道石門車場口各壘一寬5m的臨時擋水牆,控製進入中央水倉的水量,延緩中央水倉被淹時間,保證井下所有人員安全撤離,為進一步開展有效搶險排水工作贏得寶貴時間。(2)當突水量小於370m3/h時,保證排水係統完好,做好強排工作。(3)防治水領導小組成員與專業技術人員一起認真分析研究突水水源、突水通道,確定治水初步方案。
透水後應盡可能將水引入水倉,啟動全部排水設備,全力排水;調度室要盡快查清各單位井下人員,如發現人員被水堵於井下,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搶救。
透水事故發生後,有關技術部門應將出水水源查清楚,然後組織力量和排水設施進行排水,如水源補給力特別大,用強力排水不能奏效時,應先截住補給水源,然後進行排水。排水時要製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
三、救護工作
救護要了解災區範圍、突水地點、水源、水量及遇難人員的分布情況,要利用一切通道搶救災區避難人員,對於被水困在井下的人員,要做精密的分析判斷避難地點與水高低關係,對於有生存條件的上山,應計算其容積空氣可供生存的時間,沼氣濃度等,然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處理上山巷道透水時,要注意防止二次透水,積水和淤泥衝擊,排除積水時,要檢查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濃度,並加強通風,當排水接近較大的積水空間時,要防止有害氣體突然湧出。
四、若井下突水量過大,由救災總指揮負責下達關閉密閉門的命令。機運隊安排專人關閉水閘門。
第四節 冒頂事故處理計劃
一、冒頂事故處理原則
1、發現冒頂事故的在場人員,應立即報告現場幹部和礦調度室。現場幹部迅速清點人數,判斷冒頂範圍和程度,判斷是否有人被壓堵,並及時將情況反饋礦安全調度室。
2、當發現人員被壓堵時,現場幹部應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必要時可調動鄰近工作麵人員進行搶救。
3、搶救人員時,首先檢查冒頂區及其附近地點的安全狀況。對有危險的地點,應加強支護,先控製頂板,確保事故不再擴大,然後盡快處理,救出人員,救人時要有專人觀察頂板。
4、積極恢複冒頂區的正常通風,如果暫不能恢複的,可利用水管、壓風管等對埋壓、堵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或盡快打鑽孔供風,利用鋼管向災區輸送水和食物,然後盡快處理冒頂,或開繞道等方法救出人員。
5、當冒頂未堵壓人員時,首先應加強支護。救災指揮部要結合人員定位係統顯示數據定出事故的處理方案,安排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並按措施處理冒頂。
6、受災人員自救:
首先是選擇支護完整地點,迅速撤離冒頂區域,並盡可能撤離到有新鮮風流處,如果巷道垮落堵死,應加固巷道,支護後靜待救護。災區內無風應使用好隔離式自救器和人員定位識別卡的呼救功能。
二、冒頂事故處理方法
(一)、采煤工作麵發生冒頂事故的處理
應首先搶救被困人員,接著就是采取措施恢複生產。處理的方法應根據冒頂區岩層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塊度、冒頂的位置和冒頂影響範圍的大小來決定。同時,還要根據煤層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應的措施。
1.局部小冒頂的處理方法
一般是采取掏梁窩使用單腿棚或懸掛金屬頂梁處理。
2.大麵積冒頂的處理方法
(1)整巷法處理冒頂。對影響範圍不大,冒頂區不超過15m,垮下來的矸石不大,采取一定措施以後,用人工可以搬動的,可以采取整巷法處理冒頂,即采取恢複工作麵的方法。
(2)開補巷繞過冒頂區。一般在冒頂影響範圍較大,不宜用整巷方法處理時,可采取開補巷繞過冒頂區的方法,也稱為部分重掘開切眼和重掘開切限的方法。根據冒頂區在工作麵所處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冒頂發生在工作麵機尾處:可以沿工作麵煤幫從回風巷重開一條補巷繞過冒頂區。
若冒頂區範圍較大,矸石堵塞巷道,造成采空區回風角瓦斯積存,可用臨時擋風簾或臨時局部通風機排除。
②冒頂區在工作麵中部:可以平行於工作麵留3m一5m煤柱,重開一條切巷。新切巷的支架可根據頂板情況而定,一般使用一梁二柱棚。
③冒頂區在工作麵機頭側:處理方法基本上與處理機尾側冒頂區相同即在煤幫錯過一段留3m—5m煤柱,由進風側向工作麵斜打一條補巷,與工作麵相通。
(二)、掘進工作麵冒頂事故的處理
在處理垮落巷道之前,應采用加補棚子和架挑棚的方法,對冒頂處附近的巷道加強維護。在維護巷道的同時,要派專人觀察頂板,以防擴大冒頂範圍。處理垮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涼棚法、撞楔法、打繞道法四種。
1、局部冒頂事故的處理
①木垛法
這是處理垮落巷道較常用的方法,一般分為“井”字木垛和“井”字木垛與小棚相結合的兩種處理方法。
②搭涼棚法
冒頂處冒落的拱高度不超過1m,且頂板岩石不繼續冒落,冒頂長度又不大時,可以用5—8根長料搭在冒落兩頭完好的支架上。然後,在“涼棚”這個遮蓋物的掩護下進行出矸、架棚等項工序。架完棚以後,再在涼棚上用材料把頂板接實。
③撞楔法
當頂板岩石很碎而且繼續冒落,無法進行清理冒落物和架棚時,可采用撞楔法處理垮落巷道。
2、大麵積冒頂事故的處理:打繞道法
一般在冒頂影響範圍較大,可采取開補巷繞過冒頂區的方法。
第五節 礦井突然停電處理計劃
