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崍村的變化——攀煤物房公司“掛幫包”活動紀實
灣崍村的變化——攀煤物房公司“掛幫包”活動紀實
春天的灣崍村,綠意盎然,瓜果飄香。
“這兩個由攀煤物房公司援建的420米和360米的揚程提灌站,在去年的抗旱中發揮了大作用,使灣崍村17隊村民種植的水果增收160萬元。”這是攀枝花市米易縣撒蓮鎮黨委書記王爭明對攀煤公司“掛幫包”工作的肯定。
地處安寧河畔的米易縣撒蓮鎮灣崍村麵積30.9平方公裏,耕地麵積4085畝,最低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1800米,全村有21個合作社,4195人,居住著漢、彝、回民族,在二半山區居住的村民,因缺少水源,多年來都靠天吃飯,經濟發展滯後。2010年“掛包幫”活動在全市如火如荼的開展。由此,灣崍村成了攀煤公司幫扶對象。承擔幫扶的物房公司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到灣崍村進行實地調研,選派了駐村幹部,進一步了解該村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發展布局和主要困難。
灣崍村上千畝農田和烤煙麵臨無水灌溉。物房公司針對這個突出問題,及時與村委會聯係,為他們送去了4噸20000多米,價值5萬餘元的引水管材,解決了煙農的燃眉之急。由於良好的灌溉使煙葉長勢優良,煙農們獲得了豐收。同時,還解決灣崍村南壩山果樹、農作物澆灌等問題,購買了100噸價值6萬餘元的水泥,修建了一個近10000立方和一個800立方的抗旱儲水池,幫助村民解決牲畜飲用水和農作物急需用水的問題。
“感謝攀煤物房公司多年來對灣崍村的大力支持,現在各生產隊的道路通了,水源也充足了,農民的經濟作物再也不會爛到土裏了,各項產業得到了強勁發展,為村民快速走上致富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撒蓮鎮黨委書記王爭明說。
“物房公司積極籌措物資,對鄉村的土公路實施硬化,使汽車通到家門口,從此,村民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步行難題,使經濟作物和外來物資得到及時運輸。同時,資助困難黨員和群眾,鼓勵他們勤勞致富,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使他們的收入逐年增長”。物房公司任撒蓮鎮黨委副書記駐灣崍村的幹部崔玉國,指著由物房公司資助修建的鄉村公路說。
逢年過節,物房公司為生活困難的村民送去慰問金、食用品和衣物等。“由於身體不好,我老伴前幾天在米易縣住院了,女兒去世一年多了,58歲的女婿得腦血栓快10年了,癱瘓在床,我們老兩口照顧他的生活,物房公司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每年送來慰問金、米和油,還為我們買化肥,謝謝物房公司對我們一家的關心和支持”。72歲的女黨員杜友明的老伴感激地說。
注重經濟扶貧,更要注重文化、科技扶貧,物房公司為灣崍村文化站購買農業技術書籍100餘冊,讓村民從思想上轉變,依靠科技實現了脫貧致富。還為該村小學贈送書包和新華字典,鼓勵孩子們勤學上進,用所學的知識為家鄉服務;在人才素質幫扶工作中,著重加強黨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指導實施了“一社一名後備幹部”計劃,聯係和幫扶了3名年輕後備幹部,對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進行了幫扶。“我代表村民,感謝攀煤物房公司對灣崍村的水泥和水管的大力支持,在去年幹旱的情況下,村民種植的水果和烤煙獲得了豐收”。 灣崍村書記何洋說。
“感謝物房公司為灣崍村13、18、21生產隊解決了水果和烤煙澆灌的難題,解決了750人的飲水,一條硬化的公路,為300多人造了福,我代表灣崍村4000多名村民,感謝攀煤物房公司的多年支持”。 灣崍村村長何明平說。
物房公司在紮實推進“掛包幫”活動中,積極籌措資金、物資進行幫扶,使該村在早市蔬菜、秋淡菜和水果等產業上取得較大的豐收,椪柑麵積擴大到1000畝,蔬菜種植麵積擴大到3700畝,烤煙種植擴大到320畝,生豬出欄2000多頭;還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以特有的客家文化、觀光農業、農村休閑等,促進農民增收,2011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10000元,實現了脫貧,為農民走上致富路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攀枝花市攀煤公司黨委宣傳部:左文、蔣能勇、袁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