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生態礦山綠色生產新模式
發展低碳經濟是全球性的共識與探索,也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是綠色經濟發展的理想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控製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從長遠看,發展低碳經濟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重大戰略。
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宣東瓦斯熱電有限公司以實施低碳經濟戰略為主線,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管理水平,成功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增長,引領節能環保和綠色發展,為采煤集合發電探索出一條可示範、可推廣的低碳發展之路。
2012年上半年,該公司計劃發電1030萬度,預計發電1097萬度,計劃營業收入498萬元,預計完成535.56萬元,節約標煤約1348.2噸,綜合利用煤層氣約500萬m3,減排二氧化碳約6.1萬噸。
一、創建“瓦斯來發電、蒸汽代燃煤、利用礦井水、節能又減排”的生態礦山綠色生產新模式
瓦斯既是一種潔淨、高效、優質的能源,又是可怕的“煤礦殺手”。如何把這一“煤礦殺手”轉化為“綠色能源”? 張礦集團宣東瓦斯熱電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具有低碳、節能、環保的發展道路。
該公司擁有40台500 kw燃氣發電機組和1台1500 kw蒸汽汽輪機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1000kw。宣東電站配套安裝4台餘熱鍋爐,產生蒸汽與宣東礦的供熱管網相連接,可以代替宣東礦部分燃煤鍋爐,每年可節約標煤3000餘噸。生產用水全部利用宣東煤礦礦井水,每年節約用水約25萬噸。風井電站配套安裝6台餘熱鍋爐和1台1500 kw蒸汽汽輪機發電機組,實現燃氣和蒸汽聯合循環發電,並能夠保證風井場地的冬季采暖和供應職工生活熱水。瓦斯發電餘熱鍋爐的啟用,節約燃煤,減少粉煤灰的排放,淨化了礦區環境,甚至對北京空氣質量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真正達到了節能減排的良好效果。真正實現了“瓦斯來發電、蒸汽代燃煤、利用礦井水、節能又減排”的生態礦山綠色生產新模式。瓦斯的綜合利用,打造了循環經濟產業鏈,在省內屬第一家,將為我省其它礦井的煤層氣綜合開發利用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具有廣闊的推廣和應用前景。
二、加快CMD項目進度,成為公司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新的增長極。
積極運作CDM項目,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提質增效新的增長極。礦井的瓦斯被排出後直接釋放到大氣中去,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礦井瓦斯中天然形成的甲烷與CO2相比,形成溫室效應的潛力高21倍。所以對它的合理利用對保護地球,降低溫室效應尤其重要。瓦斯合理利用後,由於減排了甲烷,可作成CDM項目進行出售碳減排量。
二季度,他們多次到宣化縣、張家口市和河北省發改委、環保局等政府部門跑辦相關手續。組織電站人員積極配合設備廠家完成了對宣東電站、風井電站的儀器儀表安裝。同時,設立儀器儀表專人專管機製,定員、定時到宣東電站對瓦斯的排放量、壓力、溫度、流量、濃度等數據進行采集,並彙總存檔,為順利通過國際EB組織驗收,成功進行碳減排交易做好前期準備。
目前,CDM項目全部手續已經完成,所有檢測設備已經安裝完畢開始運行,已經與法國電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減排量購買協議。預計今年8月份將可獲得第一筆減排二氧化碳收益,標誌著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在瓦斯治理工作中走到了河北省的前列,成為第一家成功獲得瓦斯發電CDM項目收益的企業。