一、突然停電事故處理原則
1、當發生礦井突然停電事故時,礦值班人員要立即向地麵變電站詢問事故情況。
2、地麵變電站必須迅速向礦調度室,機電科及隊部報告事故情況。
3、礦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後,立即向總經理、總工程師、機電副總經理報告,根據停電事故的程度啟動《礦井大範圍停電應急救援預案》
二、事故處理
接到礦井突然停電報告後,礦有關部門彙同地麵變電站、機電科、機電隊共同負責立即查明停電原因,並將情況報告給總經理、礦總工程師。若停電屬礦區內部供電係統故障,由機電隊配合礦井盡快進行複電,若停電屬礦區外部供電係統故障,由礦安檢科、調度室,機電科負責與前級電力係統聯係,積極複電。在礦井突然停電和供電末恢複之前,應立即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1、如果停電引起主扇停運,則啟動主扇停運應急預案。
2、調度室應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受停風影響地點的人員停止工作,工作麵由裏向外依次切斷電源,撤離人員。
3、根據停電災情情況和井下瓦斯湧出情況,通知井下撤離工作地點的人員在進風巷中待命。
4、通知井下變電所、各配電點全部切斷電源,其它有電氣設備的地點在人員撤退時也必須切斷電源。
5、停電時在井下的安檢員,瓦檢員在當班班長的領導下,根據救災指揮部的要求,隨時檢查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的濃度及井下安全情況,準確及時地向救災指揮部彙報。
6、副井絞車司機將絞車製動手柄置於合閘狀態,離合手把置於空位,並堅守崗位。
7、停電時礦井水泵房值班人員必須樹立高度責任感,時刻觀察水倉水位變化並向安檢科、調度室彙報。
地麵變電站來電後,主提升係統正常後,救護隊員及井下救災指揮部人員立即入井,按照救災指揮部製定的井下送電措施,瓦斯排放措施和排水方案有條不紊地恢複礦井通風和生產。
2011年龍王莊礦的主要負荷點:通風機房,主、副井提升機房,井下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輔助二采區變電所,一采區變電所
三、礦井恢複供電的順序和原則
1、因停電影響的各地點在送電送風前都必須經過安檢、瓦斯檢查人員的檢查,證實無危險後方可恢複送風。所有安裝電動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20米的巷道內都必須檢查瓦斯,隻有瓦斯濃度符合本規程規定時方可開啟。
2、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複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隻有停風區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恢複正常通風。
3、停風區中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0%時,必須按三級排放原則進行排放。
在排放瓦斯過程中,排出的瓦斯與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 ,且采區回風流內必須停電撤人,其他地點的停電撤人範圍應在措施中明確規定。隻有在恢複通風的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時,方可恢複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內電器設備的供電和采區回風係統供電。
4、應遵守先高壓、後低壓,先主要負荷、後次要負荷的原則對礦井各個供電點進行送電。
5、井下各變電所複電後,應及時恢複下一級重要排水點供電。
6、停送電管理措施
(1、操作高、低壓電器設備或在架空線路、電纜線路上作業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有關製度進行。
(2、井上、下工作人員嚴禁帶電作業。
(3、用電單位不得在計劃停電或事故停電期間,在自己的供電線路或設備上檢修,以免突然來電。
四、主扇停止運轉期間的安全應急預案
礦井主要通風機的任務是向井下各工作場所連續不斷的供給適宜的新鮮空氣,把有害氣體和礦塵稀釋到安全濃度以下並排出礦井之外,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適宜的氣候條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主要通風機一旦停止運轉,地麵新鮮空氣無法送達井下,若停風時間較長,井下氣候條件變壞,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有可能超限,對安全生產是一大威脅,為此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特製定如下應急措施:
1、機電隊主要通風機電鉗工必須經常檢查主要通風機的運行情況,並做好記錄,運轉中的主扇,因不明原因突然停止運轉時,主扇司機應迅速查明原因,進行二次啟動。若短時不能查明原因,立即啟動處於備用狀態的主扇,備用風機必須能在10分鍾內運轉。
2、因檢修、停電或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時,機電隊必須製定停風措施,並報礦總工程師批準,礦調度按批準措施下達停止運轉命令。
