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興:民營股份製煤礦企業的探索者
——記湖南永興縣複和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鄺榮勝
3
月27日
,永興縣複和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暨煤礦技改項目開工慶典儀式隆重舉行,這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郴州市第一家民營股份製煤礦企業的誕生,也讓我們看到了該公司董事長鄺榮勝作為郴州民營股份製煤礦企業第一探索人的膽魄與赤城。
審時度勢 走兼並重組之路
近年來,複和煤炭產業在經曆過迅速發展的春天之後,卻因煤炭企業規模小、布局散、開采秩序亂、安全生產條件差等問題逐步陷入了發展的困境。為擺脫複和鄉煤炭工業持續發展的桎梏,200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後開展了“關井壓產、聯合兼並、規劃整合”等工作,多家小煤礦被依法關閉。為了順應形勢的發展,鄺榮勝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主動按照“六個不留”的整治標準將自已實際控股的財衝煤礦、上板衝煤礦關閉到位,為全鄉參與兼並重組整合的9個煤礦帶好了頭。作為原財衝煤礦的董事長,在縣煤礦兼並重組整合工作組開展設備設施、資源儲量、固定資產等資產評估中,他舍小家為大家,主動讓出了2000萬元的股權點給爭議較大的煤礦,確保了全鄉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並重組工作的順利推進。經過短短三個月時間的努力,全鄉原9個持證煤礦的資產重組、股權配置、公司組建、班子組合、規劃設計、證照辦理等各項工作全部落實到位,一個“產權清晰、職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股份製煤礦企業呈現在縣、鄉兩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涉股涉煤群眾的麵前。
技改擴能 走持續發展之路
複和煤業的路子怎麼走?複和煤業怎麼發展?是鄺榮勝苦苦思索的一個方向性問題。這關係著複和煤業的未來。作為企業的領頭雁,鄺榮勝站在企業的“舞台”中央,無時不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為了擺脫傳統觀念的思想桎梏,鄺榮勝在公司開展了“要不要發展,能不能發展,怎樣去發展”的大討論,這次大討論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過程。通過集思廣益,他富有創造性地提出了“唱響一支發展歌,走出一條特色路,創建一個新團隊,實現一個新目標”的戰略構想,在廣大幹部職工心中展現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增強了大家對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解決了“思路”,才有可能找到“出路”。鄺榮勝的第一步“棋”,下在了點子上。當然,要真正實現企業可續持續發展,還必須推進技改擴能。為此,他果斷投入1.36億元建設煤礦技改項目,爭取在2013年底完成梓木村煤礦和高二煤礦兩個礦權主體技改工程驗收複產。通過技改,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可達120kt/a,公司將實現年產能24萬噸,年產值1億元,上繳稅費1500萬元。鄺榮勝,舞動大筆如椽,以其前瞻性的雄略,把企業帶上了一處大發展、大圖騰的“高地”。
樂善好施 走社會公益之路
致富不忘桑梓情。自創辦企業的那一天起,鄺榮勝就致力於做一名有感情、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信念。村裏建設群眾文化中心,他毫不猶豫地掏出20萬元;村裏改造硬化通村公路,他毅然捐款10萬元;村裏搞新農村建設,他果斷投入10萬元;村裏架設農排專供線路,他無償架通了橫跨3個村全長達6000多米的高壓供電線路。為了解決複和鄉與湘陰渡鎮2000多戶居住在邊遠山區群眾的出行難問題,他個人出資60萬元修建了一條全長達8.3公裏的便民公路。自去年以來,他還無償為複和中學、梓木小學、複和敬老院無償提供生活用煤,在複和鄉傳為佳話。2012年春節,鄺榮勝又出資9萬元為全鄉149名五保老人和孤兒每人送去春節慰問金600元,讓他們度過了一個開心、快樂、祥和的新春佳節。長期以來,無論誰遇到困難或是需要幫助,他都樂於伸出援助之手,無論誰家有麻煩事都願意向他傾訴,甚至連領裏糾紛、夫妻吵架等小事也經常找他調解。近三年來,他義務參與各類社會矛盾糾紛調處達120多起,調處成功率達100%。就是這樣一些不勝枚舉的真實數據和事例,透射出了一個企業家的道義與責任。
(康建軍胡和虎張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