3、主扇停止運轉,出現備用主扇不能啟動的現象時,應針對情況用最快速度向礦安檢科、調度室、機電科、本隊值班室彙報。由機電科和本隊組織有關人員奔赴現場緊急搶修。礦安檢科、調度室接到彙報後,必須立即通知值班礦領導、礦總工程師、總經理和通修隊長。值班領導應根據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情況並結合人員定位係統顯示數據迅速作出井下停電範圍和撤人範圍的決策,礦調度對領導指示必須做好記錄並立即通知各單位和科室嚴格執行,不得延誤。
4、在查找故障原因時,若係內部原因,則應積極進行恢複,如係外部原因,則立即將情況報告安檢科、調度室,由礦安檢科、調度室組織其它 有關單位進行恢複。
5、在主扇停運後,如不能及時恢複,必須打開防爆門及有關風門,保證自然通風。恢複通風前,關閉防爆門和有關風門;恢複通風後,認真檢查防爆門和風門關閉情況,防止風流短路。
6、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受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施工人員先撤到進風大巷中,由值班礦領導根據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情況決定全礦井是否停止生產,施工人員是否全部撤出。以防有害氣體聚集後,遇火引起事故。
7、如果主扇停運在10分鍾以內,由安檢科、調度室通知有關單位將井下作業人員集中在進風巷內就地待命。
8、如果主扇停運30分鍾以內,則應通知井下人員撤至副井底待命。
9、如果主扇停止運轉在30分鍾以上,且時間無法預測時,應立即通知井下人員盡快撤至地麵。
10、主扇停運後,通風隊隨時對進風巷道風流狀況進行檢測,結果報安檢科、調度室,以采取安全對策。機電隊及相關區隊應對各泵房水情進行觀測。
11、井下恢複通風前,嚴禁任何人入井,確實需要入井的必須有礦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後,方可入井。
12、恢複通風後向井下送電時,必須逐段分送。即地麵送井下中央變電所,中央變電所送采區變電所,采區變電所送各配電點及各采掘工作麵。中間必須有時間間隔,嚴禁一次送達各用電點。
13、井下所有配電點及采掘工作麵,送電前必須檢查設備附近10m以內風流之中的瓦斯濃度,隻有確定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能送電。
14、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期間,井下所有停電撤人的場所,所在區隊跟班隊長必須管好本班職工,使之服從安檢員和瓦檢員的指揮。安檢員和瓦檢員劃分停風警戒區,掛“嚴禁入內”牌或蹲點看守,並及時向礦調度和本區隊彙報。恢複通風後,瓦檢員必須檢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隻有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之中的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0.5%;並且停風區域的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0%,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恢複巷道通風,同時請示礦調度後方可批準人員進入工作地點。
15、停風區域中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超限時,按瓦斯排放分級管理原則進行。屬礦井排放的由通修隊組織排放,屬救護隊排放的由通修隊製定排放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通知救護隊排放。
16、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節 處理重大災害事故所必備的技術資料及要求
一、礦井通風係統圖和通風網絡圖
兩種圖上都要標明通風設施的位置、風流方向、風量。
二、礦井供電係統圖
三、井下通訊係統示意圖
圖上注明井下所有電話的安裝地點,標明其電話號碼。
四、井下消防灑水、排水、壓風管路係統圖
用不同的顏色區別管路,圖上標明管路口徑、閥門位置、井下水倉(水源)位置和容積(水壓)、水泵型號、流量、壓風機型號等。
五、礦井充水性圖
各種類型的出(突)水點、積水的相關參數,防排水設施、設備的位置、型號、能力等。
六、井下避災路線圖
用不同顏色填繪發生各種礦井災害的避災路線。
七、礦井采掘工程平麵圖
八、地麵、井下對照圖
圖上標明井口位置和標高、地麵鐵路、公路、鑽孔、水井、水管、地麵儲水池以及地麵、井下消防材料庫和其它可代處理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的地點。
九、礦井安全監控設備布置圖、監控係統圖
十、全礦井反風和區域反風、局部反風試驗報告
十一、保證反風設施完好可靠的檢查報告
由總經理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反風設施,並寫出檢查報告。該報告末要及時送交有關礦領導和調度室、通修隊、機電科等與《計劃》一同保存。
十二、地麵和井下消防材料、設備、工具的品名和數量登記表
消防材料庫中的物品各類和數量由總經理確定,有總經理簽字的登記表還應分別放在井上、下消防材料庫中。
第七章 避災路線
一、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
1、積極搶救:災害事故發生後,處於災區內以及受波及區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期階段或控製在最小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救災人員應根據事故性質和地點,選擇捷徑到達事故地點,以便盡快地進行搶救和搜尋遇難人員。
2、安全撤離:當現場不具備事故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井下礦工應想法設法迅速撤離災區。
3、妥善避難:所有井下人員必須配帶自救器並能熟練使用,發生事故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撤離災區,如在短時間內無法撤離,遇難人員應在災害區內進行自救或互救,妥善避難,努力維護和改善自身生存條件,等待救護人員援救。
二、自救措施
1、井下一旦發生災害事故,當班班組長要采用最快速、最可靠的傳報技術和方法,通知和引導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人員以及調度室,迅速安全地撤出。
2、一旦發生災害事故,災區人員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亂喊亂跑,要服從領導,聽從帶班隊長或班組長指揮,隊長或班組長不在時,由有經驗的老工人代理,有組織地按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
3、當發生瓦斯爆炸時,災區人員首先戴上自救器,在本班跟班隊長或班長帶領下,背著空氣震動方向,按避災路線撤到就近的新鮮風流的巷道中;若自救器不在身邊或丟掉時,應迅速背著空氣震動方向,向下臥倒用濕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隔絕火焰和高溫有害氣體,並迅速到附近的新鮮風流巷道中。
4、當發生火災時,災區人員首先戴好自救器,向火焰燃燒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其他巷道迎著新鮮風流繞過火區撤出。
5、在避災過程中,災區人員要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如果礦燈滅,要定時敲打道軌、管子發出呼救信號,並盡可能地沿著軌道管子撤出,沿途作標記,以防巷道被堵時便於救災人員跟蹤尋找。
6、在避災過程中,災區人員不能由事故區域安全撤出時,要利用附近的硐室或獨頭巷道作為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援。
7、當井下發生水災、冒頂等事故時,盡可能利用當時的條件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同時立即派人電話通知調度室和其他受威脅區域人員,快速在班組長的帶領下沿作業規程中規定的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當後巷出現冒頂,後巷已堵死的情況下,要利用壓風管路的供風供呼吸用,同時敲打管子作為聯係信號。
8、事故發生後,調度室和人勞科必須嚴格控製入井人數和準確統計留在井下的人數。
三、避災路線
(一)各采掘作業規程,必須明確規定各類事故的避災路線。
(二)為便於井下人員迅速撤到安全地點,調度室協調在各主要巷道口設置路標和避災路線標誌牌,路標和避災路線標誌牌位置要醒目,行人易於發現,並按標準化的要求進行管理和維護,責任落實到人。
(三)發生火災及煤塵、瓦斯爆炸時的避災路線:
井下所有人員必須熟悉本區域的避災路線,發生事故時,井下人員應根據本工作區域所發生事故的性質和地點,針對現場實際情況,由最近路線達到安全地點。
掘進頭和其他地區的人員在發生事故時,要按照“迎著新鮮風流方向” 的原則,迅速撤到安全地點。事故區回風流中的人員,應就近迅速通過風門進入進風巷道,再撤到地麵。但通過風門時,必須隨時將風門關好,以防風流短路、混亂,造成事故範圍擴大。
第八章 《計劃》的貫徹與要求
每季度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補充修改,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修訂,各單位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在組織安全活動學習時,要有計劃,有重點地貫徹《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和《計劃》的修改補充部分,沒有經過學習,考試不合格,不熟悉《計劃》有關內容的幹部和工人不得從事井下工作。
二、本《計劃》貫徹後各單位要盡快組織職工熟悉避災路線,熟悉自救器的使用及有關注意事項。
三、貫徹本《計劃》時,有關單位應將各種滅火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向職工進行講解,機電維修工、掘進班組長必須熟悉受災期間切斷的本區域電源開關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各生產單位在工作區域變更時,除認真重新學習本《計劃》,外還要認真貫徹學習作業規程,掌握安全技術措施和避災路線。
四、調度室要按照規程規定配齊11種圖紙。
五、機電及通風部門要經常檢查、檢修主扇的反風裝置和井下反風門,保證需要反風時能順利進行。
六、井下消防硐室消防材料配備按《礦井防滅火規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